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模式下養老小鎮如何打造?

2020-10-13 世外富春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傳統養老模式已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養老需求。作為健康旅遊時代的一個新概念,養老小鎮依託「旅居+養老」的模式,營造出一種輕鬆自在的空間氛圍。本文從旅居養老的概念出發,闡釋旅居模式下養老小鎮景觀設計、空間規劃和場所營造的核心要點。



一、旅居模式下養老小鎮發展概述

旅居養老的概念是從旅遊居住和養老兩個方面演變而來的。一個方面是根據旅遊產業下的演化,養生旅遊、候鳥式旅遊。另一方面是由養老的方式進行演變,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度假養老最後演變到旅居養老模式。

養老小鎮是在特色小鎮的基礎上,將醫療、康復、養老、適老景觀、文化旅遊等項目引入整體規劃項目內,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資源和服務,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形成以適老為優勢的主導產業,以康體加養老為主要概念,並貫穿整個新型特色小鎮。


二、旅居模式下養老小鎮景觀設計原則


1.可持續性原則


尊重區域自然生態,結合自然景觀,加上自然環境,在功能布局設計上,實現老年人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性。


2.舒適性原則


包括滿足輪椅使用者的需求、老年人對於潔淨空氣的需求、選擇防滑、完整性的鋪裝;完善室外景觀活動場地的應急呼救系統;綠化豐富;交互水景等。


3.開放性與易交往性原則


營造室外空間時,可多設置座椅,並且座椅設計應適應不同身體狀況的老年人,空間設計中可考慮增加一些兒童設施。


4.功能性原則


老年人動態的室外活動主要是散步、跳舞、緩慢跑步等,應在場中儘量多設置無障礙休憩服務設施;靜態區域老年人活動包括曬太陽、聊天、靜思等,應用面積較大。兩類區域相輔相成提高整體利用率。

三、旅居模式下養老小鎮場地規劃策略

1.滿足不同需求的活動空間設置


在規劃布局時,應設置恰當的景觀空間,比例和區位的設定也應考慮到受眾人群的尺度,儘量避免單體中心景觀空間的設置,可進行多中心景觀排布,並且多景觀空間也應根據分布區較近的不同老年人特徵進行專項設計,達到滿足不同老年人對於景觀的需求,設置專項空間。


1


中心級景觀空間

在養老小鎮中人口分布相對集中的區域,可根據不同老人需求,設計尺度較大、綜合體現適老性的景觀空間。例如中心景觀空間、廣場、球場等。


2


次級景觀空間

該區域採用集中式的景觀設計方法,構建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空間。區域距離中心居住區相對較近。空間設計時,應注意無障礙設計的介入,並且著重考慮人車分流。


3


屋前綠地景觀空間

調動老年人對景觀的積極性,著重設置屋前綠地景觀,吸引老年人外出活動,構建積極的室外公共空間。

2.根據空間類型形成規劃布局體系


在不同的養老小鎮基地中,存在著不同的空間排布,針對不同基地的實際情況,應選擇合適的布局形式。


1


放射狀布局

放射狀布局即圍繞一個或多個中心形成的相對不分散的景觀布局方式,中心是主體景觀區域,周邊分布次級景觀區域。這種模式,適用於絕大部分養老小鎮。


2


帶狀布局

帶狀布局一般適用於臨河、臨溪、山谷、臨海的小鎮。帶狀布局具有豐富性、可訪問性、景觀布局具有連貫性,並且在空間的設置上又可以過渡區域,不會產生突兀的感覺,在設計時,可以結合養老小鎮的基地大小,並且結合上述放射狀布局進行規劃。

適應養老小鎮基地的空間形態,設置不同層次和類型的活動空間,並且可以通過活動空間的重疊區域,使服務效果最佳,創建良好布局體系,滿足不同類型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3.根據產業不同形成聯動


養老小鎮不僅只是為居住老年人提供休閒、休憩、養生等服務的功能區域,也可作為城市中的一塊環境宜人的戶外空間,也是向外來人員傳播文化和交流的場所,也可突出城市的個性和特點。

四、旅居模式下養老小鎮場地空間營造策略

1.營造布局開放的活動空間


養老小鎮和城市活動空間進行整合,豐富老年人的活動空間,空間類型更加豐富化。

會面型空間:設置滿足老年人交流談論的空間,還應包括年輕人甚至是兒童可以參與其中的空間,小孩的言行舉止也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滿足感。

活動型空間:該區域可滿足老年人群體對康體健身的需求。空間主要為滿足老年人的興趣愛好服務的開放型空間,合理設計景觀小品和景觀設施體系。

發展型空間:重要表現形式有退休辦、老年人交流中心或老年大學等,該區域可滿足老年人對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

服務型空間:為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而特別設定的,符合老年人的特徵,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服務的基礎開放型空間。


2.營造友好的活動空間



1


優化老年人共享型空間

合理布局養老小鎮公共空間,儘量避開聲汙染、光汙染、空氣汙染等汙染源;公共空間應遠離城市主幹道,降低老年人通行的危險。同時,空間布局應與交通相協調,方便老年人出行。


2


優化老年專享型空間

與老年人人口分布相協調的布局:根據不同區域老年人數量的分布,合理設施老年人友好和專屬設施,實施適當的協調布局。

與老年人需求相協調的布局:考慮老年人特殊的行為活動特徵對於出行範圍的限制因素,全面考慮不同老年人的行為活動能力,將老年人使用率較高的區域空間設置在老年人方便出行的範圍內,增強可達性。

3.營造生態性的活動空間



1


修復養老小鎮原有生態環境

養老小鎮可以給有需求的老年人分配出專門的種植型景觀用地。老年人可以通過種植蔬菜、水果等植物滿足養老小鎮景觀的觀賞性。增設種植型景觀空間還可以加強老年人之間的交流,豐富其晚年生活。

養老小鎮可以採用增加屋頂花園的設計方式,增加小鎮整體的綠化面積,屋頂花園一般分為開放型和密集型兩種,開放型花園比較省時省力,密集型的屋頂花園植被較為豐富,不僅包括綠化空間,還包括娛樂活動空間。


2


保護養老小鎮原有生態系統

對原來生長良好的植被提供保護,儘可能的保護和減少對小鎮原有生態系統的影響。有利於降低設計成本,並且有助於形成地域特色景觀。


3


利用養老小鎮原有資源

在養老小鎮中可以將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營造出溫暖的公共藝術景觀。這裡所指的小鎮廢棄物主要包括建築材料,例如廢棄的木料、輪胎燈等生活用品。廢棄物和植被進行有機結合可以產生出美麗的公共景觀。

4.營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空間



1


運用本地特有植物

可形成區域氣候,形成自然生態系統。在養老小鎮中植物種植區可專門設置園藝種植區、果樹區、垂直景觀區、水生植物區等。


2


本地材料的應用

順應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養老小鎮中使用本地材料,主要作用在養老小鎮鋪裝區域和建築區域。

地面道路鋪裝:根據小鎮的地形、環境和規模進行合理設計規劃,實行人車分流,保證老年人出行安全。步行道可以分為主行道和次行道。主行道主要是通往小鎮出入口、中心景觀、功能場所。主行道一般儘量減少彎曲和高差。次行道主要是通往各休閒空間,該類道路設計時可以增加變化,增添趣味性。路面材質應選用防滑、耐磨的鄉土材料,易於老年人識別,也可採用多種鋪裝形式並存的方式。

建築:使用當地的建築風格和建築材料,融入現代建築材料,增加認同感。

鄉土景觀小品:設計時應注意小品與小鎮周圍的環境、背景、燈光、色彩、肌理等方面的協調,避免突兀。

相關焦點

  • 「祥頤養老」李洋:深耕服務近10年,日式養老如何助力打造旅居產品...
    長遠來看,旅居養老的發展前景可觀,存在較大的藍海。圖:多樣化的旅居模式目前,行業內已經發展出了多種旅居模式。藉助旗下自建的養老社區,泰康已開始聯動各地園區資源,開展體驗旅居服務;金旅居以酒店式公寓和度假酒店為主,採用商業聯盟模式聯合眾多戰略聯盟,向客戶提供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旅居服務;山嶼海集團以中老年旅遊起家,綜合多種業態,逐漸打造「一個中心、多向驅動「的生態養老產業閉環;烏鎮雅園高舉高打推出的養老度假小鎮模式,自推出後好評如潮……不過,在關注這些成功個例的同時,我們仍然要客觀看待旅居市場
  • 康養旅居養老產業的主要開發模式分析!康養、旅居、養老的融合!
    如果這就是康養的定義,那康養肯定離不開旅居,也就離不開近幾年新興起的康養旅居的新概念。而康養旅居形成體系後,其模式跟養老十分相似,於是便出現了鄉村旅居養老、候鳥式旅居養老等等。平常我們老說康養旅遊養老,其實都是康養旅居養老。
  • 「醫養結合」輕運營模式撬動旅居養老,奧園健康打造康養差異化競爭...
    「醫養結合」服務優勢賦能康養項目健康養生和健康養老概括為「康養」,而旅居康養系多產業匯聚而成的健康旅遊新業態,其圍繞旅遊產業,將醫療、健康管理、養生、養老、休閒等功能融為一體,是實現康養目的的重要市場手段。疫情後,規模龐大的旅遊產業進入傳統模式的迷茫期,運營企業能否將康養的新價值因地制宜地賦能成為勝負手。
  • 打造旅居養老新模式:世界那麼大,讓老人更好去養老!
    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快樂老人的健康養老模式——旅居養老。這個社區位於瑞典馬爾默市的西碼頭,是生態節能項目。該小區採用了散落式規劃,建築產品多樣化與功能的複合開發,保證了社區居住人口的均衡性以及地區的經濟活力。社區的戶外環境以水為基本要素,包括淺水廣場、臺階式休閒碼頭、臨水散步長廊、親水日光浴平臺、高空跳水平臺、水上蜘蛛、小瀑布、溪流溼地等,為市民創造了多種與水景對話的機會,創造宜人的生活環境。
  • 旅居養老產業的5個發展路徑
    旅居養老的出現,不僅有利於養老產業的正向發展,而且體現了新常態的發展要求。從我國市場狀況來看,在我國老人群體消費能力提升以及旅遊業快速發展的雙重作用下,旅居養老的模式將在我國逐步打開市場。不僅如此,旅居養老體現的「被動養老」到「積極享老」的轉變,還是緩解養老壓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旅居養老值得深入觀察其發展路徑,讓養老產業煥發活力。
  • 什麼是旅居養老?它都有哪些模式?老人喜歡嗎?
    旅居養老有哪幾種模式?根據當前養老行業的發展模式,旅居養老主要有以下五種模式:一、候鳥式旅居候鳥式旅居養老旅居養老模式最早的一種。景區旅居養老是由一些依託叢林、湖泊、濱海和溫泉等自然生態資源,打造而成的山水療養基地、溫泉享老基地、風景享老基地等多元化的景區旅居養老模式。通過這種遠離城市喧囂,陶冶情操,也讓一部分老人喜愛。
  • 康養旅居養老產業的主要開發模式分析!康養、旅居、養老的融合
    而康養旅居形成體系後,其模式跟養老十分相似,於是便出現了鄉村旅居養老、候鳥式旅居養老等等。平常我們老說康養旅遊養老,其實都是康養旅居養老。康養突出一個養字,這個養就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去調理、去修養。而慢下來,就需要旅居的加入,不居何以養?上文中也提到了,康養總是能聯想到養老,因為二者都含有「養」的成分,如果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其實養老只是康養的一部分。
  • .| 中國養老創新模式探索與實踐: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旅居養老...
    智慧養老、醫養結合、旅居養老、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養老等創新養老模式層出不窮,正是這些創新養老模式為整個行業注入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通過「旅居」產品,與客戶建立粘性,可大大提高同一品牌下的其他養老機構業務的營銷效率。
  • 置信康嘉逸居「旅居」養老模式引產業資本追捧
    本次展會上,一場眾多內業人士和媒體參加的「中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論壇成為開幕當天亮點,而「置信集團」精心研發的康嘉逸居「旅居養老」創新產品更成為國內外專業人士關注的焦點。參會專家認為,在目前養老模式不清,養老產業前途不明,養老機構難以盈利的背景下,置信·康嘉逸居「旅居養老」的全新理念無疑給中國養老產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旅居」必將開啟養老產業新篇章。
  • 旅居養老讓生活更精彩
    當前,我國健康老齡化已經是新常態,老齡人中尤以「活力化銀髮族」,60-75歲之間,不再滿足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追求更高層次的旅行、休閒、社交等活動,有錢、有閒,身體健朗還可以出行,發展成為融合「旅遊+度假+宜居+醫養」的旅居養老模式,這種方式讓老齡人滿足身體與精神的雙重養護。目前,我國典型的旅居養老有候鳥型、鄉村型、週遊型等,發展趨勢逐漸走向主題型或功能型旅居養老。
  • 廣東、江西、廣西三省區籤署旅居養老合作框架協議 努力開創全國性...
    建立三省區旅居養老產業合作機制,既是迅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對民政和養老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創新之舉,也是充分發揮三省區資源互補優勢,提高養老服務供需匹配效率、共謀老年人福祉的創新模式,更是著力推動我國養老服務產業高質量協調融合發展,推進養老服務事業邁上新臺階的重大跨越。
  • 旅居養老:高品質的休閒養老方式
    ,正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旅居養老是"候鳥式養老"和"度假式養老"的融合體,中老年朋友們會在不同季節,輾轉多個地方,一邊旅遊一邊養老。旅居養老的種類和趨勢New Arrival在「銀髮經濟」的背景下,部分一線城市中老年人退休後可支配資產充裕,有相當比例的銀髮一族有較強的購買消費能力,並渴望通過旅遊提升生活質量。最主要的表現在隨季節和氣候的變化,中老年人選擇環境更為適宜的地方度假。
  • 永翠河養老中心健康旅居養老成「示範」
    本報訊(賈春華宋勐)近日,伊春南岔區永翠河養老服務中心被確定為省級「南病北治,北藥南用」健康旅居養老示範基地。 近年來,南岔區積極引導養老健康產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突出森林氧吧、綠色生態食品配餐、老年病防治三大特色,開發了「南病北治,北藥南用」服務,開展了健康旅居養老示範基地和文化休閒旅居養老示範基地創建活動。
  • .| 中國養老創新模式探索與實踐: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旅居養老...
    智慧養老、醫養結合、旅居養老、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養老等創新養老模式層出不窮,正是這些創新養老模式為整個行業注入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通過「旅居」產品,與客戶建立粘性,可大大提高同一品牌下的其他養老機構業務的營銷效率。02服務和社交是「旅居」模式的兩大基礎
  • 廣東探索創新養老服務新模式:「養老+旅居+N」
    日前,廣州市的30位老人組成廣東省旅居養老首發團,前往江門市參與了為期7天的旅居養老體驗。他們入住江門一家養老公寓,前往新會陳皮村、小岡香業城等地,參加特色文化產業基地遊學,並接受中醫康復護理等服務……一位趙姓老人說:「旅居養老是個新東西,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有別於普通旅行體驗模式的中醫養生、西醫護理、文藝鑑賞、地域文化體驗等旅居養老多樣化服務,很不錯。」
  • 什麼是旅居養老?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旅居養老
    旅居養老最早是由美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提出,這是一種全新的養老模式,這種模式讓老人們在旅遊的過程中既享受了生活的樂趣又能夠養老。而目前旅居養老在我國正處於剛剛起步的狀態,但目前已經有許多的老人們加入其中,同時加入的人數正在不斷地逐日上升。那麼旅居養老究竟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 旅居養老:旅遊+養老新模式,老年旅遊的一座「萬億金礦」
    如此龐大的市場消費群體,老年人旅遊有哪些特點,如何挖掘萬億市場?換句話說,旅居養老就是老年人突破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機構養老模式,突破養老的地域限制,為尋求一種積極健康的養老方式而離開常住地,到旅居養老目的地進行短期或長期居住的一種生活方式。
  • 旅居養老:旅遊+養老新模式,老年旅遊的一座「萬億金礦」
    換句話說,旅居養老就是老年人突破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機構養老模式,突破養老的地域限制,為尋求一種積極健康的養老方式而離開常住地,到旅居養老目的地進行短期或長期居住的一種生活方式。跨地域的養老生活,不僅為老齡人口提供了高品質的休閒養老方式,也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開闢了新的途徑,間接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 旅居養老銀髮「潮」
    隨著老年人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大眾旅遊的普遍化、生活化,作為「候鳥式養老」和「度假式養老」融合體的一種全新的養老服務模式,旅居養老成為很多老年人養老的「新姿勢」。而這種養老模式對於豐富養老市場供給、盤活空置養老服務場所也具有推動作用,市場巨大。旅居養老行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也因此,我市有些養老服務機構將目光轉向了旅居養老。
  • 旅居養老生活受追捧,400萬老人選擇候鳥式養老
    這種新潮的生活方式就是旅居養老,根據最新的社會調查顯示,有近九成的老人有出行的計劃,現在退休老人養老金豐厚,有錢有時間。市場迎合需求出現了田園旅居養老、全球旅居養老、老年短期旅遊、定點養老等服務旅居養老項目。其中八成的人還喜歡上了旅居養老的方式,成為回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