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活動時,尤其是在山地叢林中行進及尋找食物都要十分小心,有些食物有毒甚至無法食用。那麼如何尋找到適合食用的食物呢?別擔心,跟著我們的攻略去做吧。
網易旅遊頻道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7月上旬以來,陝西漢中市發生了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先後有50多人中毒,並造成7人死亡。8月2日,北京發布「蘑菇中毒」預警,嚴禁餐飲服務單位採摘使用野生蘑菇等菌類。
近期正值高溫雨季,致使野生蘑菇大量滋生。如果不仔細辨別、鑑定而採食野蘑菇,很容易因食用毒野蘑菇而導致食物中毒,輕者可造成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的可以引起人體臟器損害,甚至引起死亡。
而在戶外活動中,由於特殊的環境影響,則會更經常遇到需要在野外找尋食物的情況,然而怎樣選擇才能保證食物的安全?下面就向大家推薦戶外食物找尋攻略,讓你的野外之旅安全而開心。
野外可食用植物大全
野外食物攻略之獲取飲用水
生命離不開水,沒有食物正常人可以活三周,但沒有水, 三天都活不了,所以水要優先考慮,幾點小提示,希望幫助你在野外迅速找到或收集到水。
1、找水源首選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區,高山地區尋水,應沿著巖石裂縫去找,幹 涸河 床沙石 地帶往往會挖到泉眼。
2、在海岸邊,應在最高水線以上挖坑,很可能有一層厚約 5 釐米的 沉濾水浮在 密度較大的海水層上。
3、飲用凹地積水處的水時,必須做到先消毒、沉澱後煮 沸飲用。
4、收集雨水:在地上挖個洞,鋪上一層塑料,四周用粘土圍住,可以有效地收 集 雨水。
5、凝結水:在一段樹葉濃密的嫩枝上套一隻塑膠袋,葉面蒸騰作用會產生凝結 水。
6、跟蹤動物、鳥類、昆蟲、或人類蹤跡可以找到水源。
7、植物中取水:竹類等中空植物的 節間常存有水,藤本植物往往有可飲用的汁 液,棕櫚類、仙人掌類植物的果實和莖幹都含有 豐富的水分。
8、日光蒸餾器:在乾旱沙漠地區利用下述方法能較好地收集到水:在相對潮 溼 的地面挖一大約寬 90 釐米、深 45 釐米的坑,坑底部中央放一集水器,坑面懸 一條拉 成弧形的塑料膜。光能升高坑內潮溼土壤和空氣的溫度,蒸發產生水汽, 水汽與塑料膜接觸 遇冷凝結成水珠,下滑至器皿中。
一定記住有幾種水是不能飲用或不能直接飲用的:
1、雪水,在雪山上一定得先把雪化掉有條件就燒燒沒條件就放進懷裡捂捂再喝,直接吃雪會使體溫降低,而且還會導致腸胃功能紊亂, 體溫一旦過低便會神智不清,失去正常的思維能力和產生幻覺(很多凍死的人的表情並不痛苦便是這個原因);
2、死水,這裡死水是指周圍沒有生命如草、動物、樹木等,水邊沒有生命的水是不能喝的,這通常意味著水裡含有有毒物質;
3、有異味的水,森林裡儘管總有些樹葉草根的腐味但受汙染的水的氣味與植物的腐爛氣味還是有區別的;
4、有異常顏色的水;
5、不流動的水;
6、渾濁的水;有些地方的水同時具有以上列舉的兩項以上的特徵,反正2、3、4三項是萬不能喝的(燒開也不行),6、7如沒有2、3、4的特徵是可以在經過沉澱或過濾去掉雜質和煮沸後是能飲用的,瀑布的水和水邊草木豐茂的流動的水則放心飲用。建議帶一支過濾吸管。
!
野外食物攻略之尋找食物
植物類食物
不能長期依賴單一植物作為食物來源,也不要斷定鳥類、哺乳類或昆蟲類動物食用的植物一定能被人類食用。
1、嘗試植物:一個人一次只能嘗試一種植物。當感覺不適時用木炭灰催吐。可以切下植物聞一間,如果發現有苦杏仁味,或桃樹皮氣味則棄之;可以擠榨汁液塗在 肘部與腋下之間的前上臂,如有不適也棄之;如果沒有不適,可以觸動唇、舌或咀嚼一小塊,如有任何不適同樣棄之;如無不適,可以吞咽一小塊並等待數小時,如 仍然沒有不良反應,可以認定該植物安全可食。
2、採集植物:使用潔淨的空袋子、空籃子採集淡綠色幼枝、球根、塊莖、落果等。注意不要採集帶有乳白色、乳狀汁液的植物;不要採集亮紅包植物;不要採集分裂成五瓣形的漿果;不要採集莖葉上有微小倒鉤的植物;不要採集枯黃的葉子;不要採集成熟的羊齒類植物等。
3、確認植物:例如,溫帶地區的蒲公英、蕁麻、車前草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棕櫚類、野生無花果、竹類;荒漠地區的仙人掌、刺梨;極地地區的雲杉、北極柳、地衣;海岸地區的巨藻和紫菜等,可以食用。還有些植物,譬如,喬木樹皮的內層,某些樹木的樹膠和樹脂,白樺和楓樹的樹漿,以及相某些真菌植物、沙漠植物、熱帶植物、海濱植物、海藻植物等均可以食用。
不要吃具有以下特徵的不明植物:
1、汁液呈奶白色,或者暴露於空氣之後,汁液會變成黑色。
2、長得像蘑菇。
3、長得像洋蔥或大蒜。
4、長得像芫荽、歐防風根或蒔蘿。
5、有類似胡蘿蔔的葉子、根或者莖塊。
!
動物類食物
所有動物都可能成為潛在的食物來源。有些動物(如昆蟲)在捕捉時幾乎不需在什麼技巧,但多數動物必須通過布置陷阱,或狩獵才能得到。因此,應該掌握一些動物特徵和生活習性、捕捉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但是不要濫殺無辜。
味道鮮美、肉量充足的是成年雌性動物。動物越年幼,瘦肉越多;動物越年老,脂肪越多,肉質越粗糙。
1、掌握規律:多數哺乳動物在早晚活動,白天只有猛獸烈禽奔走,大型草食性動物整天覓食,小型動物頻繁進食、活動,人們可以設置陷阱捕捉獵物。
2、動物蹤跡:清晨,要留心觀察地面上的動物蹤跡。如果露水或蜘蛛網被碰掉或破壞,說明動物離去的時間在幾小時之內;有些動物(比如兔子)活動半徑不大,如果發現足跡,表明它們就在附近;有些動物會在灌木叢中打開通道,通道大小表明它的體型大小。
3、啃食信號:例如,鹿類動物在夏季啃過的樹皮成長條形,在冬季啃過的樹皮有垂直牙痕或疤痕;兔類動物啃過的樹皮,其邊痕較為光滑;羊類啃食樹皮,留下歪 斜的牙痕;嚙齒類動物啃咬痕跡多位於樹莖底部;如果發現地面上有散落的樹木屑,樹上可能有松鼠穴,但同時又發現有堅果或松子散落樹下,表明可能是鳥類幹 的;在地面上一堆空果殼附近,可能有嚙齒類動物的地洞。
4、排洩物:哺乳類動物的糞便有強烈遺臭;植食類動物(牛、鹿、兔)糞便略圓如馬糞狀,此類鳥糞體積較小,新鮮鳥糞為液態;肉食類動物(獵、狐狸)糞便為 長條形,此類鳥糞為丸狀,會有未完全消化的小動物殘渣;鬆散的鳥糞表明在一定範圍有水源;地面上鳥糞富集,表明周圍會有鳥巢。
5、掘出的土堆:例如,野兔會翻拱大塊地面;較大動物經過,估計會有明顯潮溼碎土,松鼠掏挖植物根莖會留下地表小面積扒痕等。
注意:不要食用顯示出病態的哺乳動物,不要食用動物肝臟等。
!
海上覓食
在海上,人們比較容易獲得的食物是魚,但是不要冒險。例如,美國海濱小城艾米蒂是旅遊勝地,一條大白鯊使一名女郎、一名男孩先後斃命;魚類學家胡珀由於過於迷信防鯊籠也葬身魚腹,有人為他報仇,結果也喪命在大白鯊口下。
1、捕魚
方法一是釣魚。把魚線拴在船尾,讓船拖著等魚上鉤。漂流者一般找不到真正的魚餌,就用碎布條做成假魚餌,騙魚上鉤,如果發現釣線突然繃直,或和船構成直 角,說明魚已上鉤。如果釣上一條大魚,當它被拉進船時應猛撲上去,把它抱住壓在身下,並在最短時間給它致命一擊。方法二是叉魚,這種捕魚技術要經過專門訓 練。
2、捕海龜
海龜對聲音很敏感,力大無比。應該做一個有活扣的套索,套住龜的頭部。萬一沒有套索,就眾人配合抓龜鰭,不要抓龜的頭部。
3、捕鳥
方法一是徒手捕捉,這要眼明手快;方法二是用竹竿擊斷鳥的翅膀;方法三是用長杆打鳥(輕輕擺動竹竿,吸引鳥使它飛得又低又近,然後猛擊)。
4)孤島求生
當潮水退去以後,在海灘薄沙層下可以尋找牡蠣和蛤;夜晚用死魚作餌拴在繩子上,系上一個墜,拋進水中,當感到拉起來吃力時要儘快拉回來,抓住龍蝦和螃蟹後 要將其打昏,不要抓鋒利的鉗子,在煮沸15分鐘後即可食用;多數貝類可以生吃,但是煮後食用更加安全一些;在沙灘上沿著兩行平行的龜跡可以找到海龜蛋;抓 海龜時將其背朝下翻過來,用刀或棍把龜肉撬出來,除去硬殼、內臟,煮熟或烤熟後就可食用;在巖石和熱帶礁石上可以找到海參,其體內五塊長條形白肉可以剝下 來煮食;尋找海水進過的巖洞和巖石,上面有被太陽曬乾的鹽,將其溶解再過濾,即可食用。
沙漠覓食
把多餘的獸肉切成厚2cm、寬數釐米,掛在陽光下曬2~3天,直到完全乾透,可以長期保存;或將肉切成片並擦乾,用乾熱的沙子埋上,不用鹽,亦可長期保存;或在慢火堆上搭建一個架子,上面放上肉片進行薰烤。
!
野外食物攻略之野外生火
火可以幹嘛?將食物煮熟。答對了!它還有很多用途:火苗釋 放熱量產生暖意, 會節省體內熱量散失;可以烘乾衣服;薰過的肉食可以較長時間保鮮;可 以嚇跑 危險的野獸;它的煙霧可以驅走害蟲,還可以鍛燒金屬打制工具……以下幾招,讓你學會如何在野外生火。
首先是要尋找到易燃的引火物:如枯草、幹樹葉、樺樹 皮、松針、松脂、細樹枝、紙、棉花等等。 其次是撿拾乾柴:乾柴要選擇乾燥、未腐朽的樹幹或枝條。要儘可能選擇松樹、櫟樹、柞樹、樺樹、槐樹、山櫻桃、山杏之類的硬木,燃燒時間長,火勢大,木炭多。不要撿拾貼近地面的木柴,貼近地面的木柴溼度大,不易燃燒,且煙多燻人。
接下來是要清理出一塊避風、平坦、遠離枯草和乾柴的空地。 將引火物放置中間,上面輕輕放上細松枝、細幹 柴等,再架起較大較長的木柴,然後點燃引火物。火 堆的設置要因地制宜,可設計成錐形、 星形、「並」字形、並排形、屋頂形、牧場 形等等。也可利用石塊支起乾柴或在巖石壁下面, 把乾柴斜靠在巖壁上,在下面 放置引人物後點燃即可。
一般情況下,在避風處挖一個直徑 1 米左右,深約 30 釐米的坑。如果地面堅硬無法挖坑也可找些石塊壘成一個圓圈,圓圈的大小根據 火堆的大小而定。然後將引人物放在圓圈中間,上面架些乾柴後,點燃引人物引燃乾柴即成篝火。如果引火物將要燃盡時乾柴還未燃起,則應從乾柴的縫隙中繼 續添入引火物, 直到把乾柴燃燒起來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點火。
最後,點篝火最好選在近水處,或在篝火旁預備些泥上、沙石、青苔等用於及時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