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筆畫財經|@灣區人,粵港澳大灣區專屬重疾險來了!

2020-12-25 騰訊網

簡筆畫財經|@灣區人,粵港澳大灣區專屬重疾險來了!

1張簡筆畫教會你1個財經知識,大家好,我是289靈魂畫手,我們的《簡筆畫財經》欄目又和大家見面啦。

真快!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而首批粵港澳大灣區專屬重疾險也正好出爐了!

11月15日,橫琴人壽就在珠海發布了全國首款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12月10日,太平洋壽險也在廣州宣布首款大灣區重疾險上市,相信第三家、第四家……很快也都將會出現。

那小夥伴們肯定會問,什麼是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和普通的重疾險有什麼不一樣嗎?

大家首先要知道,重疾險是一種針對惡性腫瘤等特定重大疾病的商業保險產品。依據的是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的《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業內簡稱「重疾表」。

這張表可不一般,它反映的是投保人群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的數據,需要不斷修訂更新。就在2020年,最新版的重疾表就正式出爐了,還單獨新增了一張「粵港澳大灣區多病種重疾表」——它是針對大灣區內地9個地市投保人群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而定製的重疾表,也是全國第一張區域重疾表,粵港澳大灣區專屬重疾險由此誕生。

目前,這類產品只能在大灣區內地銷售,但無論你是東北銀,還是港澳臺同胞,來了就是灣區人,統統可以買。另外,為了促進大灣區保險業的融合發展,這類產品在費率、服務等標準上向港澳看齊;在細節上,更突出定製特色,有的產品針對大灣區高發的疾病,賠付額更高。比如太保這款產品,針對廣東高發的鼻咽癌、結腸癌、直腸癌的賠付比例就翻倍了。

值得期待的是,隨著這類「因地施策」的產品越來越豐富,大灣區居民的醫療健康保障水平也會邁上新的臺階。

這期的財經簡筆畫欄目就到這裡啦,我們下期再會。

【監製】謝美琴

【策劃】肖文舸 陳穎

【腳本】張豔 實習生 黃祖兒

【配音】周美霖

【畫手】唐子湉 實習生 張暉怡

【製作】實習生 李安成 陸蔚甜

【作者】 張豔;唐子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首批大灣區重疾險出爐 地區病首次加倍保
    11月15日,「橫琴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疾病保險(A/B款)」在珠海發布;12月10日,太平洋保險「粵享金生」產品在廣州宣布即將正式上市。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還有多家險企的相關產品正在設計或備案中,灣區居民專享的重疾險產品線將日漸豐富。
  • 灣區版重疾險發生率出來了,定價或將...
    諸多表格中,有兩張「大灣區產品專屬」重疾經驗發生率表被單列出來。別看這個小變化,背後可能帶來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保險產品的定價,是根據發生率的經驗數據來的。灣區版重疾發生率數據首次亮相,意味著保險公司根據這份發生率表設計專屬的產品,不遠了。
  • 首批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產品正在如火如荼上線 太平洋保險「粵享金...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同時,廣東銀保監局指導備案下的首批粵港澳大灣區重疾險產品正在如火如荼上線。   11月15日,「橫琴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疾病保險(A/B款)」在珠海發布;12月10日,太平洋保險「粵享金生」產品在廣州宣布正式上市。
  • 深圳太保壽險助力南山半馬 推出灣區專屬重疾險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  12月12日,由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口碑賽事——南山半程馬拉松比賽在深圳灣人才公園鳴槍開跑。紮根特區以來,中國太保壽險深圳分公司在傳遞健康理念的同時致力於為深圳及周邊地區居民提供專屬保險保障服務。
  • 對標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在哪裡?
    今日上午,醞釀多時的大灣區規劃綱要宣講會正式舉行!  粵港澳三地政府同臺熱議,劍指「富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等宏遠目標,讓7000萬大灣區人熱血沸騰。  而事實上,同為科技創新主導型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有著眾多相似之處。  剖析兩者規劃和發展,廣州PLUS竟發現了一個秘密。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中國四大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經濟圈)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打造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並稱為世界四大灣區;世界四大灣區世界頭號經濟大國美國,經濟發達國家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經濟體
  • 專門去香港買保險將成為過去式 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保險產品出爐
    原標題: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保險產品出爐   專門去香港買保險將成為過去式,而今生活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們手機輕輕一點即可購買一份跨境保險。日前,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身保險產品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粵港澳大灣區人身保險產品的要求及監管安排。
  • GDP直逼紐約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來臨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擺上重要日程。02從世界三大灣區經濟看灣區發展灣區經濟➤ 定義灣區,是指由一個海灣或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
  • 工程院院士陳清泉:5年內,粵港澳大灣區GDP將超越東京灣區
    據第一財經11月29日報導,粵港澳大灣區5年內將超越東京灣區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一灣區,一定要跨界融合,協同創新,加強同世界各地的合作。 11月29日,第一財經創新與技術大會深圳站在深圳中洲萬豪酒店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亞洲電動車之父陳清泉作了如上表述。
  • 環杭州灣大灣區與粵港澳灣區的對比分析
    而早在今年三月,南邊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粵港澳大灣區將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由於兩大灣區在地理形勢、經濟發展路徑等方面均有相似及可互相借鑑之處,故本文以此為切入點,依據現有經濟數據,對兩大灣區進行了全面地比較和分析。 一、什麼是灣區經濟?
  • 中國人壽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保險產品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12月15日,中國人壽舉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產品發布會,隆重推出了中國人壽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保險產品——「國壽粵港澳 大灣區醫療保險」。,為全國保險業改革開放貢獻更多灣區經驗。
  • 粵港澳大灣區VS環杭州灣區,環杭州灣區或許經濟更熱
    灣區是由一個海灣或相連若干個海灣、港灣及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而這一由灣區地理位置所衍生出的經濟效應被稱為灣區經濟,是今天全球最頂級的經濟形態。近年來,國內灣區經濟日益受到高度重視,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掀起我國灣區經濟大發展巨潮。
  • 解密世界四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人均GDP居倒數第一,前兩名均來自美國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了珠三角地區發展最具活力和潛力的9個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澳門和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灣區經濟不是我們首創,世界早有知名的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但粵港澳大灣區無論在面積還是人口上都相當有優勢。統計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裡,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
  • 問政智庫|粵港澳大灣區與舊金山、東京灣區發展特徵的比較
    本文對粵港澳大灣區、東京灣區及舊金山灣區就經濟輻射效應、區域協同效應及配套設施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對粵港澳灣區發展現狀進行梳理總結,並根據研究結論對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提出相應政策建議。2009年,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發布《大珠三角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成果報告將「灣區發展計劃」列為空間總體布局協調計劃的一環,「灣區」概念首次進入公眾視野。
  • 我在東京灣區的實地體驗,粵港澳大灣區離它還有多遠?
    所以,接下來的一些分享裡,就不談我們的優點,更多談下作為一個全球最大的都市圈,東京都市圈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優化之後,可以提供給我們的一些借鑑。 第一篇分享,簡單一點,澄清一個概念誤區:粵港澳大灣區和誰比較?官方宣告的粵港澳大灣區是要和東京灣、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對比。
  • 粵港澳大灣區與東京灣區的PK竟輸在了一個廁所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也是繼美國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
  • 粵港澳大灣區離紐約舊金山灣區還有多遠?差四個「循環」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鄧雅蔓)「國內的粵港澳大灣區放在雙循環格局下,主要指四大循環。」9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經所國際合作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在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下簡稱「論壇」)上說道,粵港澳大灣區的四大循環主要包括:人員的循環、商品的循環、資金的循環和信息的循環。
  • 大佳之作、致遠灣區:2020佳兆業粵港澳大灣區新品發布盛典
    8月30日,「大佳之作 致遠灣區」——2020佳兆業粵港澳大灣區新品發布盛典在深圳圓1滿落幕,在盛典上佳兆業重磅發布地產品牌主張「品質為生活佳分」,並面向全球集中推出2020年16大全新佳作。時值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的特殊歷史時刻,粵港澳大灣區騰飛發展的關鍵一年,佳兆業將緊抓時代機遇,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促進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成長為世界四大灣區之一,貢獻新力。
  • 對標世界三大著名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成全球新的經濟增長極?
    乘此東風,接下來的幾個月,證券時報將推出「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欄目,每月一期,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交通網絡建設、金融功能定位、產業協同互補、制度協調機制等方面出發,實地調研探究這四大問題,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決策參考信息。
  • 報告:粵港澳大灣區環境韌性競爭力躋身國際一流水平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9日訊 12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布《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環境韌性競爭力得分躋身國際一流水平,且內部差異最小,內部城市環境韌性競爭力分布相對均衡。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競爭力呈現深圳、香港、廣州三大中心引領狀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活力國內領先,但灣區內城市存在較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