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添聲楊柳枝詞
【唐】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
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寫她對情郎的眷戀。首起二句,是叮囑之辭。
井底點燈深燭伊
井底點燈,謂在井底點上燈。
何以偏在井底點燈呢?
原來這井底之燈,必是深處之燭。
而深燭,隱喻深囑。伊是人稱代詞,在此代你。
「深燭伊」也就是「非常誠懇地囑咐你。」
顯然,是作者刻意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敘事。因而使詞意隱晦了。
既雲「深囑」,囑咐些什麼呢?
即「共郎長行莫圍棋」。
「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與郎相聚。而緊跟「長行」二字,又暗示著這是離別的時刻。所以她才對他叮囑再三、情意綿綿。此「長行」與「圍棋」,又作諧音雙關。
長行,是一種博戲的名稱。據唐人筆記記載,用擲骰子來博「長行局」,因簡單易行,唐人「頗或耽玩,至有廢慶弔、忘寢休、輟飲食者」,是一種低俗的賭博。
而「圍棋」,是中國傳統的棋藝,棋理高深,可謂文人雅士的遊戲。
可她為什麼「深囑」將要出門的丈夫,讓他記住:我可以與你玩長行,但不同你下圍棋呢?原來,她的這番叮囑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長行」這種博戲的名稱來雙關「長途旅行」,又用「圍棋」來雙關「違誤歸期」。她這是告訴丈夫「遠行一定不要誤了歸期」!這裡的「長行」、「圍棋」,也是女主人公將她深隱的心曲,婉轉託出;雖然可見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於其中的隱語,過於隱晦。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後兩句從「長行」引出「骰子」,說那種製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顆顆紅點,有如最為相思的紅豆,而且深入骨中,表達著我對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嗎?
這樣一來,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囑「長行莫圍棋」的用意,原來她「共郎長行」,也是有意要用「長行」這種博戲所用的「骰子」來提醒丈夫:當你玩「長行」使用骰子時,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紅點,顆顆都是入骨的紅豆,代表著我對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萬不要違誤了歸期。這一句,非常準確地表現出她對丈夫的惦念,對丈夫的那種難捨難離的強烈的愛!
「入骨相思」,一語雙關,其中纏綿之意,教人不由魂銷。在章法上,則是對前二句「深囑」早歸「莫違期」的對應。詩中,女子「共郎長行」時「深囑」於前,客子「違期」未歸時又「入骨相思」於後,最後以「知不知」設問寄意的口吻輕輕將全詩兜住,然後再表現出這位多情的閨中人亟盼遊子早歸的焦慮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離別之久、會合之難、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說無人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可謂收得自然,餘味不盡。
而讀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內心深處誠摯而火熱的愛情。有女鍾情如此,令人讀來倍覺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個字,乃是全篇的點睛之筆!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見濃豔的辭藻,又未聞有些許脂粉氣。其設想新奇,別開生面。
在許多的愛情詩中,使人頓覺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諧音雙關修辭法,更使詩作獨標一格,別有情致。人們表達愛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朧含蓄,而雙關隱語的運用,卻能使人透過字面的意思,通過那些音同或音近的「別字」,去細細品味那雙關語中底層的無盡的意蘊。
這些諧音詞的寓意頗深,不可囫圇讀之。它蘊含著詩人人為的特定含義和感情色彩,能使語言在表達上更含蓄、婉轉和饒有風趣。用於表達愛情,則言淺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End
圖文 | 譚論古今團隊編輯 |譚論古今編輯部
投稿 | 1115702100@qq.com
特別聲明:文章如是轉載他人文章僅供觀點分享,版權歸屬於原作者所有,轉載的文章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微信平臺證實,對其中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核實相關的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撤稿。
歡迎關注譚論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