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證券交易所要來了?方案已呈報中央 要打造人民幣離岸納斯達克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摘要

【澳門證券交易所要來了?方案已呈報中央 要打造人民幣離岸納斯達克】上周末,在第八屆嶺南論壇上,一個重磅消息傳來。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在論壇上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給中央,希望能夠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每日經濟新聞)

  上周末,在第八屆嶺南論壇上,一個重磅消息傳來。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在論壇上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給中央,希望能夠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

  雖然尚未實錘落地,但此風一吹,也足夠吹皺一池春水。

  眾所周知,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撐,而證券交易所,作為一個「撮合」平臺,可以匯聚金融機構、人才、資金、信息,塑造著一個地方的金融實力。

  也因此,多年來,對於內地第三個證券交易所,諸多城市都有意「拿下」。西安、天津、重慶、成都、烏魯木齊……很多城市的官方或民間都有過討論。

  而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後,大灣區是否還需要、能容納第三個證券交易所?

  對標

  根據此次透露的信息,澳門證券交易所定位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劃重點,這裡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人民幣離岸市場,一個是納斯達克

  先來看納斯達克。稍有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偏向於科技類公司、創業型公司以及新經濟類公司。申報中的澳門證券交易所,目前也希望聚焦於這一領域。

  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餘凌曲看來,這個定位立足於專業化發展,比較準。

  在他看來,很多比較大的交易所基本是綜合化的,比如紐交所,不過國際上也有很多小而美、專業化的交易所,比如盧森堡。它專門針對國際債券交易,也發展為全球第一大國際債券交易所。「對於相對偏小的經濟體(如澳門)來說,要設交易所,它一定是專業化的。」

  同樣,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這樣一個專業化交易所,「恰好也有市場空間」。

  餘凌曲認為,現在深交所雖然有創業板中小板,但在國內資本市場改革還沒有這麼快的情況下,現在已經有很多企業在排隊。而對於一些網際網路企業、科創企業來說,上市機會很重要。通過上市,一方面是資金,另一方面是擁有上市公司的身份,去開展併購等外延式發展也有很多好處。

  一個企業如果在高速發展的幾個階段,沒有找到檔期上市,在錯過之後就可能再也找不到這樣的(上市)基礎了。實際上這樣的科技型企業非常多。

  本次論壇中,何曉軍也提到,廣東現在有600家上市公司,4.5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換句話說,上市公司數量只佔廣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左右,「太少了,所以說,深交所和上交所完全不能滿足」。

  實際上,他在這次講話中特別提到,廣東雖製造業發達、消費活躍,「但是我們在基礎研究方面還有很大的短板」。

  何曉軍表示:「我們停留在工業製造業這一端,並沒有往前端的基礎部分去延伸。」他希望,金融作為引導資源配置的工具,用政策性金融,包括中長期信貸保險資金等,進一步支持基礎研究問題。

  優勢

  不僅是服務更多廣東乃至全國企業上市需求的問題。餘凌曲談到,這個可能誕生在澳門的證券交易所,「也可以利用它的國際化優勢,引進歐洲乃至全球資本企業」。

  在國際化方面,澳門有其獨特優勢。

  此前,澳門萬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雅煌曾談到以下幾點:

  一是具有自由開放的經濟貿易環境,自由兌換的貨幣制度,低稅率的稅收制度,及時的信息流動,高效的金融監管;

  二是澳門資金流動量大且高度國際化;

  三是澳門法律制度在與境內法律高度融合的同時,也有著與全球資本市場接軌的法律體系……

  當下,澳門也是我國離岸金融中心之一,與內地、開曼群島、美國、英國等地資金往來密切,金融交流頻繁。

  實際上,早在今年初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 就給予澳門建立「中葡金融服務平臺」的新角色,並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其實質,也就是人民幣離岸市場。

  法律學者繆因知認為,所謂「離岸市場」,是指澳門證交所可以允許企業以人民幣、而非澳門當地貨幣為發行融資貨幣和交易計價貨幣。「內地企業可以通過在澳門發行股票來吸納境外人民幣回流……如果外資企業在澳門上市吸收人民幣,則意味著中國股市的『國際板』在澳門亮相,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化又邁出堅實一步。」

  也就是說,澳門亦可憑藉獨特地位,承擔中國與世界之間金融聯繫的一個「橋頭堡」角色。

  「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正是要建設國際金融樞紐。」餘凌曲說。

  聯通

  除了「胎動」中的澳門證券交易所,廣州心心念念十幾年的期貨交易所,也有新動向。何曉軍透露,廣州期貨交易所已在部門徵求意見,今年年底前有可能批准。如果落實,這也是26年以來,證監會放閘的第一個期貨交易所。

  粵港澳大灣區將迎來兩座交易所?中國金融中心格局將如何重塑?這是各界都在關注的問題。

  對此,餘凌曲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並沒有說要將誰建設為一個金融中心,而是把大灣區視為一個整體,定位為國際金融樞紐。

  以前餘凌曲及研究團隊曾作過對比,將香港和深圳兩個城市的金融中心指標相加,一些指標已超倫敦,甚至是紐約。

  如果再落地新的交易所、新的金融資源,那麼粵港澳發展成為與倫敦、紐約媲美的金融第三極,應該是很有可能的。

  不過,只疊加指標並不意味著什麼,還需完成彼此間的化學反應。

  在大灣區金融方面,餘凌曲認為,這種聯動關鍵還是要素聯通。「大家最關注的一個是資本,一個是人才。比如說內地資本去香港,香港資本來內地,儘管兩邊資本量都非常充裕,但還達不到互聯互通的程度,目前需要通過固定的一些通道(比如深港通)。人才方面,深圳總說自己最大的短板是人才不足、國際化人才不足、高端人才不足等,實際上,深圳與香港距離雖近,但香港的人才在深圳落地還是有一些限制和困難。」

  與長三角的金融發展相比,大灣區的相對短板也在這裡。「長三角內部要素流通更為順暢,而且各城市間結構也相對穩定,就是一個中心,其他城市各自定位非常明確。」餘凌曲談到。

  實際上,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互聯互通正是一個重要目標。

  從另一面看,大灣區較長三角的相對優勢,正在於更多率先探索的空間、更大開放的可能。「長三角在中國版圖上是一個『系統重要性』區域,就開放而言,不太可能先於國家資本項目開放達到一個更高水平。」餘凌曲認為,「但粵港澳這邊便於先行先試,其某些領域開放程度可以較全國整體水平高出幾個臺階來嘗試,對於試錯、風險的包容度相對更高」。

  同樣,基於更高的開放可能、特別行政區的國際化基礎,餘凌曲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較上海等城市,更具有能力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金融樞紐。

  相關報導>>>

  大灣區第三家證交所已聞樓梯響 澳門金管局表示相關研究工作正有序進行

  澳門證券交易所胎動?金管局:正開展可行性研究

  重磅!澳門要建交易所打造人民幣「離岸納斯達克」 廣期所也要來 大灣區概念股再火一把?

  澳門證券交易所要來了?方案已呈報中央! 廣期所也要來了 概念股先嗨一波?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DF512)

相關焦點

  • 澳門將打造人民幣「離岸納斯達克」 廣期所也要來
    澳門要建交易所,打造人民幣「離岸納斯達克」,廣期所也要來,大灣區概念股再火一把?原創: 薛瑾 萬宇10月13日,「第八屆嶺南論壇」在廣州舉行。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在論壇上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中央,希望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
  • 澳門正研究設立人民幣計價證券市場,尚未向中央提交相關報告
    他又指出,顧問公司的研究工作正有序進行,金融管理局未來收到研究報告後,還要將報告結合澳門實際情況作進一步的審慎研究,如果澳門要設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必須符合「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的大原則。他強調,特區政府至今未曾向中央提交任何相關報告。
  • 粵港澳概念股午後拉升,澳門研究建立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
    據證券時報,澳門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今日在出席傳媒會議時表示,根據2017年粵澳兩地籤署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以及今年2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相關內容,政府就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進行研究,金管局早前曾公布信息,聘請一間國際知名的機構研究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有關研究正有序進行。
  • 方案已上報中央,澳門證交所又有新進展!利好哪些概念股?
    10月12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在出席「第八屆嶺南論壇」時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給中央,希望能夠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目前大灣區已經聚焦了兩大交易所——港交所、深交所,澳門證券交易所將如何定位?
  • 打造人民幣離岸市場 澳門「納斯達克」怎麼錯位發展
    ▲資料圖據媒體報導,在近日舉辦的第八屆嶺南論壇上,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中央,希望能夠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隨後,澳門金融管理局對此迅速做出了回應,已委託國際顧問公司對在澳門建立證券市場開展可行性研究,目前相關研究工作正有序進行。
  • 打造人民幣離岸市場,澳門「納斯達克」如何錯位發展
    經濟觀察  儘管在澳門附近已存在多個證券交易中心,但澳門的定位與其他證交所之間更多的是互補關係。  據報導,在近日舉辦的第八屆嶺南論壇上,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曉軍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呈報中央,希望能夠將其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
  • 打造人民幣離岸市場 澳門「納斯達克」如何錯位發展
    儘管在澳門附近已存在多個證券交易中心,但澳門的定位與其他證交所之間更多的是互補關係。據報導,在近日舉辦的第八屆嶺南論壇上,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曉軍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呈報中央,希望能夠將其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
  • 暢想澳門離岸人民幣證券市場
    《規劃綱要》在「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部分明確指出:「支持澳門發展租賃等特色金融業務,探索與鄰近地區錯位發展,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綠色金融平臺、中葡金融服務平臺。」在澳門設立離岸人民幣證券市場,可以說,這是澳門在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收到的中央大禮。
  • 打造人民幣離岸市場,澳門「納斯達克」怎麼錯位發展|新京報專欄
    儘管在澳門附近已存在多個證券交易中心,但澳門的定位與其他證交所之間更多的是互補關係。▲資料圖文 | 李長安據媒體報導,在近日舉辦的第八屆嶺南論壇上,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中央,希望能夠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
  • 澳門證券交易所要來了!將在橫琴設立……
    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二個信息: 一、將會有澳交所; 二、澳交所在橫琴 國家發改委就政協提案答覆的函稱,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
  • 澳門證交所呼之欲出 離岸人民幣的「納斯達克」來了 中國金融版圖...
    2019年10月12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在「第八屆嶺南論壇」上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中央,希望能夠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他還透露,廣州期貨交易所已經在相關部門徵求意見,估計今年年底之前有可能會批准,該交易所的品種將與碳排放相關。
  • 澳門或設證券交易所!「中國離岸納斯達克」橫空出世!投資機會...
    作者 | 寧琿阿禪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傲(澳門)嬌(證券交易)所要來啦!昨日在廣州舉行的「第八屆嶺南論壇」上,廣州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所說:「澳門證券交易所的方案已經呈報中央,希望能夠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傲嬌的交易所來啦!」「走走走,去澳門工作,去澳門買房子!」
  • 澳門證券交易所選址有新進展,國家發改委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
    提案答覆函顯示,橫琴毗鄰澳門,區位優勢明顯,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2019年2月,《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其中明確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
  • 澳門:正研究設立「人民幣計價」人民幣計價的證券交易所
    澳門政府發表《2020年施政報告》,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澳門將設立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心,並重申正在研究和探索設立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交易所。澳門亦將允許資本在澳門和橫琴之間自由流動,並降低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準入門坎以支持金融業成長。賀一誠續指,雖然近期澳門博彩業受疫情嚴重衝擊,但認為賭企有實力度過這段時期,政府未有計劃寬免賭企稅項。
  • 國家發改委探索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意義重大,B股淡出?
    了解中國資本市場的人都知道,目前三大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呈現三足鼎立之勢。並且功能各自已經非常完備,隨著國內證券市場註冊制全面鋪開,外資投資放開力度越來越大,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日趨完善。
  • 澳門珠海收穫國家的超級利好大禮包,為何澳門反應平平、熱情不足
    不管是在澳門也好、橫琴也好,設立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心,建設以人民幣為計價的證券交易所,可使澳門人民幣留存總量得以增加,增強澳門現金流,有助於盤活、促進和催生金融及新業態的出現,對本澳多元經濟發展無疑是個大利好。但有些奇怪的是,這一與本澳密切關聯的項目和信息,給人的感覺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 珠海、澳門,迎來大利好
    真正將這句話發酵的新聞,是2019年10月澳門金管局發布的一則消息: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中央,希望能夠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這是在2020年之前,唯一提到過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的消息,還只是地方性新聞。
  • 澳門、珠海,超級大利好!
    珠海特區的「40周年大禮包」,終於來了。最值得關注的利好,主要有兩個:1、可能在珠海的橫琴新區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2、香港機場有望入股珠海機場。我們先看一下今天(11月27日)上午剛剛透露的 「在橫琴建澳門證券交易所」建議的最新進展。
  • 澳門首單公募公司債券上市 金融領域多重利好在路上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澳門首單公募公司債券上市,金融領域多重利好已在路上12月13日,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珠海華發集團成功發行上市澳門首單公募公司債券。不僅如此,在此前「第八屆嶺南論壇」上,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中央,希望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也就是說,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除了港交所、深交所,可能還將新增一家證券交易所。
  • 珠海、澳門迎來空前大機遇……
    劉曉博劉曉博說樓市珠海特區的「40周年大禮包」,終於來了。最值得關注的利好,主要有兩個:1、可能在珠海的橫琴新區設立澳門證券交易所;2、香港機場將入股珠海機場。在2019年2月18日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裡,明確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