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冷門景點,和鄭和下西洋有關,不需要門票錢

2020-09-05 塞瓶世界官方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南京很多景點都是依託其獨特的歷史意義吸引廣大遊客的。如果在南京旅遊的時候去夫子廟、中山陵一代的話,你會發現遊客絡繹不絕,這些景點是去南京旅遊的大部分人會選擇的地方。但是在南京,還有很多幾乎沒人知道的歷史景點,這些景點不僅風景優美,而且還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比如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天妃宮就是其中之一,這裡是國家4A級景點,但是知道的人不多,來這裡遊玩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其實這裡不僅不需要門票,還有很多值得遊覽的地方。



天妃宮的修建和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故事有關,在鄭和第一次成功從海上返航之後,明成祖朱棣為了感謝天妃娘娘對鄭和的庇佑,於是修建了這座天妃宮供奉她。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天妃是哪位,其實天妃就是我們常說的媽祖,對於那些經常需要在海面上工作的人來說,媽祖就是庇護他們平安的神明。天妃宮修建完畢之後,鄭和每次下西洋之前和回來之後,都會來天妃宮祭拜,以次感謝天妃娘娘對自己的保佑。後來,南京人每年在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逛廟會的習俗也就延續了下來。這也是天妃宮給老南京人帶來的影響。



當年明成祖下令建造的天妃宮在多年的戰亂——尤其是太平天國運動和抗日戰爭中遭到了嚴重的破壞,2004年的時候,恰逢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這一偉大事跡,天妃宮的重建也提上了日程。南京是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始發地,也是造船基地,鄭和下西洋這一事件對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有著重要的意義,南京也隨著鄭和一起,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最後的輝煌。所以天妃宮也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2004年重建完成之後的天妃宮,總面積1.7萬平方米,建築風格統一採用了明代建築風格,東西軸線嚴格對稱,其中西軸線為兩進院落,設有天妃宮大殿、玉皇閣及兩側配殿等;東軸線為雙進院落,主要設有觀音殿和兩側配殿。



這裡內部建築恢弘大氣,擺設精緻,環境更是十分清幽。就風景來說,不輸給南京的部分熱門景區,而且因為遊客較少,這裡更顯幽靜,也不需要排隊,遊覽體驗十分不錯。由於媽祖文化,這裡還加深了內陸同胞和臺灣同胞之間深深的認同感。如果你不想去遊客人滿為患的熱門景區的話,那麼不妨來天妃宮看看吧。



相關焦點

  • 南京公布與鄭和有關旅遊景點圖 多數免費
    記者 李花  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鄭和,在他60餘年的生涯中,除了七下西洋之外,其餘大部分時間是在南京度過的。南京稱得上是鄭和的第二故鄉。你知道哪些景點和鄭和有關嗎?昨天,在2012中國航海日活動90天倒計時儀式暨專題網站上線發布會上,中國航海日專題網站(http://zh.nju.gov.cn)首次公布了「鄭和與南京的旅遊景點示意圖」。
  • 南京公布與鄭和有關旅遊景點圖 多數免費
    記者 李花  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鄭和,在他60餘年的生涯中,除了七下西洋之外,其餘大部分時間是在南京度過的。南京稱得上是鄭和的第二故鄉。你知道哪些景點和鄭和有關嗎?昨天,在2012中國航海日活動90天倒計時儀式暨專題網站上線發布會上,中國航海日專題網站(http://zh.nju.gov.cn)首次公布了「鄭和與南京的旅遊景點示意圖」。
  • 探尋鄭和之路:南京是鄭和下西洋的「大本營」
    現在,中國國內除了南京之外,還有雲南、江蘇太倉和福建長樂三處鄭和文化研究的中心。在鄭和文化中,最精彩的無疑是七下西洋的壯舉。朱鑑秋對鄭和與南京的密切關係概括為「五個地」:  其一,南京是鄭和下西洋的決策地。明代初建都南京,一四0三年,燕王朱棣奪權登基,成了永樂皇帝。他根據當時國內外的形勢,為了打通海道,宣揚國威,就在京都南京作出了下西洋的重大決策,並付之實施。
  • 南京值得一去的小眾景點,曾有「金陵律寺之冠」的美譽,門票免費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遊地區,其歷史非常悠久,至今有著近2600多年的建城史,使得南京至今依然保存著數量眾多的歷史古蹟,最著名的當屬夫子廟古建築群,是遊客到南京必打卡的旅遊景點。
  • 南京值得一去的3個冷門景點,都與明成祖朱棣有關,你去過嗎?
    提起南京旅遊,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一般就是夫子廟、中山陵等知名景區,而忽略了那些小眾的旅遊景區,在南京鼓樓區也有一處文化歷史景區非常值得一去,它就是「閱江樓」,閱江樓景區並非僅有一座樓閣,還有靜海寺、天妃宮這兩個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景點。
  • 「紀念鄭和」七下西洋 萬古流芳——鄭和下西洋的豐功偉績和歷史意義
    《鄭和航海圖》本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為方便起見,簡稱為《鄭和航海圖》。該圖約成於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五年(1430年)間,即第六次下西洋之後,其時全體下西洋官兵守備南京,明宣宗朱瞻基醞釀再下西洋(即第七次)之際,是為適應需要集體編制而成,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
  • 南京值得一去的3個冷門景點,都與明成祖朱棣有關,你去過嗎?
    提起南京旅遊,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一般就是夫子廟、中山陵等知名景區,而忽略了那些小眾的旅遊景區,在南京鼓樓區也有一處文化歷史景區非常值得一去,它就是「閱江樓」,閱江樓景區並非僅有一座樓閣,還有靜海寺、天妃宮這兩個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景點。
  • 南京挖出神秘圖紙,戳穿歷史謊言,乾隆:鄭和下西洋可能只是傳說
    對「鄭和下西洋」真實性的質疑 而在清朝之前,尤其是明朝,我國對海洋的掌控力是要強於西方國家的,即使在明朝日落西山之際,還能戰勝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這足以證明明朝的海上實力不同凡響,而這與「鄭和下西洋」不無關係,鄭和七下西洋不僅宣揚了國威,還促使明朝的航海事業蓬勃發展,堪稱人類史上的偉大壯舉!
  • 鄭和下西洋有那麼多好處,為何明朝鄭和之後再也沒有人下西洋了?
    根據歷史記載,鄭和當年下西洋的所有資料,都記載在《鄭和出使水程》中。成化年間,明憲宗想查看鄭和下西洋的資料,於是就拍官員去查,但是委派的官員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有關鄭和的資料,原來被當時的車駕郎中劉大夏藏了起來。他為什麼膽子這麼大,敢把皇帝要的東西藏起來呢?
  • 鄭和下西洋留下重重謎團
    鄭和七次下西洋路線圖1405年7月11日,鄭和從南京出發,率兩萬餘人第一次下西洋。記者:還有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去朝聖,所以他去了麥加。陳大海:下西洋不是鄭和個人行為,永樂皇帝不可能為了滿足鄭和的個人意願而去耗費國庫,這不符合邏輯。同尋寶、尋找建文帝一樣,都是無稽之談。據史料記載,鄭和本人並沒有到過麥加,這從其副手洪保的「壽藏銘」中可以得知。洪保是雲南大理府太和縣人,生於1370年。鄭和本姓馬,雲南昆陽州人,是元代鹹陽王的後裔。
  • 鄭和下西洋,和平的遠航 | 探秘海上絲綢之路
    1405年7月11日,大明王朝皇帝朱棣在南京頒旨,下令鄭和下西洋。
  • 鄭和下西洋專題文物展覽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
    新華社香港2月21日電(記者侯莉萍 張雅詩)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專題文物展覽21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幕,60多件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珍貴文物首次與香港觀眾見面。    為當日開幕儀式剪彩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董琦博士向記者介紹說,現存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文物寥寥可數且散存各處,這次展出的文物是專家們花費了幾年時間從全國各地搜集到的,其中有11件是國家一級文物。    展覽用大量歷史文物真實再現了世界航海史上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彰顯了當時中國先進的航海技術和高超的造船水平。
  • 「紀念鄭和」七下西洋 萬古流芳——鄭和下西洋的豐功偉績和歷史意義
    《鄭和航海圖》本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為方便起見,簡稱為《鄭和航海圖》。該圖約成於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五年(1430年)間,即第六次下西洋之後,其時全體下西洋官兵守備南京,明宣宗朱瞻基醞釀再下西洋(即第七次)之際,是為適應需要集體編制而成,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
  •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式,昨天上午在南京靜海寺鄭和航海文化廣場舉行。交通部副部長黃先耀,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譚小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志軍和副省長張桃林等出席。  同一天,《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郵票首發式暨「揚帆高張600年———中新馬泰聯合集郵展覽」在太倉市舉行。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馮新生、副省長何權等為活動揭幕。
  • 南京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中一些景點雖是4A景區,卻很小眾
    南京是我國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享有「六朝古都」的美譽。南京有許多旅遊景點。夫子廟,中山陵,總統府,雞鳴寺等都是遊客熱衷打卡的旅遊景點。此外,還有很多針對小眾的冷門景點。南京閱江樓及周邊景點眾多,卻鮮有人提及。
  • 朱棣耗費國力讓鄭和下7下西洋,朱棣死後,鄭和下場如何?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鄭和下西洋被作為最大的「弊政」加以罷除,這樣遂使得鄭和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已經54歲了,他的不幸遭遇與夏原吉有關。下西洋開支巨大,掌管財政的戶部尚書夏原吉雖善於理財,但此時的明朝財政仍出現了危機。
  • 鄒振環:鄭和下西洋與明朝的麒麟外交
    鄭和下西洋與亞洲和非洲各國的交往,不僅是政治和經濟上的,更多體現在文化交往上,其中也包含著動物的交流,而在諸多動物之中,麒麟(長頸鹿)是特別突出的動物,這一動物似乎可以放在外交和文化的視野中來討論。 異獸呈現:鄭和下西洋與海上七次「麒麟貢」 鄭和下西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共計三次,即永樂三年(1405)六月至永樂五年(1407)七月、永樂五年(1407)十二月至永樂七年(1409)八月、永樂七年(1409)十二月至永樂九年(1411)六月,主要是出使東南亞和南亞地區。
  • 鄭和下西洋與明人的海洋意識
    儘管該圖中的海外知識還是模糊和不精確的,但卻是明代統治者制訂海洋政策的重要依據。  作為大航海時代前奏的鄭和下西洋  從1405年開始,明政府想重建與南洋的朝貢關係,決定派遣宦官鄭和、王景弘等率領船隊數次下西洋,與亞非各國建立起廣泛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繫。鄭和原姓馬,名和,雲南昆陽州人,據說在家排行第三,字三保。
  • 值得一去的小眾景點,有「金陵律寺之冠」的美譽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遊。它的歷史非常悠久,有近2600年的歷史,這使得南京仍然保存著大量的歷史遺蹟,其中最著名的是古代夫子廟建築群,這是遊客來南京時必須打卡的旅遊景點。除了夫子廟,南京還有很多熱門景點,也有一些冷門景點,其中越江樓景點往往被忽略。許多人可能認為閱江樓只是一座城堡,但事實上,不僅如此,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景點,如靜海寺、天妃宮,而且這兩個景點不需要門票,值得一去。
  • 南京挖出神秘圖紙,戳穿歷史謊言,乾隆:鄭和下西洋只是傳說
    鄭和下西洋是我國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彰顯了明朝國力,同時也促進了各國的友好交往。但千百年來,這件事也是備受質疑的,清乾隆皇帝甚至直言評論:是假的!等到近代南京挖出神秘圖紙,才戳穿了這一歷史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