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數字報-打造讓人流連忘返的海島美麗鄉村
今天,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原巡視員、中國海洋學會海洋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陳耀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陳耀認為,海南鄉村的現狀是自然資源條件好,產業基礎薄弱。通過多年的文明生態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初顯特色。 他說,實施鄉村振興,從建設美麗鄉村開始。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麗鄉村建設帶給百姓穩穩的幸福
11月14日下午,海南省黨政代表團走進這個美麗的浙北小山村。2005年,習近平同志正是在這裡首次提出「兩山理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如今,在「兩山理論」指引下,餘村正圍繞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工作目標,不僅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經濟發展如火如荼,在基層治理方面也創造了「三治」融合的「餘村經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麗鄉村勝似度假村
向大企業借力,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導入產業,是三亞美麗鄉村建設中所倡導的模式。三亞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沒有產業支撐的美麗鄉村不可能持續發展,三亞結合三亞市鄉村旅遊資源、非鄉村旅遊資源與鄉村周邊景區景點以及交通區位、規模等現狀,以村莊為單位,提出村莊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道路,堅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培育特色村、專業村,構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
-
一場頭腦風暴醞釀月餘,推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品牌建設這裡有好點子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點「『拆』『仿』當頭,建城市的理念建鄉村;整齊劃一、高大上成為鄉村建設目標;把村莊當景區,一味追求門票收入;曲解美麗、死報村莊不放;鄉村旅遊不作規劃,有錢就能實施……」 10月29日,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副書記周立在省政協月協商座談會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周末親子遊,澄邁「美麗鄉村」走起!
感受美麗鄉村的農家風情 觀覽體驗完福山咖啡文化的悠閒魅力,還可以散步來到位於小鎮後面的美麗鄉村—向陽村。向陽村是澄邁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首個村莊。經過規劃改造,向陽村樣貌煥然一新。一排排整齊的屋舍粉刷一新,門前屋後種植著招財樹、紫荊花、黃皮、楊桃等樹木,老人小孩在村口石桌前納涼聊天,放眼望去,整個村莊綠蔭濃濃,鮮花簇擁,儼然像個小公園。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邀你暢遊三條美麗鄉村帶
近年來,除了美榔村,澄邁還湧現出了羅驛村、大美村、侯臣村等一批美麗鄉村。澄邁根據《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計劃(2016-2020)》《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的要求,計劃到2020年底打造92個美麗鄉村(行政村),截至目前已創建36個,2018年計劃創建24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探幽美麗鄉村·饕餮魅力澄邁
澄邁毗鄰省會海口市,海榆中線國道、環島高速公路、粵海鐵路縱橫穿越境內,交通條件十分便利,是海南西部旅遊走廊中的第一站。 近年來,澄邁按照「一都二中心三區四鎮」的產業發展戰略,依託歷史文化、生態文化、咖啡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閒低碳旅遊產業,謀劃建設了獨具特色的福山咖啡文化、臺灣風情、地中海風情、歐洲風情等四個風情小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黃金周美麗鄉村旅遊火爆
近年來,澄邁縣依託絢麗多姿的自然生態和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發展以『遊覽鄉村人文美景,品嘗澄邁農家美食』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遊,初步形成了城郊周邊遊、自然生態遊、文化休閒遊等旅遊產品。而在旅遊統籌城鄉的大框架下,澄邁鄉村旅遊也將成為吸引包括廣東、廣西以及海口主城區市民在內的市民遊客,美麗鄉村遊又成澄邁一旅遊金名片。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從她誕生的那一天起,海南日報就與黨的事業同呼吸、共命運,與海南這片熱土肝膽相照、血脈相連。 從海防前線到經濟特區,海南在萬頃碧波的南海上崛起。海南解放的隆隆炮聲、建省辦經濟特區的陣陣鑼鼓、波瀾壯闊的海南開發熱潮、博鰲亞洲論壇發出的亞洲聲音、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火熱場景……半個多世紀以來,海南日報目睹了瓊島的成長壯大,也見證了她的光榮與夢想。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麗鄉村串成景 全域旅遊惠村民
白沙住建局美麗鄉村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白沙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嚴禁砍伐樹木,堅持用特色建築點綴生態、修復生態,同時,將綠化寶島大行動貫穿於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過程,引導村民在路邊、溝邊種植竹子,在房前屋後種植檳榔、花梨、沉香等經濟樹種和本土珍貴樹種,既強化了生態建設氛圍,也有效地促進林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此外,白沙有關部門還通過完善旅遊功能配套,讓更多村民吃上「旅遊飯」實現增收,過上美好生活。
-
海南日報數字報-加快發展海南鄉村旅遊的幾點思考
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海南在濱海旅遊方面已經先行一步,成為中國海洋旅遊領跑者。與濱海旅遊相比,海南鄉村旅遊起步晚、發展慢,某種意義上還是海南旅遊的「短板」。缺少本島客源市場支撐的海南發展鄉村旅遊,必須走跨越式發展道路,一步到位發展精品鄉村旅遊和鄉村度假。 正確認識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意義 加快發展鄉村旅遊是建設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園的必然要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打造疍家特色漁村
這是日前海南日報記者在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赤嶺村所見到的景象。 位於英州鎮南部的赤嶺村北接英州河入海口,擁有8公里海岸線。該村村民多為疍家人,靠出海捕魚和海產養殖為生,民風淳樸。近兩年,隨著周邊區域開發及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赤嶺村的面貌發生了改變,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海南日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赤嶺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村中主要道路均已硬化,並且路面寬敞。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集全市之力建設濱海花園城市
全面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訪談篇 ■ 本報記者 羅安明 通訊員 符才麗 增綠護藍、「三創」風暴
-
海南日報數字報-俄賢嶺下「誕生」的美麗鄉村
2017年至今,東方市投入了1540.5萬元推進俄賢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幫扶村民發展生產,依託俄賢嶺景區,打造美麗村莊。 8月14日,沿著2017年底通車的大廣壩至俄賢嶺旅遊公路前往俄賢村。只見村莊規劃整齊,幾條水泥巷道筆直,房屋皆是統一改造過的瓦房,有的是兩層。小村不大,村道兩旁以及房前屋後空地上都種上了黃花梨樹,樹幹有小手臂粗,這是前幾年政府免費提供種苗給村民種下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金牛偃月醉沙美客廳議事上北仍
」建設,成功打造出精品鄉村旅遊品牌,並優先為當地貧困家庭提供就地就業機會,許多村莊實現了從貧困村到美麗鄉村的華麗轉身。從2017年10月起,瓊海市委、市政府啟動沙美村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進沙美村村莊景觀提升,建築立面改造、道路改造、截汙納管、纜線梳理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沿海環村道路和村莊慢道,實現路網、水網、電網、光網、排汙管網「五網」貫通,打造出「椰林水韻」「飲水思源」「濱海長廊」「眺望鄉愁」「水靜蓮香」和「金牛偃月」等沙美六景,村莊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展鄉村旅遊要守護好文化生態
「在2018雅居樂清水灣中國(海南)美麗鄉村發展大會上,臺灣南投「天空的院子」民宿創始人何培鈞在分享臺灣民宿成功經驗時指出。 眾所周知,民宿是臺灣旅遊的招牌。何培鈞打造的「天空的院子」在臺灣享有「最美民宿」美譽。何培鈞說,他上大學時曾去過南投,看到部分鄉村建築已成廢墟,心中十分感慨。他認為,臺灣在發展經濟時忽略了地方文化的價值,所以於2005年在南投投身民宿行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型房車露營基地落戶定安
本報定城9月8日電 (記者鄧鈺 特約記者司玉 通訊員張博)海南日報記者9月8日從定安縣政府獲悉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葉紫薇枝頭襲來「紫色風暴」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似乎是故意要等到一春的繁花黯然退場,一樹一樹的紫薇這才肯肥嘟嘟地亮出花瓣,在夏日豔陽裡醉倒一大片濃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以全產業鏈助推全域旅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