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孤獨,與是否單身無關——《海上鋼琴師》1900(上)

2020-12-14 陳哥看電影

猶如獨孤求敗,才華太盛的人往往是孤獨的,因為世間難有敵手。海上鋼琴師1900卻不是因為沒有對手而感到孤獨,他只是因為孤獨而孤獨。

1900,原名名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世人都可以了解到他在《海上鋼琴師》的傳奇故事。

在父母把他遺棄在處女號上之後,這艘船成了他的家,他的生活,他的命運。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1900遇到了兩件重要的事情。一個是家庭,另一個是鋼琴。

黑人消防員Danny Boodmann給了1900他在出生時失去的東西,1900和他一起長大。Danny Boodmann教他讀書。他告訴他陸地上有一條大白鯊。在Danny Boodmann的陪伴下,1900重逢。

然而,Danny Boodmann終究會有一天,遲早,時間會帶走1900的養父。1900仍會記得他是一個無助的「孤獨」的孩子。

人們總是在尋找值得信任的東西。

有些人沉迷於愛情,有些沉迷於事業,有些沉迷於娛樂,1900沉迷於鋼琴。不是職業,不是娛樂,是TM的鋼琴。

他沒有老師就學會了彈鋼琴。為什麼不給他安排個家教呢?這樣可以使情節更加合理,觀眾也不會奇怪他為什麼不學習音樂理論就能彈出優美的旋律。但是,角色不是隨意的,尤其是對主角有影響的角色。再加上一個角色,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除了Danny Boodmann在布德曼之外沒有真正親密的人。Danny Boodmann離開他之後,沒有人能進入他的內心世界。也許他曾經讓音樂家學過鋼琴。音樂家教他彈和聲的技巧。在很短的時間內,1900就發現了鋼琴琴鍵的感覺與他高超的天賦。他被遺棄在鋼琴上。也許他的父母在學鋼琴。他天生有學鋼琴的天賦。

鋼琴成為1900唯一的食物。人一旦有了寄託,就不怕寂寞。

但不要害怕孤獨,並不意味著你感覺不到孤獨。成長的標誌是感到孤獨。1900似乎沒有理由孤獨。即使他失去Danny Boodmann,維吉尼亞州每次旅行都會有2000人上下。他可以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而且由於船上的工作人員很多,所以總有一個人可以和他交談。

只有當他告訴別人他沒有具體的出生日期,沒有親生父母,沒有身份證,也沒有踏上土地時,有多少人能完全相信他的話?沒有人能真正相信他說的話,他只是選擇了不說,選擇了關上心牆的窗戶。

好在,在漫長的歲月中,他遇見了新來的小號手Max Tooney。他和Max成為了好友,因為Max是能夠認真聽他說話的人。有人能聽他彈琴,這很容易;有人能聽他說話,這很難得。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喧鬧的世界,孤獨的1900
    《海上鋼琴師》是朱塞佩執導的一部全英文的作品,影片背景也離開他的家鄉西西里島來到了海上。該影片講述的是傳奇人物1900出生在船上,從小有鋼琴天賦,一輩子未踏上過陸地,最後和維吉尼亞號一起死亡的故事。1900是個傳奇:鋼琴無師自通;從未踏足陸地;不被外物動搖。
  • 《海上鋼琴師》:如果1900下船了,他還是1900嗎?
    同年,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成為無數影迷心中的白月光,有另一艘名為「維吉尼亞號」的客輪也以雷霆萬鈞之勢叩擊著觀眾的內心,但遺憾的是彼時這艘船並未駛進國內的影院。時隔21年,《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即將在15日全國上映。
  • 《海上鋼琴師》中孤獨的自我:為什麼1900死也不肯下船?
    存在主義強調人的存在價值,主張人有自行選擇其生活目標及生活意義的自由,重視現實世界中個人的主觀經驗,強調人須負責其自由行動所產生的後果.《海上鋼琴師》的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就是通過1900的故事反襯,來向我們展現了一種人在現代社會當中的存在的狀態,反思了現代人追求財富、名譽、地位的心理,以及空虛、迷惘、焦慮甚至恐懼的心理狀態。
  • 《海上鋼琴師》:永遠的1900,一生的烏託邦浪漫
    在二十世紀末期,著名大作《海上鋼琴師》在歐洲上映,在那時候的歐洲正處於經濟蓬勃發展的時候,而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卻名為1900,這是對過往的一種回味。在時隔21年之後,朱塞佩·託納多雷導演所導演的這部經典大作第一次走進中國內陸的電影院裡,還不僅僅是這樣,甚至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4K修復,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尊重經典、延續經典。
  • 《海上鋼琴師》:1900不是一個人,我們都是1900
    導讀:《海上鋼琴師》:1900不是一個人,我們都是1900多年後才明白,他不能離開的不是那艘船,而是陪伴他一生的精神歸宿。《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孤僻純真與世無爭的天才鋼琴師,一個在海上誕生,又在海上離去的人,一個一輩子沒踏上過陸地的人。他的靈魂屬於大海,與音樂、鋼琴融為一體。
  • 《海上鋼琴師》1900是生性懦弱,還是內心的強大?
    義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在一艘巨輪上的傳奇故事。一艘豪華輪船載著2000到美國淘金的歐洲人,停靠在美國,帶著夢想和希望的人們都下了船,踏上了美國的土地,而船上卻留下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豪華艙的鋼琴上安靜地躺著。
  • 《海上鋼琴師》:孤獨,才是真正的自由
    《海上鋼琴師》劇照1900是個鋼琴鬼才,人們對他的評價都很好。很快,1900出名了,很多人都來船上,只為了聽見他的鋼琴聲。《海上鋼琴師》劇照1900有一個習慣——只在海上的時候才會彈鋼琴,船停下來或者是靠岸,他便會停止彈奏。馬克斯經常勸說1900,讓他下船去,憑藉著他這一身鋼琴絕技,能夠掙很多錢。
  • 《海上鋼琴師》為什麼1900最後沒有下船?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白月光,使很多人感同身受,今天就來解析一下的電影的經典橋段。相信1900和爵士樂發明者諾頓鬥琴的場景,不少人沒有看明白。而生於大海的1900,世界可能只是船艙最底層的那一隅,他有幸得到了黑人養父、醫生、廚師、水手和船長一起的照顧,才得以成為海上傳奇,所以他的人生哲學裡始終有大海般的包容和對人的友善。
  • 《海上鋼琴師》重映:關於夢想、堅守和孤獨
    2019年11月15日,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在中國內地上映。這是一個關於夢想、純粹、堅守和孤獨的故事。一切,是從1900年的遊輪維吉尼亞號開始。 黑人船工丹尼在頭等艙的鋼琴上撿到了一位白人棄嬰,為了紀念新世紀到來,他給孩子取名為「1900」。
  • 《海上鋼琴師》:倘若靈魂有了自由,人生又何懼孤獨
    《海上鋼琴師》,是書,是電影,是讀完看過後的一生嘆息,是含笑的悲傷,人生的種種疑惑在這裡或許可以找到答案,我們這一生,在殘酷的現實和嚮往自由的靈魂間究竟要如何去平衡?那些午夜漫上心頭的孤獨又要如何去排解?《海上鋼琴師》,原名又叫做《1900》,1900,是主人公的名字。
  • 關於《海上鋼琴師》LEMON1900的記憶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託納託雷的「時空三部曲」(《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之一,講述了一個叫LEMON1900的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LEMON1900是一個桀驁不馴、高貴自由的靈魂,他是出生在豪華海輪上的棄兒,被船上的黑人勞工收養,無師自通地成長為一個神奇的鋼琴師。他的技藝出神入化,「演奏起來仿佛長了四隻手」,不可一世的爵士樂創始人在他面前落花流水般敗北。他如炬的目光充滿洞察力,一顆心卻單純清澈如同稚子;海、船和鋼琴是他全部的生活,簡單而快樂。
  •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1900為什麼不下船?
    一,從導演的角度,導演不想讓1900下船。《海上鋼琴師》的導演是朱塞佩.託納多雷,出生於義大利西西里島。拍過很多大片,得過很多獎項。比如拍攝過《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和《天倫之旅》等。
  • 豆瓣9.2《海上鋼琴師》:孤獨者心裡的維吉尼亞號
    導語:《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納.託納託雷於1998年導演的一部描寫維吉尼亞號上一個孤獨的鋼琴家,沒有國籍,沒有護照,沒有姓名,甚至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存在。1900是俗世裡不存在的人,他的傳奇是由一個落寞失意的與他有過交集的人麥克斯娓娓道來的,一個驚才絕豔的音樂天才,一個性格迥異的絕世大師,最終和維吉尼亞號共存亡。
  • 《海上鋼琴師》1900的自由,就是永不下船
    《海上鋼琴師》是一個讓我忍不住看了又看的影片,雖然不通音律但不影響我對美妙音樂的欣賞,然而,最讓我動容的依舊是1900這個很具有個性和魅力的人。他為了實現心靈上的自由,一次都沒有下船。囂張跋扈的傑利用一種半強迫的方式讓1900與他決鬥,這是整個電影的高潮,很多人都在這場比試中沉迷了自己。那最後點燃的香菸,就像是給1900點燃了音樂生涯的輝煌。這時候的他,如果走下船,那麼一定會「博得身前身後名」風光無限吧,而MAX的空頭支票也不再是海上的泡沫。
  • 為什麼說《海上鋼琴師》的1900是幻想出來的角色?
    多年以前,很多人不理解《海上鋼琴師》裡的1900為何不想走下那艘維吉尼亞號輪船。隨著時光的堆疊,4K修復版電影登陸中國院線,越來越多人開始明白了。上映5天,這部早在1998年上映的高分老片取得了超過7000萬人民幣票房。
  • 《海上鋼琴師》:1900,孤獨使他自愈
    農民告訴了1900他自己的秘密, 愛人跟著牧師跑了,五個兒子死於瘧疾,他的人生操蛋又孤獨,1900理解。3.三個回合、兩支煙、一場battle隨著時間的過去,看過1900鋼琴演奏的乘客越來越多,他的名聲從海上傳到了陸地,傳到了爵士的發明者傑利的耳朵裡,他那麼驕傲,自然不服,於是高調的派人像1900發起了挑戰。
  • 《海上鋼琴師》1900為什麼選擇殉船,因為天使即使折翼也不願下凡
    《海上鋼琴師》的故事發生的背景就是那個年代,巨輪也是那個時代極具象徵意義的事物。故事的主人翁1900被遺棄在頭等艙的鋼琴上,被添加煤炭的工人丹尼·博德曼收養。有一天丹尼·博德曼被大型吊鉤砸中,最後身亡。1900又變回了孤兒,但是有一天1900坐在了鋼琴前,彈奏起了美妙的音樂,沒有人知道他什麼時候學會了彈琴,好像與生俱來,而且是天才中的天才。
  • 解讀電影《海上鋼琴師》中體現的悲劇式的自我存在主義
    一、導語《海上鋼琴師》是由義大利的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一部敘述性影片。它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並稱為「三部曲」。該影片講述了孤兒1900在郵輪上與鋼琴為伴,最終和郵輪一起消失在海上的傳奇故事。
  • 《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是英雄還是瘋子?天才還是自戀?
    定義這樣一個出生在遠洋巨輪上的男人,一生從未踏下過那條船,的確很有魅力,他內心的信念從未動搖。這個男人的名字是Danny Boodman T.D.Lemon 1900,因為他是在1900年被一個遠洋巨輪上被一個叫Boodman的機艙工在一個檸檬盒子中發現的一個嬰兒。
  • 一部沒有差評的電影,《海上鋼琴師》屬於孤獨者的治癒靈藥
    《海上鋼琴師》只屬於大師託納多雷,只有他才可以拍出如此深邃、看似風平浪靜卻又百感交集的作品。如《天堂電影院》的那份童真,如《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那般動人。他總會有一個角度,在某處擊中你,而這次,他選擇的是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