國產手錶和瑞士手錶的區別在哪裡?
最大的區別在於技術和歷史沉澱。
其次是國產腕錶缺少瑞士腕錶人那種對於鐘錶的匠人精神。
瑞士是舉國之力通過一百多年的歷史沉澱和技術迭代才打造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腕錶帝國。
腕錶品牌是很注重品牌歷史沉澱的,而且你的品牌要在腕錶行業具有一席之地一定對於這個行業有突出的貢獻才行。
而且瑞士每一個世界腕錶品牌也是經歷了一兩百年的技術迭代,這一點上中國手錶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49年建國至今也才接近70年,中國的鐘表行業也是建國後在國家的支持下才開始發展起來的,技術和設備最初都是來自瑞士。
腕錶也是一個技術要求非常高精尖的產品,因為腕錶本身也屬於精密儀器,特別是對於遊絲製造,避震設計,齒輪精細打磨,還有就是腕錶整體的打磨精細程度,這個也是國產腕錶有距離的地方。
短短幾十年的發展,中國雖然也有了像,上海,北京,海鷗這樣的大廠,但是在技術,品牌歷史和產品市場定位上跟瑞士品牌還有很大的差距。
瑞士腕錶指定了各項標準(如天文臺標準,致臻天文臺標準),印記(日內瓦印記,PP印記)和認證,這些都是瑞士腕錶行業制定然後作用在全球腕錶標準上,可見瑞士對於全球腕錶行業都有著主導地位,這一點,中國手錶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自從經歷了本世紀70年代由日本鐘錶製造業帶來的那場「石英危機」,瑞士就基本放棄了低端腕錶,主打中高端,而且憑藉它在腕錶行業的話語權以及主導地位,讓國產腕錶很難在中高端市場對它產生影響。
這近十幾年雖然國產腕錶品牌也有飛亞達,海鷗,天王,羅西尼等等知名腕錶企業迅速崛起,但是也很難對瑞士中高端腕錶市場造成影響。
瑞士之前到現在為止還是高端腕錶的代名詞,這個位置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的。
我並非不看好國產腕錶,我覺得在入門腕錶品牌中國產腕錶具有很高的行業競爭力,但是中國不可能像瑞士一樣,發展成為第二個鐘錶王國,我們有我們的路要走。
國產腕錶只要能提高自己的品控,穩定性,精準度,投入專利研發,還是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