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香港茶餐廳文化

2021-02-07 香港威哥美食

「下次一起飲茶吧!」是香港處處可聞的一句招呼語。男生女生戀慕示意,商人遇到可以一談者,還有街坊鄰舍同事同學,去餐廳酒樓飲茶都是香港最傳統而體面的交際方式……


茶餐廳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快餐食肆,提供糅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的飲食場所。作為最地道、最草根的飲食場所,茶餐廳早已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凡是追求效率的香港人,自然不會再吃喝方面下太大功夫,一份叉燒通粉、牛油士多、煎雙蛋和熱奶茶的茶餐廳,通常在下單後3到5分鐘內既可以呈上,這就是港式茶餐廳「快、靚、正」的地道文化。


茶餐廳的出現源於半個世紀以前,據說,茶餐廳在香港的誕生還與西方人「飲西茶」有關。西方人喜歡喝咖啡,也有下午茶,香港人一律稱之為「飲西茶」——可見香港人骨子裡管他什麼殖民地宗主國,看世界永遠是有骨氣以自我為中心的。香港早期的西餐廳只為西人而開,不招待華人,而港人也不願與殖民者同室而坐,於是「茶餐廳」就應運而生了。

茶餐廳屬於本地最平民化的飲食場所。它們面積都不太大,無論廚房還是外面的用餐環境,給人的第一感覺總是明亮乾淨,雖談不上優雅貴氣,但這裡本來的特色就是平民快餐廳。事實上,茶餐廳的特色也正體現了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價值觀——速度要快捷、配搭要多變、價錢要實惠

在被稱為「大眾食肆」的香港茶餐廳裡,五湖四海的地道食物可謂雲集一處,如西式的火腿奄列、西多士、咖啡等,中式的生滾粥、碟頭飯、煲仔飯等,由早市到夜宵,你都能找到你的最愛。而光顧茶餐廳的客人也有自己的一套,顧客可以是西裝革履,也可以是襯衫拖鞋。桌子上除了擺放著糖,還有醬油、醋、牙籤、胡椒粉,甚至辣椒醬。壓在桌面上玻璃底下的,是完全屬於香港人半中不西的菜單。

‍‍‍‍

 

「下次一起飲茶吧!」是香港處處可聞的一句招呼語。男生女生戀慕示意,商人遇到可以一談者,還有街坊鄰舍同事同學,去餐廳酒樓飲茶都是香港最傳統而體面的交際方式。這不能不說是香港人的智慧,如果你見過香港大多數住居的窄小便會相信。這樣一個小島上,要圓滿東方之珠的美譽,要造出名噪亞洲甚至世界的明星,更要經營香港人風雨飄搖的生計,需有多少商洽多少溫馨的對話。一切都在飲茶裡醞釀與完成,飲著吃著談著,鬧嚷嚷的日子也變得有聲有色。‍‍

香港寸土寸金,眾多人家居室逼仄,於是這飲茶的餐廳便成了公共客廳——周日早上,派出一個佔位者清晨即去「霸位」,隨後一家老小收拾停當,呼啦啦趕過去,看報紙,聊天,小孩子玩遊戲機,都在這裡進行……幾位阿婆推著裝有食物的小車,車上有牌子寫著點心名字,阿婆時不時喊上一聲「韭菜餃,豬血湯」,在餐廳裡穿梭來回,行至桌前,客人有看中的點心,便送上飲茶單,由阿婆蓋上一小戳,放下一籠蝦餃,鳳爪或者豉椒排骨。對香港人家來講,這一餐茶可以從早上飲到午後,一家人也算是團圓著過了一個周日。‍

香港憑海,是高溫多雨地,亞熱帶溼潤的季風纏綿吹拂,十來分鐘一班的渡海天星小輪撩人閒思地鳴笛。這一切,原適合浮一片氤氳輕愁、幾縷濡溼的殖民情懷。但香港人十分開朗,方寸之地需以金融貿易為本,濃厚活潑的商業氣息形成直率而務實的城市品格,這自然是香港性格的主要成因。

時至今日,茶餐廳在香港飲食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茶餐廳文化也慢慢的成為香港的本土文化,在香港人追求效率的同時,帶給香港人一份茶餐廳的悠閒。

 

如今,威哥真味港式餐廳已於元月28日在西安南門世紀金花時代廣場隆重開業。至此,古都的食客們即便不用去到香港,也能品味到最正宗最地道的香港美食與飲茶文化了。

 


威哥美食(朱雀門大家好店)

地址:朱雀門內東側第一家

電話:029-87258333、029-87259333

 

威哥美食(南二環高新店)

地址:高新路北口向東200米錦江之星隔壁

電話:029-88499999


1、閱讀後點擊手機屏幕右上角的按鈕,分享到朋友圈!查看官方帳號並關注我們!

2、請將此帳號推薦給身邊喜歡美食、文化藝術、健康養生、時尚旅行的好友,傳遞正能量,分享幸福!

長按指紋關注【威哥真味】公眾帳號

 

 

相關焦點

  • 香港的茶餐廳文化
    原創2015-7-28香港,亞洲的經濟、旅遊、購物中心,同時也是中西文化結合的聚集地。
  • 香港茶餐廳攻略 | 香港茶餐廳文化和飲茶文化
    茶餐廳是一種香港獨有的快餐食肆,集快餐店與餐廳的特式於一身,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在香港,茶餐廳遍布各區,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6時至凌晨1時,旺角等繁忙地區的茶餐廳更可能通宵營業。要體驗地道的香港生活,必得去一趟茶餐廳不可!
  • 香港茶餐廳文化
    奶茶、冰檸檬水,菠蘿包等等,這些熟悉的飲食早已不是一份單純茶點,而是眾多香港市民心中的情懷和獨特的文化。在電影《春嬌與志明》裡有句經典臺詞,「從蘭桂坊出來後,一定要去翠華。」如今因為香港經濟的下滑,隨之而來的是香港茶餐廳的沒落。近日,有香港媒體報導,香港茶餐廳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市值蒸發77億港元。
  • 香港茶餐廳文化 和那些「術語」
    香港茶餐廳一套獨有的術語,內地茶餐廳尚未學會,所以香港的茶餐廳夥計(廣東話,服務員)一聽客人點餐,不論對方廣東話多捧,馬上就能分辨他是不是地道香港人.可謂是代表香港的文化標誌。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看到,茶餐廳開的遍地都是,每隔三五間店鋪就會有一間是茶餐廳。
  • 香港的「茶餐廳文化遺產」
    香港的「茶餐廳文化遺產」 2008年01月25日 15: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25日電 香港鬧市的茶餐廳
  • 茶餐廳文化最代表香港
    香港消息 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是什麼?幾乎每名港人都光顧過的茶餐廳脫穎而出,成為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茶餐廳特產美食「菠蘿油」及飲品「鴛鴦」同樣榮登十大。會展中心、赤鱲角機場及中銀大廈等世界知名建築卻榜上無名,顯示港人喜愛貼近生活的文化代表,重視本土文化。
  • 火爆內地的香港茶餐廳文化怎麼說崩就崩了呢?
    來源:王雅媛港股圈作者:正解局來源:正解局(ID: zhengjieclub)◆正如茶餐廳的興起受益於香港文化的興起一樣,其衰落的背後,亦是香港文化的衰落。你有多久沒有去過茶餐廳了?香港茶餐廳的誕生談到香港美食,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茶餐廳。很多人不知道,茶餐廳是一個「混血兒」。1940年以前,香港沒有茶餐廳的概念。
  • 費事睬你——茶餐廳文化淺談
    也就是說,人再沒有文化,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上世紀80年代起,筆者在香港前前後後住了近10年,對港式文化算是有了一些了解,它既不高深,更加易測。不得不承認,走遍世界各地,港式文化的確與眾不同,其特點是中西混雜,往上看是半中半西,往下看是不中不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歌曲、電視劇以及武俠小說風魔全球華人社會,讓彈丸之地的香港好生火了一把。
  • 香港茶餐廳暗號,看有你知道的不
    小時候看TVB港劇的時候,常常會有女主角下班後請同事喝茶的情節,當時覺得很奇怪,下班後不吃飯喝茶幹啥?那麼實際上港劇中的「喝茶」喝的到底是啥?香港茶餐廳暗號,看有你知道的不。首先,港劇中的喝茶喝的不是茶水,和咱們小說中的茶樓不是一回事的,港劇中的茶餐廳,你可以理解成香港的奶茶店加點心店。在往前一點,你可以理解成冷飲的地方,這也是為啥很多香港老式茶餐廳叫「冰室」的原因,因為多年之前,這些地方就是賣冷飲的地方。
  • 香港茶餐廳的奇葩用語,點餐像黑幫對暗號,你都知道幾個呢?
    去過香港的都知道,香港就是一個購物的天堂,很多人在旅遊的時候也會選擇香港,而且香港有很多的美食,像是最有名的絲襪奶茶,每個遊客去到香港都會慕名而去,而且還會去香港最有代表性的茶餐廳坐一坐,但是在香港的茶餐廳基本上都是講粵語的,如果你不會講粵語的話很容易在餐廳鬧出笑話的,而且在香港的茶餐廳點餐的時候有很多的奇葩術語
  • 香港茶餐廳的秘密,你肯定不知道!奶茶創驚人記錄
    坐在對面與你拼桌共食的陌生人,可能是身穿香奈兒套裝的Office Lady,也可能是踩著舊人字拖的街邊小販。
  • 行在香港:去茶餐廳,這些小秘密一定要知道!
    對於很多人來說,提起香港,除了經典的港片記憶,不得不提的還有電影裡頻繁出現的茶餐廳了。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最能代表香港的飲食文化。食品以多元化、多選擇見長,顧客可以隨意搭配,體現了香港包容的社會特性。但茶餐廳與內地餐廳的很多習慣都不同,下面的這些內容你可要好好看一看啦!你一定要知道的茶餐廳攻略快!快!快!
  • 失落的香港茶餐廳
    香港的流行音樂、影視電影甚至美食文化都曾影響著大半個大中華與東南亞地區,而如今在中國內地更為多元的文化環境之中,它的文化輻射力變得微弱。茶餐廳也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中重新尋找自己的角色。曾經的好生意茶餐廳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 香港冰室、茶餐廳原來大不同!你知道它們的區別嗎?
    作為一張文化名片,香港的茶餐廳和冰室遍布全港,可以說每走幾步就能偶遇一間。廣州最為知名的傳統冰室之一:順記冰室(圖源:網絡)香港的冰室是在上世紀50-60年代流行起來的,因西方飲食文化興起而出現所以,現在在香港看到的大多數冰室,早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冰室,而是茶餐廳。
  • 看看原來你吃錯了?——香港茶餐廳與內地茶餐廳有大不同
    茶餐廳是香港社會的一個縮影和文化符號。2004年9月香港電臺舉辦了一個「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評選活動,結果「茶餐廳」以1930票獲得冠軍。外人莫小看,茶餐廳在香港飲食文化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2007年4月,香港政黨民建聯要求政府申請把茶餐廳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政事務局表示會進一步考察和研究,以確認茶餐廳是否符合入選資格。
  • 茶餐廳起源於香港,揉合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與西餐文化的結合體
    茶餐廳起源於香港,揉合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與西餐文化的結合體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揉合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與西餐文化的一個結合體,它沒有西餐廳高貴典雅的裝飾、精緻昂貴的餐點、安靜優雅的進食環境,而更貼合日常大眾的生活消費水平
  • 香港茶餐廳為什麼在內地不行了?
    正如茶餐廳的興起受益於香港文化的興起一樣,其衰落的背後,亦是香港文化的衰落。就在這兩天,香港茶餐廳的龍頭企業翠華公布的2019年中期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8.38億港元,同比減少6.4%,虧損4450.2萬港元。
  • 茶餐廳正不正宗,嘗嘗它就知道了
    點擊藍字關注我,解鎖吃飯新姿勢😉😉😉⎊真正的隱藏菜單,大部分遊客都不知道⎊
  • 【特寫】失落的香港茶餐廳
    茶餐廳也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中重新尋找自己的角色。曾經的好生意茶餐廳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2004年9月,香港電臺在網上舉行「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投票,茶餐廳以1930票獲得冠軍。還有鴛鴦奶茶和菠蘿油上榜。這些飲食文化對於香港人來說異常熟悉,幾乎不需要刻意地去想起它們。只有本地人離開香港時,味蕾才會誘發那種記憶。
  • 《舌尖旅行》第⑥期 | 從西多士一窺香港茶餐廳飲食文化
    那麼對於香港,則建議你從吃懂一份西多士開始。西多士在香港的風靡程度從早餐menu上就可以看出,「通粉蛋治西多士,要鴛鴦咖啡定系凍奶茶?」更是茶餐廳夥計常掛在嘴邊的話。一份完美西多士,必然是外皮香脆不幹,中間部分比外圍熟軟一點的,手持刀往中間那麼一切,金黃色的流心便迫不及待地噴湧而出,將多士緊緊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