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5月25日凌晨4時20分,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名平均年齡僅有24歲的勇士,從西方登山者眼裡「連鳥也無法飛過」的珠峰北坡登頂。中國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的峰珠穆朗瑪峰之巔,這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
圖說:1960年,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凱旋後合影 新華社圖
60年後的5月25日,珠峰依然巍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們正克服重重困難,向峰頂發起第三次衝擊。世界期待著,他們為人類揭曉「世界高度」新答案。夢圓一甲子,珠峰耀中華,兩次截然不同的登峰測極背後,是中國人銳意進取、執著攀登的精神縮影。
圖說:上圖為1960年,登山隊隊員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坡上前進
下圖為2020年5月21日拍攝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所使用的現代登山設備
新華社圖
六十年前的驚心動魄
作為當年成功登頂的三人之一,多年之後,在貢布的回憶中,確認登頂珠峰那一刻的感受是:「天快要亮了,走著走著,發現再走都是往下走了。」看似平淡的一句話,蘊含了多少驚心動魄。
圖說:1960年5月,中國登山隊隊員們向珠穆朗瑪峰進發 新華社圖
回到60年前的首次登頂——就在登頂前幾個小時,在海拔8700米左右,面對兀立於前的「第二臺階」,劉連滿主動蹲下當「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打下鋼錐、攀上天險,他卻累得無法再挪動半步。昏昏沉沉之際,劉連滿用鉛筆在日記本上寫了一封簡短的訣別信:「富洲同志,這次我沒完成黨和祖國交給我的任務,任務由你們三人去完成了。我看氧氣瓶裡還有一些氧氣,留給你們回來時用吧,也許對你們下山時有些幫助。你們的戰友劉連滿。」
圖說:2008年5月8日,北京奧運聖火珠峰傳遞登山隊隊員羅布佔堆(左)點燃第一棒火炬手吉吉手中的「祥雲」火炬 新華社圖
當登頂返回的三個漢子看到劉連滿奇蹟般向他們招手時,在頂峰都不曾落淚的他們,抱頭痛哭。就是這幾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幾乎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劉連滿在無氧狀態下挨過了一夜,王富洲體重從攀登前的160斤掉到了之後的101斤,屈銀華凍傷的十趾和腳後跟下山後被全部切除。
1975年再度登頂時,登山隊員利用屈銀華當年打下的鋼錐,在「第二臺階」最難攀登的巖壁上架起了一座近6米的金屬梯。到2008年奧運聖火登頂珠峰時,已有約1300名國內外登山者通過這座梯子成功登頂,他們將梯子稱為「中國梯」。
圖說: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運動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飲、潘多從北坡登上珠峰峰頂 新華社圖
2008年,「第二臺階」處換上了一架新的「中國梯」。從劉連滿到前後兩代「中國梯」,講述著中國登山隊艱辛質樸、甘為人梯的故事。「中國梯」激勵著人們向攀登中的一切不可能發起挑戰。
圖說:左圖為2008年5月27日,登山隊員通過架設在海拔8700米珠峰第二臺階的「中國梯」向上攀登。
右圖為2019年7月10日,1975年登頂珠峰的登山家桑珠與收藏在珠峰登山博物館的中國梯合影。
新華社圖
六十年後的再次出發
頂著炫目刺眼的陽光,抓著先期鋪設的繩索,踩著積雪,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隊員們於5月24日18時15分到達海拔7028米的北坳營地——這意味著,測量登山隊已闖過了珠峰北坡攀登路線上的第一個危險點北坳大冰壁。
為了紀念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圖說:矗立在珠峰腳下的2005年珠峰高程測量紀念碑 新華社圖
此次出徵,是由國測一大隊的測繪隊員和中國登山隊的登山隊員組成的數十名測量登山隊員,把握5月份的登頂窗口期完成衝頂測量任務。
5月24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第三次向頂峰發起突擊。如果天氣等情況順利,隊伍計劃於5月27日攻頂,完成頂峰測量任務。國測一大隊辦公室主任任秀波介紹,交會測量點的隊員們已經堅持了六天五夜,按照目前的情況,可能需要在點上堅持到5月28日之後。前兩次攻頂都因天氣原因而不得不下撤到營地休整,他們等待好天氣。如果天氣等情況順利,第三次衝頂的隊伍將於5月27日攻頂,完成珠峰峰頂的測量任務。
圖說:2005年5月22日,中國重測珠峰高度測量登山隊隊員在峰頂操作完設備後合影留念 新華社圖
60年來,一代代中國登山人身影在變,不變的是那面飄揚在地球之巔的五星紅旗。日新月異的時代,帶來更多新技術,將更為精準地測定珠峰海拔。而從時光深處生長出的那份信念,歷久彌新,那是矗立在中國登山人心中的精神豐碑。(新民晚報記者 厲苒苒)
場外音丨攀登者
人類為什麼要登山?圓夢、挑戰、開拓、承諾……見仁見智。可如果將時空限定在1960年的中國,有個答案恐怕能獲得極大認同:我們登珠穆朗瑪峰,是為了追求「當驚世界殊」的中國奇蹟——在那個特殊年代,在當年珠峰領土主權爭端的危急時刻,「登上中國人的山」,勘測出屬於中國人的「世界高度」,有著超越地理概念的價值。
質疑,奮進,攀登,徵服……一甲子過去,當今天的我們回望波瀾壯闊的中國登山運動史,一次次登頂珠峰見證了祖國強盛的腳步。
1975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登頂珠峰,隊員潘多成為第一位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中國登山隊標定了「8848」這個無數人熟知的數字。
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珠峰傳遞登山隊成功登頂,奧運聖火輝映著五星紅旗,在地球之巔躍動。
「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的登山精神激勵著幾代中國人。一部中國登山運動的發展史,就是中華民族奮鬥的發展史。新時代的發展之中,每個人都是生活的攀登者。海闊心無界,山高人為峰。正是一代代懷揣偉大夢想的中國人執著向上,走出了屬於中國人的行者無疆。(厲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