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IT男患高血壓猝死 高血壓為何盯上年輕人

2020-12-23 復禾健康

提起高血壓,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上了年紀才會得這個病。但近日,浙江金華有一位29歲的程式設計師突發腦出血身亡,據報導,他19歲時就患上了高血壓,卻沒有堅持吃藥。

記者了解到,隨著青少年肥胖率的提高,和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的加大,高血壓越來越呈現年輕化、低齡化趨勢,江蘇甚至有5歲孩子就查出了高血壓。專家提醒,一旦確診為高血壓,就一定要吃藥。

壯小夥突然腦出血死亡

據了解,浙江金華的這位29歲小夥姓潘,1.75米的個頭,體重200來斤,比較胖。早在10年前,他就被查出患有高血壓。但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他平時沒有按時吃藥控制。

小潘從事的是IT工作,跟所有程式設計師一樣,經常加班、熬夜。今年5月23日,小潘突然頭暈,左半邊身體沒法活動,後被查出是由高血壓引起的腦中風。經過搶救後恢復正常,但不久後他再次腦出血,搶救無效死亡。

南京有不少高血壓小患者

「怎麼又是年輕人,」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郭怡菁說,「高血壓年輕化的趨勢一直有,這兩年更明顯。」她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曾經遇到過20歲出頭就患高血壓的年輕人。

記者查詢了解到,2008年江蘇省人民醫院曾接診過一個12歲的小男孩,體重達到了90公斤,經過檢查,不但患有高血壓,同時還有糖尿病和高血脂,是個典型的「三高」患者。

同樣,在中大醫院,2010年時,也診斷了一名高血壓小男孩。15歲的明明(化名),體重70公斤,據家人介紹,明明總是感覺頭暈和失眠,偶爾還會頭痛,到學校的醫務室一量血壓,竟然有170/110,是個典型的高血壓患者。但孩子的家人沒有高血壓史,基本排除了遺傳因素。

專家表示,還有更小的孩子患上高血壓。在江蘇,曾有個5歲多的小女孩查出高血壓,她體重100多斤。這些孩子患上高血壓,多與遺傳、腎臟疾病或者嚴重肥胖有關。

高血壓為何盯上年輕人

高血壓這種傳統的「老年病」,為什麼越來越呈現年輕化、低齡化的趨勢?肥胖兒童比例的增加是一方面,而高強度的工作給年輕人帶來的壓力,也是一個誘因。「現在的工作生活壓力很大,不少年輕人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而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面對來自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這種高度緊張和壓力會壓迫血管,帶來損傷,從而造成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郭怡菁表示。

南京同仁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家寬說,現在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患者病率大約為33%左右,也就是三分之一的人有高血壓,年輕化、低齡化是很明顯的一個趨勢。

提醒

1、高血壓能治好嗎?專家:只能靠吃藥控制

一旦患上高血壓,能否痊癒?很遺憾的是,答案是「不可逆」。因此,如果患上了高血壓,一定要聽醫囑定期吃藥控制,防止病情加重。

吳家寬說,高血壓分為原發和繼發兩種,繼發就是由於其他疾病導致的高血壓。一般來說,原發是不可逆轉的,繼發高血壓,在其他疾病治療後,有可能會轉為正常,但是無論哪一種,都需要吃藥。「吃藥可以保護心臟以及血管,避免猝死悲劇的發生。」

郭怡菁提醒,生活工作壓力大的年輕人,每年都應定期體檢一兩次,如果檢出血壓高,需要復檢,兩次結果超標,基本就能肯定是患上了高血壓。

2、洋蔥能輔助降壓嗎?專家:能,但藥還得吃

通常所說的大蒜、洋蔥可幫助降壓,靠譜嗎?南京市中醫院謝英彪教授表示,這些都能起到輔助降壓的作用。

「例如洋蔥,裡面的鉀含量遠高於鈉含量,是一種高鉀食物,能夠幫助降血壓。」據了解,曾有英國科學家發現大蒜中的活性成分還有助於溶解血管中的淤血。

除了大蒜,芹菜、菊花腦、薺菜、洋蔥、茄子、番茄、綠豆,以及西瓜、蘋果、山楂、黑木耳等都能夠幫助降低血壓。

「但必須強調,這些食物都只是輔助作用,降壓藥一定得吃。」謝英彪說。郭怡菁表示,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

「一是要清淡,尤其避免鹽分高的食物,」據介紹,鹽中的氯化鈉成分會加快血壓的增高,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限鹽。其次就是要控制膽固醇的攝入。「膽固醇超標會導致動脈硬化等疾病,加重高血壓。」

相關焦點

  • 高血壓最容易「盯上」5種年輕人!若是臨界高血壓,不可大意8件事
    不少年輕人會認為,高血壓是「老年病」,自己還年輕,不會得高血壓,就算有時血壓有點高也不用在意;即使有高血壓家族史,也未必會發病,不必擔心。其實高血壓現在已經開始找上年輕人了。在多數人的印象裡,高血壓只「偏愛」老年人,和年輕人沒啥關係,但其實不然。
  • 高血壓「盯」上年輕人 這些壞習慣你中招了嗎?
    陸軍特色醫學中心高血壓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閆振成提醒,年輕人也要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關注自己的血壓,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防止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 熬夜泡吧、宵夜 30歲的她查出高血壓 30歲的丹丹(化名)一個人在重慶打拼,熱情的她交了特別多的朋友。
  • 15歲患上高血壓 七種食物預防高血壓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那麼就要警惕高血壓找上門了。高血壓是常見的疾病,那麼我們怎麼預防高血壓呢?  15歲小胖子患上高血壓  15歲的小明自升初中來,課業壓力增大,變得特別能吃,口味還挺重,麻辣香鍋、炸雞、漢堡等都是他的最愛。
  • 高血壓日|上海18-34歲年輕人高血壓患病率15.7%!季節轉換+長假勞累...
    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最新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結果顯示,本市18歲以上的常住居民中,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1.4%,意味著每10個成年人中有3個為高血壓患者。
  • 高血壓正向年輕人「走近」
    明星有高血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9月16日,臺灣藝人黃鴻升在家被發現去世,年僅36歲,震驚全網。之後經紀人透露之前就有三高導致急性主動脈夾層猝死。早在2018年1月5號,嶽雲鵬就曾在社交媒體發文爆料自己的身體近況,引來大批網友的持續關注。微博稱:「體檢報告出來了,高血壓高血脂這些我都能接受,說我犯過幾次腦梗,腦梗是什麼梗?
  • 高血壓「找上」年輕人?關於青春期高血壓的4個常識,不得不提
    很多人認為高血壓是成年人或中老年人才容易患上的疾病。但現在年輕人也容易患上高血壓,我國目前有兩成的高血壓患者屬於青年人,這個數據是在10年間迅速增長上來的。而青春期高血壓有著很大的概率,會發展成為成人高血壓,一定要引起重視。
  • 年輕人的高血壓不可「輕」視!
    今年我國第23個高血壓日的宣傳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以促進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為重點,開展高血壓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 年輕並不代表健康,現如今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也已成為高血壓門診的「常客」,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其發病率正在趨於年輕化。
  • 年輕人高血壓不一定終身服藥
    高血壓對於老年人而言並不陌生,對於年輕人而言似乎言之過早, 然而廣東省中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吳煥林說,日常門診中,45歲以下因高血壓而來就診的患者比比皆是,約佔到30%左右,這還不包括那些無症狀而忽略了自己有高血壓的年輕患者
  • 越來越多的高血壓「愛上了」年輕人
    高血壓是老年人中常見疾病,同時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升高,發生高血壓病的風險也隨之增高。那麼是否只有老年人才會得高血壓呢?答案是否定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中國高血壓日趨年輕化,青年高血壓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
  • 不到30歲,發現有高血壓,怎麼辦?還有哪些保險可以買?
    我國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 不少統計資料都證明高血壓和年紀有關,年紀越大的人,患高血壓的概率越高。 因此,很多人認為高血壓是一種「老年病」,年輕人不怕! 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 年輕人的高血壓
    高血壓的罕見病因--心臟嗜鉻細胞瘤2014年,34歲的王海波因高血壓住進了協和醫院,導致他高血壓的是世界範圍內都罕見的腫瘤--心臟嗜鉻細胞瘤(又稱副神經節瘤)。"這個腫瘤像定時炸彈,已經將心臟冠狀動脈擠壓變形,隨時可能導致猝死"為他主刀的心外科苗齊教授說。兩個月的術前準備中,內分泌科聯合心外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等八個科室進行了多科會診。但手術還是比預想的複雜,原計劃6個小時的手術進行了17個小時。
  • 24歲小夥被診斷為重度高血壓 專家提醒:高血壓逐漸「年輕化」
    」,今年宣傳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倡導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高血壓被稱為危害健康的「無聲殺手」,由它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更需要敲醒警鐘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25-34歲的年輕男性中,高血壓患病率超過2成。24歲的小劉,是個體重超200斤的大學畢業生。目前正在浙大四院心血管內科住院,接受高血壓相關檢查和治療。國慶期間,他感到胸痛,疼痛持續1天後來到浙大四院急診室就診。
  • 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年輕人也要重視「高血壓」
    在很多人眼中,高血壓,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特別是年輕人對這種症狀知之甚少,總覺得離自己很遠,對頭痛頭暈的症狀也鮮少會真正重視。但隨著慢病低齡化的發展,這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年輕患者也逐漸增加。
  • 年輕人會不會得高血壓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也逐漸年輕化。年輕人出現高血壓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遺傳因素,父母一方或雙方都有高血壓,那麼孩子患高血壓的機率就比正常人多很多。長期菸酒會導致動脈硬化,引發高血壓。4.肥胖,平時不運動。肥胖導致體內脂質代謝紊亂,血管硬化,從而導致血壓升高。5.生活壓力大。壓力大,精神緊張,造成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引發高血壓。6.繼發性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導致的繼發性高血壓。
  • 透析合併高血壓患者的猝死,該如何防治?
    所以對於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管理,尤其是血壓管理,應重視幹預交感神經系統,以期更為有效地控制血壓,減慢心率,抑制交感,進而預防猝死!確實,從機制上講,β受體阻滯劑能夠有效降低交感神經張力、預防兒茶酚胺的心臟毒性作用,從而減少心肌氧需求、改善心肌能量代謝、減輕心肌氧化應激、穩定斑塊及提高心室顫動閾值等,最終發揮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重構和左心室功能及預防猝死等多重心血管保護作用。
  • 定期自我監測 年輕人也需提防高血壓
    定期自我監測 年輕人也需提防高血壓 2020-10-12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去世,僅25歲!小心心梗「找上」年輕人
    近日,《巴啦啦小魔仙》中一名25歲女演員因心肌梗死猝死,讓很多人感到惋惜。「心梗的根本原因是供應心肌的主要血管被堵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心臟功能出現障礙,是猝死的常見疾病。一般來說,這是個自然老化的過程,發病人群以60歲以上的老年人居多。然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社會壓力、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這個疾病已經呈現年輕化趨勢。」汪念東說。
  • 年輕人也會高血壓?這五個原因,看看你是否在其中!
    所謂繼發性高血壓,就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壓病。治療繼發性高血壓病,單純服用降壓藥,降壓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原發性高血壓佔絕大多數,而繼發性高血壓的患者只有不到2%的比例。但是,這個比例對那些30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來說是不適用的。
  • 繼發性高血壓「盯」上年輕人,早知道避免誘發
    38歲的張女士在一家投資銀行工作,由於工作需要,她經常出差,生活作息很不規律,工作壓力也非常大。最近幾個月,她經常感到頭痛頭暈,有時走在路上會突然腳發軟。    「我這是不是貧血啊?」不安的她前往當地醫院就診。但是,醫生的診斷卻與張女士的猜測大相逕庭——高血壓。就這樣,「三十而已」的張女士開啟了「降壓之旅」。
  • 高血壓竟是中風重要導火索!高血壓為何會是「大腦殺手」?
    高血壓病患者常伴有腔隙性腦梗塞(小於1釐米)的變化,即在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繼發了小的血栓形成,當小血管發生梗塞的時候,腦卒中的發生風險會升高4~5倍。高血壓中風患者度過危險期後,大多留有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等後遺症。高血壓患者在發生腦卒中之前都有哪些先兆症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