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位於南海的珠三角最大的「世界少有美景」欲申遺!

2020-12-25 騰訊網

陽春三月

西樵山下阡陌嫩綠

位於西樵山腳下的

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內

皆是遊客採桑、品桑的身影

位於南海西樵山西南側的儒溪、七星、朝山、嶺西村周邊這片1萬多畝的基塘區域,是珠三角地區保留最完整的生態農業片區和根植其上的基塘農業模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世間少有美景,良性循環典範。連片的方格魚塘與現代化道路一起蜿蜒向前,「塘基種桑、塘內養魚、桑葉養蠶、蠶沙餵魚、塘泥栽桑」的百年農耕模式依舊上演。

點擊播放 GIF 1.8M

珠三角最大基塘系統申遺

隨著國家農業農村部啟動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認定工作,佛山欲將基塘農業系統申請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據悉,該項目現時已完成前期材料搜集,預計本月底上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近日佛山出臺了《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保護與發展規劃》,這為此系統申請加快了步伐。

從2012年開始,國家農業農村部每兩年發掘和認定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目前,全國共有91個項目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而廣東目前只有廣東潮安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近年來,佛山基塘區域不斷開拓創新,構建出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效益的新型多元化基塘農業系統,並輻射帶動周邊基塘農業生產,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佛山基塘農業系統申請成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條件越發成熟。

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保護區包括西樵山西南側的儒溪、七星、朝山、嶺西村周邊的基塘區域,東至南九複線,西至嶺西村環村路,南至瀋海高速,北至環山大道,總面積10659畝。保護區被劃為基塘農業恢復重建區(核心保護區)、基塘農業生產保護示範區(次核心區)、基塘文化宣教展示區和管理服務區、自然山水保育區五個功能區。

基塘農業恢復重建區(核心保護區)主要指現漁耕粵韻的園區及其周邊區域,總面積1082.7畝,規劃桑基魚塘800畝、果基魚塘80畝、花基魚塘20畝、菜基魚塘50畝、草基魚塘50畝。

基塘農業生產保護示範區(次核心區)指儒溪、七星、朝山、嶺西四個村的連片基塘生產區,總面積達8563.8畝,規劃建成基塘農業生產保護示範區,為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保護和發展提供示範。

基塘文化宣教展示區則主要指儒溪村東北部的平坦區域,總面積521畝。這裡建設佛山文化長廊、基塘農業文化博覽館、嶺南手工藝體驗園、產品展銷區。

管理服務區主要指未來收回改造的廠房區域,總面積97.8畝,建設保護區管理中心、遊客服務中心、遊客服務點及相關旅遊配套設施等。

自然山水保育區主要對園區範圍內的山崗進行生態修復及保養,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景觀價值,總面積393.7畝。另外,還將規劃在山崗上設計觀景平臺供遊客俯瞰美景,為園區的亮點工程之一。

生態旅遊回歸承載「鄉愁」

今年,50多歲的羅姨是廖江村的村民,她在漁耕粵韻園區內從事桑樹管理。羅姨告訴記者,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隨著繅絲產業受現代紡織業的衝擊,養蠶業開始沒落,魚塘邊上種植的桑樹也逐漸少了。幾年前,羅姨所在的廖江村的魚塘由地政府租賃,用來打造漁耕粵韻生態園區。現在,不僅環境有了很大的提升,羅姨從事桑樹管理後收入也得到了增加。

基塘模式的變遷見證了珠三角地區農民生活生產方式的改變,也孕育了獨具嶺南特色的水鄉文化。

珠三角的基塘系統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遺產的文化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塑造了當地人民勤勞樸實的優秀品質,水韻濃厚的民俗風情也是基塘農業系統的產物。划龍舟、醒獅舞、飄色、廣東音樂等水鄉特色濃鬱的珠三角傳統民間文化藝術,無不與桑基魚塘為代表的基塘模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以香雲紗為代表的嶺南服飾文化,也源於桑基魚塘模式。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獨特的美食文化。佛山嶺南文化的衍生顯然與珠三角大河小湧交錯、基塘農業連片的環境基礎密不可分。

如今,在技術的支持下,珠三角桑基魚塘構建出新型的蠶桑生態循環體系,基塘農業系統的功能在拓深的同時,其承載的農業文化內涵也不斷在拓寬。從種桑養蠶、養魚至養畜,發展到深入開發和推廣示範蠶桑食藥用等新技術,基塘農業系統完成了農業功能的轉變。同樣,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所承載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民俗文化、建築文化等在技術手段的支撐下不斷延續和發展。

如今的桑基魚塘

更多是生態旅遊的載體

承載的是人們懷念農耕文明的「鄉愁」

想感受桑基魚塘的魅力風光

歡迎來南海的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

遊玩指引

戳此詳看遊玩攻略

地址: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

門票:40元/人,1.2米以下兒童免費。每張門票包含兩張遊玩券,可到指定項目地點遊玩項目,如:遊玩大木艇、挖掘機、組合架拓展活動。

溫馨提示:桑果最佳採摘期為3月中-4月底。入園後桑果免費、無限量吃用,採摘者帶走桑果、桑葉另外收費,20元/斤。

開放時間:即日起至5月初,每天9:00——17:00,遊客都可以進園區採摘。

自駕:直接導航「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即可,景區可提供近400個免費車位;

公交:乘坐樵16路公交到西樵山南門站下車後,步行也可到達。

【園內美食】

1、園內提供燒烤場地,食物及燒烤用具(如碳、燒烤叉等)需自帶,燒烤爐租用費用為100元/個,可使用3小時,限8人使用,需提前一天預約,電話:0757-66826305,燒烤場營業時間為9:00-17:00;

2、園區周邊有農家菜館,其特色桑果宴、全魚席營養豐富且綠色生態。

點擊播放 GIF 0.2M

來源:南海西樵

圖片:關雅蓮、章佳琳、珠江時報全媒體,部分由西樵宣辦供圖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就點個「在看」

分享

相關焦點

  • 嶺南水鄉傳統農耕基塘申遺 保護助推鄉村振興
    嶺南水鄉傳統農耕基塘申遺 保護助推鄉村振興 2019年03月19日 14:08   來源:廣州日報
  • 五漁村,位於義大利,它是地中海沿岸少有的美景之一
    五漁村位於義大利西北部的利古裡亞大區拉斯佩齊亞省沿海地區,這一片區域舊時被稱為「La Riviera」,在義大利語中是高山、大海和陸地交匯之處的意思。這五個小漁村背靠懸崖,緊鄰地中海北部附屬海域利古裡亞海,依山傍海,是地中海沿岸少有的美景之一。
  • 申遺成功!南海桑園圍,世界級遺產!
    剛剛,整個南海沸騰了!桑園圍成功申報「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12月8日,廣東佛山桑園圍成功申報「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成為首個以基圍水利為主體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而南海佔據了該處遺產的相當一部分,橫跨九江、西樵兩個鎮。
  • 嶺南水鄉傳統農耕基塘申遺 保護助推鄉村振興
    嶺南水鄉傳統農耕基塘申遺 保護助推鄉村振興 2019年03月19日 14:08   來源:廣州日報
  • 獅山松崗石碣村:珠三角最大的孔子後裔村
    南海區松崗石碣村,有5700人,近八成居民姓孔,是珠三角最大的孔子後裔聚居地。
  • 水鄉記憶 基塘申遺
    目前,珠三角區域仍有基塘300萬畝;而位於南海西樵山西南側的儒溪、七星、朝山、嶺西村周邊,有1萬多畝的基塘區域,是目前珠三角地區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基塘。隨著國家農業農村部啟動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認定工作,佛山欲將基塘農業系統申請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記者昨天獲悉,該項目現時已完成前期材料搜集,預計本月底上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
  • 珠三角新幹線機場落戶高明 南海西部的新憧憬
    九江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梁覺聰說,珠三角新幹線機場落戶高明,對九江而言是件令人興奮的大好事。事實也的確如此,廣佛同城推進多年,南海一直以廣佛都市圈核心區自居,但事實上,由於地理位置、交通設施的差異等原因,同城化程度較高的地方基本集中在桂城、大瀝、裡水等東、中部板塊,而位於西部板塊的三個鎮街,游離於廣佛都市圈核心區之外。如今,一場適時吹來的「東風」打破了這個局面,這正是珠三角新幹線機場。
  • 【重磅】花山申遺成功!廣西人也擁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遺產!
    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第四十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現場傳來喜訊——花山巖畫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崇左花山申遺13年終圓夢,實現了廣西世界文化遺產申遺項目由寧明擴展為寧明、龍州、崇左市江州區、扶綏4個縣(區)聯合申報,並更名為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廣西首次向國家文物局正式提交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申請文件從2004年開始,今年已經是第13年,花山巖畫走過了漫長的申遺之路
  • 廣東陽江市,位於廣東省西南沿海,緊鄰珠三角,有眾多的旅遊景點
    陽江,廣東省省轄市,是個地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沿海,緊鄰珠三角,扼粵西要衝。東與江門恩平市、江門臺山市交界,北同雲浮羅定市、雲浮市新興縣及茂名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高州市、茂名電白區,南臨南海。
  • 世界最大露天圖書館:巴黎欲為塞納河岸舊書商申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BFM新聞電視臺5月3日報導,在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將法棍申遺後,巴黎希望將塞納河岸的舊書商申請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巴黎議員們表示,自16世紀以來,由舊書商們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圖書館」就一直存在,是「巴黎風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申遺的本質是彰顯專業技能的價值,保護200多位舊書商在塞納河岸的經營活動。報導稱,塞納河岸已於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實習編譯:龐美華 審稿:趙怡蓁)
  • 世界最大露天圖書館:巴黎欲為塞納河岸舊書商申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BFM新聞電視臺5月3日報導,在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將法棍申遺後,巴黎希望將塞納河岸的舊書商申請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據報導,當地時間5月2日,巴黎向法國文化部提出,希望將該市舊書商申請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 五漁村,位於義大利,它是地中海沿岸少有的美景之一
    五漁村位於義大利西北部的利古裡亞大區拉斯佩齊亞省沿海地區,這一片區域舊時被稱為「La Riviera」,在義大利語中是高山、大海和陸地交匯之處的意思。這五個小漁村背靠懸崖,緊鄰地中海北部附屬海域利古裡亞海,依山傍海,是地中海沿岸少有的美景之一。
  • 淮安位於邗溝北端 大運河申遺後擁首個世界遺產
    在22日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遺項目。然而,這卻是淮安市首個世遺項目,意義非同一般。  淮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11處國家級、156處省市級文保單位。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淮安和揚州之間開鑿邗溝,這是世界上第一條有確切紀年的大型運河,也是中國大運河最早開發的一段,全長約150公裡。
  • 重磅!「霍童洞天」開啟申遺序幕!
    重磅!「霍童洞天」開啟申遺序幕!供稿:黃宇青「霍童洞天」被譽為「天下第一洞天」,位列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是中國道教南方發祥地。2017年以來,蕉城區委、區政府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主動對接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開展申遺申報工作,多次開展霍童洞天文化相關課題研究,並組織專家學者赴浙江等地進行洞天文化調研,推出了《霍山論道》《霍童洞天文化溯源、內涵與傳承》等相關論文,全方位推進洞天文化的保護與研究。
  • 珠三角桑基魚塘起源西樵
    原標題:珠三角桑基魚塘起源西樵其發展曾領先全省,對研究中國生態文明史具有重大意義「桑茂、蠶壯、魚肥大;塘肥、基好、蠶繭多。」這是西樵老一輩常掛在嘴邊的話,描繪的是桑基魚塘的耕種模式。
  • 佛山桑園圍申遺成功!成為廣東省第一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12月8日天寶陂、龍首渠、三十六堰、桑園圍成功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23處成為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分布範圍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其中桑園圍位於廣東省佛山市成為我國首個以基圍水利為主體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 梵淨山申遺成功,貴州的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排名全國第一!
    梵淨山申遺成功了!梵淨山申遺成功了!梵淨山申遺成功了!位於梵淨山新老金頂之間的承恩寺,原名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西面印江、江口、松桃三縣交界處,總面積567平方公裡。
  • 廣東一個「秀美」湖泊,位於佛山,珠三角的「文化地標」
    比如廣東的廣州塔、丹霞山、白雲山;深圳的世界之窗不過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景點,並非是剛才提到的景點,而是坐落在廣東佛山南海的聽音湖!聽音湖風景優美,裡面有著「八絕」景點,是珠三角的「文化地標」。不少想要靜心、散心的都市麗人,都會來往此處,感受大自然魅力,清空一身煩惱,釋放所有壓力。
  • 努力挑起南海製造業大梁建設珠三角製造業創新小鎮
    從「中國日用五金之都」到「珠三角製造業創新小鎮」,丹灶鎮將努力挑起南海製造業大梁,助力南海構建「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經過近5年努力,丹灶實現產業倍增、質量升級,總體規模進入珠三角製造業強鎮第一方陣,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百強鎮行列。 進軍高端功率半導體晶片領域 龐大信息社會的根基是一枚枚小巧的集成電路,通常被人們稱為「晶片」。
  • 探訪珠三角最後的繅絲廠
    珠三角是魚米之鄉,這裡的桑基魚塘生態模式成為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範,南海、順德是嶺南著名的絲綢之鄉和「海上絲綢之路」重鎮,曾創造「一艇生絲去,一艇白銀回」的輝煌。   位於南海腹地的西樵鎮自古以來便是蠶桑絲綢業最為集中的地方。1873年,陳啟沅在西樵簡村創辦中國第一家蒸汽繅絲機廠;享譽海內外的香雲紗,其白胚紗的織造技藝,則誕生於西樵民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