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學者金在吉:華夏文明的存在超過一萬年,韓國在古代屬於中國

2020-12-11 西風原上

中國與韓國之間,一直都存在著微妙的文化競爭,但是,韓國著名的歷史研究學者金在吉卻在演講中說:"一切的歷史證據表明,韓國在古代是屬於中國的。"

而且金在吉還補充說:"雖然目前國際上只承認中國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中國的說法是五千年,但是我認為華夏文明的存在其實超過一萬年。"

一、遙遠的年代

中華上下五千年,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公認的說法,從種種考古蹟象來看,五千年的說法也是站得住腳的,為何金在吉反而提出一萬年的說法呢?金在吉的這個說法,其實並沒有有力的歷史支撐,不夠嚴謹,但也並未完全的信口開河。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五千年的說法是如何被確定的,我們目前所計算的五千年,是從黃帝統一中原地區,成為唯一的部落首領那一年開始算,這一年具體是哪一年其實沒有確切的記載,歷史學界根據推演認為這一年是公元前2697年。

這一時期能夠提供研究的遺址、文物比較稀少,我們基本上只能通過後人的記載去推斷。為什麼我們敢敲定這個時期是存在的呢?

因為文明的發展是階段性的,如果沒有黃帝這一時期的過渡,後面的夏朝不可能憑空出現,而且夏朝是一個有遺址、有詳細記載的王朝,我們可以看出夏朝建立伊始就有了相對成熟的人類早期政治制度,這樣的制度,肯定是從前代繼承而來的。

當時要不要把黃帝這一段歷史加到中國歷史裡,其實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最後我們還是決定加,因為只有加上黃帝,我們的整個歷史體系才能串聯起來。

那麼金在吉說華夏文明有萬年,萬年之前這裡有沒有可能存在文明呢?其實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我們的考古學家曾經發現過六七千年前的骨笛,有笛子就代表有音樂,有音樂就意味著文明已經萌芽,這就說明我們的文化可能比五千年更加悠久。

而且很多人一定知道一本奇書——《山海經》,這本書裡記載的地理、部落比黃帝時代更早,《山海經》作者及成書年代不詳,但是山海經提供了一個很有用的訊息,那就是在黃帝時代之前,中原大地上已經出現了人類部落。

二、歷史的嚴謹

也就是說,如果非要說一萬年前華夏文明就產生了,也未必沒有證據。但是我們依然否認金在吉的說法,為什麼?因為傳說可以隨意渲染,但是歷史需要嚴謹,沒有有力的文字、史料、遺址,我們不能夠把傳說當作歷史的證明。

文化自信不是憑吹噓就可以換來的,我們也不需要這樣,如果一段歷史真的存在過,我們遲早可以證明它,而不是還沒證明,就要蓋棺定論。

其實金在吉這樣的說辭,反而是韓國國內常犯的錯誤,如果我們翻開韓國的歷史書就會很震驚地發現,他們算國家文明歷史的時候,居然真的會把某些上古傳說算進去,從韓民族出現在韓國土地上就開始算,全然不顧那會兒的韓民族可能還未開化,根本沒有什麼文明可言,這樣的算法,縱觀全世界,也就只此一家了。

對於金在吉說華夏文明有一萬年,我們只需記得兩點,第一,歷史需要嚴謹;第二,悠久的歷史是一種驕傲,但國家尊嚴的獲得,比的並不是歷史多長,我們有五千年歷史,韓國不管怎麼樣,也湊出了五千年的歷史,但是人們會因此把中國和韓國的國際地位看成一樣的嗎?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

三、韓國古代史

對於"韓國古代屬於中國"這個說法,其實並不嚴謹,確切的說是"韓國在古代長期為中國的附屬國",這個說法我們就可以直接搬史料了,韓國在歷史上真正成為一個國家,是因為周武王分封諸侯時,將商王朝後裔箕子分封與今朝鮮半島,稱為"箕子朝鮮"(領土包括今朝鮮與韓國),春秋戰國時期,箕子朝鮮敗於燕國,從此成為燕國的附屬國。

秦國滅燕,作為附屬國的箕子朝鮮獲得了短暫的獨立,成為了秦朝的鄰邦。隨後漢初,曾經的燕國後裔衛滿進入此地,發動政變,箕子朝鮮亡國,衛滿統領此地,稱為"衛氏朝鮮"。

也就是說,韓國歷史上最初的兩代王朝,居然都是中國人建立的,而且真正獨立的時間屈指可數,沒過多久,漢武帝時期,朝鮮就被漢朝佔領,歸位漢朝樂浪郡管轄。

順便一提,韓國並未承認這段歷史,而且認為這段時間是高句麗王朝的建國時期,是他們國家一個重要的時代,倒是不知道,當時高句麗想建國的話,有沒有問過漢武帝的意見。更不知道當時的朝鮮半島年年向漢朝納貢,哪裡來的時間和資金去建國。

隨後漢朝滅亡,天下紛爭四起,一直到了南北朝時期,兩國的史書再一次發生了衝突,根據韓國史書記載,這一時期是他們大名鼎鼎的百濟王朝,獨立國家,然而我們的史料裡卻記載了當時百濟國王送給北魏皇帝的書信,開頭第一句是:"臣與高麗同出夫餘……",俯首稱臣,看來這百濟王朝的獨立性有待商榷,而且顯然也不算強大,連北魏這個沒統一的中原王朝都打不過。

接下來朝鮮半島的歷史基本陷入了死循環,為中原王朝附屬國—宗主國滅—成為下一個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著名的新羅王朝,直接被唐高宗李治滅掉,佔領全境,只能納貢稱臣,後來反叛過幾次,全都被鎮壓。高麗王朝,先稱臣於北宋,後稱臣於契丹,再稱臣於金朝,到了元朝,終於不再稱臣了,因為元朝直接把高麗變成了自己的領土。

幾十年之後,朝鮮半島進入了號稱最強大也最著名的李氏朝鮮時代,也迎來了自己的下一個宗主國——明朝,這一時期的史料記載是最多的,朝鮮被日本侵略的時候,還是明朝派兵去幫的忙(萬曆朝鮮戰爭),當年李氏王朝的史書,用的都是明朝皇帝的年號。

直到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朝鮮半島幾千年中國附屬國的歷史才結束了,儘管並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他們被日本接管了。

很有趣的是,儘管我們有無數的史料和文物去證明這段歷史,但是在韓國的歷史書,包括文藝作品裡,都是看不到這些的,甚至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中國成了韓國的附屬國這種說法,但是證據,卻沒有人可以拿得出來。

其實很多時候孰是孰非一眼便知,如果我們所記載的歷史是假的,韓國怎麼去解釋他們的史書用的都是漢字?怎麼解釋他們的王宮是仿照故宮形制建造的,怎麼解釋他們古代的君主只能稱王而不可稱皇帝(古代獨立國家的君主才可稱皇帝,如中國和日本)?

不承認,何嘗不是因為不自信?金在吉已經是難得的敢於承認的人。真正的強國,人們並不會因為它不好的歷史而看輕他,就好像全世界都知道,美國曾經屬於英國,法國被德國滅過國,俄羅斯曾經被韃靼佔領,我們中國的近代史有多屈辱就更不用說了。

可是以上這些屈辱史,並不曾有損於這些國家的國際地位。唐太宗曾經說過一句話:"以史為鑑",發生在這塊土地上所有的歷史,無論是好的或壞的,都已經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我們研究歷史,是為了更明白,我們的文化源流,為了站在過去的角度展望未來,這才是歷史的魅力。

相關焦點

  • 韓國學者:漢字並非中國文字,漢字是韓國的
    韓國漢字書法因此,地球上有很多人類族群雖然有自己的語言,卻因為沒有自己的文字而始終形成不了屬於自己的文化、構建不出屬於他們的文明。華夏民族的驕傲感,就源於自身文明和文化的強大,而漢字的存在,更是華夏民族最為強大的倚仗,漢字承載著我們數千年的智慧和歷史,漢字也在千百年中不斷潛移默化地影響輻射著中原以外更為廣闊的地理區域。
  • 印度女學者:美洲瑪雅文明語言和中國漢語一模一樣,瑪雅屬於中國
    瑪雅文明是美洲地區古老的古典文化,也是世界上極其重要的古代文化,被世人稱為「叢林文化」。自遠古以來,許多學者對美洲瑪雅文明的研究都沒有中斷過。最近一位印度女學者伊爾娜依拉美曾經指出:美洲瑪雅文明的語言與中國漢語完全相同,兩者密不可分,瑪雅屬於中國。
  • 西伯利亞地區曾屬於中國?韓國學者舉出證據,就在中國史書記載中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中華文明不斷的發展壯大,而如今的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大國,這和中國悠久的歷史發展不無關係,當然晚清時期的積貧積弱,中國也丟失了不少的領土,其實如果按照中國疆域最廣闊的年代,應該是在元朝的時候,僅元朝疆域就有1376萬平方公裡,這還不包括他們所建立的諸多汗國
  • 河套人是中國白種人的祖先?其後裔與對外交往時,自稱是炎黃子孫
    最近有消息說,韓國一位叫金在吉的學者研究認為,印歐語及其白種人的起源地都是中國的新疆地區,大約在7000到5000年前才出現,與此同時,最早的印歐白種人是從中國新疆分化出去。對此,我們要說的是:人種的起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有白人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雖然,我們還不能確定其起源於哪裡,但卻無法否定其西遷之事實。
  • 世界第五大文明--韓國教科書:韓國祖先孕育了黃河文明
    再後來,兩伊地區的一部分又經過紅海,到了埃及地區(非洲)  4。 像現在的沙特與伊拉克與伊朗都是韓國人的後裔。  5。 在搬向兩伊地區的時候,有一支小分區到了印度地區!印度也是他們的人。  6。 韓國在新疆的祖先後來搬了一部分到了古代的中國地區。甲骨頭也是他們發明的。  7。
  • 究竟韓國搶奪了那些他國文化之韓國那些真真假假的起源論
    古代東亞文明美國Huntington Career College的韓裔校長著作「亞洲理想主義」,主張「古代東亞歷史文明的發源地是韓民族」,並說「古代中國與日本的政治權力基盤乃是以韓國人(古朝鮮人)強力的菁英份子為根」。韓國每日經濟新聞指此書「拔出韓民族一萬年歷史的根,對世界傳播韓民族支配並指導古代中國與日本、貢獻人類文明發展之偉大性」。
  • 華夏文明前是「MU文明」,美國學者推測:地球曾出現過4代文明
    儘管現代科技已經發展的非常迅速了,但是仔細追溯的話,其實人類科技也才發展了僅僅只有一兩百年的時間,哪怕是人類文明的發展時間也才僅僅只有數千年,這個時間聽起來是很漫長,但是相對比宇宙的動輒上億年的時間刻度,人類文明存在的時間不過「一瞬間」。
  • 韓國古代本使用中國漢字,卻被他提議廢除,還從此改變了韓國社會
    編按:相信大家去過韓國或看過韓劇的都不難知道古代韓國是書寫漢字,但到底韓文是如何發展出來的?下文作者就為大家介紹韓國的發展故事。直至後來韓國出現一位被他們國民稱為「最偉大君王之一」的世宗大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他召集一批學者,下令創造簡單又具系統性的諺文字母——諺文有10個元音和14個輔音,能全面的記錄朝鮮語的語音,一般百姓均能輕易地掌握諺文。當時有句話說:「聰明的人一個早上就可以學成,愚昧的人在十天內也可以會。」
  • 韓國學者稱《西遊記》起源韓國 花果山也在韓國
    【環球網綜合報導】眾所周知,《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原著為吳承恩。《西遊記》不僅在中國本土,在海外也被多次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但韓國某些學者依然對中國經典文學的「起源」問題產生懷疑。日本Livedoor新聞網8月8日刊文稱,竟有韓國學者認為,「《西遊記》起源於韓國」。
  • 中國一王城申遺成功,韓國不服,聯合國提一問題,韓國人尷尬了
    中國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也是如今僅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世界史上獨樹一幟。在歷史上,我們曾有無比的輝煌。古代四大發明推動了世界的發展,優秀的文化也對周邊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些都值得我們華夏子孫驕傲。
  • 日本學者公開古地圖證實:釣魚島是中國領土 獨島屬於韓國
    據韓聯社8月23日報導,日本史學家久保井規夫博士日前表示,從公開的日本古代地圖來看,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而獨島(日稱:竹島)屬於韓國,「和本邦沒有關係」。此外,久保井規夫還稱,日本政府所使用的「具有獨島所有權」的地圖是是偽造的。
  • 朝鮮半島與古代漢字文化的傳播:讀戴衛紅《韓國木簡研究》
    一自西嶋定生以降,東亞史的研究至少有兩個趨勢特徵值得警惕:一是將東亞特別是古代中國、朝鮮、日本(有時還有越南)劃分為一個似乎是天然的歷史世界——東亞世界,而對「中國」哪一部分參與「東亞世界」曖昧不明;二是偏愛於強調中國文化對東亞的單方面傳播和影響。
  • 3000年前華夏元素撐起平昌冬奧會,韓國剽竊中國文化成癮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哲學理念,最早在誕生於夏商周時代的《易經》中有記載,離現在有快 3000 年的歷史, 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更是中國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的文化,就連韓國知名神話中的半人半鳥,其實也是來自中國,最早出自《山海經》……
  • 韓國大量地名與湖北一模一樣?學者:韓國人祖先可能來自湖北
    熟悉韓國的朋友們都知道,韓國作為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其與我國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近年來國內外對韓國包括朝鮮半島歷史的研究越來越多。於是有些專家學者便提出了這樣一個論斷:韓國人的祖先很可能來自中國湖北。此語一出,著實讓人驚訝。
  • 崑崙山發現萬年巖畫,刻著「飛機圖案」,史前文明可能真的存在?
    在道教文化裡,崑崙山是「萬山之祖」,是中國道教的「仙山」。崑崙山一線,縱穿中國的西部,處於新疆和西藏之間,綿延近2500公裡,大致可分為東西中三段。 崑崙山周圍自古以來就有非常多人類活動的痕跡,科研考察也在崑崙山附近發現了大量的古遺蹟,比如,崑崙山有很多的古巖畫,有的畫作超過萬年之久,超過了中國歷史記載,屬於遠古時代。
  • 為什麼古代不將韓國徵服併入版圖?
    可見朝鮮也是屬於我華夏。②曾經徵服過,發現是一塊負領土,佔據得不償失,明智地放棄了。古代時還真看不上朝鮮(韓國)的版圖。③中國從未將朝鮮(韓國)版圖併入中原王朝主要是朝鮮半島太窮了。土地貧瘠、資源稀少,對大中原的作用不大,所以沒有吞併,而作為藩屬國存在。清朝時期朝鮮也是附國。
  • 韓國慶州普門——韓國古代文明的搖籃!
    慶州是古代新羅王國的首都,也是韓國古代文明的搖籃,慶州是一座恬靜的城市。舉凡山地、溪谷,都有王陵、石塔、佛像、寺廟遺址。不赴博物館探古,只遊覽慶州古都,也就等於在探索古代燦爛文化的遺址,所以慶州也有「無圍牆的博物館」之稱。
  • 簡單解說四大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和現在的埃及什麼關係了解一下
    廣泛流傳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河文明和華夏文明。四大文明中華夏文明是其中唯一一直傳承至今的文明。雖然一直流傳至今,但這5000來經歷的磨難卻並不比其他三大文明少。也多次險些被滅族。有人可能會說。
  • 中國古代的海洋文明
    南海一號的出現為我們揭開了中國古代海洋文明最為波瀾壯闊的一頁。據文字記載推斷:中華先民在春秋戰國之前已與海外世界有了接觸。《竹書紀年》中有夏帝王芒命九夷,東狩於海,獲大魚」,也就是說4000多年前中國已經有了遼闊的海疆、狩海經營的海洋意識。《詩經·商頌》載:「肇於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祈祈」,反映了從海上來商朝交往和朝拜的盛況。
  • 域外來客還是本土文明?「三星堆不是華夏文明」之商榷
    在網絡上,筆者不時會看到「三星堆不是華夏文明」的說法。具體來看,持有這些說法的人又可以分為兩種。其中一種說法稱三星堆文明是古埃及文明遷徙過來的,故不能稱華夏文明;另一種說法則稱三星堆是西南蠻夷文明,故也不能稱為華夏文明。筆者認為,這兩種看法都存在明顯的認識誤區。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華夏文明」的定義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