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姜你軍」「向錢蔥」「豬堅挺」幾時休?

2021-01-20 人民政協網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產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市場,大部分農產品告別了普遍短缺的時代。然而,近年來,農產品「賣難」現象卻每隔幾年就出現一次,「蒜你狠」「姜你軍」「向錢蔥」「豬堅挺」等幾乎沒有停歇,屢次上演的價格「過山車」行情已超出合理範圍,嚴重地擾亂了農民的正常生產經營決策。農產品「賣難」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市場規律?破題出路又何在?如何在生產和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形成有序、高效、可持續的生產、經營、消費環境?這些問題一直是人們思考和關注的熱點。

圍繞「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議題,民革中央先後赴青海、四川、廣東、重慶等地開展專題調研,並組織了多個民革省級組織開展相應調研。此外,民革中央還組織了民革黨員中的全國政協委員以及民革黨內外「三農」專家進行了深入研討,力求拿出高水平、高質量的調研成果,為助推「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作出民革應有的貢獻。

品牌是農民的搖錢樹

雖然我國已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但近幾年來,一些農產品始終未能從根本上走出暴漲暴跌的怪圈。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按理說,農產品市場是很大的,那麼農產品「賣難」究竟難在哪裡呢?

2020年9月16日,廣東江門市新會區,著名的「陳皮之鄉」迎來了一批特殊客人,他們就是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率領的民革中央調研組。

調研組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調研

被譽為廣東「三寶」之首的新會陳皮,早在宋代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行銷全國和東南亞、美洲等地區。上世紀90年代中期,新會陳皮出現衰落。近年來,新會陳皮再度興起,2018年全產業鏈產值達66億元,帶動全區農民直接收益12.6億元。2019年,新會陳皮入選全國鄉村產業振興典型案例。這裡在農產品銷售方面有哪些成功經驗?是否還存在瓶頸問題?

穿過高高的村標塔和造型別致的牌樓,走進新會陳皮村市場有限公司(下稱陳皮村),只見工人採用熟練的刀法三瓣開皮,標準化倉儲中心儲藏著近千噸陳皮,商鋪貨架上的陳皮產品琳琅滿目。

「8年前,這裡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陳皮村村長吳國榮表示,當時,新會陳皮處於分散經營的狀態,種植面積僅有2萬多畝,陳皮行業產值不足3億元,且大部分果農採用古老的方法製作陳皮,存在靠天吃飯的情況。

2013年,吳國榮斥資創立了新會陳皮村市場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不過,新會果農習慣稱他為「陳皮村村長」。

有多年國際貿易經驗的吳國榮深知,很多地區在發展產業過程中,都存在小、散、亂種植的情況,其結果就是產業難以做大做強。要保障新會陳皮這個傳統品牌,關鍵是抓好生產和加工環節。

「按照國際標準化的理念,果子應洗乾淨且驗收合格才能去製作陳皮,如果忽略了這一點,達不到食品安全要求,這個產業就發展不起來。」吳國榮說,村裡的人卻認為,洗乾淨之後陳皮就沒那麼好了。此外,對於將果皮置於曬場內自然晾曬乾的方式,吳國榮也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來,將果皮放在地上曬,過於依賴天氣的好壞,「要是下雨了,陳皮就曬不幹了。」

為了讓果農接受標準化的做法,吳國榮選擇用科學數據來證明。他將低溫熱風風乾後的陳皮和使用傳統晾曬方式製作的陳皮進行比較,讓果農看裡面的微量元素有沒有受到損害。

「現在很多果農都開始使用小型清洗機,把果子洗乾淨之後再開皮。」吳國榮說。

如今,新會陳皮村已告別昔日的小作坊式生產,用現代農業的標準和方式來打造陳皮行業,同時建立行業質量、加工及倉儲標準,實現陳皮產業優質高效生產。據了解,2019年,陳皮村整體營收達6.2億元。

「作為投資平臺,陳皮村為農戶提供了銷售渠道,為投資者提供了採購渠道,有效解決了陳皮銷售問題,推動了陳皮產業進一步發展。」調研組表示,產業發展要從小農種植走向規模耕種、從作坊式加工走向工業化生產、從單一農業走向產業融合,借力科技推動發展很重要。

「陳皮作為新會一張寶貴的名片,還需創新品牌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調研組指出,目前新會陳皮市場上「有產量無規模」「有品質無標準」「有產品無品牌」的現象比較普遍,叫得響、過得硬的品牌產品比較稀缺。市場上的陳皮花生、陳皮糖、陳皮餅等產品屬於常見消費品,在同業中競爭力不大,未能凸顯新會陳皮的價值。「已研發的陳皮產品競爭力較弱,『90後』和『00後』對陳皮的了解和接觸不多,原因就是沒有相應的陳皮產品能夠引起關注。」

調研組建議,地方政府應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科學引導產業發展和企業發展,讓龍頭企業錯位發展,改變目前「同質化」、無品牌的現狀。同時,也要根據新會柑地理標誌產品的要求,保持新會柑種性特點和獨特的生長環境,防止因追求一時利益而改變新會柑的特有品質,並建立詳細的陳皮加工、曬制、貯藏等行業工藝規範,制定驗證標誌研究可行措施,保證市面上的陳皮陳化時間無誤導消費者,保障民眾的消費信心,爭取早日將其升級為中國品牌甚至世界品牌。

延伸產業鏈贏得大市場

離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黃水鎮鎮政府不遠的地方,有一片黃色的大磚房。房屋頂上蓋著石棉瓦和玻璃瓦,房屋內部則熱氣騰騰,工人們正忙著將一堆堆土褐色的中藥材裝袋,準備搬上大貨車。

這土褐色的藥材便是黃連。石柱縣是我國有名的「黃連之鄉」,種植黃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目前,石柱在地黃連達5.7萬餘畝,年產量佔全國60%、世界40%,還形成全國最大的黃連交易中心。2019年黃連產值3.65億元,帶動1050戶貧困戶戶均收入3萬元以上。2020年9月19日,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率調研組走進這裡,就農產品生產銷售情況進行調研。

調研組在重慶市石柱縣調研

「漲了、漲了!現在125元一斤,賣不賣?」

「這個價格還可以,我家還有3000斤,你看哪陣來收?」

「那行,你把黃連準備好,我明天就安排車去拉。」

在重慶中村農產品有限公司見到總經理秦聯發時,他正和一位連農打電話。

掛掉電話後,秦聯發笑著說:「現在賣黃連輕鬆得很,不管是幾百斤還是上千斤的生意一個電話就能搞定。」而在以前,對於石柱縣的一些連農來說,賣黃連如同「吃黃蓮」,是比種黃連還要苦的差事。

石柱縣地處山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受此影響,石柱交通發展歷史欠帳較多。由於道路不暢,大車進不來,農產品運不出去,連農要想賣黃連全靠自己背著去,路途的艱辛對走慣山路的村民來說不是難事,難的是背出去的黃連常常被壓價。「黃連5年一熟,一年只賣得到幾千元錢,而這5年的悉心照料卻是一天不能少。真的是苦啊!」從小耳濡目染黃連種植買賣之苦的秦聯發感嘆。

2003年,秦聯發成立了重慶中村農產品有限公司,並在大山裡建起了佔地1.7畝的黃連加工小作坊。他打破傳統的黃連生產銷售方式,用機械化的方式烘乾黃連、將黃連切片賣,讓黃連的效益提高了25%,在當地轟動一時。

「小作坊機械化程度不高,產品質量不能滿足新要求。」秦聯發表示,隨著市場對產品質量日漸提升,他萌生了建標準化加工廠的想法。2016年,在石柱縣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下,秦聯發的重慶中村農產品有限公司重新選址,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佔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加工廠,黃連年加工能力能由150噸躍至450噸。

近年來,石柱縣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通過區域化布局,打造規範化的種植基地,同時大力推動「黃連大品種開發」項目建設,完成黃連交易市場建設電子化交易信息自動採集和流通體系建設,以提高黃連產業發展。目前,石柱縣每年穩定黃連面積5.8萬畝以上,年產量3000噸以上,實現產值3.6億元。

「石柱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氣候等條件,黃連、蓴菜等特色產業發展思路清晰、路徑明確、措施具體,效益顯著,市場前景廣闊。」調研組認為,石柱縣規範了黃連種植及加工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維護了石柱黃連品牌。

不過,調研組也指出,石柱縣在黃連產品購銷方面沒有統一的組織機構或者具備市場主導能力的龍頭企業,並未真正將廣大連農組織起來,從事黃連生產、加工、購銷活動,形成利益共同體。「目前石柱縣大部分黃連深加工都在外地,石柱黃連資源未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使得黃連帶給石柱的附加值大打折扣。僅靠出售原材料,不但經濟效益不高,而且市場風險極大。」

據了解,石柱黃連產品的加工率不到5%,黃連初級產品與加工產品的產值比例僅為1:0.01左右。到目前為止,除了以黃連為主要原料的「五黃養陰顆粒」外,尚無其他以黃連為主要原料的成熟產品。

「石柱黃連的產業化特別是精深加工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調研組建議,石柱縣應加強黃連產業化研發能力建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延伸產業發展鏈,提升產品附加值,並將與黃連相關的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及技術裝備進行整合與統籌協調,以實現科技資源、研究信息和技術成果的互通與共享,增強深度研發與攻關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質量並及時轉化為生產力。

此外,調研組也指出,加快推進黃連產業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除了龍頭企業自身建設與發展需要持續巨額投入以外,也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國家資金的大力支持。石柱縣在對黃連產業投資時應儘量將不同性質、渠道、用途的資金進行統籌安排,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重點投向關係黃連產業全局的大型綜合性項目,側重扶持黃連產業化龍頭企業。

強化產銷對接促農產品增值增收

「因為信息不對稱、盲目生產等原因,單打獨鬥種蔬菜往往會虧本,甚至有時候種出的菜濫市,導致『菜賤傷農』。在農產品產業鏈中,流通環節至關重要!」2020年8月19日,在四川省彭州市鳳霞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徐開友對民革中央調研組如是說。

作為全國主要「南菜北運」和冬春蔬菜生產基地、西南地區最大的商品蔬菜生產基地,彭州蔬菜種植面積達82萬畝,每年商品蔬菜總產量達1200多萬噸,近一半外銷。農民人均蔬菜收入近600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1%。

在這一系列驕人成果的背後,彭州蔬菜產銷有何秘訣?民革中央副主席張伯軍率調研組來到了這裡。

調研組在四川省彭州市調研

作為中國五大商品蔬菜生產基地之一的彭州,其生產的蔬菜均以高品質外銷鮮菜為主。如何保證「大地菜」生產的可持續性和可盈利性是彭州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其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和信息共享。為此,當地建立了一個融農產品批發、加工、物流、進出口貿易和電子商務平臺於一身的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

「我每天可以賣掉100多噸青椒,按一噸8000元的價格計算,每天的交易額在80萬元左右。」在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已經做了十幾年青椒生意的四川人陳洪笑著說,他原來在成都東郊的一家蔬菜批發市場,後來搬到這裡,「相比而言,這裡貨源充足,信息發達,物流便利,生意好做多了。」

據了解,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設立了電子結算系統、檢驗檢疫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並從農產品的生產和流通兩個環節建設信息系統平臺,全國聯網,能準確及時掌握、發布各地市場品種、行情、供求等信息,為商戶經營提供參考。

近幾年來,交易中心又重點發展農產品物流產業,並在全國9大物流區域中的6大區域、重要節點城市,建立以大型物流中心為軸心的農副產品物流網絡體系。

目前,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已形成集農副產品展示交易、加工倉儲、冷鏈配送、安全溯源以及配套商務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農副產品交易集散節點平臺。據悉,彭州蔬菜市場常年果蔬交易量1.5萬噸/天,輻射半徑500公裡以上的川渝、西南、西北、華北等地,實現了「買全國、賣全國」的大流通格局,年交易額230億元以上,並已初步具備「價格形成中心、信息發布中心、會展貿易中心、科技交流中心、集散物流中心」五大中心功能。

調研組表示,整體而言,蔬菜在彭州農業產業體系中的地位愈加突顯,逐漸改善了農民生活水平,在全國開始形成「南北皆彭州」的格局。

不過,調研組也指出,雖然發展程度不斷上升,但彭州蔬菜市場還需要規範採後的精細化加工與深加工技術,鼓勵加工企業的發展,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產品結構調整,立足農戶利益。

在調研組看來,彭州市蔬菜產業的種植者多是當地農戶,且多為散戶,採用的種植方法也相對比較落後,表現出了彭州市蔬菜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存在不足。同時,彭州市蔬菜種植人員基本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甚至有部分是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學習能力較弱。由於他們自身學歷與水平較低,無法進行科學、合理的信息整合與分析,在實際生產跟風狀況普遍。此外,農戶對於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等高科技產品與技術基本不懂,很難利用這些來獲得信息和解決問題,消息閉塞直接導致農戶種植不能與市場需求形成較高的匹配度,經常出現供過於求的供需矛盾問題。

調研組建議,當地政府應有意識地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力度,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加強科技技術種植。同時,要培養、建立多個龍頭企業,形成聯合帶動的效果,引導龍頭企業引按照市場需求變動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加工方式、銷售方式。

此外,調研組認為,以批發市場為中心的物流模式是現階段彭州蔬菜物流的主導模式,但是,站在未來人們對蔬菜需求更高、更安全的角度,還要進一步構建完善的流通鏈條。「如何通過提高各個主體的組織化程度是彭州蔬菜流通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未來更好適應消費細分化的需求來看,必須發展其他類型的物流模式,這樣更利於蔬菜標準化、專業化生產和蔬菜品質的大大提升。」

記者:孫金誠

編輯:黃喆

相關焦點

  • 「向錢蔥」「姜你軍」來了
    當「向錢蔥」「姜你軍」悄悄來襲,消費者們對於這些每天都用到,而又漲價的調味品如何看待?來和記者一起看今天的調查。2「姜你軍」:精品洗姜最高賣15元/斤除了「向錢蔥」在年末發威,「姜你軍」也在近期實力亮相。
  • 「向錢蔥」「姜你軍」捲土重來 河南姜價漲到10多塊
    (原標題:「向錢蔥」「姜你軍」捲土重來!價格要直追豬肉?) 【民生調查局】編者按:這裡是民生調查局,見人所未見,調查民生之變。
  • 「向錢蔥」取代「姜你軍」「蒜你狠」:大蔥種植面積較去年少3成
    「你知道我們多為難嗎 ?我們提著禮品去農戶家買蔥,價格給低了(農戶)都不賣」,12月17日,一名銷售大蔥的商家向記者表示自己今年冬季在章丘收蔥非常不易。作為當地特產,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的章丘大蔥以「辣味稍淡、微露清甜、脆嫩可口」而聞名,每年冬天都有不少商家前往收購,隨後銷往全國。今年,章丘大蔥供不應求,價格暴漲。
  • 「向錢蔥」「姜你軍」迎來「翻身之日」 姜蔥咋不上天?
    「向錢蔥」「姜你軍」迎來「翻身之日」 姜蔥咋不上天? 2020-12-09 17:25: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向錢蔥」「姜你軍」捲土重來了!
  • 「向錢蔥」「姜你軍」迎翻身日:蔥價4年新高 姜價6年新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你算哪根蔥?我是「向錢蔥」!@民生調查局作者:謝藝觀這裡是民生調查局,見人所未見,調查民生之變。關注你想關注的、你沒關注的,調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向錢蔥」「姜你軍」捲土重來了!近日,「大蔥身價飆升」「生薑價格翻了近一倍」連番登上熱搜,當食材中的輔料身價超過主料,有網友不禁感嘆,「以前吃黃燜雞總是把姜塊當成雞肉,現在比雞肉還貴,且吃且珍惜。」圖為北京一家超市內售賣的姜。
  • 蔥姜價格大漲 「向錢蔥」「姜你軍」為啥捲土重來?
    【解說】近期,蔥姜價格大幅攀高,接連登上熱搜,網友戲稱「向錢蔥」「姜你軍」迎來「翻身之日」。  【同期】北京居民 徐女士  從9月份左右漲起來的,現在就是很貴唄,因為你這個反正北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那它那麼貴你也不能不吃啊,你就少吃唄。
  • 「蔥忙漲價」後「姜你軍」「蒜你狠」也來了
    隆冬將至,氣溫不斷下降,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蔥姜蒜「身價」卻在火熱上漲。社交媒體上,有網友吐槽「前幾天去買老薑蒸螃蟹吃,差點吃不起了」。12月1日至2日,山西晚報記者走訪太原市各大超市、菜市場發現:繼「蔥忙漲價」後,「姜你軍」「蒜你狠」也來了,生薑每斤零售價已超過1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翻番;大蒜價格也比其上市價格翻了一番。
  • 「向錢蔥」「姜你軍」捲土重來?山東章丘毛蔥價格每斤1.3元,同比增...
    「向錢蔥」「姜你軍」又要捲土重來?據央視財經報導,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主產區山東章丘長白大蔥毛蔥的價格每斤在1.30元左右,同比增長160%。而另一個大蔥主產區河南新野的鐵桿大蔥毛蔥價格每斤在1.45元左右,較8月下旬相比每斤增長0.8元,上漲123.08%。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大蔥種植效益較差和主產區水澇影響了大蔥單產。
  • 「蒜你狠」捲土重來?近期大蒜多少錢一斤?年底行情走勢怎麼樣?
    最近一段時間,生薑價格大漲,姜你軍捲土重來,讓很多人驚掉下巴。與姜你軍同屬於2010年十大網絡熱詞之一的蒜你狠,今年的行情怎麼樣呢?有沒有跟著生薑的行情走勢一起大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杭州大蔥價格瘋漲快趕上雞蛋 網友調侃「向錢蔥」
    「蒜你狠」走了,「向錢蔥」來了  一根大蔥快趕上一斤雞蛋  「去年,一斤雞蛋等於三斤大蔥;今年,一斤大蔥等於兩斤雞蛋」,「以前煎餅裡可勁兒放蔥花,現在煎餅裡可勁兒放雞蛋」……經過了「蒜你狠」、「豆你玩」,現在農貿市場裡又來了一位「向錢蔥」,不少網友又開始了調侃。
  • 一塊姜8.3元,「姜你軍」重出江湖?
    近年來,從「蒜你狠」到「向錢蔥」再到「姜你軍」,這些博人眼球的綽號背後,也透露出價格上漲「昨日重現」的怪圈。業內普遍認為,供需不平衡是生薑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自然是供需不平衡了!」毛家橋農貿市場裡多年從事蔬菜批發的陳先生分析,生薑價格上漲,最主要的原因是產量下滑,導致供應不足,價格上漲。
  • 大蔥5.98元/斤,被稱作「向錢蔥」!為啥這麼貴?
    繼「蒜你狠」、「姜你軍」之後如今大蔥身價猛漲每斤直逼6元被小夥伴兒稱為「向錢蔥」就連批發商也說——沒見過這麼貴的大蔥!
  • 「蒜你狠」再度來襲 巴西大蒜價格是牛肋骨兩倍
    曾幾何時,中國的大蒜價格瘋漲,「蒜你狠」一詞很快成為流行語。筆者發現,原來巴西也有「蒜你狠」,如今的大蒜價格居然高達每公斤24.9雷亞爾,生薑價格則為每公斤10.49雷亞爾,也算得上「姜你軍」了。最誇張的是一款貌不驚人的紅椒,每公斤居然要35.9雷亞爾,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
  • 巴西也有「蒜你狠」 一公斤價格幾乎是牛肋骨兩倍
    曾幾何時,中國的大蒜價格瘋漲,「蒜你狠」一詞很快成為流行語。筆者發現,原來巴西也有「蒜你狠」,如今的大蒜價格居然高達每公斤24.9雷亞爾,生薑價格則為每公斤10.49雷亞爾,也算得上「姜你軍」了。最誇張的是一款貌不驚人的紅椒,每公斤居然要35.9雷亞爾,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所以大豆油在巴西非常便宜,900毫升裝的只需2.85雷亞爾。
  •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都是什麼意思?探秘「瘋狂的蔬菜」背後導演
    誰導演了「瘋狂的蔬菜」  這個春天,全國菜價組團上演「竄天猴」:「姜你軍」「蒜你狠」「向前蔥」……  誰也想不到,繼「二師兄」之後,再普通不過的蔬菜,最近淪為了「段子手」們發揮智慧的新陣地:「下館子吃飯,蔥蒜炒肉這樣的菜已成豪華頂配」;「今年春天菜市場最熱鬧的話題是:囤蒜的賺high
  • 「蒜你狠」:一公斤大蒜可買2公斤雞蛋·杭州日報
    與此同時,全國大蒜平均價格也出現了環比同比均普遍上漲的態勢,一時引起不少分析人士擔憂:這一輪「蒜你狠」是如何造成的?還要持續多久? 一公斤大蒜錢可以買2公斤雞蛋 兩個原因 直接助推本輪蒜價上漲 「據我們分析,本次大蒜價格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與前期大蒜減產供應量降低、農民惜售及資本炒作有關。」業內分析人士表示。
  • 毛蔥價格漲幅超123%,「向錢蔥」又要捲土重來?
    難道這「向錢蔥」「姜你軍」又要捲土重來了嗎?在河南商丘的歸德農貿大市場,新鮮的大蔥整齊地碼放在櫃檯上,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記者注意到,前來買大蔥的市民雖然不少,但是每個人的購買量卻不多。漲價的不止河南的大蔥,在河北邯鄲市的肥鄉區,這裡大蔥的價格漲幅也不小。
  • 姜你軍再現,市場姜價破6年新高,多家概念股市值不漲反縮
    眾所周知前幾年市場上有兩個詞讓不少人咬牙切齒,一個是蒜你狠一個是姜你軍,如今蒜你狠已經湮滅但姜你軍在當前似有復甦的跡象。近日,伴隨著減贅肉、長頭髮等標語,生薑再次走上姜生巔峰,價格接連上漲,突破近6年來新高。
  • 「姜你軍」後想種地嗎?
    我們經歷了許多農產品的起起落落,「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豬堅強」等等暴漲的行情,可以說已經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了,然而今年「姜你軍」管土重來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