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邀請你跟我分享一次讓你印象深刻的旅行。
之所以有這個念頭,是因為在假期裡,我和一位朋友聊起旅行這件事的意義。這位朋友年近60,前兩年退休之後,除了在家讀書,就是四處旅遊,常常一走就是一個月。而且,別看她人過中年,但她旅行喜歡年輕人的「背包客」模式,自己一個人住在青年旅舍,每次都會認識一群小她三四十歲的朋友。
但是這位朋友告訴我,她旅行,不光是為了打發時間或者認識年輕人。她覺得,旅行最大的價值,在於給了她勇氣和自信。
她跟我分享了讓她印象最深的行程,是她獨自去英國旅行了一個月。這件事,對於一個會講英文的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可她自己呢,英文不流利,人生地不熟,又想一個人自由行,所以她去之前就知道,這次行程對她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為了能成行,她可真是花了不少力氣準備。比如,她自己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英語學習軟體,每天花1個小時練口語和聽力,後來覺得學得太慢,她乾脆到泰國一邊旅遊,一邊在清邁大學上了一個月的英語課。當然,她還學會了使用翻譯App。
但沒想到,就算做了這麼充分的準備,到英國之後,她還是蒙了。就拿一件小事來說吧,到英國第三天,她想坐火車,從倫敦去溫莎城堡參觀。火車線路本來就複雜,英國火車線路更是發達,火車站到處是屏幕,每個屏幕上都有各種各樣的車次信息,根本看不懂。就算問別人,這麼複雜的系統解釋起來,她也聽不懂。
這位友人說,當時她恨不能打道回酒店,給家裡孩子打個電話,讓他們幫忙訂票。但是轉念一想:這可是她在英國旅行的第一步,如果這一次她退縮了,那別的地方她就都去不了了。
所以後來,那天她在火車站的屏幕下,生生站了兩個小時,仰著脖子盯著大屏幕看,用手機字典,把屏幕上的單詞一個一個給查明白了。兩個小時之後,她終於搭上了前往溫莎城堡的火車。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她在上火車之前,遇到了一對中國夫婦帶著自己的父母一起旅遊,他們也看不懂火車系統。於是這位友人就現學現用,用剛剛學會的知識,給他們指了路。
像這樣的困難,她自己一個人在英國遇到了一籮筐,但她沒讓家裡任何人幫忙,都自己解決了。
經過英國這一個月的旅行,她自信心大增。她說,覺得自己在接近60歲的年紀,跨出了舒適圈,完成了年輕時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是一次讓她特別自豪的自我突破。等疫情過後,她還要挑戰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即使一個人,她也有出行的底氣和勇氣。
假如你也曾經像我的這位朋友一樣,從一次旅行中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或者改變,那我也邀請你,跟我分享你那一次旅行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