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打造讓人流連忘返的海島美麗鄉村

2020-12-19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官蕾

  「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是對多年來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提升,是促使廣大農民脫貧和小康,與全國同步致富的重要保障,是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追求必要的途徑。」今天,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原巡視員、中國海洋學會海洋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陳耀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陳耀認為,海南鄉村的現狀是自然資源條件好,產業基礎薄弱。通過多年的文明生態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初顯特色。

  他說,實施鄉村振興,從建設美麗鄉村開始。海南美麗鄉村建設是繼海南文明生態村、新農村建設之後,在建設美麗中國大背景下,借鑑其他省份經驗所推進的鄉村提升工程。在海南,一個時期的美麗鄉村建設主要表現為對鎮區立面和村莊農民住房的改造,其成果是一批鎮區外貌整齊美觀了,部分農民居住條件得到改善了,為鄉村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但是,美麗鄉村最重要目標並不僅是鄉村外貌整治,而是通過特色產業發展促使農民脫貧、小康和致富,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這就要求美麗鄉村建設不能停留在外觀「美麗」上,還要藉助美麗鄉村建設實現鄉村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和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陳耀認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根本目的是打造農民幸福家園,讓農民與城市居民同步富裕,共享國家發展的成果。因此,建設美麗鄉村要重在發展特色經濟、產業和文化上。海南建設美麗鄉村的特點是發展特色經濟、產業和文化的優、劣勢都非常明顯。如果揚長避短選擇正確的途徑,創造良好的模式,海南美麗鄉村發展的空間廣闊。

  他說,海南還有溫和熱帶的氣候優勢、度假旅遊的產業優勢以及特色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優勢。但是,海南美麗鄉村建設面臨百鎮千村同質化問題,面臨缺乏產業基礎和商業傳統支撐問題,尤其是海南島是島嶼型區域,在人口少內需小情況下,構成發展特色產業缺乏內需市場支撐等問題。

  結合十九大的精神和對海南鄉村的研究,陳耀認為,海南美麗鄉村建設,首先應該基於文明生態村和新農村建設,形成文明生態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美麗鄉村「三村」建設的結合,並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因為全域旅遊的重點在鄉村,通過整合多方面資源,推動旅遊業同農業、加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對接和融合,能夠使海南美麗鄉村成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美麗鄉村建設重物更要重人。要通過對農民多方面的培訓,以及引進各種有志於鄉村建設的人群,通過共建共享,將海南鄉村多方面潛在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使海南優質生態環境的綠水青山轉換成金山銀山。

  再次,堅持在全域旅遊背景上發展鄉村大旅遊。這種「大」不是單體項目規模大,而是旅遊同其他產業融合,形成多環節產業鏈和多業態產業集群。有些村接待條件好,可以發展接待遊客的窗口村;有些村交通和旅遊接待條件缺乏優勢,可以發展旅遊商品生產,成為旅遊商品的基地村。總之,要因地制宜選擇鄉村發展的主導方向,各地形成相對的產業分工,有關部門進行分類指導,使海南美麗鄉村建設和經濟發展成為一盤棋。

  最後,海南的美麗鄉村建設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注重打造「美麗中國海南篇章」,利用海南鄉村的優勢條件,創新發展鄉村旅遊,大力發展有別於內地的鄉村度假和海島康養。一方面通過品牌化特色化吸引遊客,一方面通過共建共享方式,把內地客源市場緊緊抓住。

  陳耀說,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美好新海南的重要指示,堅持海南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創新發展,海南不僅能夠打造出鄉村特別的美麗,更能夠創造出讓人們流連忘返的熱帶海島鄉村美好生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本報海口11月22日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打造疍家特色漁村
    這是日前海南日報記者在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赤嶺村所見到的景象。  位於英州鎮南部的赤嶺村北接英州河入海口,擁有8公里海岸線。該村村民多為疍家人,靠出海捕魚和海產養殖為生,民風淳樸。近兩年,隨著周邊區域開發及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赤嶺村的面貌發生了改變,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海南日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赤嶺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村中主要道路均已硬化,並且路面寬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婚慶旅遊:海島蜜月比蜜甜
    作為海南婚拍熱門取景點,分界洲島旅遊區正在謀求婚慶旅遊品牌化發展。  擁有得天獨厚海島資源,又有著天涯海角、鹿回頭等深厚愛情文化底蘊,經過多年市場培育,海南婚慶旅遊在為廣大愛侶收穫幸福的同時,也成為我省旅遊的一座「甜蜜金礦」——2018年,我省婚慶旅遊年產值已達110億元。如何使婚慶旅遊這張海南旅遊名片更加亮眼並產生更強掘金力,成為業內人士共同努力的方向。
  • 海南日報數字報-周末親子遊,澄邁「美麗鄉村」走起!
    未來,澄邁縣還要以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中心區作為遊客集散地,圍繞整個福山鎮範圍,將在現有的村落群的地點上打造出10個各具特色的咖啡旅遊文化風情村,同時也將營造出世界著名咖啡產地的地方特色。  遠離都市的喧鬧,漫步於咖啡飄香的風情小鎮,讓人心曠神怡。「坐在藤椅上,沐浴著海島的陽光,再來一杯咖啡,這是再悠閒不過的村野生活。」丫丫媽媽說:「福山咖啡風情小鎮環境很優雅,空氣也特別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黃金周美麗鄉村旅遊火爆
    近年來,澄邁縣依託絢麗多姿的自然生態和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發展以『遊覽鄉村人文美景,品嘗澄邁農家美食』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遊,初步形成了城郊周邊遊、自然生態遊、文化休閒遊等旅遊產品。而在旅遊統籌城鄉的大框架下,澄邁鄉村旅遊也將成為吸引包括廣東、廣西以及海口主城區市民在內的市民遊客,美麗鄉村遊又成澄邁一旅遊金名片。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麗鄉村勝似度假村
    與國際化接軌  美麗鄉村建設,也是三亞發展全域旅遊、拓展旅遊空間的重要舉措之一。  「Welcome to Hainan(歡迎您到海南來)!」10月29日,吃過午飯,三亞市海棠區青塘村村民蒲秋仕捧著自己的英語課堂筆記本,坐在家門前的大樹下練習起來,「這英語真不好學!但一想到以後可以大大方方地與外國遊客對話,便有了學習動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探幽美麗鄉村·饕餮魅力澄邁
    同時以周邊的火山巖古村落、漁家風情、休閒農業觀光等揉入到鄉村休閒遊中,打造了福山至橋頭、永發至美亭、老城至白蓮三條「美麗鄉村」帶,吸引了大批遊客紛至沓來。  探尋神秘人文古蹟  澄邁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這片鍾靈毓秀的土地上,千年歷史的傳承和延續,誕生了許多民風淳樸、特色鮮明的村落。這些古村落,如顆顆遺珠,散落在這片富饒的紅土地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麗鄉村建設帶給百姓穩穩的幸福
    11月14日下午,海南省黨政代表團走進這個美麗的浙北小山村。2005年,習近平同志正是在這裡首次提出「兩山理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如今,在「兩山理論」指引下,餘村正圍繞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工作目標,不僅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經濟發展如火如荼,在基層治理方面也創造了「三治」融合的「餘村經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邀你暢遊三條美麗鄉村帶
    近年來,除了美榔村,澄邁還湧現出了羅驛村、大美村、侯臣村等一批美麗鄉村。澄邁根據《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計劃(2016-2020)》《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的要求,計劃到2020年底打造92個美麗鄉村(行政村),截至目前已創建36個,2018年計劃創建24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加快發展海南鄉村旅遊的幾點思考
    這不僅可以豐富海南旅遊產品、拓展旅遊方式,還可以加快旅遊產業與農、林、漁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把農副產品直接就地轉變為旅遊商品,提高農民就業水平,改善村容村貌。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是建設和諧海南、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必由之路。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麗鄉村串成景 全域旅遊惠村民
    近年來,白沙立足生態優勢,發力挖掘文化內涵,謀劃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精品村莊,一幅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畫卷正在白沙山區漸次鋪開,一幕幕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讓人可期。  1  守護生態 打造原生態鄉村  三面環山,面朝松濤水庫,位於細水鄉的老周三村是個黎寨,整個村子掩映在一片片蒼翠的竹林、膠林與熱帶雨林之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俄賢嶺下「誕生」的美麗鄉村
    2017年至今,東方市投入了1540.5萬元推進俄賢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幫扶村民發展生產,依託俄賢嶺景區,打造美麗村莊。  8月14日,沿著2017年底通車的大廣壩至俄賢嶺旅遊公路前往俄賢村。只見村莊規劃整齊,幾條水泥巷道筆直,房屋皆是統一改造過的瓦房,有的是兩層。小村不大,村道兩旁以及房前屋後空地上都種上了黃花梨樹,樹幹有小手臂粗,這是前幾年政府免費提供種苗給村民種下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島書香飄自遠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誠品書店、方所、鍾書閣、言幾又……在商業快速發展的都市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展鄉村旅遊要守護好文化生態
    ■ 本報記者 蘇慶明  「有的民宿僅僅是有些人投資賺錢的工具,對地方文化生態缺乏保護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與海南共同成長  63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  在海口市新華南路臨街一幢兩層小樓裡,一張張散發著油墨芬芳的報紙在這裡開印,印刷機有節奏的咔嚓聲,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當年的老報人覺得「是如此清脆悅耳」。她的名字叫《新海南報》,是海南日報的前身。
  • 海南日報數字報-金牛偃月醉沙美客廳議事上北仍
    」建設,成功打造出精品鄉村旅遊品牌,並優先為當地貧困家庭提供就地就業機會,許多村莊實現了從貧困村到美麗鄉村的華麗轉身。從2017年10月起,瓊海市委、市政府啟動沙美村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進沙美村村莊景觀提升,建築立面改造、道路改造、截汙納管、纜線梳理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沿海環村道路和村莊慢道,實現路網、水網、電網、光網、排汙管網「五網」貫通,打造出「椰林水韻」「飲水思源」「濱海長廊」「眺望鄉愁」「水靜蓮香」和「金牛偃月」等沙美六景,村莊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 海南日報數字報-暢遊珍珠海岸醉心美麗陵水
    山嶺、雨林、瀑布、沙灘、海島,美輪美奐的自然風光搭配引人入勝的黎族文化風情,在北緯18°神奇的熱土上,陵水黎族自治縣是一片詩意棲居的土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場美麗鄉村建設的「頭腦風暴」
    ■ 本報記者 鄧鈺  特約記者 司玉 通訊員 陳紅豔  7月8日上午8時,定安縣政府組織的百日大研討大行動基層代表座談會在龍湖鎮政府會議室舉行,基層幹部和企業代表等20餘人相向而坐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多彩多情 萬福萬寧
    國慶節期間,萬寧推出10大旅遊產品和7條旅遊線路,讓遊客體驗不一樣的海南。 世界長壽之鄉,世界衝浪勝地——萬寧向您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海南第一山——  東山嶺  「海南第一山」——東山嶺(4A級旅遊景區),是南傳佛教發源地,被譽為「海南第一山,佛教聖地」,「東山祈福,全家幸福」是東山嶺文化精髓。
  • 海南日報數字報-民宿海島一道好風景
    對於遊客來說,散落在鄉間田野、海邊漁村、山間雨林裡的特色民宿,更能讓人領略不一樣的海島風土人情。  優質民宿人氣旺 省內外遊客各有選擇  這個黃金周,海南旅遊市場人財兩旺,海棠灣、亞龍灣、石梅灣等度假灣區高端酒店量價齊升,特色民宿在此次長假中的表現也十分搶眼。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村一品」興萬州
    ■ 本報記者 洪寶光 通訊員 卓琳植  近年來,萬寧緊緊圍繞「建設濱海花園城市、打造清新度假勝地」的目標,把推進美麗海南百千工程與全域旅遊的點、線、面建設結合起來,堅持「科學規劃先行、基礎設施配套、特色產業支撐」的原則,實施特色墟鎮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