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探真」明十三陵唯一開放地宮的定陵究竟什麼樣

2020-12-10 文旅北京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位於北京昌平區,為十三陵之一,北倚大峪山,面對山峰渾圓的蟒山。地面建築的總布局,呈前方後圓形,含有中國古代哲學觀念「天圓地方」的象徵意義。

營建時間

定陵早在萬曆帝生前就開始營建,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動工,歷時6年完成,共耗用白銀八百萬兩。這裡還葬有他的兩位皇后(孝端顯皇后、孝靖皇后)。

主要建築

定陵的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佔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

滄桑歷史

定陵建成時皇帝只有28歲,直到1620年陵墓才正式啟用,該陵墓整整閒置達30年之久。定陵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園之一(成祖長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完全仿照他的祖父世宗的永陵建造。它的地面建築共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陵正門前方是三卒漢白玉石橋。過了橋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圍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等建築物300多間。再往後就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外羅城(圍牆外的圍牆,由明世宗開始,由於明神宗建陵時仿照世宗所以有外羅牆)。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攻入昌平,定陵地上木構建築大部分被焚毀。同年清兵入關,陵園再遭破壞。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葺時,祾恩門、祾恩殿被縮小規制重建,但民國年間再次被焚。陵園建築中只有寶城、明樓、重門和陵垣始終未遭嚴重破壞。

文物發掘

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開始發掘定陵,1957年打開地下宮殿,出土文物近3000件,還有一些為皇帝專用的鎧甲、腰刀和弓箭。在棺槨中發現的金冠,需用150根細如絲髮的金線,經非常複雜的工藝才能製作完成,這說明明朝的手工業者已掌握了高超的貴重金屬製作工藝。定陵中還發現了4頂皇后戴的龍鳳冠,用黃金、翡翠、珍珠和寶石編織而成,其中一頂鑲嵌著3500顆珍珠和各色寶石195塊。

孝端皇后:六龍三鳳冠

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

孝靖皇后:十二龍九鳳冠

孝靖皇后:三龍二鳳冠

定陵中出土最多的是絲織品。整匹的絲織品在出土時依然色彩豔麗。出土的袞服採用中國傳統的緙絲工藝織造而成,據說即使是最熟練的織匠,要織完這件袞服,也需要10年的時間。隨葬品裡的皇后穿用的袍衫,採用的是複雜的刺繡工藝,整個袍衫總計使用了4種昂貴的絲線和11種不同的刺繡方法才全部完成。

定陵出土·黃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複製)

定陵出土·孝靖皇后灑線繡百子衣(複製)

定陵共出土酒器50餘件,種類齊全,製作精美,件件都堪稱巧奪天工。其中,幾件金玉結合的酒器特別引人注目。

1959年10月1日,在定陵原址建立的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郭沫若同志題寫館名「定陵博物館」。定陵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全部是地宮的出土文物,並有「定陵出土文物陳列」,用於介紹定陵的概況、地宮的發掘過程以及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位皇后的隨葬器物。

定陵建築精巧雄偉

為中國歷代皇陵之冠

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之瑰寶

2003年

包括定陵在內的整個十三陵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昔日的皇家陵園

最終成了全人類共同的遺產

來源:明十三陵

相關焦點

  • 明十三陵定陵地宮恢復開放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據北京昌平官方發布平臺6月4日消息,明十三陵定陵地宮已於3日上午恢復對外開放。明十三陵定陵景區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除了接受網上預約外,線下售票服務也已啟動;目前定陵景區已實現全域開放。
  • 「古蹟探真」定陵地宮為何是「九重法宮」建築格局
    明十三陵作為馳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定陵的地下宮殿由前、中、後、左、右五個方位的大殿組成這種平面分布方式反映的是怎樣一種建築思想為什麼定陵地宮被稱為是「九重法宮」建築格局呢今天,文旅君帶您一探究竟01從「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角度看
  • 明十三陵必看景點——定陵地宮
    明十三陵是我國5A景區,位於北京昌平區,現在開放的有定陵、昭陵、長陵、神道。其中只有定陵有地宮開放,這也是明十三陵最值得遊覽的陵墓。進地宮之前,要從入口步行下樓梯,大概有5層樓高度。定陵地宮從側門進入,首先看到的是配殿棺床,棺床上有金井。
  • 明十三陵景區室內部分全部開放 定陵地宮+長陵祾恩殿+昭陵祾恩殿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明十三陵景區室內部分全部開放,包括定陵地宮及展室、長陵祾恩殿、昭陵祾恩殿及展室、明鏡昭廉文化展館等。定陵地宮景區開放時間明十三陵景區開放時間:8:30—16:30居庸關長城景區開放時間:8:30—16:30銀山塔林開放時間:8:00—16:00註:所有遊客均需提前實名制網絡預約購票。
  • 北京:明十三陵,唯一被挖掘的定陵與朱棣的長陵,非常值得一看
    目前開放的是三座,一是朱棣的長陵,地面建築保存的最為完好。二是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被挖掘的一座帝王陵寢。三是昭陵。,從明樓中門入,左右有甬道可登極上明樓。樓內豎一石碑,上刻「大明太宗文皇帝之陵」明樓兩側是寶頂,寶頂下就是地宮,長陵地宮沒有挖掘。
  • 明十三陵定陵地宮恢復開放,他們第一時間為安全護航
    6月3日上午,明十三陵定陵地宮恢復開放,昌平區文旅局安全管理科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在定陵,相關負責人對園區內部及地宮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以汛期安全、消防安全、景區流量控制等隱患排查內容為重點,督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據了解,今年的安全月與「安全生產萬裡行」活動同步啟動,是在我國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的情況下進行的安全月。
  • 明十三陵景區室內部分全部開放 旁邊還藏著千畝絕美花海
    也已全部開放啦包括定陵地宮及展室長陵祾恩殿、昭陵祾恩殿及展室明鏡昭廉文化展館等僅有4.4公裡它佔地1325畝是十三陵鎮為市民免費開放的室外休閒場所也是昌平網紅打卡地之一明十三陵上午欣賞了花海美景下午不妨到明十三陵感受歷史的魅力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寢建築群規模宏大、體系完備保存較為完整自然景觀幽美文物古蹟薈萃200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十三陵定陵是開放的景點,主要有欞星門明樓寶城和地宮
    定陵是明朝朱翊鈞的陵墓,明十三陵之一。在北京市昌平縣天壽山南麓。1584年開始興建,1590年陵墓全部完工。定陵的稜星門,這種門其實就是一個只有門框沒有牆的門,從這裡走進天堂的門。功德碑樓前的石五供,是每個皇陵的基本配置。
  • 明日起,昌平明十三陵長陵、定陵景區有序恢復開放!
    根據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關於《等級旅遊景區有序恢復開放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經昌平區人民政府批准,自2020年5月3日開始,明十三陵長陵、定陵景區有序恢復開放。一、開放時間自2020年5月3日(星期日)起,明十三陵長陵、定陵景區每日09:00-16:00開放。二、開放範圍明十三陵長陵景區:全域開放。
  • 明十三陵長陵、定陵景區明天起有序恢復開放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今天(5月2日)從昌平區十三陵特區辦事處獲悉,自5月3日星期日開始,明十三陵長陵、定陵景區將有序恢復開放,每日開放時間為9點至16點,遊客可通過「明十三陵」微信公眾號實名制網絡預約提前購買景區門票。
  • 北京明十三陵長陵、定陵景區3日有序恢復開放
    2日,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特區辦事處消息,根據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關於《等級旅遊景區有序恢復開放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經昌平區人民政府批准,自2020年5月3日開始,明十三陵長陵、定陵景區實現有序恢復開放。
  • 探秘北京十三陵定陵地下宮殿
    定陵(資料圖) 定陵地宮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開發的地下宮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座有計劃發掘的帝王陵墓。 地宮平面圖: 定陵的地宮全部用石砌成,多為青石,面積為1195平方米。內無梁架,為石拱券,相當高大。
  • 封建社會古人所講的事死如事生從十三陵定陵出土的文物即可體現出
    一九五六年,經國務院批准,對北京昌平區的明代十三陵之一的定陵進行了考古發掘。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個皇帝明神宗朱翊鈞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萬曆皇帝的陵寢。明代十三陵定陵萬曆皇帝和他兩個后妃的據說,當時打開定陵的地宮以後,考古工作人員親眼見到定陵的地宮內陳設著萬曆皇帝和他的兩個皇后的漢白玉石神座。
  • 明十三陵景區室內部分全部開放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明十三陵景區室內部分,包括長陵祾恩殿、定陵展室及地宮、昭陵祾恩殿均恢復開放。各展室內,華美的明朝服飾、精美的器具、華麗的配飾均恢復展出。「伴隨著暑期的到來和跨省旅遊的放開,景區遊客人數現已顯著回升,十三陵特區將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的要求,做好公共服務區的通風和消毒。同時,提醒遊客在室內區域佩戴口罩,室外活動不扎堆、不聚集,確保景區環境的健康、安全。」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副主任王穎說。
  • 北京自由行-恭王府+明十三陵
    交通乘13、107、111、118、204、609、612、623路在東官房站下 乘13、42、90、107、111、118、204、609、612、623、701路在北海北門站下 乘地鐵6號線北海北站下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裡,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裡
  • 定陵長陵遊記
    因為以前去十三陵,除了開車或坐公交去,還真沒有別的法子可到。小時候倒是曾和夥伴騎車去過一次,結果一路的盤山道把我們累慘了,至今記憶猶新。說起十三陵來,從小到大已去過多次。最早去時車還要經過西直門的弧形甕城,然後穿過城門洞出城。
  • 北京明十三陵景區室內部分臨時關閉 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為做好新形勢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確保遊客健康安全,自20日起,明十三陵景區室內部分臨時關閉。據介紹,暫時關閉部分為明十三陵定陵地宮及展室,長陵裬恩殿,昭陵祾恩殿及展室,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據了解,明十三陵景區開放時間為8:30至16:30,居庸關長城景區開放時間為8:30至16:30,銀山塔林景區開放時間為8:00至16:00,遊客需提前實名網絡預約購票。遊客參觀遊覽時需科學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接受體溫測量;自覺配合景區工作人員引導和管理,切勿聚集。
  • 揭秘明定陵挖掘過程中的離奇事件
    這些盜墓賊為了獲得古墓裡的寶藏,可謂是無所不能,即會分金定穴並且也能深入墓穴一探究竟。從古至今我國也有林很多陵墓就都被盜墓賊光顧過,有的陵墓是十分具有考古價值的。然而古代陵墓不僅是盜墓賊眼中的香餑餑,連考古學家們也是虎視眈眈的盯著,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建國以來首個有計劃進行挖掘的帝王陵墓——十三陵。但在挖掘過程中卻出現了一系列怪異的事。
  • 進定陵地宮第一人開腔:拿公雞探皇陵講現實版「盜墓筆記」
    60年後,當79歲的孫憲寶回憶起打開定陵地宮大門的那一刻,依舊心潮難平。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兩位皇后的陵寢。它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也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發掘的皇帝陵墓。1956年至1958年,兩位專家帶領三十多位村民,歷時一年多,終於使得深藏地下300多年的神秘地宮展現在世人面前。
  • 明十三陵中「未露面」 地宮因技術原因將不發掘(圖)
    昨日,記者探訪明十三陵中未對外開放的永陵和德陵。原標題:明十三陵中「未露面」地宮將不發掘在明十三陵中,除了長陵、定陵、昭陵成為開放景點,其他陵墓一直未向公眾開放。今年是定陵發掘60周年,昨日,新京報記者來到明十三陵中的永陵和德陵,探訪這些未曾發掘、也未對外開放的皇陵「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