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李世鵬
交通基礎設施是地方發展的「血脈」和引擎,在南海東中西板塊中,東部緊鄰廣州南站,中部坐擁佛山西站,唯獨西部板塊多年來一直缺乏一個交通基礎設施大引擎,游離於廣佛都市圈核心區外,更不時被調侃為南海的「西伯利亞」。
這一格局有望被打破。在4月舉行的2017中國(廣東)——美國投 資合作交流會和省發改委、省交通廳聯合印發的《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透露,「十三五」將新建珠三角新幹線機場,與廣州白雲機場共同形成國際航空樞紐,而機場選址將落戶佛山高明。機場作為大型交通基礎設施,有望形成空港經濟圈,南海西部與高明隔江相鄰,置身於其輻射圈範圍內,有望從中分享空港經濟紅利。
謀而動,動則速。目前,西部三鎮雄心勃勃,均已展開了搶抓新機場機遇的布局。九江將積極配合市、區做好龍高路和沙龍路改造提升的對接落地工作,積極藉助臨空優勢有針對性地推進產業平臺建設和產城人融合發展;西樵已與高明達成共識,將在交通上全面對接、旅遊上共融發展,未來西樵城市重心將向西拓展;丹灶則做了《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機遇下的丹灶鎮發展布局淺析》的研究,將利用「雙機場中心」機遇,大力打造高科技製造業集聚區……
珠西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有了新引擎
今年兩會上,建設世界級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首度出現在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十三五」的重要任務。如何抓住機遇,對標世界級灣區?打造世界級的珠三角機場群,有望使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快車道。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由「9+2」城市組成,即「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目前,珠三角區域有廣州、香港、深圳、澳門、珠海等5個幹線機場,但珠江西岸地區,特別是從湛江至廣州400公裡區域內,航空設施嚴重不足。
4月20日,2017中國(廣東)——美國投 資合作交流會在廣州舉行。在航空產業專題論壇上,省機場集團透露,備受關注的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將落戶佛山高明。緊隨其後的是4月24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印發《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明確指出,民航運輸網重點打造「5+4」骨幹機場,新建珠三角新幹線機場,與廣州白雲機場共同形成國際航空樞紐,主要服務珠三角中西部及周邊地區,積極發展國內國際航空客貨運輸。
根據相關的國際航空運營經驗,一個航空項目發展10年後,給當地帶來的效益產出比為1∶80,技術轉移比為1∶16,就業帶動比為1∶12。一個大型樞紐機場的功能可以輻射到與航空相關的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物流業、房地產業等領域,從而形成一個較大的產業鏈。
珠三角新幹線機場落戶高明,意味著珠江西岸也有了以大型交通基礎設施為支撐的發展新引擎。正如市委書記魯毅在今年2月佛山市召開的2017年重點工作部署會上所言,力爭把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打造成為珠西新空港中心,為全省再造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輻射帶動粵西乃至更大區域發展。
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是設計規模三千萬級的幹線機場,其客運量級相當於東京、紐約、倫敦第二機場。從空間距離上看,一個世界級都市圈的第二機場,半徑30公裡範圍內或車程半個小時以內,空港經濟大多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支柱產業;半徑30~100公裡或車程1.5個小時以內區域,高新技術產業也根據小城鎮的資源稟賦集聚發展。
而南海西部緊鄰高明,九江、西樵、丹灶三鎮與高明的距離都在30~100公裡內,車程不超過1個小時。目前西部三鎮與高明均有路網對接,比如廣明高速、龍高路、樵高路等,未來西部三鎮與高明的交通對接將更加密切便捷,比如地鐵2號線、肇順南城際軌道、佛山一環西拓等。
區長顧耀輝認為,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工作推進,將為西樵、九江、丹灶帶來發展新機遇。他指出,西樵在發展旅遊業方面,有了新幹線機場,來自各地的遊客就可以便捷地到達西樵山,旅遊業發展起來,又可以衍生出餐飲等一大批相關行業;九江鎮則可以藉助新幹線機場加快布局物流、倉儲產業,支撐電 商更好更快發展;而丹灶鎮可以利用臨近機場的便利條件,研究臨空經濟發展,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
就在不久前,南海黨政代表團專門赴高明進行考察交流,兩地迅速達成共識,就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提前對接規劃,共同迎接珠三角新幹線機場的建設機遇,推動佛山由"節點城市"向"區域樞紐型城市"邁進。
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黃志豪則明確表示,在珠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等大戰略背景下,接下來南海將要進一步加強與高明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推動兩區交通、產業、生態建設的一體化發展,讓兩地合作再迎來新篇章。
「兩場定乾坤」的戰略野心
「一直以來,九江處於廣佛都市圈邊緣,一旦機場啟動建設和建成,九江邊緣化局面就有了突破口,將推動九江融入廣佛都市圈核心區。」九江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梁覺聰說,珠三角新幹線機場落戶高明,對九江而言是件令人興奮的大好事。
事實也的確如此,廣佛同城推進多年,南海一直以廣佛都市圈核心區自居,但事實上,由於地理位置、交通設施的差異等原因,同城化程度較高的地方基本集中在桂城、大瀝、裡水等東、中部板塊,而位於西部板塊的三個鎮街,游離於廣佛都市圈核心區之外。如今,一場適時吹來的「東風」打破了這個局面,這正是珠三角新幹線機場。
「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是個漏鬥,不管外面多大,最後都會聚成一個點。」南海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規劃)副局長黎傑群說,以新機場為中心,以2小時為半徑畫圈,這是整個珠三角西岸的中心機場,意味著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承接了珠三角西部地區的資源匯聚,這些資源為南海西部三鎮原有的工業、文化資源帶來了更多的消費者和投 資者。
在「漏鬥」下,西部三鎮都卯足了勁,欲搶佔先機。就在5月初,西樵鎮鎮長關海權已帶隊拜訪高明區的政府領導班子,就新機場落戶後兩地如何同謀發展達成了共識:「首先是交通方面全面對接,其次是旅遊方面共融發展,實現景區的聯動,旅遊公共運輸標識互動等。」
機場落戶,將帶來巨大的人流,最直接的拉動就是餐飲、住宿和旅遊消費。以西樵為例,擁有國家5A級景區山西樵山的西樵,去年遊客量超100萬人次,而珠三角新幹線機場設計的吞吐能力為3000萬人次/年,只要其中一個月的乘客到西樵旅遊,即可讓西樵的年遊客量翻倍。
「對西樵文旅產業來說,這是重大利好,從高明到西樵山也就50公裡、半小時車程。」關海權表示,西樵下來將加大文旅產業發展力度,除了斥資150億對西樵山進行三年優化提升,還將打造集文化、旅遊、休閒功能一身的嶺南文旅特色小鎮。
值得注意的是,西樵的城市格局或將因新機場落戶而發生改變。「目前西樵主要開發片區在北江,西江開發強度還不大,未來我們的戰略是城市建設往西江方向拓展,與高明城區形成『一江兩岸』格局,打造商業、居住、休閒的濱江區。」關海權說,西樵的飛地西岸與高明城區無縫連接,將儘快啟動西岸的旅遊設施建設,同步配套進行新西岸大橋建設工程、西岸東西大道連通高明等工程。
對於九江而言,機遇也同樣顯得寶貴。「有了機場,我們招商引資如虎添翼,這是推動九江產業轉型一張重要的牌。」梁覺聰表示,新機場落戶為九江業態豐富提供了可能,有望進一步提升九江招商引資的地緣吸引力和承載力,承接廣佛都市圈核心區的製造業轉移。
與此同時,梁覺聰還看到,預期未來5~6年,連接高明機場的軌道交通、路網都會有大動作,「其中肯定有相當部分會經過九江,因為九江一定意義上是高明的門戶,對九江來說將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水、陸、空三棲優勢將帶動九江產城升級升 值。
而位於新白雲機場、佛山西站、珠三角新幹線機場三大交通樞紐連接帶上的丹灶,對未來也充滿了想像和期待。在南海區2017年第一季度經濟分析會上,丹灶鎮鎮長張應統興奮地說:「我們丹灶未來是『兩場定乾坤』,丹灶正好位於廣州白雲機場和珠三角新幹線機場連接的中間位置,大家想像一下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的中心位置是什麼樣子的,那就是以後丹灶的發展模樣了。」
丹灶提出,要打造「一小時通達」交通體系,力爭廣佛地鐵經佛山西站到丹灶,積極對接廣州軌道交通,連接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打通佛山西站與新幹線機場的大動脈,使丹灶成為兩大交通樞紐之間的重要節點。
而在產業布局上,丹灶位於雙機場連接中心區域,且處於都市圈第二圈層的有利位置,丹灶提出,要大力打造高科技製造業集聚區,重點發展實效性、附加值高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新材料、電子科技、裝備製造業、高端日用五金、生物醫藥等先進位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新時代,「新西江」,新西部
縱觀南海的發展歷程,可發現大交通對南海的影響深遠。據《南海縣誌》記載,南海溯北江可抵粵北,溯西江可達桂、黔、滇。清代專用於外國人貿易之地的十三行就在南海縣境內,使南海成為全國率先突破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走上以牟利為目的的商品經濟的縣份之一。
然而,上世紀初,由於廣三鐵路、粵漢鐵路等兩條鐵路使用,鐵路取代內河水路逐漸成為了廣州與省內外的貨運通道,交通地位的重新排序帶來了工商業的集體轉移。上世紀30年代後,佛山各鎮街的商鋪紛紛向廣州轉移。
進入現代,廣佛地鐵、廣州南站開通,廣佛同城加速,南海成為先行者,東部鎮街迅速發展。隨著2014年貴廣、南廣高鐵正式開通,推動粵桂黔三省區合作進入「高鐵時代」,坐落於獅山的佛山西站,成為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桂黔地區進入珠三角腹地的橋頭堡,產業投 資、人才流動、技術交流等順著粵桂黔高鐵加速流動。
「廣佛超級都市中心在廣州,對南海中西部的輻射越來越弱,而以前西部三鎮的地理位置在粵桂黔圈層是微不足道,建設新機場,相當於放了一個大型有吸引力的空間載體,把西部的優勢拉高了。同時,新機場能夠提升南海在粵桂黔城市體系中的地位,擴大南海的經濟腹地。」黎傑群認為,可將新機場視為西部鎮街的「新西江」,「將帶來資本的逆流而上、資源的順流而下,要享受它,就要抓住它能為你帶來什麼,從空港經濟對周邊發展的影響這個角度去思考。」
「南海的東部房地產、服務業主要是對接廣州,抱著廣州的「大腿」發展起來的,如果西部鎮街抓住了新機場這個黃金機遇,可能會變成一個山峰在南海崛起,從而能夠與東部平起平坐,甚至它的內涵和規模各方面要明顯高於東部。」在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交通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曾小明看來,西部三鎮有著後發優勢,尤其是開發空間上,東部有些鎮街開發強度已超過70%,而西部鎮街最低的開發強度只有36%,西部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曾小明指出,南海首先要梳理好與空港經濟關聯度高的產業,「我們要打造空港經濟,不是無中生有,而是要依託原有的產業基礎,催生新的產業和產業鏈條。可藉機升級村級工業園,調整產業結構。」
同時,西部鎮街原本定位就是南海的文旅高地,基礎設施配套相對完善,可打造一小時空港旅遊圈。「南海西部不缺故事,關鍵是要提煉好旅遊賣點,裡面大有文 章可作。」曾小明認為,杭州依託旅遊資源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舉辦G20峰會,南海同樣可以發展商業會展、文化會展,甚至是對標香港,發展國際教育產業。
不過,在南海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規劃)常務副局長招思源看來,南海西部鎮街還是要先從交通著手,軌道交通的建設就是最大準備。他指出,現在佛山地鐵2號線穿過西樵鎮,未來線路可能延伸到高明新機場;對於九江而言,從戰略的意義講,肇順南城際軌道將來應接入機場,成為九江的快捷接入點;而丹灶也有軌道交通8號線與廣佛肇城軌獅山站連接,利用這兩條軌道交通,打通與珠三角新幹線機場的快速對接。
「南海西部鎮街與高明的交通對接網絡密度還遠遠不夠,要打造一體化的交通網絡,除了軌道交通的對接,高快速路的對接也十分重要,目前廣明高速流量已經很大了,可考慮新建高快速路。」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交通與土木建築學院交通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蔣中海建議,交通路網的對接最好由市交通部門統籌,與機場建設同步推進,各區、鎮做好協助工作。
策劃、統籌/珠江時報記者劉永亮文/珠江時報記者李華劉永亮通訊員白煜光關蘊琪卓越冰
聲音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交通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曾小明:南海的東部房地產、服務業主要是對接廣州,抱著廣州的「大腿」發展起來的,如果西部鎮街抓住了新機場這個黃金機遇,可能會變成一個山峰在南海崛起,從而能夠與東部平起平坐,甚至它的內涵和規模各方面要明顯高於東部。
西樵鎮鎮長關海權:目前西樵主要開發片區在北江,西江開發強度還不大,未來我們的戰略是將城市建設往西江方向拓展,與高明城區形成「一江兩岸」格局,打造商業、居住、休閒的濱江區。
丹灶鎮鎮長張應統:我們丹灶未來是「兩場定乾坤」,丹灶正好位於廣州白雲機場和珠三角新幹線機場連接的中間位置,大家想像一下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的中心位置是什麼樣子的,那就是以後丹灶的發展模樣了。
九江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梁覺聰:一直以來,九江處於廣佛都市圈邊緣,一旦機場啟動建設和建成,九江邊緣化局面就有了突破口,這將推動九江融入廣佛都市圈核心區。
西部板塊將迎更大利好,優質資源將會往西部轉移。因為發展空間、山水環境、生活成本,這些將凸顯為我們的後發優勢,我們會以更高標準去規劃和引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