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重映:關於夢想、堅守和孤獨

2020-12-14 電商人晁蓋

一部電影,經受時間的洗禮,20多年後再度歸來,依然備受期待,這本就是一個傳奇。

2019年11月15日,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在中國內地上映。這是一個關於夢想、純粹、堅守和孤獨的故事。

一切,是從1900年的遊輪維吉尼亞號開始。 黑人船工丹尼在頭等艙的鋼琴上撿到了一位白人棄嬰,為了紀念新世紀到來,他給孩子取名為「1900」。然而在之後的一次意外中,丹尼不幸死亡,只有幾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為了孤兒。成日與鋼琴為伴的1900憑藉過人的天賦,無師自通的練就了一身連當時最負盛名的爵士鋼琴家都甘拜下風的鋼琴技藝,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感到不安。縱使遇到心儀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後,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衝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也不願離去。影片的最後,1900和他一直相伴的船一起被大火吞噬。

時隔21年再現熒幕,《海上鋼琴師》抖落風塵,依然能將人帶入那個浪漫悽美的海上故事。這部在豆瓣評分9.2的電影,不管看過幾遍,依然是許多影迷心中的白月光,而其中的臺詞更是堪稱經典,字裡行間將對生命來去的迷惘和追問展現得淋漓盡致,引人入勝,即使時隔多年,依然發人深省。

夢想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銷魂的船長,但都可以讓夢想遠航。」

影片開頭,當維吉尼亞號行駛到紐約港時,大家在薄霧中看到自由女神像的那一刻,都會驚叫一聲:「America!」這些,都是追尋美國夢的歐洲人。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會為夢想單純的活著,1900便是。1900的夢想就是音樂。在這艘船上,他為自己的夢想演奏,也為別人的夢想演奏。

捨棄陸地上的誘惑,捨棄情竇初開的愛情,捨棄財富與名望,甚至最後捨棄生命,1900隻是為了心中那份對音樂夢想的執著追求。每個人都有夢想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讓夢想遠航,大概是這世界最公平的法則。只要懷抱夢想,堅持不放棄,終將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而對於鍾雨清來講,火蝠電商就是他的夢想。從機緣巧合進入到電商行業開始,他便是從零做起,專門參與過學習培訓,掌握了出色的運營技術。一路從運營專員走到如今的電商公司董事長,他的夢想從未變過,那就是做好運營。而火蝠發展至今,始終秉承服務創造價值、技術是核心的理念,不忘初心,也正是在朝他的夢想穩步前行。

堅守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一直被世界裹挾向前,每天為了生活奔波,無法做到特立獨行只能隨波逐流,很多人活得並不純粹。而電影,卻向我們展示了1900對內心世界那份純粹的堅守。

陸地對1900而言,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他不會創作的音樂。他沒有下船,不是因為膽小,怯懦,而是一種清醒的懂得與選擇。懂得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選擇了對於純粹的堅守。

小王子中有一段話:「如果不去遍歷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寄託,可我們一旦遍歷了世界,卻發現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1900拒絕了那份經歷,選擇留在船上,選擇堅守著他那份對音樂的優雅,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人都該有自己的堅守,有自己內心想要的守護的東西,企業也是,只有有堅守,才不會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裡迷失方向。而火蝠電商的這份堅守,便是技術。

從技術起步,到如今經歷過多次業務調整與改革的火蝠電商,始終不變的就是對技術的重視和堅持。在今年的周年慶及各種表彰會上,鍾雨清不止一次地提到接下來的戰略重點仍然是技術,在他看來,技術是公司長遠發展的核心,無論怎樣變革,這都是不能也不該撼動的東西,做好技術沉澱,才能打牢根基,枝繁葉茂。

孤獨

「寧願一生孤獨,我不願隨波逐流。」

對於主人公1900來講,孤獨是他自出生便帶上的烙印。嬰兒時期被遺棄,沒有身份,沒有生日,沒有國籍,不知從哪裡來,不知道父母是誰,像一片無根的浮萍,恰好被風浪推到了丹尼爾面前,從此終生生活在這艘船上,沒再離開一步。並最終隨著一聲爆炸,與船身一起化為灰燼。

音樂,是唯一可以治癒他的東西。在音樂上,他是無師自通的天才。他用鋼琴讓上流人士為之翩翩起舞;也用鋼琴,讓底層的人為之動容落淚。

尼採說:「孤獨是我們的天性。」1900是孤獨的,好在他還有鋼琴和音樂。人們會被其他的新鮮事物吸引目光,只有他始終遨遊在另一個世界,通過音樂感受人的內心,感知世界。

呱呱墜地到落葉歸根,我們生來孤獨。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只是有幸遇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時,會有短暫的陪伴和溫暖;如果沒有,也是常態,我們就需要憑自己內心的信念獨自前行,早在創業初期,鍾雨清便深諳這個道理。

創業時期是最孤獨的階段,你孤注一擲,身後空無一人,因此只能咬牙前行。2014年7月火蝠初創,擠在狹窄的辦公室裡,兩位創始人也是踏上了一條孤獨之路。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沒有經驗,有的只是一身技能和一腔熱血,然而這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旁人的不看好和潑冷水。接下來的一年多,火蝠在質疑和諷刺中孤獨前行,卻從未想過退縮,逐步崛起,一步步到如今的規模,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夢想、堅守和孤獨,是我們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追索答案的問題,而《海上鋼琴師》告訴我們的,就是求索途中的迷惘與選擇。只要懷抱夢想,堅守本心,耐住孤獨,無論最後是何結果,都將無憾。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經典重映:一艘船,便是一生
    文 | 小糖妮子最近《海上鋼琴師》在中國大銀幕重映。儘管不止一次被蒂姆·羅斯的表演感動,但這次在寒冬中的大銀幕再次看到這艘船,又帶來完全不同的觸動。他在船上為船客們演奏的時候,看著他們從歐洲來到美國,追逐著屬於他們的夢想,但是1900自己卻從未想過自己的夢想,更不用說為了夢想而去追求些什麼。所以說,天才總是痛苦的這句話不假,他們太過於孤獨和痛苦。他們敏感而多情,從而更容易感到痛苦。
  • 《海上鋼琴師》:喧鬧的世界,孤獨的1900
    《海上鋼琴師》是朱塞佩執導的一部全英文的作品,影片背景也離開他的家鄉西西里島來到了海上。該影片講述的是傳奇人物1900出生在船上,從小有鋼琴天賦,一輩子未踏上過陸地,最後和維吉尼亞號一起死亡的故事。1900是個傳奇:鋼琴無師自通;從未踏足陸地;不被外物動搖。
  • 《龍貓》、《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老片重映為何如此吃香?
    那就是「老片重映」。2018年的《龍貓》、2019年的《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都引起了較高的關注,以及不錯的票房。為什麼這些古老的、大家早已看過一遍又一遍的片子,總能在電影市場佔據一席之地?《海上鋼琴師》1900的執著你真的釋懷了嗎?經典之所以能稱之為經典。那是因為他們經得起時間的打磨。
  • 《海上鋼琴師》中孤獨的自我:為什麼1900死也不肯下船?
    《海上鋼琴師》上映於1998年的義大利,至今已過去20多年。近日,這部評分9.2,在豆瓣電影【TOP 250】榜單中排名第15位的經典之作,在國內重映。這部電影讓無數觀眾在感動中唏噓著人生的意義,在沉思中嗟嘆著自我的選擇。很多觀眾說:我年輕的時候沒有看懂,但是我現在看懂了。
  • 《海上鋼琴師》再體面的異類都不會被人真正地愛
    《海上鋼琴師》一出生就被遺棄,他是一個偉大的天才。天才其實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所有的天才都是異類。而再體面的異類都不會被人真正地愛。梵谷、莫奈、高更、特斯拉、維米爾、伽利略、哥白尼、布魯諾……哪一個偉大的天才被當時的人們理解尊重過?一個都沒有。他們歷經磨難,被人視為異類,卻帶給世界無與倫比的美麗。
  • 《海上鋼琴師》1900是生性懦弱,還是內心的強大?
    義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在一艘巨輪上的傳奇故事。一艘豪華輪船載著2000到美國淘金的歐洲人,停靠在美國,帶著夢想和希望的人們都下了船,踏上了美國的土地,而船上卻留下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豪華艙的鋼琴上安靜地躺著。
  • 《海上鋼琴師》:用快樂譜一曲悲傷,夢想的幻滅
    大海波瀾壯闊,而海上的行船就像一隻鐵皮桶,包裹著童心,承載著夢想,在大海中搖曳,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海上鋼琴師,被「鐵桶」包裹其中,漂泊在蔚藍的大海上,那是「鋼琴師」的夢幻之旅,亦是夢開始的地方。《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4K修復版於2019年11月15日在中國上映。
  • 《海上鋼琴師》:孤獨,才是真正的自由
    《海上鋼琴師》劇照1900是個鋼琴鬼才,人們對他的評價都很好。很快,1900出名了,很多人都來船上,只為了聽見他的鋼琴聲。馬克斯是其中一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後,馬克斯加入了演奏隊,並和1900成為朋友。1900的名氣越來越大,不久,爵士音樂的創始人也來和他一決高下,1900贏了。自那之後,他更是名聲大噪。
  • 《海上鋼琴師》票房不理想,不是所有經典都適合再次搬上大銀幕
    年重映只取得2600萬左右票房;發哥張國榮主演的《英雄本色》在2017年重映也只取得了3500左右票房。 近日,又一部經典的好萊塢電影《海上鋼琴師》經過4K修復技術重新製作後在中國內地上映,只是這部口碑不比《鐵達尼號》差多少的經典電影票房成績卻並不是十分理想,上映兩天票房才僅僅突破
  • 解讀電影《海上鋼琴師》中體現的悲劇式的自我存在主義
    一、導語《海上鋼琴師》是由義大利的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一部敘述性影片。它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並稱為「三部曲」。該影片講述了孤兒1900在郵輪上與鋼琴為伴,最終和郵輪一起消失在海上的傳奇故事。
  • 鐵達尼號 海上鋼琴師 龍貓……經典重映 究竟是懷舊還是撈錢?
    半島記者 仲維莉誰也沒有想到,在如此豐盛的電影市場的今天,一部時隔21年的老電影重映居然在十幾天的時間就票房過億,力壓同檔所有影片。《海上鋼琴師》讓我們看到了經典重映影片的巨大市場,但同時也並不是每一部重製的影片觀眾都會買帳。
  • 「如果你是1900,你會下船嗎」,21年前的老片《海上鋼琴師》重映...
    誰也沒想到,「茉莉公主」和「暮光女」的動作大片《霹靂嬌娃》,俊男美女演繹唯美愛情的《大約在冬季》,範偉、陳數一眾實力派飆戲的《長安道》等上周五的多部新片,在票房和口碑上都輸給了一部21年前的老電影《海上鋼琴師》!
  • 《海上鋼琴師》一輩子生活在船上,卻活出了最精彩的人生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豆瓣9.2《海上鋼琴師》:孤獨者心裡的維吉尼亞號
    導語:《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納.託納託雷於1998年導演的一部描寫維吉尼亞號上一個孤獨的鋼琴家,沒有國籍,沒有護照,沒有姓名,甚至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存在。1900是俗世裡不存在的人,他的傳奇是由一個落寞失意的與他有過交集的人麥克斯娓娓道來的,一個驚才絕豔的音樂天才,一個性格迥異的絕世大師,最終和維吉尼亞號共存亡。
  • 有一種孤獨,與是否單身無關——《海上鋼琴師》1900(上)
    猶如獨孤求敗,才華太盛的人往往是孤獨的,因為世間難有敵手。海上鋼琴師1900卻不是因為沒有對手而感到孤獨,他只是因為孤獨而孤獨。1900,原名名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世人都可以了解到他在《海上鋼琴師》的傳奇故事。在父母把他遺棄在處女號上之後,這艘船成了他的家,他的生活,他的命運。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1900遇到了兩件重要的事情。
  • 《海上鋼琴師》:永遠的1900,一生的烏託邦浪漫
    而在之前也是被相關人士曝光出《海上鋼琴師》的中國地域海報由黃海操刀,在之後也是得到了證實,望著那飛舞在空中的帽子,再陪襯著似山峰一樣聳立的高樓,代表著世界的騰飛,也寓意著中國的崛起。在《海上鋼琴師》中主角1900用52個白色琴鍵、36個黑色琴鍵在螢屏上書寫自己的故事,望著他炯炯有神的雙眼仰望著漫漫青空,雖結局不太友好,但其內在的哲理卻讓多少人為之動容。
  • 《海上鋼琴師》:倘若靈魂有了自由,人生又何懼孤獨
    《海上鋼琴師》,是書,是電影,是讀完看過後的一生嘆息,是含笑的悲傷,人生的種種疑惑在這裡或許可以找到答案,我們這一生,在殘酷的現實和嚮往自由的靈魂間究竟要如何去平衡?那些午夜漫上心頭的孤獨又要如何去排解?《海上鋼琴師》,原名又叫做《1900》,1900,是主人公的名字。
  • 《海上鋼琴師》:成本2千萬美元的影片,上映後卻輸給鐵達尼號
    2019年11月15日,《海上鋼琴師》終於在內地上映了。這部影片有多經典呢?人們曾將它和鐵達尼號一起,比作19世紀最偉大的兩艘船。就連黃海操刀《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重映的海報,都曾多次登上熱搜:這部21年前的電影,於11月15日在內地上映,上映後票房表現竟然不俗。11月15日,也就是周五,有3部備受矚目的電影上映,霍建華馬思純的《大約在冬季》、好萊塢大片《霹靂嬌娃》還有就《海上鋼琴師》。
  • 《海上鋼琴師》:怦然心動
    《海上鋼琴師》看過好幾遍了,每次看都會被1900忠於自己內心,恪守自己意願的孤絕所感動。音樂之於1900,不是技藝,而是生命。黑白88個琴鍵,在他的雙手照拂下,變化出無窮的旋律,表達出萬千的情感。他在維吉尼亞號上是輕鬆的、自由的,他在他的琴聲中是放鬆、愜意的,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喜歡的、所能把握和認同的,給他帶來安全感。
  •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 飽含人生選擇寓意解鎖內心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 飽含人生選擇寓意解鎖內心  即將於11月15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的經典佳片《海上鋼琴師》,11月11日曝光中國區紀念版海報。這幅完美呈現出浪漫傳奇意境的唯美海報,是由著名海報設計師黃海親自操刀製作。畫面使用了船窗、大海、滿月、紐約、禮帽等標誌性元素,展現出天才鋼琴師不凡的精神世界,「與世事的順流逆流相比,不動,需要更大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