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 家: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颱風海洋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 張玲
記 者:董子娟
攝 影:大康
責任編輯:鵑子
中秋已過,「森拉克」已遠,它曾帶來的這個不平靜的假期,讓我們都難以忘懷。回頭看,「森拉克」作為今年的首個超強颱風,它的生命堪稱曲折,而且性格詭異。
針對這次颱風過程,我們特邀了中央氣象臺颱風海洋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張玲,來一起談談這個「女神」。
中國天氣網專訪中央氣象臺颱風海洋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張玲
記者:我們都知道,「森拉克」的原意是指太平洋群島國家供奉的一位女神。雖然名字聽上去溫柔美麗,但這個「女神」來勢不弱,僅在生成後60個小時就加強為今年的首個超強颱風。請您給我們綜述一下「森拉克」的特點,好嗎?
專家:基本上,「森拉克」具有以下3個特點:
發展快,強度強
「森拉克」於9日早晨5時在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洋面生成,當日下午5時迅速加強為颱風,10日下午5時加強為強颱風,11日下午5時繼而發展為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6級(52米/秒)。短短60個小時,「森拉克」強度突變,由一個普通的熱帶風暴發展成為超強颱風。
?
移動速度慢,路徑曲折
由於「森拉克」處於大陸副熱帶高壓東側、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側,兩環高壓的掣肘,導致「森拉克」環境流場變得複雜,牽引颱風運動的引導氣流較弱,因此「森拉克」生成後移動速度緩慢,路徑多擺動,甚至出現停滯打轉現象。「森拉克」在臺灣東北部和臺灣西北部近海海面先後出現了兩次打轉路徑。
?
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後移速慢,對我國東海的影響時間較長
15日上午 11時以後「森拉克」在福建近海海面逐漸轉向東偏北方向移動,平均時速15公裡左右,這比通常颱風向東北轉向後的移速明顯偏慢。由於其移速慢,「森拉克」對東海的影響時間較長,從14日持續到17日。
記者:「森拉克」在臺灣登陸後停留時間較長,並且出現兩次打轉,這對臺灣的影響是否巨大?
專家:臺灣「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7日表示,風災死亡人數增至12人。
據「中央社」報導,「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南投縣是這次風災死亡人數最多的縣市。其中豐丘明隧道倒塌七人罹難,加上南投埔裡採茭白筍掉落眉溪的婦人身份確認,死亡達八人。
臺中縣后豐大橋14日晚間發生斷橋事故,造成1人死亡、5人失蹤。除一人遺體尋獲,其它兩輛墜橋車輛上的3男2女仍列失蹤。苗慄縣有3人死亡、彰化縣2人失蹤。
臺中縣谷關聯外的中橫公路仍未搶通,遊客、居民昨天冒險抓繩索,沿著懸巖峭壁「爬」出谷關。(圖片來源:中新網)
記者:「森拉克」雖然沒有正面登陸我國大陸,但是對福建、浙江、上海都帶來了不小的風雨影響。具體都有哪些影響?
專家:受「森拉克」的影響,12日夜間起,福建中北部沿海、浙江沿海海面和東南沿海地區先後出現8-10級、局部11-13級大風,以福建霞浦西洋40.2米/秒為最大,其次浙江蒼南漁寮35.8米/秒。9月14日,浙閩沿海地區出現較強風雨天氣。
9月15日下午,上海郊區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地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最高雨量達到100毫米以上。由於短時雨量集中,又恰值漲潮,崇明、青浦等郊區部分城鎮道路積水,崇明島上部分民居進水。
浙江玉環縣坎門邊防派出所官兵在國家一級漁港玉環坎門港的海堤上執勤
(圖片來源:新華網)
記者:那麼像這樣強度的颱風在9月中旬西北太平洋出現是否正常呢?
專家:正常,7—10月是颱風的高發期,強度方面也沒有異常。但森拉克影響我國期間恰逢天文大潮,就使颱風造成的影響要大一些,比如潮位高、浪大等。
記者:歷史上,有沒有與這個颱風相似的案例呢?
專家:2005年的海棠颱風和2007年的羅莎颱風與森拉克登陸臺灣前的路徑比較相似。但從臺灣穿過後的路徑與前兩個不同,特別是森拉克還在臺灣西北近海打了個轉,在我的印象中還沒有碰到過這種颱風。
記者:今年的熱帶氣旋數量比往年偏少,這是什麼原因,是否跟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專家:今年截止到9月17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生成編號熱帶氣旋13個,和常年同期平均狀況相比,偏少3.8個。
我們分析了一下其中原因,初步可以歸結為兩點,其一,今年在颱風生成的主要季節(7月下旬至現在)西南季風較常年偏弱,熱帶輻合帶不甚活躍,熱帶氣旋生成的大尺度環境場不利,導致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數量比往年偏少;其二,從年代際周期變化來看,自1995年以來,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生成數進入了一個偏少時期,從目前情況來看,這個偏少的年代際周期似乎並沒有結束。
記者:據中央氣象臺最新消息,17日上午「森拉克」再次加強為熱帶風暴,11時風暴中心位於日本國九州鹿兒島西南方向大約380公裡的東海海面上,就是北緯27.6度,東經126.1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預計,風暴中心將以每小時10公裡左右的速度繼續向東北方向移動,逐漸向日本西南部沿海靠近。
看來,「森拉克」的生命並沒有就此結束,讓我們一起繼續關注!感謝您參加這次訪談,感謝中國天氣網的網友支持!
>>進入「森拉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