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資料圖)
定陵地宮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開發的地下宮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座有計劃發掘的帝王陵墓。
地宮平面圖:
定陵的地宮全部用石砌成,多為青石,面積為1195平方米。內無梁架,為石拱券,相當高大。地宮中有7座4噸重的漢白玉石門,設計巧妙,開閉靈活。地宮中又分為後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築完全一樣。中殿原狀陳列著祭器,那裡三個漢白玉石座,座前各有一套黃色琉璃五供和一個青花大瓷缸,缸中原來盛滿長明燈燈油,供點長明燈用。後殿的棺床上停放著朱詡鈞和兩個皇后的棺木,棺旁放著裝滿陪葬品的26個紅漆木箱。
1、萬曆皇帝漢白玉寶座以及神秘的長明燈
現在地宮裡看到的三座石寶座是按照宮殿長軸方向1字擺放的,這是為了遊人參觀方便而重新擺放的,
通過當年發掘地宮時拍攝的資料照片可以看出原來的寶座是擺放在後殿的石門前面,萬曆寶座居中,兩位皇后的寶座分列兩旁呈品字形擺放。寶座、香爐、瓶子、燭臺、和長明燈。
這就是傳說中的長明燈,地宮打開時缸裡是盛滿油的,而且有點燃過的痕跡,只不過早已凝固,。由於墓穴封閉後隔絕了空氣,所以實際上長明燈點燃後不久就熄滅了。
缸體上有製作年號:大明嘉靖年制
萬曆帝寶座上雕滿了龍的圖案,甚至連兩側的扶手也做成了龍首的造型。萬曆皇帝寶座五供及長明燈
皇后寶座五供及長明燈,兩位皇后的寶座外觀上大同小異,只是把龍紋變成了鳳的造型,扶手上也變成了鳳頭,
皇后寶座五供及長明燈
這就是當年打開地宮時,寶座是擺放在後殿石門前的情景,萬曆寶座居中,兩位皇后的寶座分列兩旁呈品字形擺放。
2、萬曆皇帝和皇后的棺槨
眼下定陵地宮除了整座由巨石建造的拱券式建築外,基本是一座空穴了,文物已移出地宮保存,連後室中的棺槨和陪葬箱也都是複製品。
那麼,在當年打開地宮時皇帝的棺槨是什麼樣的,我們通過當年的資科可以知道:
從中殿向後殿望去,皇帝棺槨居中,皇后的居兩側
實際棺槨擺放的樣子,地上有許多運棺槨時鋪墊的物品,
萬曆皇帝的棺槨,基本保薦完好。
皇帝的棺槨及孝端皇后的靈柩(棺材)頭朝內,腳朝外擺放,孝端皇后的棺槨(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腐爛掉了。
孝端皇后的靈柩,裡面的是萬曆皇帝的。
孝靖皇后的棺槨,因從外地遷移至地陵,所以過早腐朽了
孝端皇后的靈柩
在棺槨內及隨葬箱中有許多隨葬品,
隨葬箱都已腐爛了
隨葬品
孝靖皇后的靈柩及旁邊的隨葬品
3、地宮內的文物
地宮共出土各類文物3000多件,其中有四件國寶:金冠、鳳冠、夜明珠和明三彩。
皇后鳳冠,龍由金絲編織,翠鳥則用羽毛粘貼,龍、鳳口銜珠寶,鳳冠上共裝飾紅、藍寶石128塊,各種珍珠多達5400餘顆。
鳳冠
金冠:金絲翼善冠,用極細的金絲編織堆壘出二龍戲珠圖案,孔眼細小而均勻,製作工藝十分繁複。
金冠
金元寶
金元寶
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