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7 月,美國愛達荷州的 33 歲公民傑弗裡·哈裡森當選「世界第一喬丹球迷」。
哈裡森享受了籃球迷的至高待遇:兩箱喬丹裝備寄到家裡,裡面還有一封喬丹本人的信:「繼續相信自己,努力打球,永遠享受比賽。」這還沒完,哈裡森又接到喬丹親自打來的電話……
這是籃球之神退役後,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為數不多的熱門新聞。為何一個普通人能吸引到喬丹的關注?
哈裡森 4 歲開始迷喬丹,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是看喬丹的錄像,家裡四處是喬丹的雜誌、海報。他的愛好一直不敢對外公布,直到 26 歲才敢穿著全身喬丹裝備出門。
這個舉動需要莫大的勇氣,因為 哈裡森從小患有自閉症,被診斷為發育性殘疾 ,嚴重到沒有任何公司願意接納他。
哈裡森遭受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困擾,畢竟喬丹的全套球衣和球鞋,一般人都不敢在野球場駕馭,更何況自閉症患者。
然而哈裡森一穿就是 7 年, 他拒絕吃藥,因為籃球和喬丹就足以滋潤心靈 ——哈裡森在球場上的英姿被傳上網絡意外走紅,目睹這樣的球迷人生,喬丹也感動了。
世界上還有許多像哈裡森一樣存在缺陷但熱愛籃球的人,NBA 球隊也越來越關注他們特殊的球迷群體。金州勇士、克利夫蘭騎士、密爾沃基雄鹿等球隊已經為超過 500 個被自閉症患者影響的家庭舉辦球星見面會和專享賽事(Autism Awareness game)。
其中,克利夫蘭騎士更是將人性化發揮到極致。對自閉症患者、痴呆症患者、創傷後應激障礙人群等類似群體而言,NBA 球館的喧鬧、燈光和密集人群容易引發緊張、焦慮的情緒,將他們隔離於體育盛事之外。
但是,騎士球館運營資深副總裁安東尼·博納維塔下定決心:「時代變化如此迅速,我們需要為全世界每個人提供觀看賽事的機會。」
於是騎士邀請非盈利組織 KultureCity 團隊在速貸中心打造「體感房」:顧名思義,所有家庭攜帶的特殊人士如果出現不適症狀,都能在這個房間找到安寧,回歸自身最真實的感覺。
騎士是 NBA 第一支在球館裡騰出這種房間的球隊,他們允許每晚觀眾離場後重返球館的規矩,在商業聯盟中早已超出了人性化的範疇。
這個房間也沒有太多特殊的地方,暖色調的燈光讓人充滿安全感,桌面的電腦上播放著佛羅裡達南海岸的片段,沙發和椅子都鋪墊著鬆軟的海綿,關上門就是一個無比安靜的世界。在「體感包」的配合下,任何患者的情緒都能趨於穩定。
「體感包」是為有特殊需求的人士配備的,裡面除了情緒卡片、降噪耳機、墨鏡等隔離幹擾的物件,還有一些類似減壓玩具的小玩意。KultureCity 團隊培訓了騎士隊近 1500 名兼職及全職員工,確保每一個用移動端 App 聯繫的觀眾第一時間得到照顧。
KultureCity 團隊的目標是提升人們對自閉症群體的關注,希望他們走出家門,在社會工作崗位上得到更多認可。創始人朱利安·馬哈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受礙無法自由出門,體育界的這類服務會越來越普遍。速貸中心可能是最老的球館之一,但它擁有最前衛的理念。」
「體感包」的原型是面向自閉症患者家庭的「lifeBOKS」裝備箱,其中包括藍牙追蹤手環、貼在球鞋上的二維碼標籤、安裝在門上的無線報警裝置和個人信息紋身。在美國,8 歲以下自閉症兒童的主要死因是溺水身亡,到今年 4 月「lifeBOKS」已經阻止了 36 起溺水事件。
秉承公益理念的 KultureCity 團隊對自閉症等特殊人群的關懷正在打動更多職業體育球隊,俄克拉荷馬雷霆對外合作交流副總裁丹·馬洪在新賽季開始前,就和 KultureCity 團隊討論打造裝備、員工培訓等事宜。
「我們不斷尋找新的路徑讓觀眾得到最棒的體驗,我們相信,我們的賽事會受到更廣泛球迷群體的歡迎。」NBA 作為一個龐大的公共平臺,主動推開了接納特殊人群的大門。
就在上周,亞特蘭大老鷹已經推出了功能相似的「體感包」,在對陣波士頓凱爾特人的比賽中向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服務;老鷹還計劃和 KultureCity 團隊在菲利普球館建立 2018-19 賽季開放的「體感房」。此外,球館還將經歷一番改造,更安靜的看臺、特殊人群的專屬通道都將是服務內容的一部分。
體育的魅力在於它能一視同仁地俘獲普羅大眾,每一個存在缺陷的傑弗裡·哈裡森,最終都能推開找到麥可·喬丹的那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