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時,正是腎結石的高發期。記者昨從金華市結石專科醫院(東陽市紅十字會醫院)了解到,這段時間以來,該院接診的腎結石患者明顯增多。對於這類患者,如無特殊情況,一般都需要多喝水,然而總有人因為忽視這個問題病情加劇,甚至引發嚴重後果。
在東陽務工多年的23歲姑娘小韋,多年前,便曾因為腰部疼痛到醫院就診,被查出患有腎結石,不過當時結石很小,醫生沒有處理,只是囑咐她要多喝水,讓結石自行排出。但小韋平日裡沒有經常喝水的習慣,一杯水下肚,胃脹得難受,就沒再堅持,之後每天只是感到口渴時喝點水。
就這樣過去了幾年,她原本以為沒啥事兒了,沒想前些天,右腰部突然出現劇烈脹痛,同時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發熱、畏寒等症狀,熬了一天,依舊沒有緩解,這才到金華市結石專科醫院結石(碎石)科就診。
經過檢查,醫生基本確定小韋是由於右腎結石引發的疼痛,且已出現了腎積水的情況,導致小解變得不正常,當務之急就是入院接受手術治療。
該科主任、主任醫師張軍平告訴記者,有結石病史的人,即使平時沒有症狀,在結石還沒成形或者極小的時候,多喝水可以讓其隨尿液衝出體外,不至於滯留在尿路裡。可小韋自發現有腎結石以來,既沒有按醫囑喝水,也沒有到醫院做體檢,最終再次出現症狀時,結石已堵住尿液排出口,就相當於堵住了「門」,腎內尿液積聚易形成腎積水,十分危險,再耽誤下去就可能損傷腎臟。
相關提醒
夏天外出要注意補充水分
記者了解到,腎結石是夏天的高發病。在這個季節裡,天氣熱,人出汗多,導致小便濃縮,尿液裡的結晶成分很容易積聚起來,形成結石或使結石增大。尤其是戶外工作者,本來就大量出汗,如果還不注意多補充點水分,多排排尿,結石便容易發作。
那麼,喝水要喝到什麼程度呢?張軍平介紹,結石患者每日水的攝入量應維持在使尿液排出量不少於2000毫升的水平。通俗點來說,我們膀胱的容積在300~500毫升,除去出汗,結石患者喝下去的水,必須能使自己每天排5~6次足量的小便,且顏色呈淡黃、清亮。
不過市民不用刻意去選擇礦泉水或者純淨水,普通的白開水就可以。喝水時沒必要一口氣喝完一杯水,300~400毫升的水可以在1個小時內慢慢喝完,這樣白天10個小時的飲水量就足夠了。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腎結石的患者都適合多飲水,要因病而異。若結石較大,阻塞了尿液排出,可能會引起腎積水、腎功能不全。這類患者多飲水,就有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