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首都——雅典
▼清晨8點55分,飛機終於降落在 雅典 機場的跑道上。午夜2點25分從 新加坡 起飛,加上 雅典 夏時制晚5個小時的時差,我們飛了整整11小時30分,艱難的旅程終告結束。當雙腳實實在在地踏在了 希臘 的土地時,才由衷的感到慶幸,慶幸自己居然還能活蹦亂跳地走得沒有一點趔趄,看來我也還是個命賤之人。心情一好,似乎剛才的不愉快也被拋至腦後。在傳送帶上取到行車後,眾人簇擁著向海關走去。
雅典埃萊夫塞裡奧斯·韋尼澤洛斯國際機場
▼由於我倆的護照是法籤的自由行,所以領隊小陳專門安排我們先於團隊過關。當我倆多少有些忐忑不安地將護照連同行程單遞給海關官員時,海關官員甚至連行程單都沒瞄過一眼就啪啪地蓋好了入境章,順利入境 希臘 。
▼走出機場,舉牌在出口迎接我們的是一年輕的華裔女子,有著典型的南方人相貌。上車後她先自我介紹姓林,80後, 福州 人。移民來到 希臘 14年,從事帶團已有11年了,是我們此行的全程導遊。上車後還不到上午10點,小林導遊便帶著我們開始走行程了,今天要去的第一處景點便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也是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 雅典 衛城。
▼小林導遊在衛城山丘下的一片樹林裡把大家召集起來,對著一張她自帶的衛城示意圖開始了給我們的講解。說實話她講得不錯,普通話流利,語速適中,引經據典,條理清晰而又淺入深出(她說她到 希臘後在讀了一年語言學校之後又系統地學了兩年 希臘 史,難怪她的講解很到位)。她告訴我們, 雅典 ,在 希臘 語中為「阿克羅 波利斯 」,原意為「高丘上的城邦」,距今已有近2600年的歷史。 雅典 衛城遺址位於 雅典 城西南,古建築群建在一片隆起的石灰巖山丘之上。古代在此建有神廟,同時又是城市的防衛要塞,所以稱為衛城。
▲樹林裡還聚著幾個其它國家的旅行團,遊客們都在聽著講解。看來各個中外團隊的導遊都不約而同的將山丘下的這片樹林當成了參觀前的講解地,這不,一隻可愛的小麻雀似乎也在專注的聆聽。
▼衛城的古建築群遺址都建在山丘上,這裡地勢險峻陡峭,整個衛城的東,南,北三面全是陡峭的崖壁。只有西面厚厚的城牆下有條呈之字形盤旋而上的 大理 石鋪就的千年古道,而古道還必須穿過這道石砌的衛城山門才得以通往山頂。
▲ 雅典 衛城是 希臘 最傑出的古建築群,更是古 希臘 政治和宗教的中心。每天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的遊客絡繹不絕,通往衛城的階梯上人頭攢動。小林說,衛城現在也是 希臘 所有景區中最火爆,門票收入最多的景點,是來 希臘 旅遊的人們的必到之地。
▲步入衛城後首先見到的是衛城一側依山而建的阿迪庫斯音樂廳,這座建於 羅馬 時代的音樂廳其實就是一座可容納6000多人的戶外劇場。該音樂廳內為半圓形的三層式建築結構,在那宏偉高大而又殘缺破敗的山牆烘託下,極富滄桑感。據說,至今在劇場裡的任何一點都能清晰"聽見舞臺上演員的臺詞及音樂。如今,在夏季裡有許多音樂而演出仍然會選擇在此舉行。
▼仍在維修中的帕特農神廟,是衛城最負盛名的古代建築。帕特農神廟是西方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古代神廟,甚至早於基督教產生前430年,是一座原始宗教的廟宇。
▲如今,這片開闊空曠的高地之上除了熙來攘往的各國遊客外。僅留下幾處殘破的古建築遺址和裸露在外,巨石雜陳的廢墟。行走在高大突兀,屹立幹年的廊柱與聖殿之間,感覺這既是一場與人類文明的對話也是與人類歷史進程間的交流。撫今追昔,何人能不黯然。儘管眼前是頹牆敗壁,滿目蒼涼。卻能依稀見到它曾經有過的繁華與輝煌,感受到它那恢宏氣勢帶給你視覺上的張力。
▲如果說帕特農神廟是衛城最宏偉的建築,那麼最柔美的建築無疑就是伊瑞克提翁神廟了。六尊少女的雕像替代立柱支撐起了神廟, 這六根少女石雕廊柱看似普通,卻展現了古 希臘 人驚人的智慧和創造力。由於神廟石頂過重,少女石雕的頸部如果設計得過粗,將影響美觀,過細則可能不堪重負。於是古希臘 人不僅給少女頸後保留了秀髮,還在頭上少女增加了花飾,這樣既解決了承重的難題又獲得了美感。今天,依然能從少女石雕那簡潔的線條中感受到古 希臘 人所勾勒出的婀娜多姿與靈動柔美。
▲俯身於衛城高丘邊的城垣,可以從不同角度遠眺整個 雅典 城區,山下那密集的褐黃色建築群層見疊出,鱗次櫛比地繞過山谷中的峰巒,在山谷裡蔓延開來,視野裡的 雅典 城景既壯觀又震撼。
▲衛城山頂裸露的石質地面或許由於年代久遠,遊人過多,很多地方都被踩磨得光滑鋥亮。行走其上必須格外小心,稍不注意就是一個趔趄,好在小林導遊一路提醒,就這樣我也差點被崴了腳。▼ 雅典 娜勝利女神廟,這裡曾是祭祀 雅典 守護神 雅典 娜的神聖之地,也是參觀衛城時不可或缺的一處重要遺蹟。
▼這座被譽為山丘上的城邦不止是 希臘 的驕傲,也是全世界的瑰寶。但山丘上的面積畢竟有限,個把小時就能將山丘上的景點處處走到。正午時的高地毫無遮掩的暴露在熾熱的陽光下,想要找尋一處蔭涼之地歇息片刻都很難,往回走時看見山下的綠樹濃蔭仿佛在沙漠中看見了綠洲一樣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