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79歲習武老人擔心技藝失傳 免費收徒包吃包住

2020-12-14 東方網

原標題:鄭州79歲習武老人擔心技藝失傳 免費收徒包吃包住

鄭州有位出身武術世家的老人,名叫張華斌,因武術早已名聲在外。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老人愈發擔心自己的絕技失傳。如今,他不僅免費教授武術,還包吃包住。

79歲的他,比年輕人還利索

張華斌家住鄭州市西三環附近的綠都城小區。1987年從鄭州市第二印染廠退休的他,今年已經79歲了,由於自小喜歡習武,加上祖輩傳承,所以堅持了下來。「現在手下收的徒弟算上外地來的有50多個。」

退休後,他開始一心一意練習武術,三個女兒也都很支持他。老人生活很有規律,幾十年來一直堅持每天早上5點30分起床,6點準時出門舒展拳腳。下午4點再出來練習武術,「人要想有個健壯的身體,生活就得有規律,得加強鍛鍊。」

經過不斷練習,張華斌的技藝日趨精進,甚至在退休後,還先後參加過國內外的多次武術比賽,如今家裡存放的金牌有30多枚,銀牌、獎盃和證書有10多個。

「獎牌就是個榮譽,最重要的是身體好。」張華斌說著,立馬穿上練功服,拿著一柄劍和一根槍桿來到廣場上。在綠都城廣場上,看著張華斌嫻熟的動作,他的幾個徒弟都說,雖然自己只有40多歲,可沒法和師父比。

怕技藝失傳,他免費教武術

張華斌說,三個女兒都成了家,老伴也去給女兒帶孩子了,家裡就剩下他自己,更有時間練習武術了。

越是喜歡就越放不下,雖然身體依然健壯,但張華斌也深知歲月不饒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技藝失傳,「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耐不住習武的寂寞。有些套路難度比較大,學的人也不多。」

隨著名聲越來越大,他的徒弟也漸漸多了起來,這也讓他感到很欣慰。

「只要想學儘管來,免費傳授!」為了能更好地「招攬人才」, 張華斌說,「外地過來只要是誠心誠意學的,不僅免費教,還包吃包住。」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湖北79歲大爺畢生技藝無人學,每月退休金自掏3000元,欲倒貼收徒
    想想古老的一些傳統技藝,本來傳承下來的少之又少。再加上現在很少有人能繼續傳承,漸漸都走向末路。而這些手藝一旦失傳,對我國來說是莫大的損失。就拿「繡」來講,作為一種手工技藝,現如今學習的人少之又少。毫不誇張地說,一些「繡」的小分支已經到了臨近失傳的地步。
  • 日本最後一位忍者:能聽到隔壁房間的針落聲,技藝將失傳也不收徒
    日本最後一位忍者:能聽到隔壁房間的針落聲,技藝將失傳也不收徒在日本有一部漫畫從2000年3月3日開始到2015年2月4日,更新了整整15年的時間,是許多80後90後和部分00後的青春記憶,這部漫畫就是《火影忍者》。這雖然只是一部漫畫不過卻讓大家對日本的忍者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或者說有了更強的好奇心。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醫生定做「假病歷」,病人免費包吃包住
    但是最近有媒體卻爆出了一則新聞,去醫院不但免費,還包吃包住,並且車接車送。而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安徽太和縣,12月14日,有相關媒體曝出,在當地有多家醫院中拄著許多「假病人」,不但為他們量身定做了病例,而且還免費吃住。調查發現,原來是醫院用這種方式招攬病人,是為了套取醫保裡面的基金,疑是涉嫌騙保。
  • 陝縣地坑院營造技藝瀕臨失傳:無人住 無人願建
    而隨著建築實體的消失,地坑院營造技藝也瀕臨失傳。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由於缺少實踐載體,掌握地坑院營造技藝的人目前大部分都無用武之地,傳承鏈條在實踐載體上出現斷裂。這是地坑院營造技藝瀕臨失傳的最主要原因。」  「地下四合院」 構造特殊、魅力無窮  「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
  • 龍舟傳統技藝面臨失傳 未來誰來接「槳」?
    然而,龍舟工匠青黃不接,傳統技藝面臨失傳境地。  樂安河上龍舟競渡  端午節,樂安河上,伴隨著陣陣鼓點,龍舟賽開始了。隊員齊刷刷地揮槳,頓時水花四濺,槳起槳落,龍舟在水面上飛馳。樂安河畔,人山人海,呼聲震天。  據介紹,端午節,樂平、萬年、鄱陽等地都有龍舟賽,以往清靜的樂安河畔變得熱鬧非凡,兩岸河堤上站滿了前來觀看龍舟賽的群眾。
  • 河南連續開班收徒「復活」稀有劇種
    中新社鄭州11月15日電 題:河南連續開班收徒「復活」稀有劇種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很抱歉,我遲到了。」15日,霧霾籠罩中原大地,79歲高齡的朱錫梅因霧大未能按時趕到研習班課堂而表達歉意。作為稀有劇種「太康道情」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已經退休20餘年的朱錫梅如今再度「登臺」傳藝,身份也變成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河南地區(四平調、道情、柳子戲)研修研習班」的教師。資料圖:豫劇演員在露天戲臺演出。
  • 他是縮骨功唯一傳人,練功60多年爐火純青,今免費收徒卻無人肯學
    如今在中國只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是「縮骨功」的唯一傳人,他練功60多年,技藝早已經爐火純青,但是如今為了讓這一門功夫,免費收徒都無人肯學。而王保合更是從6歲的時候開始便跟隨爺爺和父親練武,出了「縮骨功」之外,家族流傳著中翻、水流星、飛叉、魔術、三仙歸洞、深喉紉針術雜家絕學,經過了數十年得到揣摩和苦練這些功夫王保合已經悉數的掌握了。
  • 鄭州一飯店讓70歲以上老人免費吃自助餐
    記者李嵐本報訊 10月17日,位於鄭州市工人路與汝河路交叉口東南角的一家養生食府內,坐滿了前來吃自助餐的老人。原來,這家飯店的老闆為了弘揚孝心文化,把每月的17日定為該店的「孝愛日」,凡是70歲以上老人,可憑身份證到該食府免費享用中、晚自助餐。
  • 在觀前的小巷子裡,吃到了失傳40多年的豬油薺菜包
    老闆娘吃到的薺菜包來源於小木屋包子,店主姓顧,今年已有66歲,最開始他開這家店,是在90年代,那時候叫「小木屋茶樓」,直到2000年改名為「小木屋家常菜」,開始做蘇幫菜。大眾點評上,不少人只為這一口「失傳的豬油薺菜包」而來,回憶裡的味道最是難尋,它無法捉摸,很難復原,只有真正吃到那一口一模一樣的味道,記憶才徹底被激活。
  • 重慶周邊好去處,包吃包住包耍安逸
    「山大王」吧龐藝藍莓世界養生套餐勁爆開啟98元/人/天起,包吃包住包耍好6人起訂,含早中晚三餐機麻免費,北碚輕軌站免費接送痛痛快快吃住十大主題帳篷、七大主題木屋、豪華別墅波西米亞、空塵、蘭博基尼……15種風格文藝範、溫馨範、典雅範、清新範……僅需98元/人/天起,敞開了住
  • 一家包吃包住的漫畫咖啡廳,四千塊就能住一個月也太爽了吧!
    考慮到不用額外支付水電燃氣和網絡費用,在東京、橫濱這樣的大城市,以這樣的價格提供包吃包住服務,這樣一家漫畫咖啡館可以說也是蠻實在了,網友看了之後也是連連驚嘆,不少人都盤算著想去體驗一下歲退休、活到85歲的話,需要存好2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0萬)才能在這裡安度晚年。
  • 便宜不貴,包吃包住的「老年團」,背後有什麼貓膩?
    導語:便宜不貴,包吃包住的「老年團」,背後有什麼貓膩?如今很多人都能在工作之餘,抽出一部分閒暇時間來一場痛痛快快的旅行。有的人喜歡說走就走,有的人喜歡精挑細選地制定路線和計劃,而有的人卻寧願一頭栽進旅遊社裡管他明天是好是壞。
  • 關注非遺:新鄭老人放棄公職守護「制香術」 擔心手藝失傳
    ,他放棄公職全力守護 而如今他最擔心的是傳承   「手藝要是到我這兒斷了,太可惜」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在河南省新鄭市,有這樣一個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村子。這裡曾經人人精通制香,家家開有香坊,人們不僅住上了青瓦庭院,生活富裕,就連整個村子都成為當地政府的納稅大戶。   但在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之後的今天,這個村子卻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依然執著地用傳統工藝來制香,「不為旁啥,就為了保護老祖宗留給咱的財富。」   這位曾遭受過家人的不理解、外人的冷嘲熱諷的倔老人,如今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成為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 五金一險、帶薪年假、免費旅遊、包吃包住……你想要哪些?
    五險一金帶薪年假免費培訓免費旅遊高提成全勤獎8小時工作制績效獎工作環境優美團隊活動豐富五險一金帶薪年假績效獎金午餐補助定期體檢技能培訓員工生日會節日禮品節日加餐郵箱:yuexian.huang@giessdorf.com包吃包住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
  • 品牌5A級景點浙江天台山三日遊全程僅需299元包吃包住
    >【5A天台爆款】浙江天台山大瀑布國清寺+烏石村+濟公故居 特惠3日遊全程王牌景點+無任何自費+贈送2早+5正(10菜一湯) +免費K歌+每人贈送精美禮品一份+一價全含【全程僅一個購物店】勁爆價:299元/人 (45-79歲之間) 10月16日 行程安排:D1:泰州—天台
  • 中國歷史上那些已經失傳了的4道美食,你吃過紙包炸雞嗎?
    中國歷史上那些已經失傳了的4道美食,你吃過紙包炸雞嗎?想必大家都知道咱們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這傳承了幾千年的美食,是其他國家都無法與我們相比的。不過在這幾千年的時間裡創造出了無數種美食,但是因為某種原因從而消失在這世界上。
  • 鄭州104歲老人終身未嫁一人獨居,最奢侈的飯是吃餃子
    李秀雲奶奶今年整整104歲,她終身未嫁,是鄭州市三無孤寡老人中為數不多的百歲老人。歲月在李奶奶的臉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也錘鍊了老人自尊樂觀的性格。李奶奶出身農民,小時候和父母一起逃荒到了鄭州,父母去世後,李奶奶開始在大戶人家做傭工,後來年紀大了,就開始做保姆帶孩子,由於她幹活勤快、心眼好,深受僱主的好評和孩子們的喜愛。多年來,很多由李奶奶帶大的孩子還會不時的來看望她,家裡的冰箱、電暖氣等都是他們給李奶奶添置的。
  • 無錫74歲老人手工制豆腐花60年 技藝後繼無人
    原標題:九代相傳的技藝後繼無人   惠山區石塘灣陡門村74歲的蔣鈺香,是家族百年豆腐花製作技藝傳承人。他家有一盤祖上傳下來的石磨,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了,靠著這盤磨和純手工製作的豆腐花,老人在困難時期撐起一個家。
  • 河南濮陽巨型鰲山燈組失傳79年後再次點亮
    新華網鄭州2月4日電(張永生、徐洪波)高11米、寬8米的架子上,1500多盞小油燈射出的飄忽不定的點點燈光,勾勒出一幅「太公釣魚」的巨型圖案,放眼望去,酷似現代的大型電子顯示屏。  2月3日晚8時,巨型鰲山燈組失傳79年後再次在河南省濮陽縣郎中鄉王海村點亮,引來附近鄉鎮乃至山東東明、河南滑縣、內黃等地的眾多群眾前來觀賞。  鰲山是上古神話傳說中的海中高山。據《列子湯問》記載:「渤海之東有大壑,其下無底,中有五山,常隨波上下漂流,天帝令十五巨鰲舉首戴之,五山才兀持不動。」宋代元宵燈節,京城、州府普遍以這一傳說立意,設計大型鰲山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