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創始人|葆元醫藥創始團隊:爭取3年內推出首款產品 B輪融資即將...

2020-12-12 騰訊網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今年8月,葆元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下稱「葆元醫藥」)宣布,公司完成超2000萬美元A+輪融資。《科創板日報》記者獨家獲悉,葆元醫藥即將開啟B輪融資,預計將在今年春節前完成,融資額或在5000萬美元左右。

葆元醫藥成立於2018年11月,由執行長王鈞源博士、首席醫學官顏冰博士和首席商務官鄭利華博士聯合創立,是一家聚焦臨床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其早期主要商業模式為以授權引進(License-in)能滿足臨床需求的創新藥物的全球權益,進行產品技術合作、全球臨床開發註冊及商業化。

在創立葆元醫藥之前,王鈞源曾在中國及美國就職於默克、百時美施貴寶、輝瑞、默沙東等國際製藥巨頭,並擔任重要管理職務。顏冰則是醫生出身,後轉型做臨床研究,曾擔任輝瑞醫藥全球臨床開發副總裁,主管中國臨床研究部以及亞太區疫苗研發部。鄭利華擁有法律和生物醫學博士學位,在華爾街國際律所工作近8年,後續於2015年至2018主導創立專長於風險投融資和智慧財產權交易的紐約律所。

談及創業初衷,王鈞源表示,其於2014年從美國回到中國時發現,受限於諸多因素,當時跨國藥企並沒有很大的動力將一些優質的創新藥帶入中國。「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能將一些中國臨床急需的好藥快速推入市場。」

用顏冰的話說是「天時地利人和」讓三人聚到一起,「我們原本就相識,大家一碰撞覺得我們是可以一起做一些事情的,彼此之間也能有互補。」最後因為AB-106這個產品,三人在2018年正式創立葆元醫藥。

從跨國藥企高管到創業者,如何帶領葆元醫藥發展?授權引進(License-in)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商業模式?公司何時會有產品上市?後續有何計劃?為向投資者提供進一步信息,《科創板日報》記者對葆元醫藥創始團隊進行了連線專訪。

圖|葆元醫藥創始團隊

問商業模式:License-in如同鍊金 沒有加工能力也不行

葆元醫藥是典型的以License-in起步的企業,公司目前的在研管線擁有3款臨床候選藥物,均為從外部引進。

License-in是一種產品開發模式,即引進方通過向授權方支付一定的費用(通常為支付首付款,並約定裡程碑費用及未來銷售提成),從而引入藥品專利和技術,進行後期研發和商業化。

目前,市場對License-in模式評價不一。有支持者認為,這種模式可以幫助實現快速研發。但也有行業人士質疑此類藥企的自主研發能力。

對此,王鈞源表示,當在談論一個資產好不好時,不應該是靜態的。「這就好比金礦裡的金子,就算知道裡面有黃金,但真要把它逐步提煉出來到99.9%的金條,沒有加工能力也是不行的。」一款藥物從研發推動到獲批上市,臨床開發中間的每一步都有風險,王鈞源認為葆元醫藥的團隊成員過去已經有過成功的經歷,具備識別風險、降低風險的能力。

鄭利華還補充道,後期公司也會建立自己的藥物發現能力,「公司後期發展將會有自主研發和License-in雙軌驅動。」

問產品:現階段偏好腫瘤 將來也考慮擴大組合

在產品方面,葆元醫藥於9月8日宣布通過其子公司安赫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第一三共株式會社(下稱「第一三共」)籤訂了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領域候選創新藥物的許可協議。這是葆元醫藥從第一三共引進ROS1/NTRK雙靶點選擇性抑制劑Taletrectinib(AB-106)後,雙方再次達成合作授權。此次交易合作之後,葆元醫藥擴展腫瘤領域在研管線到3個創新分子。

葆元醫藥新引進的兩款創新藥物分別為DS-1001和DS-1205,葆元醫藥代碼分別為AB-218和AB-329。據王鈞源透露,AB-218是一種能夠穿透血腦屏障靶向IDH-1突變體的強效高選擇性新型抑制劑。葆元醫藥將在除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場開發AB-218的腦膠質瘤適應症,和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膽管癌的其他潛在適應症。

AB-329則是一款新的強效高選擇性AXL抑制劑。葆元醫藥將在全球開發AB-329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或第三代EGFR抑制劑聯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以及其他實體瘤和血液腫瘤等適應症。

王鈞源表示,公司現有的三個資產都是腫瘤的小分子產品,目前對於腫瘤的偏好性更強一些。「但我們的團隊成員在很多治療領域都有成功的經驗,所以從本身的開發能力上來說,遇到好的資產哪個領域都可以開發,契合我們團隊和管線的產品的話,我們也會考慮引進。」

顏冰亦表示,公司其實也評估過一些其他類型的產品,包括皮膚科、眼科、疫苗類等,只是各方面評估下來目前覺得不合適。

談發展:未來3年爭取推出首款產品 也爭取IPO機會

談及未來3年的發展,王鈞源表示首先目標是產品要上市。「AB-106作為核心資產會最快上市,我們預期是2023-2024年可以上市,再下一個產品可能是到2025年左右,這樣基本上就形成了一個產品梯隊。」

關於AB-106上市後的市場預期,王鈞源認為,保守估計全球頂峰銷售額會在3億美元左右,如果臨床數據比預期更好可能還會高於這個數字。

在資本方面,鄭利華表示,公司馬上就要啟動B輪融資,希望是在2021年春節之前能夠完成,融資金額5000萬美元起步。王鈞源還補充道,接受採訪當天其正在蘇州參加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他將在會上做一個路演,「從這個角度講B輪融資今天就算正式啟動了。」

此外,王鈞源表示,公司在今後也要尋求上市。「也許一年半我們就可以到IPO階段,三年左右是最長的了。現在我們的目標是爭取兩年左右,也就是到2022年底左右可以IPO上市。」

相關焦點

  • 創投日報 | 「葆元醫藥」獲德誠資本 1 億元A輪融資,「川土微電子...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融資新聞報導 「葆元醫藥」獲德誠資本 1 億元A輪融資,將用於抗癌新藥研發  「川土微電子」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主攻射頻與隔離器晶片國產化替代市場
  • 葆元醫藥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藥物 合作方第一三共保留腦膠質瘤...
    公司官網顯示,葆元醫藥成立於2018年11月,是一家致力於開發新型腫瘤療法的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總部位於中國杭州,並在北京、上海和紐約分別設有辦事處。公司主要在研產品Taletrectinib(AB-106)是一種下一代的、高效的、高選擇性的可以穿過血腦屏障的針對ROS1突變和NTRK突變的激酶抑制劑。
  • 連線創始人|星期零Kiki:一年拿下3輪融資 植物肉憑什麼站上風口?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科創板日報》記者近日獲悉,中國植物肉創業公司「星期零」在2020年即完成了三輪融資,最新一輪A+輪融資由光速中國領投,金額在上億元級別。植物肉到底是什麼?是如何生產的?中國的植物肉市場有多大?星期零的產品、渠道又是怎樣布局的?
  • 光速中國領投營銷雲企業Convertlab B輪超1億人民幣融資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 李明珠國內領先的營銷雲企業Convertlab營銷實驗室今日宣布完成B輪超過1億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光速中國和騰訊產業生態投資領投,彬復資本繼續跟投。至此,Convertlab營銷實驗室作為中國營銷雲賽道率先進入B輪的公司,進一步確立國內「一體化營銷雲」的領先地位。Convertlab聯合創始人兼CEO高鵬表示,此輪融資將用於招募行業優秀人才,在持續投入技術,夯實產品布局的同時,提升Convertlab的商務與生態能力。
  • ...獲1.3億美元B輪融資,「瑞萊智慧RealAI」獲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
    白犀牛無人車成立於2019年4月,由前百度自動駕駛團隊成員朱磊創立。在創立白犀牛之前,朱磊曾是另一家自動駕駛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幾周前,36氪曾報導,前百度自動駕駛核心成員夏添加入白犀牛,任聯合創始人和CTO。
  • 鹿馬智能完成B輪融資 創始人稱將融資用於完善酒店數位化運營解決...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桂小筍12月21日,鹿馬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鹿馬智能」)宣布已經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CPE領投,老股東雲時資本、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Zoom天使投資人跟投。資金將用於酒店數位化應用的開發和落地及與之相關的人才投入,重點推進「HIOS」酒店智慧雲平臺的研發拓展,以及酒店SaaS產品的市場化推廣。「此輪融資將幫助我們進一步完善酒店數位化運營解決方案,強化公司在智慧酒店場景應用服務領域的優勢。」
  • Immunocore公司完成1.3億美元B輪融資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當地時間3月2日,藥明康德合作夥伴Immunocore公司宣布完成1.3億美元B輪融資,以拓展其創新科技平臺的發展,並推進其在研產品的開發。
  • 兒童英語啟蒙學習產品「彩虹堂英語」獲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投資界9月13日消息,兒童英語啟蒙學習產品「彩虹堂英語」近日完成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微影資本。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體驗升級,包括引進優質繪本、教研開發、趣味遊戲化交互升級及學習效果優化。
  • 創投日報|「曲線智能」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賦樂科技」完成數千萬...
    賦樂科技成立於2016年下半年,創始團隊主要來自清華大學網絡安全實驗室,長期聚焦於網絡空間研究領域,專注實現從網絡空間大數據採集、到人工智慧分析與預測、再到平臺化產品的商業落地,涵蓋2G/3G/4G/5G以及固網下的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衛星網際網路等網絡空間場景……(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創始人暢談20年新藥研發經驗
    動脈網獨家獲悉,啟愈生物今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君度投資和沃生資本共同投資。此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主要項目的臨床前開發。生命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協助本輪融資。啟愈生物創始人 屈向東啟愈生物創始人屈向東具有20年的國內外新藥研發經驗,1999年3月至2012年初曾先後在美國供職於細胞治療公司(Cell Therapeutics Inc.)
  • 創投日報|「高浪」獲鄭志剛C資本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美餐中國化...
    原價49元的一檔小說(無瑕疵、無筆記)回收價格為39寶豆,一檔衣物回收價格則在5-20寶豆不等。電商板塊目前以「閃購」形式為主,即限時銷售,用寶豆可以抵扣,商品皆為全新而非閒置品。創始團隊認為,中國閒置品交易市場已經接近萬億,且還在以每年約30%的速度增長。
  • 小咖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以桌面智能咖啡機切入辦公室場景
    主打辦公室等小場景的桌面式智能自助咖啡機「小咖」已於年前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領投方為黑馬基金,跟投方為風雲資本、老股東及一家可以帶來戶外廣告資源的上市公司戰略投資方;小咖曾在 2017 年 7 月獲得水木資本領投,探針基金(長江與中歐商學院校友背景及企業資源)和點滴關懷(線上企業福利與員工服務平臺
  • 專注於微生物活體藥物開發,柏覓醫藥完成約2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投資界消息,蘇州柏覓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柏覓醫藥)宣布完成約20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由薄荷天使基金與湧鏵投資共同領投。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完成從健康人體中分離目標功能菌株,並對其進行單菌水平的功能驗證和鑑定工作,以及根據目標適應症完成複合菌的初步組合。
  • 連續三年增長率超過300%,蘭雀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2019年,蘭雀曾獲得來自啟承資本的億元A輪融資。「蘭雀」註冊於2016年,是一個進口牛奶果汁品牌,2017年10月開始陸續上線京東超市、天貓超市、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每年增長率都超過300%。2020年「蘭雀」開啟全渠道策略,從線上走到線下,預計今年銷售額達近10億元。
  • 藍湖照明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投資界(ID:pedaily2012)4月30日消息,白色雷射照明核心器件研發生產製造商藍湖照明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野草創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在多個研發方向上的新產品研發。藍湖照明科技就是一家專注於雷射照明領域的研髮型企業。
  • 賽科希德、泰格醫藥上市;14家企業融資
    3、阿諾醫藥完成約1億美元C輪融資 8月4日,據消息稱,總部位於杭州的阿諾醫藥已完成1億美元左右的C輪融資。 阿諾醫藥是一家臨床階段的全球性生物製藥公司,主要開發腫瘤免疫治療藥物。
  • 劑泰醫藥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峰瑞資本領投
    近日,動脈網獲悉,劑泰醫藥(METiS Pharmaceuticals)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峰瑞資本領投,源碼資本跟投,晶泰科技戰略跟投,華興Alpha擔任此次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融資將用於同步搭建中、美兩地AI醫藥製劑優化平臺,並與國內外合作藥企推進位劑新藥管線研發及臨床前製劑開發。
  • 36氪首發丨ffit8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年內有望加入「億元俱樂部」
    36氪獲悉,11月9日,健康食品品牌ffit8正式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由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領投,厚為資本(芒果次元基金)、微念科技創始合伙人羅一(曾孵化李子柒品牌)跟投。此外,首輪投資方復星銳正資本繼續跟投加碼。據悉,ffit8兩輪融資均由疆域資本提供財務顧問支持。
  • 連鎖婚禮堂品牌格樂利雅獲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近日,連鎖婚禮堂品牌「格樂利雅」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由元生資本領投,上汽恆旭資本跟投,指數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的資金將用於獲取線上流量、線下拓展店鋪及擴大品牌背書等。今年2月,格樂利雅曾獲得來自嘉御基金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
  • 美味不用等創始團隊向口碑出質股權,曾獲阿里美團百度等投資
    天眼查信息顯示,5月14日,包括「美味不用等」創始人兼CEO謝新法、聯合創始人兼CTO鄭國春、聯合創始人兼CMO陸瑞豪、聯合創始人兼CSO楊佳佳在內的四名創始團隊成員悉數將自己持有的股權出質給口碑(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