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豔彬向記者講述公交車線路變遷史。
石家莊新聞網訊(記者 邢天然 安雪峰)郭豔彬在石家莊市公交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她將青春奉獻給了公交事業,當年的售票員,也已經成長為現在的線路長。近日,記者跟她來到公交公司一路車隊,聽她講這近三十年交通的變化。
郭豔彬說,剛離開校園的時候,她對職場充滿了期待和想像。售票員在她的眼裡也頗有浪漫的味道,因為這份工作可以靜靜地看著窗外的風景,不用拘泥於辦公室一角。可當真正從事這份工作後,她才發現在浪漫之外,更多的是辛苦和責任。「每天早出晚歸,別人節假日休息時,恰好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前幾年春節時,車隊可以減少30%左右的出車率,大家可以在春節倒替著休息。這兩年人們的觀念發生變化,更願意走出家門過節,車隊也順勢而改,要求全部出勤,所以每年的春節幾乎都是在路隊度過的。」
提起自己兒子,郭豔彬難掩愧疚,缺席了孩子的成長讓她感到有些遺憾。但談起自己今年剛剛升級成了奶奶,退休後可以帶孫子,她臉上立即出現止不住的笑容。「公交人的工作性質就是這樣忙碌,必須要幹好工作,犧牲些也值得。」郭豔彬這樣說道。
回想這些年石家莊公交的變化,郭豔彬說,剛上班時她是售票員,跟隨司機師傅外出的第一堂課是讓她學會擠車。因為那時候的石家莊,車次少,車輛少,公交又是大多數人的主要出行工具,一到站點,乘客們蜂擁而上。售票員需要下車賣票,有時候會出現擠不上車被落下的情況。隨著技術的進步,無人售票取代了售票員的工作。車隊鼓勵售票員們學習開車,郭豔彬就是其中一個。
「當上公交司機後,工作更加辛苦了。20多年前的公交車內冬冷夏熱,密封性也不好。遇到陰天下雨,還會弄一身泥。」郭豔彬說,她開過柴油車、天然氣車,也開過更環保的電車。以前的公交車是沒有空調的手動檔車,發動機也在前面,一趟車下來大腿總被炙的發紅。她之前跑11路,有一段路不僅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也沒有區分開。上下班高峰期時,起步剎車起步剎車,回家腿直哆嗦。「沒想到這些年石家莊發展如此迅猛,在退休前自己不但開上了自動檔的車,還開上了空調車。」說到這裡,郭豔彬難掩蓋內心的喜悅,大笑起來。
現在郭豔彬已經退居二線,再有兩年多她就到了退休的年紀。她告訴記者,現在車況比之前好了,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提升,她為自己一直從事公交工作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每次看著一批批的乘客安全到站,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感,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郭豔彬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