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在世如蓮,淨心素雅,不汙不垢,淡看浮華,自性是家

2020-12-16 嘉南細語

我從山中來,帶來蘭花草。。。。。。。

不知道大家對這首詩詞,有沒有印象?

我來自山川,我來自江河。。。。。

江南古代的園林建築,取材於山林原野,卻又能自然而然的合二為一,把一切的景物融入於園林之中。

中國造園一直講究追求自然山水原本就具有的美感,強調的是道法自然,越接近自然的淳樸越好,講究精神上的境界

這樣的設計思想直接反應到古代園林的造園手法裡,迴廊迂迴曲折、小徑曲徑通幽,這些人為的結構都儘可能地不去破壞景色,

山要有蜿蜒起伏之曲, 水要有流連忘返之曲, 路要有柳暗花明之曲, 橋要有拱券之曲, 廊要有迴腸之曲。而曲意味著含蓄、環抱、積蓄、有情, 然後必然有勃勃生機。

江南古代園林設計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最具有典型性的類型,就是以描繪自然山河景觀為主要題材的山水畫了

山水畫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直觀描繪,而是要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內心情感的升華,並融入的自我審美和思想

如山水畫中表達出的對自然的感激,對建築、植物、山水、木石都小心地把握,顏色搭配以青色、白色、灰色為主.

如同畫畫時候的筆墨濃密、筆鋒粗細一樣,把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物景觀有機地結合起來,才做到真正的融於景的山水畫中。

佛 曰:在世如蓮,淨心素雅,不汙不垢,淡看浮華,自性是家。

望每個人心靜中,淡看浮華,鎖份清幽於生命處。

佛曰:

緣來天註定,緣去人自奪。

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笑言面對,不去埋怨。

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佛曰:

極盡三千繁華,不過彈指一剎那,

禪--在江南美學文化中上的應用也是非常的廣泛。

禪意特指禪心,也就是清靜寂定的心境

禪,是一種思想結果,一種內在的表現,一種智慧的結晶。對居住環境也追求獨有的清新高雅,舒緩素淨

一枝花,一杯茶,守一塊靜謐庭院

一盞幾,一炷香,望一道落日殘陽

一本書,一片葉,享一時清歡歲月

禪意庭院中注重空間的簡樸素雅之美

簡約到了極致,幾張木質家具配晴空

就能安穩住你浮躁的心緒,給你一個安靜的瞬間

有一種美叫安靜,安靜的狀態是美麗的

在安靜的心境中,一切的外在都是浮雲

他們捨得放心一些多餘的東西,所以淡泊得很

有很多睿智的長者,總是那麼祥和那麼淡定

這種姿態也許源自於生命長河中的坎坷歷練

也許源自內心真正的超然於豁達提供的強大力量

環境影響心緒,內心又能為環境增色

環境與內心相輔相成,最終達到精神的升華

漫步在園林中的山水靈韻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 只有通過合理、恰當、巧妙的配植植物, 園中的山、水、建築才有靈韻。植物作為唯一具有生命的造園要素, 其自身以及所營造的植物景觀與風水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何為生態,在整個園林的設計中,只有植物的生長,繁榮,枯萎,在一系列的自然環境,承載著這一切。

秋雨淅淅瀝瀝,滴滴答答,像弦聲,如絲雨

浮生清淺,秋雨知夢,不如在庭院聽聽那秋雨

一場秋雨一場寒,庭院深深鎖春秋,舒展了你的眉頭

誰人不感動,墜落了一地的金黃,還在依依不捨

飄落的源根是大地,終究回歸到塵土,快去庭院地上撿一片落葉吧

捧在掌心,聽它的低語,秋的滋味,秋的靜默

再把它夾雜書中,留下這刻的紀念,屬於你們的故事

一枚秋葉,金黃如火,燃燒著最後的力量,生命的輪迴是多麼的曼妙

縱然有遺憾,也是經歷了萬紫千紅曾經,都是生命的綻放!

移景於內

打開屋子的窗,坐在這裡回憶過往的故事

用清脆的綠竹假象挺拔的青山,用輕盈的紗幔比喻飄揚的雲朵。

泡一壺香味清新的熱茶,遠離城市的紛擾,回歸最根本的生活,保存內心的淡然。

在江南園林建築中,亭子總是被賦予了很濃鬱的意境

能夠在小小的空間裡,想要突破有限,達到無限

它像一個建築,但有不算,柱子撐起屋頂

四通八達,每兩根柱子與天地構成了一個畫框

框起了八面玲瓏的風景,別有韻味,別有風情。

如同踟躕在分別的渡口,風吹的時候,吹不散的回憶

一幕幕的故事落幕,開啟一章章心的故事。

人生最大的樂事,莫過於遇到那個正確的人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尋一處好屋,享一世安寧。

陽光落下來的時候,院子的花朵和小鳥都甦醒了

推開院子的門,站在這裡吮吸清新的空氣

只要你是喜歡安靜、耐得住寂寞與枯燥的人

這裡不是直白意義的歸隱田園

卻保持著與世俗若即若離的舒適感

在微涼的日子裡尋找生活的溫暖,安分知足

在清風明月中等自己的影子盛開,知足常樂。

佛 曰:在世如蓮,淨心素雅,不汙不垢,淡看浮華,自性是家。

江南總是帶著迷濛和煙雨,悄然遊走在我的記憶中

那溫柔相依的纏滿,伴隨著小橋流水的柔情敲打著我的心

那如詩如畫的碧波長廊醉臥在亭臺樓閣

一旁的荷花池中點綴著燦爛的黎明,在時間的變幻中依然風雅

通過一軸多進院的規則,把假山、水景、植物結合到庭院中

用一坐假山,來當做江南的山高

用一池碧水,來當做江南的水綠

用一到噴泉,來當做江南的雨絲

這院子瞬間變得好輕、好淡,如風一樣縹緲,如夢一樣迷戀

江南的韻味好濃,好重,如酒一樣甘醇,如詩一樣婉約

從此醉在庭院的江南中,做一個最美的夢

守著院子坐坐,與家人相守,就覺得是世間最溫暖的事情了

而這種安靜,是對一種簡簡單單生活的嚮往

能倚閑庭看花落花開,能臥草地看雲捲雲舒

這一份灑脫快意就是人生應該堅持的

對安靜的生活保持渴望,安靜到無關風月,安靜到無關欲望

安靜到躁動內心在這方庭院的洗滌下再也不起波瀾

在特定的時間去做特定的事情,摒棄緊張和庸碌的氛圍

就可以把平凡的日子過得芬芳和充滿幸福了

煙雨濛濛的江南總是充滿了浪漫的詩意

似夢似幻,波光粼粼的水面倒影著麗影

霧氣總是給一切蒙上一道淡淡的薄紗

記載著歲月留下的痕跡,細細地印入姑蘇夢:

乘一葉扁舟搖曳在姑蘇的運河上頭

每一個轉角迎接著秀麗的小橋流水

幾處幽靜的老廂房連接著石板拱橋

再往前精彩之處則佇立瑰麗的園林

仿佛被水包圍的園林,釀造一曲吳儂軟語

水是姑蘇的靈魂和精髓,這裡的水是獨一無二的

道不盡的水韻,唱不完的小調,品不完的綿柔。

相關焦點

  • 蓮亦禪,花亦禪,清泉逸品
    蓮花寶鼎,蓮宗拂世。一直以來,荷與佛有著不解的淵源,她沐浴法雨,聆聽梵音,而後躋身塵世,普渡眾生,既有超然世外的達觀,更有悲憫蒼生的情懷。
  • 斜風細雨不須歸
    君似明月我似霧,霧隨月隱空留露。醉知酒濃,醒知夢空,原來看殘花凋盡也是一種痛。世如蓮,淨心素雅,不汙不垢,淡看浮華。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蓮,花之君子者也。
  • 流年寂寥,人生百味,願你在歲月的風霜雨雪中,靜心如蓮
    心靜,是一個人穿行鬧市,依然內心篤定不亂。心靜,是一個人看花開花落,依然心如止水,不悲不喜。心靜,是一個人漂泊不定,依然笑對人生,從容不迫。01、一個人要想活得快樂,就要修煉一顆靜心人生紛擾,世事無常,很多時候我們深陷其中,深受其苦。佛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 寫字的女人,靜如蓮、淡如菊、幽如蘭!
    習練書法,女子可安靜若蓮。 真草隸篆靜靜地在毫間流淌, 晉韻唐法宋意終與黑墨白宣相伴 遠離香氣、浮華之事 淡然過著只屬於自己的生活 猶如籬笆外一株安靜的菊 不濃、不烈、不急
  • 不貴不賤 不垢不淨——從崔子忠《雲林洗桐圖》說起
    雲林洗桐圖(國畫) 明 崔子忠 原標題:不貴不賤 不垢不淨 「洗桐」一詞出自「元四家」之一的倪瓚遣家中書傭擦洗梧桐一事。 治土俗油膩的好方子 如崔子忠這畫中所題:「古之人潔身及物,不受飛塵,爰及草木。」在古代,梧桐又名青桐,科屬佳木。青,清、澄也,是個好字兒,與心境澄澈、一無塵俗氣的名士人格精神同構,如《世說新語》裡用「清鑑貴要」誇王羲之。也就是說:青桐代表不油膩,不像現在更多人喜歡油膩的東西,越是買得起的越油膩。此外,像《詩經·大雅》所載:「鳳凰鳴矣,於彼高岡。
  • 修心如蓮,不蔓不枝,永遠都溢溢芳香
    網絡迅速普及,名利場上的浮華躁動,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你是否也有一顆隱隱躁動的心?然而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才華確實不該被淹沒。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有多人希望通過提升「顏值」來獲得更多的自信與機遇,整形業的異常火爆就證明了這一點,他們中大多是源於對外表的不自信,刻意追求完美而產生了內心的缺陷。
  • 許巍的歌《空谷幽蘭》一念淨心,花開遍世界,一曲終了,悲欣交集
    這首歌有溫暖的色彩感,明澈而祥和,淡遠飄逸,曲風如水墨般寫意,融入了哲思與抒情,字裡行間,透露出一股淡雅禪佛之風,意境高遠,有弘一法師《送別》的味道。每一句歌詞,若沒有深厚的文學、佛學修養,是寫不出來的,足見作者下足了功夫。全詞不著一蘭字,而幽蘭品性,早已滲入了詞句間。
  • 朗誦:願生如夏蓮,愛滿心田
    願生如夏蓮,愛滿心田作者 | 郭文姝 · 朗誦 | 趙海清夏的深處,又聞荷香。仲夏舞荷風,聞香識故人。呼吸著空氣中浮動的淡淡香氣,感覺一切都是美的。不早不晚,不負不諾。只聞花香,不見人跡,誰又能懂蓮的心事,又有多少等待曾誤了約定的歸期!遠離擾攘紅塵,走進白雲深處的一座古剎,煙雲掩映處,一眼清泉汩汩流出,清澈見底,與幾朵於清風中淺漾的蓮花不期而遇,禪意氤氳,宛若仙境,竟是傳說中的娑婆世界。
  • 如蓮般遺世獨立
    宋代周敦頤《愛蓮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這兩句充分描繪了蓮的氣度和風節,及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你若盛開,清風自來》系列文,《以蓮的方式心生歡喜》,作者是王舉芳 。87歲的楊絳先生,經歷喪女喪夫之痛,孑然一身,閉門謝客,埋頭寫作,並整理先生錢鍾書的手稿和書信,遠離塵囂和浮華,沉下心來,靜心創作《我們仨》。
  • 壇經第十:五祖三更為惠能印心,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咱們繼續來分享「六祖壇經」,上一篇咱們聊到在惠能的請求下,那位張別駕就為他在神秀所寫的漸悟偈旁邊又提筆寫了那首著名的頓悟偈。雖然這首偈言在現如今幾乎學佛的人都是耳熟能詳,但在當時惠能寫完之後又會如何呢?
  • 108㎡美式地中海,全屋以淡藍色為主色,素雅清澈!
    牆面採用淡藍色為主色調,顯得非常素雅清澈。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
  • 做人,如蓮一般(美文)
    但凡愛蓮的人,都羨慕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做人,如蓮一般,人生才高貴,家庭才溫暖,事業才興旺。真心相愛的兩個人,是一朵「並蒂蓮」。最好的愛情,無非就是「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兩個真心相愛的人,生生世世不分離,兩顆心慢慢融合在一起,變成 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