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集團軍某旅利用惡劣天候錘鍊勝戰本領
風沙熱浪砥礪「新型炮兵」
解放軍報訊 胡靖、特約記者彭小明報導:「氣象觀測員注意,實時觀測發射陣地氣溫、風向變化……」立秋時節,西北某訓練基地黃沙漫捲,在此駐訓的第77集團軍某旅官兵迎著熱浪開展訓練,錘鍊過硬戰鬥本領。
「打仗不分天氣好壞,部隊必須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該旅領導介紹說,他們堅決摒棄「危不施訓、險不練兵」的錯誤觀念,主動在高溫風沙環境中組織不同型號火炮展開近程、遠程火力打擊綜合演練,最大限度增強官兵戰場適應能力,拓展武器裝備作戰使用邊界。
「班長,基準點標定物為何一直扭曲晃動?」「因為地面溫度太高,空氣密度改變,一定要靜下心長時間認真觀察!」首次參加駐訓的列兵瞄準手吳俊哲,在班長徐路闖的指導下,慢慢掌握了高溫天氣條件下觀測技能。據悉,面對彈藥溫度升高、風速風向突變、超遠距離通信等訓練難題,該旅官兵主動研究探索,採集了彈藥降溫與實彈射擊緊密銜接的最佳時機、風力風向變化影響射擊參數的最大臨界值等10餘項數據,並以此更新射表。
該旅還把年度崗位練兵比武擂臺擺到演訓一線,官兵圍繞百餘項專業技能,在戈壁灘上同場競技,創破30多項訓練紀錄。同時,他們在狂沙熱浪中檢驗新裝備性能,摸索積累出重要訓練參數。飛控手畢海清抓住氣象條件穩定的「窗口期」,完成某新型偵察無人機首飛,並接續向惡劣天候飛行發起挑戰。
「首發命中!」近日,該旅組織新列裝的某型遠程火箭炮在高溫環境下實彈射擊,官兵靈活採取火力壓制、精打要害等戰術,使用不同彈種,對「敵」指揮所、炮陣地等10多種不同性質、不同距離目標進行遠程精確火力打擊,整體作戰能力得到檢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