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古+藍」
你知道它們在安民鄉
分別代表著什麼嗎?
跟著小編去找答案吧
作為革命老區,近年來,安民鄉黨委政府以「紅色基因、綠色生態」為依託,充分整合優質生態、成熟景區、傳統村落、特色文化等各類資源,做實「紅+綠+古+藍」文章,逐步摸索出以四色融合為導向的產業規模化發展模式,打造更具特色的旅遊品牌,產業發展日趨強勁。
在安民鄉安岱後村,縣踐行「兩山」理論研討班的學員們正在村裡的文化禮堂學唱紅色歌曲,這是他們今天現場教學的環節之一。
學員們還觀看了宣傳記錄片,實地參觀了革命遺蹟,在革命村莊上起了「紅色課堂」。
通過今天的學習,重新認識了浙西南革命精神,對我們的工作生活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這個點位開發的比較到位,特色非常鮮明,各個教學環節連接緊湊,較好的達到了培訓的需求。
1935年5月,劉英、粟裕率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來到安岱後,和當地的革命青年陳鳳生、陳丹山、盧子敬等人開闢了浙西南第一塊革命根據地。
如今,歷史的硝煙早已遠去,紅色的脈搏卻仍在這裡跳動。近年來,安岱後村以「紅色基因」為引擎,牢牢抓住全域旅遊、傳統村落保護和紅色文化傳承等發展機遇,先後成立松陽安岱後紅色教育文化服務有限公司,恢復開放紅軍主會場、劉英粟裕舊居、丹山故居等二十餘處紅色景點,深度開展「紅綠」融合,讓沉寂已久的村莊迸發出新的活力。
帶動了農家樂、民宿發展,還進行了一個路線的整修,包括在紅軍商店裡面陳列的一些當地的農產品,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一個銷售渠道。
而坐擁國家4A級景區——箬寮原始林的李坑村,則通過抱團發展民宿行業,把「綠色」文章做大做強。
民宿業主練秋珠是該村第一批開民宿的村民,因為村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旺季時村裡的民宿常常一房難訂。
遊客說這裡安靜,空氣又好,夏天避暑涼快,比城裡涼快很多,也能去爬山。
李坑村目前共有23家民宿,以往民宿業主都是自己宣傳找客源,如今有了民宿協會,通過協會主動與旅行社對接業務,推動民宿產業全面協調發展。
通過旅行社引進遊客,使農家樂、民宿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收入,使村裡的經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紅色為基,綠色為要,特色取勝。在做深做強「紅綠」融合的同時,安民鄉還努力挖掘自然星空資源打造長三角最佳星空觀賞地,做好大潘坑古村落保護發展,將「藍色」和「古色」打造成為新的旅遊增長點。
近5年來,全鄉累計接待遊客突破1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00多萬元。
這幾年我們安民鄉的4個行政村,就是圍繞著這4個特色,「一村一品」一個村一個特色進行全安民的文旅發展融合,應該說在四色融合這一塊,都獲得了非常大的發展和收穫。下一步我們還是要依託鄉政府,強村公司以及各個村的村集體,帶動所有的老百姓參與到這個「紅綠古藍」的四色發展中去,以旅遊業為突破口帶動老百姓致富增收。
關於「四色融合」
你有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