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星淋巴瘤去世 它為何盯上年輕人

2020-12-20 健康一線視頻網

9月7日,女演員徐婷因患淋巴瘤在北京去世。讓人唏噓的是,這是位90後女孩。淋巴瘤到底是怎麼樣的疾病,專家表示,惡性淋巴瘤更容易襲擊中青年和孩子,所以更能引起公眾的關注。

淋巴瘤多見於年輕人

除了羅京,著名演員李鈺、香港知名詞人林振強,前國奧主力球員張亞林等都因淋巴瘤英年早逝。現在又一名年輕的女星因此殞命。難道淋巴瘤「盯」上了名人?

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腫瘤醫院院長馮繼鋒教授指出,淋巴瘤在發達地區的人群中發病率更高,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工作節奏快,壓力過大,如果中青年人不能及時釋放心理壓力,就可能誘發疾病。這幾年,淋巴癌頻頻侵襲名人,恐怕也與此有關。

「淋巴瘤多見於中青年和孩子,而且男性患者多於女性。」馮繼鋒告訴記者,20歲到40歲正是淋巴組織非常活躍的時期,青壯年很容易成為淋巴瘤的高危人群。

淋巴瘤比較複雜,診斷較難,專科醫院的專業醫生才能更準確地診斷。那麼,是不是年輕人的淋巴癌更兇險?專家表示,這主要看病理分型,如果惡性程度高的,自然就更兇險。在臨床上,年輕人患淋巴瘤確實偏兇險一些。

淋巴瘤治癒率超50%

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健康衛士,它們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機體內衰老壞死的細胞。而淋巴細胞發生了惡變即稱為淋巴瘤,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淋巴系統腫瘤病理分類標準」,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種病理類型。

惡性淋巴瘤是我國發病率增速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新發淋巴瘤患者約8.4萬人,死亡人數超過4.7萬人,並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馮繼鋒教授指出,省腫瘤醫院10年前每年收治的淋巴瘤患者只有300例左右,如今有600-800例,翻了一倍多。

很多人將淋巴瘤看作不治之症,其實這是認識誤區。馮繼鋒教授指出,淋巴瘤治療目標已經不是緩解症狀,而是達到治癒,在系統的治療方案支撐下,淋巴瘤總體治癒率已超過50%。患者的淋巴癌能不能治好,要看他的淋巴瘤屬於哪個亞型,淋巴癌有80多個亞型。有的亞型是可以治癒的。

專家提醒:早期幾無症狀

多數淋巴瘤患者有工作壓力大、經常超負荷工作,睡眠、飲食不規律等特點,目前已經明確的病因有輻射、化學物質汙染等。淋巴瘤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最常見的為頸部、腋下、腹股溝等淺表淋巴結無痛性、進行性腫大,經常被誤診為良性淋巴結炎,待明確診斷時多為晚期。如果進行性腫大的淋巴結可能對周圍的組織器官造成影響或壓迫,並引起相應的症狀。約半數患者還可能出現發熱、盜汗、乏力、消瘦、食慾缺乏、皮疹、瘙癢、貧血等全身症狀。

馮教授提醒市民,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相關焦點

  • 淋巴瘤盯上三十歲以下年輕人
    日前,90後女演員徐婷因患上淋巴瘤去世,引起了眾多娛樂圈明星和網友的關注。淋巴瘤這種被專家稱作「最會偽裝」的病,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增長最快的腫瘤疾病之一。天津市腫瘤醫院淋巴瘤內科主任張會來指出,淋巴瘤主要襲擊的對象是免疫力低下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值得注意的是,3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數量正在逐年遞增。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以每年3%至4%的速度遞增。
  • 90後女演員確診淋巴瘤兩月內去世 恐是裝修惹的禍
    9月7日,90後女演員徐婷因患淋巴瘤在北京304醫院去世。據了解,生前患病的徐婷因肺部感染,造成40度高燒不退。下午4點45分,徐婷的妹妹徐丹丹在微博上發文,證實自己的姐姐已經離世。一個年輕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令人惋惜。
  • 淋巴瘤盯上城裡人年輕人 身體傳遞這些信號要警惕
    淋巴瘤盯上城裡人年輕人,裝修染髮熬夜輻射等均是誘因    發病率每年以5%的速度上升,江蘇一位淋巴瘤患者「現身說法」:堅持14次化療不放棄,痊癒後感言「慢生活是一劑良藥」   9月15日是第八個世界淋巴瘤宣傳日,在近日由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堅持治療,獲得治癒」世界淋巴瘤宣傳日新聞發布會上,來自江蘇省腫瘤醫院的淋巴瘤患者李榮介紹了自己戰勝疾病的經驗,在與惡性淋巴瘤抗爭的3年中,他前前後後共做了14次化療,終於獲得痊癒,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 多位明星因淋巴癌去世 壓力大易誘發淋巴瘤
    9月7日下午,90後女演員徐婷因淋巴瘤醫治無效離世。高倉健哪些人是淋巴瘤高發人群?任何人都是高發人群!
  • 最強大腦參賽選手淋巴瘤去世 淋巴瘤早期症狀有哪些
    8月19日,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組透露,節目第一季選手楊萬裡,因患淋巴瘤於8月7日去世,年僅31歲。在《最強大腦》中,楊萬裡曾因在五天之內清楚記憶101隻外形相似的斑點狗而聞名。楊萬裡曾在節目中說過,希望能夠證明自己來過這世界,卻在一年後因為淋巴瘤而離開人世。而最近上映的電影《滾蛋吧!
  • 「淋巴瘤」其實沒那麼可怕(組圖)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名人被「淋巴瘤君」盯上,羅京、李鈺等人因病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也引發了公眾對這種疾病的關注。9月15日,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淋巴瘤聯盟共同確定的第12個世界淋巴瘤宣傳日,這一天,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內科聯合醫生、患者等組織了首屆淋巴瘤聯誼會,為病友們現場「打氣」。
  • 女演員患淋巴瘤去世,不當治療惡化病情
    界哥對這位演員並不熟悉,但對手臂上如此嚴重的皮膚損害徹底震驚。通過查詢資料得知,這位姑娘罹患的是淋巴瘤,確診已有兩月餘。但當界哥仍然疑惑為何病情發展如此迅速時,噩耗傳來,女孩下午還是不治去世了。界哥懷著惋惜的心情繼續了解細節後發現了更讓人震驚的事情。可以說,這位姑娘是因為自己的無知,採取了不當的治療,加速了自己通往天堂的步伐。短短兩個月,究竟發生了什麼?
  • 30歲的熊頓因淋巴瘤不幸去世,淋巴瘤究竟是怎麼回事兒?能被治癒嗎?
    近日,電視劇《向陽而生》正在熱播,它由已故青年漫畫家熊頓與癌症抗爭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2011年,30歲的熊頓被檢查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雖然她第二年就不幸去世,但她樂觀向上的態度影響了很多人。 那麼,非霍奇金淋巴瘤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淋巴瘤能被治癒嗎? 1.淋巴瘤到底是怎麼回事?
  • 29歲IT男患高血壓猝死 高血壓為何盯上年輕人
    提起高血壓,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上了年紀才會得這個病。但近日,浙江金華有一位29歲的程式設計師突發腦出血身亡,據報導,他19歲時就患上了高血壓,卻沒有堅持吃藥。記者了解到,隨著青少年肥胖率的提高,和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的加大,高血壓越來越呈現年輕化、低齡化趨勢,江蘇甚至有5歲孩子就查出了高血壓。專家提醒,一旦確診為高血壓,就一定要吃藥。
  • 羅京阿桑李開復 淋巴癌為何瞄上年輕人?
    原標題:淋巴癌為何「看上」年輕人?   近日,創新工場CEO李開復患淋巴癌的消息成為廣大網友議論的熱點。請關注——   對於淋巴癌,公眾應該並不陌生。「另外,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心理壓力大、工作壓力增加、生活不規律以及過度疲勞等都是淋巴瘤的發病誘因之一。」   羅京生前曾表示,自己「雖然幹了這麼多年,始終感到相當大的壓力」。他用「如履薄冰」來形容自己每天的工作狀態,尤其是在重大新聞發生的時候。   2009年9月,李開復宣布離職並創辦創新工場。
  • 《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去世,僅25歲!小心心梗「找上」年輕人
    《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去世,僅25歲!最年輕患者僅22歲心梗為何「盯上」年輕人?1月4日,記者從安慶市立醫院心血管內科獲悉,2020年該院接診急性心梗患者412例,其中40歲以下有15例,40歲至50歲有30例。據副主任醫師孫愛嬌介紹,年輕患者人數較十年前有明顯增多,尤其是40歲以下患者已不再罕見。
  • 總有年輕人被查出淋巴瘤,還是晚期?背後原因,可能是3個習慣
    「90後」已經成為中堅力量,更多的年輕人湧入社會,不僅帶來了很多的新思想新能量,還創造了很多的新事物。但是在醫院裡,也出現了這些年輕人的身影。在工作壓力和生活習慣的雙重影響下,總會有一些年輕人被查出淋巴瘤,而且一查就是晚期。這背後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他們日常的3個壞習慣。
  • 演員徐婷淋巴癌去世 淋巴癌是怎麼形成的
    原標題:演員徐婷淋巴癌去世 淋巴癌是怎麼形成的 發病重心向年輕人轉移 近年來,我國惡性淋巴瘤發病率上升加快。據最新全國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淋巴瘤患者發病率在男性十大高發腫瘤中已上升至第9位,女性則上升到第11位,2011年全國淋巴瘤發病率已達到6.43/10萬。 「人體淋巴系統就像保護人體的『防禦性長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洪小南教授形象地比喻說,淋巴癌就是長城上的「衛兵」(細胞)出現了投敵和叛變,這樣,不僅是外來的細菌、病毒會長驅直入,連衛兵也會加入行動,後果可想而知。
  • 結腸癌盯上了年輕人
    那麼為什麼腫瘤早早就找上她了呢?是偶爾發生的個例,還是腫瘤真的年輕化了呢? 帶著這些問題,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結果發現結直腸癌真的有年輕化的趨勢。 近年來,隨著結直腸癌篩查和治療技術的改進,在老年人群體中結直腸癌發病的趨勢有所下降。而與之相反的是,5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卻明顯上升,已接近90年代的兩倍。
  • 高三女孩高考前患淋巴瘤去世,專家:出現這些症狀需警惕
    7月7日,她本應參加高考,但卻在5月14日因淋巴瘤不幸去世。 在生命彌留之際,薇薇委託父母將遺體捐獻出去,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我院血液科副主任、淋巴瘤病區李玉富說:「淋巴瘤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30-50歲的中年人群發病較高。在一定程度上與現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飲食不規律,長期接觸輻射,工作節奏日益加快,壓力過大都有可能誘發疾病。
  • 黃慧強:淋巴瘤復發後也可完全治癒
    核心提示:「惡性淋巴瘤昔日被認為是不可治癒的,隨著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80%-90%的早期病人、50%-60%的晚期病人可被治癒!」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黃慧強副主任在前天參加「移植病房20周年紀念暨淋巴瘤移植康復病友聚會」上說道。
  • 我國惡性淋巴瘤發病率上升快 年輕人最需提防
    惡性淋巴瘤是原發於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我國常見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按照腫瘤細胞構成不同,淋巴瘤可以分為霍奇金病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我國的淋巴瘤患者中有85%~90%都是非霍奇金病淋巴瘤。
  • 18歲女孩患淋巴瘤不到一年高考前去世,淋巴瘤有可能被治癒嗎?
    有一種惡性腫瘤在國內外特別是發達地區的發生率持續上升,已經超過白血病成為最常見的淋巴造血系統惡性疾病,這種疾病被稱為淋巴瘤。 18歲湖南女孩陳薇薇是江華二中的一名高三學生。2019年8月9日,剛剛參加完學考的陳薇薇被檢查出患了伯基特淋巴瘤晚期。
  • 莫把淋巴瘤當感冒 淋巴瘤早期有4大症狀
    原標題:莫把淋巴瘤當感冒 淋巴瘤早期有4大症狀   淋巴瘤是一種比較可怕的惡性腫瘤。據統計,全球範圍內,每9分鐘就會增加一位淋巴瘤患者。它已躋身我國惡性腫瘤前十名,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裡排名第二。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淋巴瘤,淋巴瘤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如何早發現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