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士像:五三慘案見證者,曾經流浪到日本,29年後回到家鄉濟南

2021-01-20 海右讀書

它是元代的遺物,也許就是元代濟南城樓上的原物。自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開始,濟南在新建或重修磚石城池時,被移用到濼源門(又稱西門)的箭樓之上。數百年來,它經歷了重重戰火的洗禮,默默見證著濟南這座城市的滄桑變化。

1928年,日本侵略軍在濟南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三慘案」。在戰火之中,它落入一名侵華日軍之手,並被寄贈給了當時曾到濟南採訪的日本朝日新聞社的一名記者,戰火紛飛中它見證了「五三慘案」那段慘痛的歷史。

它也是中日友好的證物。1956年,收藏它的日本記者將其歸還中國,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和良好祝願。1957年,它回到了闊別29年的家鄉濟南。

它就是現藏於濟南市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元楠木雕力士像。雖然歷經歲月滄桑、戰火洗禮,這尊力士像卻依然「鎮定自若」,凝聚在它背後的傳奇故事,永遠不該被人遺忘。

01數百年矗立濼源門箭樓之上

濟南市博物館館長李曉峰,對這尊元楠木雕力士像素有研究。

元楠木雕力士像用整塊金絲楠木雕成,高26釐米,寬18.5釐米,厚9.1釐米,重825克,是一件人體造型的建築構件。它身材矮壯、肌肉豐滿,聳肩縮頭,下蹲屈膝,雙手下垂抓握膝上。面部豐腴、雙耳外露,兩唇緊閉,眉稜突起,雙目凝視前方。力士像的正面及兩側還刻有簡單的衣紋,肩背以上為斜面。頭頂有一個凹槽。

這尊楠木雕力士像的面部表情被雕刻地栩栩如生:鎮定自若又儒雅大方,似乎在向對手顯示實力,同時又顯得恭謙禮讓。整件作品輪廓簡潔,造型粗狂凝重,雕刻刀法洗鍊流暢。經過多位專家的論證,特別是從雕刻刀法、人物刻畫等特徵進行鑑定,確定其為元代文物,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另外,這尊力士像的木料也相當珍貴,金絲楠木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因其木質光澤很強,木紋金絲輝煌絢爛,故名「金絲楠」。由於金絲楠木其美異常,因而有「皇帝木」之稱。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寺廟的建築和家具,古代帝王龍椅寶座和寢床都選用優質金絲楠木製作。金絲楠主要分布於我國四川、貴州、湖北和湖南等海拔1000米至1500米的亞熱帶地區陰溼山谷、山窪及河旁。生長緩慢,其生長旺盛的黃金階段需要60年至90年,金絲楠木的生長規律使其大器晚成,成為棟梁之材要上百年,《博物要覽》記載,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成人物山水之紋。水河山色清而木質甚松,如水楊之類,惟可做桌凳之類。木質堅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古人還將其稱「神木」。

李曉峰告訴我,要了解力士像的歷史「地位」,尤其是對濟南的意義,就必須了解濟南城的歷史,「濟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晉懷帝永嘉末年將濟南郡治從平陵(今章丘西)西遷至現址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的需要,到元代,濟南逐漸發展成為山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力士像或許就是元代濟南遺物。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濟南開始修建或者重建磚石城池時,元楠木力士像被移到了濼源門(又稱西門)的箭樓之上。數百年來,它一直默默矗立,目睹著濟南城的滄桑變化。」

02「五三慘案」之後東渡日本

力士像之所以能被專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還與它在近現代史上非凡的流傳經歷有關。

1928年春,日本侵華部隊出兵濟南,從5月3日開始向中國軍民進行突然襲擊,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凌辱和殺害了蔡公時等17名外交人員,並野蠻屠殺手無寸鐵的濟南百姓,六千多人慘死於日本侵略軍者的炮火和屠刀之下,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三慘案」。當時,日軍出動飛機、大炮、鐵甲車等輪番攻擊濟南內城。及至5月10日凌晨,東門早已被擊破,西門樓蕩然無存,南門樓毀去大半,大好城池化為斷壁殘垣,滿目瘡痍。原本矗立在西門箭樓上的元楠木雕力士像,也隨著西門樓的被毀而埋於瓦礫之下。

力士像此後的命運,和一個叫新宮壽天丸的日本人聯繫在了一起,當時,日本朝日新聞社記者新宮壽天丸受命赴濟南採訪。據他講,他抵達濟南時雖然事態已經終了,但是硝煙尚未散盡。採訪完畢之後他又從濟南去了青島,一個多月後返回日本。參與進攻濟南的侵華日軍中,有一名他的朋友,在得到了這一尊力士像後,將它寄贈給了新宮壽天丸。新宮壽天丸收到力士像後,限於時局等原因,便將這件木雕「如寶玉愛撫珍重並供奉於家中」。

03闊別家鄉29年,力士像重回濟南

1956年11月,已在日本尼崎市商工會議所任專務理事的新宮壽天丸得知中國總工會代表團訪日,考慮再三,將供奉家中多年的力士像精心包裝好,託中國總工會代表團帶回中國,並用漢字書寫了一封600字的《力士像歡送之辭》,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和良好祝願。

他在這篇「歡送之辭」中寫到:「餘訪問中國幾次,感最愛中國,對中國人民亦感親近……近來中國改革,日新月異,愛中國精神旺盛,餘最歡快,趁此機會,愛惜之力士像擬返還中國。力士像在濟南城頭看中國興亡歷史,力士像一定要看新中國,力士像返還理由在此存。力士像返國之後,看到中國之諸弊已完全拂底,政治之民主化,人民安居樂業,國運日日隆盛,他心中感慨如何?請力士像代我叫喚『萬歲』!請力士像在中國永久保護,人民幸福!」

1957年2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將力士像轉交濟南市人民委員會,後交由濟南市博物館收藏。闊別家鄉29年之後,力士像終於重回濟南。

04在日本記者家中被當做鎮宅之神供奉

衛志忠,濟南電視臺資深記者,《政務面對面》欄目製片人。200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和濟南電視臺聯合拍攝了大型文獻紀錄片《1928——歷史的訴說》,衛志忠是這部紀錄片的總編導。當年,衛志忠帶著攝製組一行三人,在日本見到了新宮壽天丸的後人。

衛志忠告訴我:「早在1995年,我就和山東電視臺的人一起,拍攝過一部紀錄片《五三碑下》,當年在拍攝過程中,我們就發現了元楠木雕力士像這一線索,但當時並沒有進一步深入挖掘。此後多年,我就特別注意收集有關力士像的資料和線索,並且發現了一些重要的新線索 。 到了 2005年再拍《1928——歷史的訴說》時,我們就決定將力士像的流傳當作片中一個重要的內容。」

然而,尋找新宮壽天丸的後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衛志忠說,「一開始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我讓日本的朋友幫忙聯繫新宮壽天丸的後人。後來,在日本關西日中友好協會會長大倉裕先生的協助下,經過多方打聽,終於聯繫到了新宮壽天丸的小兒子新宮壽彥。原來,新宮壽彥『子承父業』,也是日本朝日新聞社的記者,他常駐日本國會,是著名的時政記者。新宮壽彥不太願意評價中國,於是我們又聯繫到了他的哥哥、新宮壽天丸的長子新宮千早。聯繫好了之後,我們一行三人就奔赴日本,在大阪兵庫縣西宮市新宮千早的家中,我們見到了他們兄弟二人和日本關西日中友好協會會長大倉裕先生。」

在前往日本之前,濟南市博物館專門從曲阜請來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木工,花了大半月時間,精心仿製了一尊力士像,又製作了《力士像歡送之辭》的精美冊頁,託衛志忠捎給新宮壽天丸的後人。衛志忠說,年已古稀的新宮千早見到父親的信和複製的力士像之後十分激動,並回憶了自己對力士像的記憶,「新宮千早說,小時候父親把力士像放在家裡的門樓上作為鎮宅之神供奉,不讓其他人動。因此小時候對這尊力士像就心存敬畏。但是1956年父親是怎麼將力士像歸還中國的,自己卻並不知情。」

在那次採訪中,新宮千早還詳細地向衛志忠一行回憶了他的父親,並再三表達了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真誠願望。那次日本之行也讓衛志忠至今印象深刻,「力士像勾連著濟南城數百年的歷史,見證了『五三慘案』,也目睹了中日友誼,它背後的故事,值得所有濟南人銘記。」

作者:錢歡青

相關焦點

  • 濟南「五三慘案」最新文獻文物略記
    又到了5月3日,又到了每年最讓濟南人傷心的這一天。  當高亢的警報聲在泉城上空響起,在人們耳邊迴響時,濟南人知道,92年前的今天,濟南人、濟南城遭到了巨大傷害,留下了無法癒合的傷口,留下了永遠的傷痛。  這個傷痛就是1928年5月3日發生的「五三慘案」。
  • 五三慘案!濟南慘案!1928.5.3
    五三慘案!濟南慘案!在1928年5月3日至6月4日短短一個月時間裡日本軍國主義就在中國的土地上製造了兩起震驚中外的慘案!分別是5月3日日本出兵佔領了山東省省會濟南燒殺搶掠,屠殺北伐軍士兵和無辜市民 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三慘案!6月4日在東北皇姑屯炸了張作霖的專列,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皇姑屯慘案!區別就是前者針對北伐軍而後者針對舊軍閥奉軍!但是本質上無不透露出侵略的野心和東亞島國所特有的野蠻!
  • 說古談今|五三慘案90周年了,這場慘案你知道多少?
    5月3日,已成為濟南人心中永遠的痛。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獲取在華利益、進而霸佔中國,借保護僑民為由悍然攻佔濟南,大肆屠殺我無辜軍民和外交人員,打死中國軍民6123人,打傷中國軍民1700餘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三慘案」,因大規模屠戮自5月3日開始,故又稱「五三慘案」。這是南京大屠殺之前,現代國際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一幕。
  • 濟南「五三慘案」92周年,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2020年5月3日,上午10點,濟南上空再次響起了防空警報。今天是濟南「五三慘案」92周年。這是為了紀念1928年發生在濟南的「五三慘案」。蔣介石派出10個參謀組成的傳令班,分頭到各部隊傳令,禁止對日軍還擊。蔣介石派外交部長黃郛前往日軍司令部進行交涉,黃郛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命令商埠區北伐軍繳械。在交涉的過程中,有兩名日本兵被流彈打死,日軍找到了動手的藉口,向中國軍隊駐地發起了大規模進攻。一時間,濟南血流成河,中國軍隊7000人被迫繳械。
  • 警鐘長鳴共緬懷 天下第一泉景區開展「紀念五三慘案線上祭奠」活動
    關於「五三慘案」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國主義為阻止蔣介石第二次北伐,悍然出兵濟南。日軍在商埠設置工事,鋪設電網,架起大炮機槍,重炮攻城,肆意殘殺我軍民,洗劫商店,強姦婦女,瘋狂燒殺劫掠數日,一手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三慘案」。它給濟南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濟南歷史上留下了屈辱而又難以泯滅的一頁。在「五三慘案」中,濟南西門外護城河邊民房被日寇焚燒殆盡,損失最為慘重,重建後,人們將緊靠護城河的一條街道命名為「五三街」。
  • 蔣介石堅決北伐,日本製造濟南慘案,中國軍民死傷1.7萬
    蔣介石是一個堅決的愛國者,對日軍的蠻橫十分憤怒,他派人把日本駐濟南總領事請來總司令部談判,當面提出要求日軍撤除在濟南城內的一切防禦工事,而日軍也確實很聽話,當晚便撤去鐵絲網、沙袋等軍事設施,一些日本僑民也陸續回到住處。 日軍的配合,形勢趨於緩和,讓蔣介石感到滿意,同時也放鬆了警惕。
  • 1946年,蔣介石親自下令槍斃戰犯酒井隆—1928「濟南慘案」劊子手
    抗戰勝利後,酒井隆是中國軍事法庭第一個被提起公訴和審判的戰犯,也是第一個被執行死刑的戰犯。那麼,他在中國究竟犯下了哪些罪行呢? 酒井隆(1887-1946),日本廣島人,陸軍中將。1924年,酒井隆晉升為陸軍少佐軍銜,並被調任日本駐濟南領事館武官。
  • 探訪廣州沙面島,曾經「沙基慘案」的事發地
    為聲討由英國日本等國在上海製造的「五三慘案」,廣東省各界工人舉行遊行抗議,當遊行隊伍經過沙面的時候,英法兩國用機關槍對遊行抗議的民眾進行慘無忍睹的掃射,造成手無寸鐵的遊行民眾重大傷亡!史稱「沙基慘案」。敲響警鐘,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到處是歐式風格的建築!可曾想這是當年英法帝國收刮民脂民膏所建立起來的!英法侵略我國時間之久,看基督教堂就知道!
  • 8月15日是日本投降紀念日!
    今日推介的是趵突泉公園園中園的第八篇《園中園之濟南慘案紀念堂》。明天是2020年8月15日,一個值得億萬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75年前的這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電臺播出了裕仁天皇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 濟南泉城,水中貴族
    濟南 慘案又稱五三慘案。民國十七年(1928年), 蔣介石領導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戰爭, 日本 軍國主義擔心 中國 一旦統一,就不能任 日本 肆意侵略,於是竭力阻撓北伐戰爭的進行。1928年5月, 日本 以保護僑民為名,派兵進駐 濟南 、 青島 及膠濟鐵路沿線,準備用武力阻止國民革命軍的北伐。
  • 1932年平頂山慘案在日本公開後曾震驚日本民眾(圖)
    □本報記者/王敏娜  □王敏娜 攝  1932年9月16日,在撫順平頂山村,日軍屠殺了3000多名手無寸鐵的平民,燒毀了整個村莊。在日軍的高壓政策下,僥倖活下來的54人被迫離開家園,忍辱偷生。在抗戰勝利之前,他們甚至不敢提「平頂山」這3個字。  平頂山慘案被曝光後,日本政府卻極力否認是日軍製造了這一暴行。
  • 來到濟南大明湖想到三個人:李清照、老舍,還有紫薇的媽媽!
    一位聖賢曾經說過:到了濟南如果沒去趵突泉,那就等於沒來!這位聖賢到底是誰,我到現在也不知道,但是意思很明確:這個地方的風景值得一看!真的如此嗎?其實來到濟南趵突泉,我更多想到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底在哪?嘿嘿,來到濟南總是想到三個人:李清照、老舍,還有紫薇的媽媽!
  • 一組老建築,帶你了解一下日本人在濟南設立的特務機關
    1937年12月27日濟南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將大批特務派往濟南,先後成立了二十多個特務組織,以維持其法西斯統治。為掩人耳目,日本特務機關對外都以「公館」面目出現。濟南大觀園南邊有一條「斜馬路」,此地曾經是日本侵略者的「諜窟」。前些年這裡是童裝一條街,現在整頓了,街道變得整潔有序。
  • 岡村寧次:日本甲級戰犯,投降後依然賊心不死,軍事法庭被判無罪
    ——彭德懷七十五年前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中華民族十四年的屈辱抗爭終於結束了。對於中國百姓而言這是值得慶賀的一天,可對於日本的侵華部隊來說這一天卻是令他們十分糾結的一天,作為普通士兵來說他們來到中國是為了天皇,戰爭失敗信仰破滅,他們不得不灰溜溜的回到日本,而有些士兵受不了打擊直接剖腹自盡。
  • 鵲山慘案:濟陽慘案後的又一筆血債
    1937年11月15日下午,這一天是「濟陽慘案」發生後的兩天,國民黨軍閥韓復榘的護橋部隊手槍旅巡邏隊沿黃河大堤向北巡邏。當他們走到鐵路與大堤交叉處時,遇見了迎面而來的日軍先頭部隊。手槍旅與日軍進行了交火。正在此時,沿鐵路南下的另一股日軍也加入了戰團。
  • 濟南趵突泉(上)
    當年濟南慘案發生後,1928年到1932年之間,省內100多個縣、幾乎所有的公學,都建有關於慘案的紀念碑。這些紀念碑現在多已散佚不存,籌建方複製了僅存的幾座,分別放置在紀念堂兩側。「五三慘案」的消息傳到南洋各地後,華人社團義憤填膺。時任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領導籌賑會受南洋各界同胞委託,向當時鑄造技術較高的德國廠家訂製了蔡公時烈士全身銅像。1930年,一尊高2.18米,寬1.10米,總重250公斤的蔡公時烈士全身銅像鑄造完畢,由德國運到新加坡,準備隨後運往濟南,安放在蔡公時罹難地。
  • 濟南紅色旅遊資源有哪些?
    濟南的紅色旅遊資源有哪些?紅色研學線路打算如何串起?近日,省旅發委發布關於印發《山東省紅色文化研學旅行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傳承紅色文化基因,創新發展全省紅色研學旅遊。  根據《方案》,一是要打造新時代山水聖人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
  • "五三""五四"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在渝舉行悼念活動
    新華社重慶5月4日電(記者王曉磊)4日上午,70餘名重慶大轟炸的倖存者及遇難者家屬在重慶較場口隧道慘案遺址前集會,悼念70年前日軍對重慶進行的「五三」「五四」大轟炸的死難者。    這些倖存者及遇難者家屬大多是七八十歲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