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宋代的詩人方回就寫過《立夏五首》,「路過偏嶺暑風涼,草色連天七寸長」。在所有長大成熟的事物中,最讓各路吃貨眼饞的就是小龍蝦。
沒有小龍蝦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五一假剛過,正值初夏,小龍蝦進入成熟季,很多人開始迫不及待地擼起袖子,吃起「麻小」。
作為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入侵物種,小龍蝦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有過泛濫的記錄。但是在中國,做為入侵物種的它們卻被養在了養殖場。據統計,2017年我國小龍蝦消費達到了1500億,並且在2016年促進了500萬人就業,這些數額比一些小國家一年的GDP還多。而小龍蝦的養殖規模也一直在上漲,據中國水產網報導,我國小龍蝦養殖規模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可就在前段時間,
沒有一點點防備地,
小龍蝦價格跌了!
三月高漲,五月狂跌?
其實上個月和三月份,下龍蝦的價格還高得很來著。可能是因為今年南方地區溫度回升速度比較快,小龍蝦在一些地方上市也比較早,很多地方好像羽絨服都還沒脫,小龍蝦就上市了,小龍蝦的價格也因此比較高。一些地方的漲幅甚至達到60%,讓很多吃貨流淚感嘆,完了,這個夏天連「麻小」都吃不起了。
可實際上,那時候小龍蝦的市場還沒完全打開,現在5月才是小龍蝦的入市季,也是訂貨季,然而今年很多經銷商早在3月就開始謀劃貨源,所以3月份時小龍蝦價格被推漲至一個高峰。
但是從5月初開始,蝦價開始跌。到了四月末、五月初,因為部分養殖戶擔心後市積壓、「爛市」,紛紛趕在前期低價拋售,據悉,這是小龍蝦市場歷時10多年牛市之後,首次在五月上市季出現小龍蝦拋售現象,有的一斤僅賣17、18元。
以小龍蝦產出大省湖北為例,五一節前,大型的湖北小龍蝦批發價最高48元/斤,5月2日,已經跌至38元/斤。小型小龍蝦價格由4月中旬的35元/斤降至現在的20元/斤,整體價格10多天裡每斤跌了10至15元,有時候一天就能跌個五塊八塊,真的是一天一個價。看著這跌後的數字,眾吃貨可以開心地把小龍蝦吃到飽了,但是蝦農們卻連連嘆氣,有人歡喜有人愁。
蝦價下跌,多因供過於求。
很多人認為這幾年小龍蝦市場已經趨近飽和。小龍蝦在全國以湖北潛江最為盛產,年產2億斤以上,5月也正好是湖北地區小龍蝦上市的旺季,另外5月還是安徽和浙江小龍蝦上市的旺季,兩省年總產量也將增加。
很多人盲目跟風,覺得別人養殖小龍蝦利潤那麼大,那為什麼我的水稻田不養呢?小龍蝦產量的激增正在打破過去供不應求的狀態,向供過於求轉變,今年小龍蝦的養殖面積比去年增加了40%以上,個別地區甚至成倍增長。
好養活、回報快,大家都愛小龍蝦
小龍蝦是入侵物種,入侵物種大多有一個特性,就是生命力強。2018年小龍蝦養殖增加面積最多的就是稻田蝦,它們可以放在水稻田裡養殖,基本不需要增加投入,只需略加管理,小龍蝦生長期也相對短,3~5個月就可以上市獲利,有的農戶10畝水稻田裡都養滿了小龍蝦。
這麼一想,好上手,回報又快,還不操心,小龍蝦的養殖每年都急劇增長也是合情合理,當然了,沒有盡頭的增長是不可能的,現在的市場就出現了供過於求的現象。
「黑色五月」!
5月被很多養殖小龍蝦的人稱作「黑色五月」。5月很多養殖戶賣蝦是為了準備種植水稻,因為不想犧牲傳統的水稻種植,所以即使價格低大家也咬咬牙,全部拋售。還有就是5月份小龍蝦的死亡量大大增加,很多人不敢太冒險,畢竟死、病蝦一分錢都入不了帳。從往年的市場行情來看,小龍蝦的價格都會在4月慢慢下降,到五月進入低谷期。
未來市價,難說!
有人預測雖然現在蝦價較低,但是到了6月小龍蝦價格會走高,甚至高過今年年初。和很多水產品種不一樣,小龍蝦的價格波動起伏非常大,有時候今明兩天價格上下十塊錢的波動都不誇張,並且從一年裡的周期來看,一般情況下,早期的價格是最好的,五月份會比較平穩,但是今年夏天有世界盃,很多球迷會選擇邊看直播邊吃小龍蝦,一些蝦農就覺得6月中旬蝦價可能有小幅上漲,不過,那個時候還沒來,誰也說不清。
「麻小」是夏天的寵兒,但很多市民擔心小龍蝦的安全和衛生問題。
今年4月初,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在北京成立,對市場釋放出小龍蝦「規範化、標準化」的正式信號,初步建立了新的小龍蝦行業規格的統一標準,按照蝦的重量將蝦分為6種規格,分別是「小號、中號、大號、特大、兩蝦、蝦王」。此外,後續針對小龍蝦價格、運輸、儲存等環節,協會還會提出更多的行業標準,確保舌尖安全與品質。
今天既然是立夏,
要不要來盤入夏「麻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