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小心對孩子揠苗助長

2020-12-25 紅豆的醬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成功要趁早"思想的推動下,許多年輕父母把早期教育當成教育法寶,把"早教早成功"當成信仰。為提高孩子的能力和素質,父母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財力。他們從小就為寶寶選擇神算班、繪畫班等各種培訓班,目標就是奔著"神童"、"天才"而去。所以,新聞中屢屢爆出2歲會寫字、3歲懂算術、4歲講英語的寶寶,這樣的神器早教屢見不鮮。

然而,並非是每個孩子都有足夠優秀的先天條件來接受早教,超前教育未必能獲得超高回報,而且過重、過早的心理壓力實際上會阻礙孩子發展,甚至造成厭學心理、逆反心理。

在心理學界,科學家格賽爾曾做過一個研究"超前教育"的實驗——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研究表明:早教不是越早越好,扭曲的成長規律對孩子而言是苗助長。

一、 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

1、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

作為心理學專家和兒科醫生,格賽爾博士是兒童發展研究領域的先驅,其最出名的學術成果之一就是"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具體的研究模式是雙胞胎在不同的時間內學習爬樓梯的過程和結果。

格賽爾選擇的雙胞胎的身高、體重和健康狀況都是一樣的,再加上基因的相似性,雙胞胎成為了適合的研究對象。

出生後第48周,雙胞胎中哥哥的學習爬樓梯狀況開始被記錄。此時,哥哥剛剛學會站立,站的不穩常常都有趴在地上爬行。格賽爾每天訓練孩子爬行15分鐘,經歷了6周之後,孩子終於學會了獨自爬樓梯。

另一個對象——雙胞胎中的弟弟,他的基礎情況哥哥完全相同,但是格賽爾讓孩子在第52周的時候才開始訓練爬行。在52周的時候,孩子的站立和走路的姿勢基本穩定,腿部肌肉也比第48周的時候更加有力。在同樣的訓練強度和訓練內容之下,弟弟只用了2周就學會了獨立爬樓梯,遠比哥哥要快。

哥哥提前4周開始練習,完成時長6周;弟弟落後4周開始訓練,完成時長2周。顯而易見,弟弟練習時長更短,這也意味著孩子的習得能力更強,速度更快。

格賽爾繼續尋找雙胞胎做同樣的實驗,得出的結果並無二致。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在第52周的時候,孩子學習爬樓梯的效果最佳,更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學習。

這個結論最後被格賽爾總結為"最佳教育期",與此同時也回應了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少教育者認為,孩子的能力需要儘早儘快培養,早教越早越好。然而,雙子爬樓梯實驗卻證明了提前的早教對孩子其實並不無實際幫助,甚至還會對孩子揠苗助長。

2、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循序漸進與助長

格賽爾曾說:"不要老想"下一步應發展什麼了?"而應該讓你和孩子一道充分體會每一階段的樂趣。"這位科學家設置的實驗,不僅得出了早教中的具體"最佳教育期",還反映了一個社會教育問題:揠苗助長式教育。

在格薩爾的理論中,他認為孩子在早教中的發展更多取決於成熟,而與學習的關係則不大,學習只是促進成熟,只是為發展提供適當的時機而已。如果孩子的身心沒有一個成熟的條件,那麼學習本身並不能促進其發展。所以,過早的教育背後其實是揠苗助長,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展。

早期教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把孩子開發成神童,而是讓孩子發揮出自身的潛力,而這個過程必須要基於正常的認知和學習發展規律。就算孩子很早接受了教育和鍛鍊,但是因為身心不成熟,所以孩子不能吸收技能和知識的訓練,很可能只是徒增孩子的壓力。

除此以外,這一個實驗也帶給我們一個教育啟示是:家長不應該盲目追求神童,陷入早期的教育焦慮,將早教過分解讀成"超前教育"。家長應做的事尊重孩子成長的客觀規律,不"強迫"孩子。

望女成龍,望女成鳳,孩子身上存在了父母太多的夢想,為了不讓起跑線上,有些家長不顧孩子成長規律,過度開發孩子智力,讓孩子提前接受與其年齡不相符的教育,代價則是孩子長遠的發展。

實際上,早教的核心是循序漸進,講究的是長遠的教育效果,對於孩子的可持續發展。相反,很多人錯誤的理解早教,用揠苗助長來挫敗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使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

與揠苗助長式教育相對的是循序漸進式教育,循序漸進,教育講究的是理解和尊重生命發展的規律,懂得教育中"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愛孩子就應當遵從孩子的成長規律,讓他們在具體的年齡做適合的事情,讓孩子才能穩步前進,一步步打下堅實的人生基礎。

二、 早教教育適可而止,家長應該學會去平衡

1、順應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律

在早教階段,順應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律是關鍵。孩子的天性本來就不相同,他們是在學習獨立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著的完整個體,具備與生俱來的"內在潛力"。孩子的天性其實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其發展必須要在天性的調適和成長規律的軌道中開始。

如果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律,那麼很可能會抹殺孩子的個性,無視了孩子自身的閃光點。面對一個內向的孩子,家長不應逼迫他在大庭廣眾下表現自己;對於富有挑戰欲望的孩子,家長不可強迫他每時每刻都安靜,否則就會扼殺了孩子的自信心。

2、注重習慣和興趣的培養

早教的任務並非是完成多少成就,而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品質,這是最簡單最基礎的任務。在孩子身心能力都不具備、不完善的情況下,家長費盡心機地讓孩子背誦知識、超越自我,反而是拉低了孩子的學習效率,本來只需要短時間就能夠完成的教育,結果卻被過重的壓力拖累。

正常幼兒的培養計劃是:在年幼時期,主要鍛鍊最基本的動腦動手能力,隨後慢慢激發孩子對各科、各類事務的興趣,培養良好的言行習慣。注重孩子興趣和興趣的培養,才是早教的基本課程,這也是檢驗家長是否是"合格父母"的標準課程。

3、營造一個輕鬆自由的家庭環境,幫助孩子消解壓力

孩子性格、習慣、思想的形成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家長只看重孩子的成就、成績,就會給孩子在無形中加重負擔和壓力。好孩子都是滋養出來的,家長要營造一個輕鬆自由的家庭環境,給孩子更加自由廣闊的天地發展自身。

家長應該多注意與孩子的溝通,留意孩子情緒和言行的變化,在一些小細節中就可以幫助孩子消解壓力。比如給孩子做一頓他喜歡的飯菜、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講故事、主動問孩子經歷的趣事,挑一些輕鬆自在的話題,打開孩子的心扉。

我是紅豆的醬,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早教機構發的書包每隻都是「LV」!孩子上的早教班真的有意義嗎
    就像一位@吸鐵石的知友說的那樣:早教不是為了讓寶寶「學」到什麼,而是讓家長學到什麼。那上早教班真的完全沒有意義嗎?並不是。在送去早教班的這個過程中,絕對也不是完全沒收穫的。首先,父母如果能堅持陪伴孩子去參與早教,這一過程裡,親子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是有收穫的。
  • 奶奶帶娃也能做早教,這個辦法比在家看動畫片強
    從寶寶出生起我就一直有給她做「早教」,主要就是說話,唱歌,講故事,做符合年齡特點的小遊戲等。如果是想讓孩子提早掌握「小本領」——不如不去「如果孩子提前學爬,那孩子爬樓梯的能力會不會就能超越同齡人?」為了證明這個問題,美國心理學家格賽爾做了一個著名的雙生子爬樓梯實驗。
  • 教師招聘常考實驗——雙生子爬梯實驗和勞倫茲的印刻實驗
    本文介紹生子爬梯實驗和勞倫茲的印刻實驗。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教師招聘考試或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常常會涉及到著名人物的著名實驗,本文將對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梯實驗及勞倫茲的印刻實驗的實驗內容、結論、常考點進行梳理,希望對考生理解格塞爾的觀點及勞倫茲的關鍵期有一定的幫助。
  • 英語學習越早越好?誤區!噱頭而已!
    其實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誤區:學習英語越早,就越有優勢。語言能力越早培養,越容易建立孩子的語感天賦。不少家長甚至在3歲左右就開始讓孩子進行英語早教方面的訓練,其實,作為非母語,早教的意義是不大的。太早接觸反而會讓孩子更容易陷入語言環境的焦慮之中。
  • 萌說|「幾個月的『小毛毛』學早教,連我都不認識……」
    從3-12歲到2-8歲,再到0-3歲,從前幾年簡單的識字繪畫,到現在的學編程、學英語、學思維,琳琅滿目、眼花繚亂的「早教」市場的受眾越來越早,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號稱全腦開發黃金期、語言學習敏感期、思維建立關鍵期等一系列廣告讓家長朋友們唯恐「錯過一時後悔一世」,但「早教」越早、越貴,就越好嗎?是教育的進步還是違背教育規律?是有助於兒童全面成長還是揠苗助長?萌說:一句「別人家的孩子」,讓這個時代的家長們焦慮不已啊。
  • 孩子早教用什麼軟體好?當貝小投影C2讓你早教不用愁
    一般來說,早教的好處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開闊孩子的眼界,開發智力,鍛鍊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寶寶的社交能力和增長知識。可以給家長傳播一些早教觀念和育兒知識,也可以教會家長一些親子遊戲,可以和寶寶更好的互動。
  • 不會爬的孩子上「毛毛蟲班」 早教能否改變他
    早教的孩子到底應該是多大?早教都教了什麼...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上早教班。早教的孩子到底應該是多大?早教都教了什麼?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這些都是目前很多孩子家長糾結的問題。對此,記者對早教市場進行了了解。
  • 巧虎與寶媽分享孩子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早教比較好?
    這種焦慮同樣影響到了我周圍的朋友,不過作為一名擁有兩個寶寶的資深寶媽,我雖然認為寶寶的早教越早開始越好,但這不意味著就要揠苗助長讓寶寶去學習所謂的專業知識,而應該讓寶寶接受像巧虎早教這樣多元全面的教育,培養出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以及健全的人格,才能讓寶寶真正收益一生。
  • 教英語培訓機構遍地開花 啟蒙教育越早越好?
    家有孩童,誰也躲不過早教的誘惑。近兩年,早教英語培訓機構在各大城市遍地開花。其中號稱「國際背景」的早教英語課程價高動輒上萬元,仍舊被部分年輕父母追捧。幼兒如何接受早教英語,到底能教給孩子什麼?記者近日深入早教英語培訓機構進行調查。
  • 綠茶上市越早、越綠越好嗎?
    大家都知道早春茶好喝,明前茶也在市場上越來越火熱,越早上市的綠茶越好嗎?這裡小編要告訴大家:綠茶上市時間受多方面元素綜合影響,所以並不是出現在市場上越早越好!那麼綠茶越綠越好嗎? 綠茶的色澤跟其茶樹品種、及加工工藝相關。
  • 家長應該知道,並不是越早越好
    1、孩子4歲以後有了自己的主見,不是很好帶有的人會覺得,孩子越大就越好帶,因為孩子會變得懂事。但是過來人都知道,事情並不是這麼回事。孩子在小的時候,需求是很低的,只要有吃有喝有玩具,基本上就不會哭鬧,對於幼兒園老師來說,也是比較好帶的。
  • 英語早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成都禾芽有話說
    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語言,流利的英語表達和交流可以使孩子擁有更強的競爭優勢,所以,一個眼界遠的家長會早早地為孩子進行英語早教。那英語早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禾芽國際全英文託育為你解惑。有人認為,他們都是明星的小孩,家裡有錢,想怎麼培養都可以,我們只是普通老百姓,孩子學好基礎的就好了!對此我只想說,家庭條件好的孩子都那麼努力,那咱們普通家庭的孩子連努力都沒有了嗎?科學實驗表明,外語接受期的黃金年齡為0-12歲。
  • 揭秘讓人誤會的「早教」,真正的早教是這樣的……
    文|晴媽提起早教,一些不了解的人肯定會說:「早教都是騙人的!」「小孩子那麼小懂什麼呀!根本就不用教」「早教不是拔苗助長麼?>NoNoNo…以上所說的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早教,而是一些老人和不了解早教的人給早教的「自定義」。
  • 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到了我這個年齡,朋友們都有了孩子,有的在上幼兒園,有的在上小學,我們這些老朋友相見少,平常偶爾會在手機上聊天,而聊天內容基本上都和孩子有關,大家都常常吐槽一件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
  • 狗狗不敢爬樓梯,主人跪地上言傳身教:你看,就是這樣爬的
    於是在樓梯的一半,主人把它放下來,試圖用零食引誘它下來。雖然肉乾在面前,但狗狗有點害怕,不知所措原地發愣。主人沒辦法,只好言傳身教,直接兩手著地跪下來,跟它示範怎麼爬樓梯。主人往下爬了一級階梯,狗狗就跟著爬了一級。狗狗最後發現爬樓梯不困難後,突然縱身一躍,直接跳到樓下。不用半分鐘,狗狗立刻克服內心障礙,學會下樓梯。
  • 創新版《愚公移山》、精編版《揠苗助長》來襲!新村致遠實驗小學...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4日5時45分訊(凃小義)創新版《愚公移山》,「藝」彩紛呈的《白雪公主》,具有教育意義的《揠苗助長》……5月23日,重慶市江北區新村致遠實驗小學校2019年藝術節之主題閱讀展演活動拉開帷幕。同學們通過演繹童話劇和課本劇,再一次展現了自身的閱讀成果和對閱讀的熱愛之情。
  • 給小寶寶添加輔食,這些過敏性食物越早添加越好,寶媽別不相信
    他們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適應更多的食物,但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提早給孩子添加這些,含有過敏性食物的輔食,對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利。但這些食物越早添加,對孩子是越好的!為什麼過敏性食物越早添加到輔食裡越好?很多家長並不理解,為什麼像過敏性食物,越早添加到孩子的輔食裡越好。
  • 夢見樓梯斷了在別人的幫助下爬上去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樓梯斷了下不來
    夢見爬樓梯很艱難爬不上去夢見樓梯,下樓梯,爬樓梯。夢見上樓梯,意味著步步高升。夢見自己上樓梯,表明夢者力求上進,希望能不斷向上向前發展。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女人艱難爬上樓梯,建議遇水則止,小心提防,可以平安。
  • 爬樓梯的減肥效果強嗎?每天爬100層樓梯是不是可行?
    世界各地的醫生和衛生當局都推薦爬樓梯,研究表明,每天爬八層樓梯可以降低33%的早期死亡風險,每天爬七分鐘樓梯可以在十年內將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降低一半,每天多爬兩分鐘樓梯就足以阻止中年體重增加。10分鐘上下樓梯可以燃燒127卡路裡,而跑樓梯能燃燒239卡路裡。如果試著每天爬30分鐘樓梯,可以燃燒大約500卡路裡左右的熱量,因為一磅脂肪是3500卡路裡,以這樣的速度每天爬樓梯,一個月就有可能減重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