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盆景製作與養護技術
王文建 抱 峰
梔子株形優美,葉片清秀典雅,花色潔白芬芳,果實奇特,除種植於庭院、盆栽觀賞外,還可製作盆景。
梔子又名梔子花、水橫枝、黃梔子、山梔子、白蟾,為茜草科梔子屬常綠灌木。
梔子屬植物約 250 種,分布於東半球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我國有 5種1變種。葉子細小的狹葉梔子以及園藝種小葉梔子、雀舌梔子等適合製作盆景。大葉梔子因葉片較大,很少用於製作盆景,但習性強健,根系發達,常用作砧木,嫁接小葉梔子、花葉梔子或其他觀賞價值較高的梔子品種。
近年來,從日本等國家引進的小型觀賞梔子,謂之「小品梔子」,具有根系發達、莖節短粗、株型矮小緊湊、葉片細小稠密等特點,是製作盆景的佳品,尤其適合製作小微盆景。可分細葉系和丸葉系兩大系列,有『清譽』『達摩』『喜岱譽』『一寸法師』等 30 多個品種。
其中細葉系品種葉子窄長,較薄,革質化不很明顯,葉片大小較為平均,在大肥大水的情況下變化也不大。丸葉系梔子葉片圓潤,較厚,葉片大小變化很大,對肥水敏感。
叢林式梔子盆景
造 型
梔子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製作盆景可選取生長多年、株形矮小、虯曲多姿的老樁 , 經地栽或其他大的盆器養坯後 , 根據樹樁的不同形狀 , 加工製成懸崖式、臨水式、直乾式、斜乾式、雙乾式、文人樹等不同形式的盆景 , 枝葉多採用瀟灑的自然式 , 只作修剪和適當牽拉, 不必蟠紮成雲片狀。也可用2~3年生植株,數株合栽製成叢林式盆景。
斑葉梔子盆景
製作文人樹盆景,則可選取高聳修長的樁材,去除下部枝葉,對上部枝葉造型,使之清瘦典雅,以表現文人孤傲清高的品性。還有一些梔子的枝幹雖然不粗,但曲折有致,用其製作盆景應因勢賦形,所保留的葉子也不宜過多,使作品簡潔而富於變化,表現出線條之美。
小品梔子主幹頓挫粗壯,枝節密集,樹冠可加工成三角形、饅頭形等規則式,穩重敦厚。梔子的根系發達,可提根,使其蒼勁有力。
養 護
梔子喜溫暖溼潤半陰環境,怕烈日暴曬,不耐寒,也不耐乾旱,怕積水,適宜在含腐殖質豐富 , 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生長期可放在通風良好、無直射陽光處養護,過於陰蔽和烈日暴曬等不利於植株的生長。生長期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若是空氣乾燥,可向植株及周圍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每隔 15 ~ 20天施1次礬肥水或複合肥。
梔子花、果雖然很美,但作為盆景是以虯曲穩健的枝幹、根盤,翠綠光亮的葉子取勝。梔子萌發力強,生長期可隨時進行修剪,每個枝條僅保留 2 片葉子,以促發新枝,形成或緊湊或疏朗的樹冠。及時剪除枯枝、病蟲枝或其他影響樹形的枝條,並將長枝剪短。
如果培養以觀花、觀果為主的梔子盆景,修剪應在花後進行 , 剪去大量枝條,留下少量掛果枝。這樣可使剪去的枝條長到預定位置時,剛好花芽形成,樹冠整體保持完美,到開花時每朵花都在最佳觀賞位置。北方地區冬季移至室內向陽處越冬 , 適當節制澆水 , 保持盆土不結冰即可。正常情況下每隔2~3年的春季翻 1 次盆。
梔子生長需要一定量的鐵元素,如土壤中缺鐵、偏鹼會使葉片發黃 , 無光澤 , 故生長期澆水、施肥時可加入適量的黑礬 , 以增加土壤中鐵的含量 , 使葉色濃綠光亮 。
梔子盆景病害主要有植物潰瘍病,嚴重時導致植株死亡。可用「高亮」藥粉整株噴灑。根瘤病也是梔子的主要病害,發病後葉片縮小,枝條羸弱,根系吸收功能衰退,盆內水分揮發不及時,使盆土長期潮溼,進一步加重病情,嚴重時甚至植株死亡,可用防治根瘤病的藥物進行灌根或噴施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