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開了十幾年糧油店的老闆透露,現在臨河市場上的散裝香油基本都是摻假的,就連瓶裝香油也不一定是真的。
巴彥淖爾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科的劉科長介紹,目前,巴彥淖爾市還沒有登記備案的小磨香油坊,也就是說市面上的香油坊都在違規生產。
同時,巴彥淖爾市工商局食品科的段科長表示,預計5月中下旬對香油市場進行抽查、檢驗。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多年以來,有關「香油摻假」的報導一再見諸報端,最近,更有報導引用業內人士的話說,現在市場上一半的散裝香油存在問題。現在在網上可查到的有關「香油摻假」的報導,最早能追溯到十幾年前。如今,純芝麻油成本至少在18元/斤之上,但大量流入農貿市場的"芝麻油",售價有的只有10元/斤甚至更低。那麼,臨河的香油市場是否也存在摻假現象呢?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散裝香油:我們不敢吃
昨日上午八點多,記者在花都早市上看到一個流動的打著「現磨香油」招牌的小攤位,在他的車子上有一臺加工設備,同時還放著7、8瓶已經灌好的香油。這些瓶身上沒有原料、生產日期、生產地址等信息。記者以開飯店需要香油為由和這位攤主交談,攤主說:「我們的香油都是現榨、現裝的,肯定是純的。這一瓶是6兩,只賣12元,比超市便宜。」記者問他為什麼賣這麼便宜,攤主告訴記者,因為他們沒有攤位費。
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位在花都早市上賣衣服的攤主。記者問他平時吃不吃香油,他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的香油摻假太多,他們不敢吃。記者問他怎麼知道香油是摻假的呢?攤主說:「怎麼能不知道,我天天在這兒擺攤,能看到他們怎麼弄香油,他們也不給你現磨,就給你賣已經磨好的裝在瓶子裡的。可髒了,而且也不是真的。我去年冬天買了一瓶,剛一打開能聞見香油味,後來吃了幾次,放了幾天,再吃就沒味了,肯定是摻了不知道甚油了。」
瓶裝香油也不一定是真的
隨後記者走訪了十幾家糧油店,這些糧油店內都沒有賣散裝香油的,他們賣的都是瓶裝的,這些瓶裝香油價格從10元—15元不等。糧油店的老闆說,因為品牌、毫升和純度不一樣,價錢也相應不同。一位開了十幾年糧油店的老闆透露,現在臨河市場上的散裝香油基本都是摻假的,就連瓶裝香油也不一定是真的。「用葵花油和香精一調,就當成香油賣了,用葵花油還是好的。」老闆表示,他賣了十幾年糧油了,市場上沒有真正的「芝麻油」,因為我們本地根本不產芝麻,而且我們這裡的人用量很少,基本上都是吃葵花油、胡油。「我們也不進散裝香油,再說摻假香油也沒法辨別,只能是檢驗了。」
在採訪中,有市民告訴記者,他們一般都是去國泰超市裡一家現磨香油的攤位去買香油,那裡的香油吃著還像是真的。隨後記者來到了國泰超市這家現磨香油的攤位前,記者看到櫃檯上擺了二十幾瓶已經灌好的香油,其中4兩的是11元,6兩的是15元,1斤的是25元。記者問攤主現在芝麻多少錢一斤?攤主告訴記者,現在芝麻的市場價是20元一斤,一瓶香油也就掙5元-10元。「我們這都有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和檢驗合格報告,市場上15元以下的香油,肯定是摻假的。」
小香油作坊都不是合法的
巴彥淖爾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科的劉科長介紹,目前,巴彥淖爾市還沒有正式登記備案的小磨香油坊,也就是說市面上的香油坊都在違規生產。「我們是管理食品生產環節的,具體的流通環節是工商局在管。」
記者聯繫到了巴彥淖爾市工商局食品科的段科長。段科長表示,巴彥淖爾市的香油市場不大,香油也比較少,大多數都是外地生產,大型的超市和正規的糧油店進貨的時候必須為工商局提供食品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檢驗報告三項內容,同時工商局會向商戶索要發票。段科長說,以前,在沒有出現香油問題的時候,他們重點是查地溝油,在外地出現摻假香油後,他們也及時向上級部門報了審批計劃,也將定期抽查香油列入了計劃,預計5月中下旬會進行抽查、檢驗。「下一步主要是抽查瓶裝小品牌的香油。摻假香油從直觀上我們也沒辦法辨認,只能靠檢驗,看它的成分才能下結論。」 □記者郝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