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一起飲茶吧!」是香港處處可聞的一句招呼語。男生女生戀慕示意,商人遇到可以一談者,還有街坊鄰舍同事同學,去餐廳酒樓飲茶都是香港最傳統而體面的交際方式……
茶餐廳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快餐食肆,提供糅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的飲食場所。作為最地道、最草根的飲食場所,茶餐廳早已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凡是追求效率的香港人,自然不會再吃喝方面下太大功夫,一份叉燒通粉、牛油士多、煎雙蛋和熱奶茶的茶餐廳,通常在下單後3到5分鐘內既可以呈上,這就是港式茶餐廳「快、靚、正」的地道文化。
茶餐廳的出現源於半個世紀以前,據說,茶餐廳在香港的誕生還與西方人「飲西茶」有關。西方人喜歡喝咖啡,也有下午茶,香港人一律稱之為「飲西茶」——可見香港人骨子裡管他什麼殖民地宗主國,看世界永遠是有骨氣以自我為中心的。香港早期的西餐廳只為西人而開,不招待華人,而港人也不願與殖民者同室而坐,於是「茶餐廳」就應運而生了。
茶餐廳屬於本地最平民化的飲食場所。它們面積都不太大,無論廚房還是外面的用餐環境,給人的第一感覺總是明亮乾淨,雖談不上優雅貴氣,但這裡本來的特色就是平民快餐廳。事實上,茶餐廳的特色也正體現了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價值觀——速度要快捷、配搭要多變、價錢要實惠。
在被稱為「大眾食肆」的香港茶餐廳裡,五湖四海的地道食物可謂雲集一處,如西式的火腿奄列、西多士、咖啡等,中式的生滾粥、碟頭飯、煲仔飯等,由早市到夜宵,你都能找到你的最愛。而光顧茶餐廳的客人也有自己的一套,顧客可以是西裝革履,也可以是襯衫拖鞋。桌子上除了擺放著糖,還有醬油、醋、牙籤、胡椒粉,甚至辣椒醬。壓在桌面上玻璃底下的,是完全屬於香港人半中不西的菜單。
「下次一起飲茶吧!」是香港處處可聞的一句招呼語。男生女生戀慕示意,商人遇到可以一談者,還有街坊鄰舍同事同學,去餐廳酒樓飲茶都是香港最傳統而體面的交際方式。這不能不說是香港人的智慧,如果你見過香港大多數住居的窄小便會相信。這樣一個小島上,要圓滿東方之珠的美譽,要造出名噪亞洲甚至世界的明星,更要經營香港人風雨飄搖的生計,需有多少商洽多少溫馨的對話。一切都在飲茶裡醞釀與完成,飲著吃著談著,鬧嚷嚷的日子也變得有聲有色。
香港寸土寸金,眾多人家居室逼仄,於是這飲茶的餐廳便成了公共客廳——周日早上,派出一個佔位者清晨即去「霸位」,隨後一家老小收拾停當,呼啦啦趕過去,看報紙,聊天,小孩子玩遊戲機,都在這裡進行……幾位阿婆推著裝有食物的小車,車上有牌子寫著點心名字,阿婆時不時喊上一聲「韭菜餃,豬血湯」,在餐廳裡穿梭來回,行至桌前,客人有看中的點心,便送上飲茶單,由阿婆蓋上一小戳,放下一籠蝦餃,鳳爪或者豉椒排骨。對香港人家來講,這一餐茶可以從早上飲到午後,一家人也算是團圓著過了一個周日。
香港憑海,是高溫多雨地,亞熱帶溼潤的季風纏綿吹拂,十來分鐘一班的渡海天星小輪撩人閒思地鳴笛。這一切,原適合浮一片氤氳輕愁、幾縷濡溼的殖民情懷。但香港人十分開朗,方寸之地需以金融貿易為本,濃厚活潑的商業氣息形成直率而務實的城市品格,這自然是香港性格的主要成因。
時至今日,茶餐廳在香港飲食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茶餐廳文化也慢慢的成為香港的本土文化,在香港人追求效率的同時,帶給香港人一份茶餐廳的悠閒。
如今,威哥真味港式餐廳已於元月28日在西安南門世紀金花時代廣場隆重開業。至此,古都的食客們即便不用去到香港,也能品味到最正宗最地道的香港美食與飲茶文化了。
威哥美食(朱雀門大家好店)
地址:朱雀門內東側第一家
電話:029-87258333、029-87259333
威哥美食(南二環高新店)
地址:高新路北口向東200米錦江之星隔壁
電話:029-88499999
1、閱讀後點擊手機屏幕右上角的按鈕,分享到朋友圈!查看官方帳號並關注我們!
2、請將此帳號推薦給身邊喜歡美食、文化藝術、健康養生、時尚旅行的好友,傳遞正能量,分享幸福!
長按指紋關注【威哥真味】公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