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安處是故鄉

2021-01-20 澎湃新聞
我心安處是故鄉

2020-12-31 0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故鄉

故鄉是一種習慣——

習慣了缺席

習慣了逗留

習慣了電話那頭「爸爸你什麼時候回家」

方剛是家庭的中流砥柱,也是城軌建設電氣化設計的中流砥柱。從家庭到工作,從丈夫、父親到項目負責人,十年電化城軌路,身份轉換之間,不變的是肩上扛起的責任。

他鄉

他鄉也是一種習慣——

習慣了離家遠

習慣了背上包,自己出發

習慣了一個接一個的會

習慣了第二故鄉

電化城軌人的習慣,正在改變一座座城市。去「建設他鄉」,從此,江湖路遠。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電化城軌人,最貼切的是「在路上」。城市道路安全繫於一身,責任重擔扛在肩頭,為了減少溝通成本和出錯率,項目地成為了所有電化城軌人的第二故鄉。

於是:

開始習慣夜晚的路燈

一個人的街道

陌生的旅途

異地的車票

身在他鄉,只有時刻讓自己與項目關聯,盯著項目的推進,才能讓自己一顆懸著的心安定下來。

在踏上異鄉,建設他鄉的路上,電化城軌人結伴而行,一步一步走向遠方。

……

正是有著這樣一群人,電化城軌十年才精彩紛呈。

建設他鄉的路上,一直不斷領略陌生的風景,接受全新的考驗。從2011到2020,鐵四院電化院城市軌道交通設計研究所陸續開通供電系統總項目27個,總裡程約625公裡,車站375座,車輛段場28座,控制中心7座。

國內軌道交通史上首次設置水上區間牽引變電所的南京地鐵S9號線;

國內首次採用正負極C形接觸軌側部授流方式的長沙磁浮快線;

國內首條設置地下車站的有軌電車線路蘇州有軌電車1號線延伸線

…….

十年時間,城軌人像是一個個神筆馬良,讓城市地鐵實現了從無到有,從一條到多條、再築連成網,為世人呈現一幅傳奇畫卷,地鐵設計也成為鐵四院一張靚麗名片。

這是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事業高速發展的十年,城軌人穿梭於故鄉與他鄉之間,城軌之至,城市咫尺。

今天,是極不平凡的2020年的最後一天。謹以此片獻給所有為城市軌道交通電氣化事業發展而奮鬥的人。也獻給所有努力奮鬥的四院人。2021,我們一起再出發。

(供稿:電化院 )

原標題:《我心安處是故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心安之處, 便是故鄉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只要心中安寧,那麼無論在什麼地方,也都如同在家鄉一樣心安理得。雖然孤獨是短暫的,但自由而帶來的心安,是持久的。 《心安吟》 宋·邵雍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寬。我的故鄉不限於一個固定的地方,在水、竹、花前謀生活,有琴、詩、酒,身心安寧,就是我到了自己的家鄉,不管它是長安還是洛陽。 《晨起》 宋·陸遊 心安已到無心處, 病去渾如未病前。
  • 《劍來》有感:我心安處即吾鄉
    黑衣少女平靜道:「你好,我爹姓寧,我娘姓姚,所以我叫寧姚。」草鞋少年下意識道:「你好,我爹姓陳,我娘也姓陳,所以……」少年有些神色尷尬,但是很快就坦然笑道:「我叫陳平安!」春風拂面,待人和煦的齊先生——齊靜春。撐著油紙傘,緩緩而歸,君子不爭。
  • 願平安喜樂,勿忘心安,祝你也祝我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中觀,人情淡始長。你若冷眼旁觀,不出妄語,不助惡聲,便是揚善。你若真假難辨,莫信謠言,待人以寬,且以心安。日光傾城,許我此生溫暖,笑顏燦爛,著我後世心安。牽愁腸,塵滿面,露成霜,心安之處是故鄉。平淡中的相守,才最珍貴;簡單中擁有,才最心安。總覺得做人得實在點,不為別的,就為那麼點心安。平凡沒事,只要平安就好。平淡沒事,只要心安就好。
  • 蘇軾最有哲理宋詞,「此心安處是吾鄉」,這裡的「心安」是啥意思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安處是吾鄉」雖然出自柔奴(王定國侍女,即寓娘)之口,但是卻表達出了蘇軾內心所想的。對於這一句宋詞的翻譯,大多數都認為是「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但是卻並沒有搞清楚蘇軾所說的「心安」究竟是什麼?
  • 此處我心安,此心安處是吾鄉
    只是,天色將晚,已是日暮時分,面對浩渺煙波,崔顥不禁傷感地發問:故鄉邈遠,今夜我的歸處在哪裡呢?詩人為何要這般發問,因為浮世匆匆,那羈旅中不停的腳步,實際上象徵著詩人內心的不安定,象徵著詩人靈魂的無處放置。身歸何處,進而心歸何處,這不是崔顥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永恆的哲學命題。
  • 我心安處即吾鄉,心寬才是遠方!
    大家好,我是詩畫人生相約篁嶺喜聊文旅話題!有條友說:「旅行去哪並不重要,心寬才是遠方」,對於這句話首先我表示贊同。記得自己在頭條上回答「旅遊和旅行有何異同?」這個問題時,曾經也說過:旅行最重要的就是心靈的體驗與升華!自從高曉松說了那句「生活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之後,詩與遠方就儼然成了旅行的代名詞!
  • 我心安處即吾鄉——致遠行的Q老師
    這兩年,我身邊有太多人選擇離開家鄉,每每看到那些能全身而退的朋友,說不羨慕是假的。但更多遠行的人們卻是真正意義上的斷尾求生。今天看到Q老師的朋友圈,又一次深深觸動了我,這種不吐不快的感覺促使我一定要寫下今天這篇不算文章的文章。
  • 心安之處是吾鄉——觀《我和我的家鄉》有感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審判管理辦公室 陳明 故鄉永遠是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而鄉愁也總能戳中人內心的柔軟,最美家鄉的背後離不開無數平凡人的默默付出。電影中在每個單元的過渡銜接處,網友們談論著自己關於家鄉的記憶、色彩、味道、距離……其實在內心深處已經喚起了我們對家鄉的熱愛。 我的家鄉位於四川高縣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原本灰突突的它,在時代的浪潮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 我心安處即故鄉
    最重要一點是要留住人心,心留住了,喜歡這裡的環境、溝通待人方式及對人才的重視、員工生活的細心的照顧,那麼自然是心所向其處,認同感就多了些。 不管是東南西北客,不管遠隔千萬裡的異鄉客,不管是男女老少,只要是溫州上班的外地客,莫要生疏,溫州就是你的故鄉,可在此安安心心的過個年!
  • 致隔離者:我心安處即是家
    我心安處即是家 致親愛的隔離者 1 理解你,謝謝你 不管什麼原因,不管什麼境遇,你和中籤者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於是,從此14天,你需要有一個獨立的世界
  • 活法: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人生貴在心態,看山神靜,觀海心闊,黃金萬兩,不如心安;知足常樂,身心舒展,才能活得自在。有一副古老的對聯:人喜富貴三春景,我愛平安兩字金。心安即是家,何處不自在要求平安,須從心上求,心安才能真正獲得平安。
  • 時光的流逝使我心安
    他的這句話讓我浮想聯翩。  有一陣子,「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大噪,許多人念叨著這句話,撇下眼前的生活,拿起包就去了遠方。在遠方,沒有找到詩歌找到遠方,倒是找到了苟且,裝了一肚子的頹喪,回到舊生活。  海子說得好:「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未能了解自己擁有,就奔赴一無所有,以為是莊子筆下的「鵬」,實則是「蜩與學鳩」。
  • 願做人間歡喜客,心安自有當歸處
    興致處,為拍好的視頻或照片附上一篇拙劣小文,也是趣事。生活,無非就是如此,在塵世的煙火裡行走。眉間有清風,眼底有暖意。只要清簡內心,梳理好情緒。日子,便不會缺少美好。知足,亦即可圓滿。我深深知道,這個世上沒有世外,也沒有桃源,有人的地方就有煙火,但我相信,懷著對生活的熱愛,眼裡就會有星辰,心間就會有山水。請跟隨自己的心,做自己喜歡的事。
  • 故鄉啊故鄉之《海鷗飛處彩雲飛》
    故鄉啊故鄉,我抬起頭看見天空有一輪明月高高地掛起,我看見了它也就看見了你,你曾經的聲音時常在我的耳邊響起,我仿佛聽到了你在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好好拼搏,加倍努力,我在等待著你凱旋的歸期。努力拼搏振奮精神早日榮歸故裡圖片故鄉啊故鄉,你常常出現在我的夢裡,你的容貌是那樣的低調熟悉,你從來不用過多的詞彙把自己洗禮,可你總是把最好的一面偷偷放在我浩瀚的心底
  • 心安之處 即是家園——走進聊城「網紅」民宿
    走進聊城「網紅」民宿——心安之處 即是家園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琦 通訊員 王應辛所有的美好,都可以坐等,油菜花開、燕子歸來……世界不分南北,幸福不分西東。民宿裡的每一顆茶葉都是民宿主人茶園裡產的,「我想把最自然的茶葉留給這裡的客人」。一個角落 一個故事一月「歲始」,二月「融雪」,三月「鶯時」……臘月「暮冬」。每一個房間的設計都有它的獨特之處,正如12間客房的名稱一樣,訴說著一年四季日暖風清的故事。
  • 予我一份默契,予你一份心安
    輕輕地念著你的名字,我的心中充滿歡喜,輕輕地許下心願,我願意時光在此時此刻停留,懂得,是一種默契,惺惺相惜便已足夠,你知曉我的心事,我亦知曉你內心的苦衷,這樣,已足夠,心有靈犀是一種幸福,會讓孤獨擇日而止,予你一份默契,予你一份心安,一切剛剛好。
  • 我心安處
    曾經我愛海,連帶著愛了海裡的島,流連在一座座熱帶島嶼,熱帶的陽光已能讓我有飽足感,像是遊在金色的粘稠的蜜裡。「請問,有熱茶嗎?」漆黑頭髮,紅臉頰,年輕女孩坐在窗前,光從木格紋的窗裡透過來,照她身上。一雙眼睛有光亮。除此之外,屋內是沉沉的黑暗,這暗如織了百年的厚氈鋪地上,吃掉你話語回聲,我的詢問聽來是種不確定的乾脆。這房子,真有百年那麼舊。你仔細打量,每一塊木頭上都有編號,以方位與數字為號。拆毀重建往來多少次都如密鑰嚴絲合縫,穩穩站在緩慢的時間與藏區特有的迅疾大風裡。
  • 夜讀|心安即是歸處,隨緣方得自在
    人生路漫漫,你我皆過客。人生本無常,心安即歸處。我們都見證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也曾感受過一個人穿過漆黑的夜,走過泥濘的街。曾經有一句話讓我熱淚盈眶,也陪伴我走過許多孤獨的旅途。這句話是張小硯的,——「後來許多人問我一個人夜晚踟躕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卻不是孤單和路長,而是波瀾壯闊的海和天空中閃耀的星光。」仔細想想,何嘗不是如此呢。有時候要換個角度想問題。孤獨並不可怕,反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當你孤獨的時候,全身心投入到每一件事情,會感覺到整個世界都是屬於你的。一、守住內心的寧靜,何處不得自在!
  • 「三五摯友」:逐夢重慶的他鄉人,讓我心安的是什麼?
    (原標題:「三五摯友」:逐夢重慶的他鄉人,讓我心安的是什麼?) 「不知不覺把他鄉,當做了故鄉,只是偶爾難過時,不經意遙望遠方。」李健的一曲《異鄉人》用溫暖的歌詞,低淺的吟唱,道出了每個他鄉人心中守望的美好的夢。在重慶,有不少異鄉人被這座城市吸引而來。
  • 給心靈自由,蘇軾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本是受唐代詩人的啟發
    縱覽蘇軾的經典宋詞,帶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一句「一首煙雨任平生」,還有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千百年來每個人所經歷的風雨,都是一樣的,若希望在這個世界當中獲得人生的精彩,就只能回望我們的內心,建立強大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