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蘇家糟魚,四代傳人,無骨無刺無腥味,美味可口,歡迎品嘗!」在夏邑縣會亭鎮中心廣場的一個賣糟魚的攤點上,每天都可以聽到攤主用可攜式喇叭喊話,招徠顧客。
會亭鎮知名小吃眾多,蘇家糟魚只是其中之一。很多人知道夏邑縣會亭鎮,並不是因為會亭鎮是中州名鎮、河南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全國重點鎮,而是因為會亭鎮的小吃。
很多地方,一個鄉鎮能有一兩個叫得響的小吃就不錯了。但會亭鎮不同,會亭的小吃是一個「小吃群」,牛肉盒、饊子、糟魚、糖糕、棗糕、油條、豆粥、油茶、水煎包、雞蛋壯饃、烤串等等,都很有名氣,不光周邊鄉鎮的人來,甚至永城、亳州、商丘的食客也會光顧。早上,小吃攤點坐滿了人,為了吃一盤水煎包、肉盒,往往要排隊等候;傍晚,中心廣場周邊的各個小吃攤點都爆滿,擼串喝酒,人聲鼎沸,車輛能排出好遠。
會亭鎮之所以能名吃雲集,和該鎮鎮區有大量的回族居民有關。據考證,清末永城裴橋回民蘇天福聚捻起義,永城回族群眾響應者眾多。後捻軍失敗後,滿清政府對回民進行了殘酷的清算,於是有了「永不留回」的說法,大量回族群眾出逃至位於永城市與夏邑縣交界的會亭鎮謀生。因為會亭鎮在明代就曾設有驛站,同時有隋唐運河的水運之便,歷來就是周邊的物資集散地,繁華昌盛,物阜民豐,群眾思想比較開明、包容性強,回族群眾逃難至此,很快就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他們發揮經商的特長,每到逢集逢會日就在街頭以擺攤經營小吃為生。
會亭鎮小吃的特點是用料講究、做工精細。如牛肉盒,要選擇優質牛肉剁碎,輔以紅薯粉條、蔥花、調料,用面劑子包裹後按平,放入油鍋炸至金黃;饊子必須是手工把和好的面搓成細細的條,用香油來炸,做出來顏色金黃或白亮,用開水或豆粥泡過,細軟而不塌,可以直接喝下去,香濃可口。粘糕,用江米麵做皮,紅薯、棗等做餡,炸出來特別好吃。豆粥是用精選的黃豆,摻入大米,碾成粉末熬製。豆粥講究濃稠,稍微晾涼,盛在碗裡的粥就成「整個」的了。糟魚,選用2兩至半斤的野生鯽魚,魚經過清洗、晾曬後,先用油炸,再放入大鍋中,加入調料包,大火燒開後再經過8個小時以上的小火燜制才成,味道鮮美。這幾年興起的烤羊肉串,要選用當日屠宰的本地山羊為原料,經過精心烤制而成,基本沒有羶味。
「會亭鎮小吃之所以能長盛不衰,除了善於傳承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善於學習與創新。如平底鍋烙制的壯饃,雖然味道不錯,但因為太硬不好嚼,現在通過改進,做成雞蛋壯饃後,營養更加全面均衡,口感也好了很多;水煎包和雞蛋搭配,顏色更加誘人,也更加美味,更加有營養。」在會亭鎮居住、曾任會亭鎮副鎮長的回族人馬振江如是說。
來源:商丘日報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智慧夏邑APP,精彩盡在其中!
監製:毛志權 編輯:張鑫 責編:小杜
小編整理不易
求點求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