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樂活網(lahoo.ca)孫權編譯】網友曾調侃著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稱他嘴裡常含口水,因為他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的確,陳曉卿一談起美食,兩眼便泛起晶瑩的淚花,喉頭起伏不已,似有大量口水在內奔騰湧動。這應該是吃貨的最高表達了吧?
近日,列治文也驚現一位「吃貨」讀者,他聲淚俱下地向外媒Richmond News訴了一番衷腸,並在郵件內寫道:「我真的很想吃好吃的,尼瑪列治文怎麼全是中國菜?還讓不讓人活了?我不服!」最終,這位「吃貨」讀者還搬出了卑詩省的「多元文化」為總結陳詞,而其全文思想也貫穿始終,即列治文沒有我喜歡吃的,因此它不夠多元文化,「我要吃熱狗!我要吃麵包圈!我要吃拉麵!」吃貨如是說道。
想來Richmond News的編輯也拿他沒辦法,只好把這封郵件刊在了網上。常言民以食為天,既然都要上天了,咱們不妨也一起幫這名略帶矯情的「吃貨」想想辦法?該郵件原文內容如下:
親愛的編輯,
我非常欣賞Steveston周邊豐富多樣的美食選擇,但我不得不承認,在溫哥華市中心生活35年之久的我,異常想念以往的飲食生活。
啊,我想念溫哥華藝術館門前的熱狗,我想念Kits海灘和English Bay周邊多種多樣的小吃攤位!(編者註:此處抒情又激昂)我想念曾經最愛的猶太餐廳,我想念Siegal’s Bagel小店,我想念B.C. Royal Cafe咖啡廳,我想念Max’s Deli店內繁複多樣的外帶食物,我想念Choices雜貨店!哦,對了!還有坐落在市中心的拉麵小館,那是我的最愛!(編者註:哥們,Richmond至vancouver的距離是跨越了整個大西洋還是咋滴!)
然而,如此可愛的美食卻在Steveston地區並無蹤跡可尋,尤其是列治文(Richmond)地區,這可真的太不幸了。(編者註:不幸?中餐是世界上最好吃、最豐富多樣的美食好嗎!)
隨著大量年輕人士、家庭湧入Steveston地區,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此圈起一座美食城,囊括一家提供香噴噴雞肉三明治的小店,和一家兜售熱烘烘bagel的麵包店,以及我願望清單上的神級選擇——拉麵小館!啊,呷一口濃厚香醇的湯汁,嗦一口滑溜勁道的麵條,多麼美好的生活呀。(拜託!列治文這麼多拉麵店你都看不到嗎!)
遺憾的是,目前我只能去大溫市中心享受這些美食。如果Steveston地區能覆蓋這些美食可真就太好了!屆時不僅讓我離家更近,還能使我成為一名幸福的吃貨呢。(編者註:...Steveston明明那麼多吃的啊!)
簡言之:擁有多元文化的我們需要更多的多樣性。(編者註:我竟無言以對…)
以上便是一位口味多樣的「吃貨」發來的訴苦郵件,不知各位朋友想到什麼對策來幫助他了呢?話說回來,加拿大樂活網(lahoo.ca)還是想為列治文的美食餐廳們喊冤,它們明明把列治文打造成了吃貨天堂!不信?以下則是西人記者眼裡列治文10大必試美食(編者註:全是西人口味哦):
1.Tan Tan Noodles ( 南廚日餐Nan Chuu Izakaya)
懇請那位狂愛拉麵的吃貨讀者看一眼,你缺少的只是一個Google地圖,答應我不要每次都往Downtown跑了好嗎?心疼你的路費。
2.Miso Black Cod 味噌黑鱈魚(Kiriri)
日餐日餐是日餐!哪來的全是中餐!
3.咖喱牛腩飯(梅園粉麵茶餐廳)
4.小籠包 ( 白玉蘭餐館Chen's Shanghai Kitchen)
5. Fried Tofu Stew (雅室友素食4 Stones Vegetarian)
6. 熟食集錦 Charcuterie platter (Gudrun)
看清楚了!這也不是中餐好嗎!
7. 菠蘿包(麗都餐廳)
或菠蘿椰包 (Pine House Bakery)
壯哉我大菠蘿包!秒殺一大片猶太餐廳好嗎!
8.Goat Curry (Tandoori Kona 餐廳)
雖然列治文的印度餐廳寥寥,但這家可以說是大溫地區最令人流連的一家。除了咖喱飯之外,其薄餅也是必點!重點:不是中餐!
9.叫花子雞( 蘇杭人家)
即使全是中餐,各種各樣的菜式也能亮瞎你的眼好嗎!哪裡單一了!
10.Tres leches cake( Blue Canoe Waterfront Restaurant)
這是一家傳統地道的墨西哥/南美餐廳。距離列治文市中心有點距離,但是這裡的甜品是一大亮點。而且重點是依舊是在列治文啊!不是中餐啊!所有蛋糕都是用三種不同濃度的牛奶製作而成,雖然賣相或許不出眾,但是口感絕對徵服你的味蕾。
這還叫美食單一?除了中餐沒別的?小編只想為列治文拍案而起好嗎?若要總結出列治文的所有餐廳,我怕那位吃貨讀者會哭,真的。
出品:溫哥華頭條
微信ID:lahoobignews
來源:加拿大樂活網lahoo.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