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9月22日電 9月21日17時許,在綿陽南郊機場停機坪,四川航空由南京飛抵綿陽的3U8022號客機平穩降落。飛機停靠後,地面工作人員與機組成員溝通隨即關停飛機APU(輔助動力裝置),緊接著,國家電網公司駐該機場的運維人員啟動機位旁的400赫茲靜變電源,並將地面空調接駁到飛機腹部,開始進行保障作業。這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全國首個投資運維的機場岸基供電設施項目。
據國網四川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運維人員蔣向東介紹,該項目可保障飛機在機場停靠時艙內的電能供應及溫度控制。關停APU並接駁地面靜變電源和空調設備後,飛機將不再消耗燃油,供電設施將繼續為機艙內燈光、熱水器等電器設備提供全面的電能服務。
近年來,在國家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防治大氣汙染的新形勢下,電能替代是實現能源生產、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國家電網公司倡導的能源清潔化消費新模式。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以綠色機場建設為重要契機,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國網綿陽供電公司充分調動地區優勢資源,培育綿陽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與國網四川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的三方優勢合作,以「電管家」為服務紐帶,在項目挖掘、項目撮合、配套建設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以綿陽南郊機場停靠的C類窄體飛機為例,如果使用APU,每停靠1小時所需要的機載電源和空調將消耗130至150公斤航空煤油燃料。」國網綿陽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電能替代燃油」後,可有效減少飛機航空燃油的消耗,實現從航空燃油到清潔電能的轉變,同時,還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噪音汙染,提升機坪作業的環境。
目前,綿陽南郊機場共有5個機位已實現電能替代改造。據統計,2019年,綿陽南郊機場旅客吞吐量約420萬人次,航班總量約17000架。每天,約有30個航班「靠橋」停靠,每天需要消耗約4500公斤燃油,產生13500公斤碳排放。「電能替代」以後,這些化石能源將被節約下來。預計每年將為航空公司減少航空燃油消耗約1320噸,減少航班在綿陽的二氧化碳等碳排放量約3960噸,產生電能替代電量超過120萬千瓦時。
接下來,綿陽南郊機場還將有更多電能替代設備陸續建設,並投入使用。在該機場T2航站樓的建設中也會同時部署電能替代設備,最終將綿陽南郊機場打造為全電能機場,實現綠色機場建設。(王筱靜 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