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要不要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中國可能計算過

2020-12-06 瀟湘晨報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10月20日文章,

原題:正確認識美中戰略競爭

美國與中國的競爭,是一場全面、全方位的大國戰略競爭。全球力量平衡,特別是美中的相對戰略軌跡,已發生改變。然而,美中競爭並不必然是一種對抗關係、一種零和或贏家通吃的競爭。它並不排斥、至少不應排斥雙邊合作——事實上,雙邊合作對兩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都是必要且重要的。

也許最重要的是,這並非一場你死我活的意識形態之爭。美中雙方的意識形態和戰略目標並不相互排斥,至少不必如此。中國並未謀求摧毀美國體系,也無意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事實上,北京肯定明白全球霸權是無法實現的。追求全球霸權會適得其反且破壞穩定,不利於中國的利益和安全。他們可能也計算過——部分是基於對美國例子的觀察,擁有霸權既是負擔也不可持續。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領導人經常談論全球「多極化」的原因。

北京常說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一些(西方)學者所認為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擴張主義和侵略性願景,而實際上是個相對溫和的口號。其核心強調的是相互尊重——或至少是容忍——不同的治理體系,以及尋求解決全球共同挑戰和當務之急的辦法。

同樣,當中國領導人談論「全球治理改革」時,所說的顯然是改革,而不是用一個中國打造的或完全按照中國模式塑造的國際體系來取代。事實上,北京認為現有國際體系正朝著於己有利的方向發展,只希望調整和更新現有國際體系,令其更能反映和代表21世紀的世界力量平衡。

事實上,與中國的競爭前所未有,因為華盛頓從未遇到過一個這樣在各個領域競爭同時又合作的對手。那華盛頓的最佳應對策略是什麼?

首先,美國要充分認識並承認,世界的力量平衡已發生變化。這改變了美中的相對影響力和能力,也改變了兩國在相互打交道時的籌碼。這反過來又要求華盛頓認識到在與北京的交往中越發需要權衡和對等。

這還要求美國認識到,採取遏制或政權更迭的對華政策是不現實的,可能適得其反。

最後,華盛頓需認識到,美國的首要地位,幾乎可以肯定不再可行或可持續,這也正是其盟友和夥伴不願同美國為伍與中國進行零和競爭或遏制中國的原因之一。

美國需要首先關注的,是重振和調動本國的經濟和科技競爭力。華盛頓不要老是抱怨——並經常錯誤地描述北京的經濟外交,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而需要拿出不同方案與中國競爭。除非我們願意與中方進行廣泛接觸,否則在緩解與北京的緊張關係方面不會有進展。

如多數評論家所指出的,所有這一切都需要美國(首先)搞好自己本國的事。當前的政治、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危機阻礙了美國應對外部挑戰的能力。它也助長了一種傾向,即把諸多問題無度地歸咎於中國,而這些問題主要是美國人自己造成的。美國人不必懼怕這場與中國的較量,除非對自己國家的模式已經失去信仰和信心。

作者保羅·希爾,陳俊安譯

【來源:環球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美媒:2035年中國或將取代美國……
    美媒:2035年中中國將取代美國……2020年雖然對各國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但尤其對美國而言最為「困難」,不僅要面臨新冠肺炎、種族歧視運動、以及大選等國內矛盾,而且還要面臨中方崛起等其他各國發展。隨著美國大戲落幕,各國再次將目光再次轉移到全球新冠肺炎上來,隨著二次感染在全球範圍內拉開序幕,越來越多國家再次遭受病毒二次侵襲,尤其是歐美國家,而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美國,無論是初期新冠肺炎還是二次感染,美國都是「當仁不讓」的最嚴重國家,但美國卻不以為然。
  • 國際財經丨美媒:2年後中國將徹底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煉油國」
    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率先復工復產,在當下略顯蕭條的石油市場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年後中國將徹底取代美國。 ,製造市場受挫,大部分中小型企業都已宣布破產,然而中國經濟在下半年迅速復甦,當前是全世界經濟呈增長趨勢的唯一經濟體,逐漸呈現出靠近美國姿態。
  • 美媒:中國量子計算世界領先 美國正在迎頭追趕
    參考消息網9月16日報導美媒稱,中國大力押注量子計算,美國現在正在迎頭追趕。據美國有線新聞電視網14日報導,美國剛剛在爭奪全球計算霸主地位的鬥爭中向前邁出了一步。報導稱,美國眾議院13日一致通過一項法案,以幫助它在量子計算能力方面趕上中國。量子計算機的速度有望比今天使用的傳統計算機快幾個量級。在這項法案通過前不久,由五角大樓前官員組建的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在一份新報告中警告說,中國對量子技術的重視可能有助於其超越美國軍方。
  • 成為國際通用語言,納入俄羅斯高考,漢語將取代英語的霸主地位?
    近日,一條名為「聯合國宣布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的抖音視頻引發網友點讚關注。視頻以聯合國大會照片為背景,在圖片頂部用紅色大字標出「聯合國宣布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在圖片下方列出全球六大通用語言,分別為:英語、漢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經查詢,聯合國官網及國內多家權威新聞網站上均無此新聞報導。
  • 美國是如何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美國的做法,有什麼不同
    此消彼漲,昔日的大英帝國,是如何被曾經的殖民地美國,拉下世界霸主寶座的呢?自此,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統領全球三百年。19世紀末,英國的殖民統治進入鼎盛時期,其殖民地領土及其人口,均佔到世界的四分之一。從美洲到非洲,從亞洲到大洋洲,加上英國所在的歐洲,全球五大洲,24時區都有英國的地盤。
  • 美媒: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煉油國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美媒: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煉油國【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 劉倩黎】如今,全球煉油廠正在像當年的鋼廠一樣向中國聚集。彭博社11月23日的文章指出,全球煉油行業已經開始向以中國等亞洲地區轉移,而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速這一進程。因為,率先復工復產的中國正在當下略顯蕭條的全球石油市場裡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際能源署早在去年就預測,中國可能在2021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煉油國。如今彭博社也認為,中國即將拿走被美國長期把持的煉油桂冠。
  • 英媒:紐約取代倫敦成為全球居住成本最高城市
    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 英媒稱,全球物業顧問第一太平戴維斯8月8日發表的報告稱,在英國脫歐表決後,紐約取代倫敦成為全球居住成本最高的城市,香港緊隨其後,至於倫敦則跌落第三位。報導稱,報告以全球領先城市的人均住宿及辦公室租金作比較計算。報告稱,在過去的兩年半間,倫敦一直佔據榜首位置,反映其經濟實力和廣泛多元的房地產需求。但自英國公投脫歐後因應貨幣匯率下調,倫敦於世界舞臺上更具競爭力,自2016年初至今,倫敦的租金成本按美元計算已下調11%。
  • 美媒:若不是這個中國人,ASML怎麼可能打敗日本壟斷世界市場
    無論是光刻機還是晶片,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都是非常稀缺的技術,這也讓西方國家的很多人認為中國人是不可能造出晶片這種高精密產品的,不過偌大的中國,怎麼可能一個半導體人才都沒有?美媒:若不是這個中國人,ASML怎麼可能打敗日本壟斷世界市場。
  • 如果美國解體失去了霸主的地位,哪個國家會成為新的世界霸主?
    如果有一天美國真的解體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哪個國家都不會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現在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強」,「一超」指的是美國,「多強」指的是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印度等國家。在這些重要的領域,美國都遠遠地甩開所有的國家,別的國家想要超過美國其中的某個領域,會很不容易,而且還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美國停滯不前,如果美國繼續向前發展,那麼想要超過美國將會非常困難。美國要是解體了,哪些國家會成為美國那樣具有全球超強影響力世界霸主?很多人會認為中國或者俄羅斯有可能會成為新的世界霸主,俄羅斯就算了,中國或許有這個可能。
  • 川普腸子要悔青了?美國拒絕加入,外媒哀嘆:中國取代了美國
    而與此同時,一直在新冠疫情上對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進行攻擊的美國卻拒絕鍵入該"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 截至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超過170個國家加入到這項計劃當中來,而從研發進度、研發能力來看,在對抗新冠疫情這場"天災"的過程中,中國無疑已經取代了美國,成為了"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中最受期待,也最為重要的國家之一。
  • 10億噸/年,中國即將取代美國,成全球最大煉油國!
    12月3日市場消息,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的初步數據顯示,上周(11月23日至11月28日)沙特交付給美國客戶的原油量只有7.3萬桶/日;整個10月,沙特發往美國的原油不到10萬桶/日。按周數據計算,這是2010年6月以來的最低記錄,按月度數據計算,則是1985年(35年)以來的最低。取代美國!
  • 境外媒體: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火爆IPO地點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導 據境外媒體觀察,今年一季度,就在新冠肺炎疫情對中美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造成衝擊之際,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火的股票上市地點。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日報導稱,美國迪羅基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滬深兩市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交易超過50宗,籌資額逾110億美元,超過了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克股市的IPO總和(37宗交易,籌資額105億美元),為2016年以來的首次。投資者表示,中國股市IPO數量的增加順應了A股春節後重新開市後出現的強勁反彈。
  • 美國騷亂畫面傳遍世界,美媒:美國不進反退,中國卻在大踏步前進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7日報導,周三晚上,川普的支持者攻入美國國會大廈,議員們躲了起來,這場"未遂政變"引發騷亂畫面傳遍了全世界。美媒發出感嘆,川普放的這把火,讓美國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中,卻加速了中國的崛起,當美國後退的時候,中國卻在大步前進。
  • 美媒:美疾控中心發現美國新冠病毒病例可能早於中國數周
    美媒:美疾控中心發現美國新冠病毒病例可能早於中國數周 2020-12-01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國貿易訂單大福減少,中國成為「香餑餑」,美媒:損失無可挽回
    導語:美國貿易訂單大福減少,中國成為「香餑餑」,美媒:損失無可挽回眾所周知,受衛生事件的影響,全球的經濟都有所下滑,世界各國的發展也都受到不小的影響。美國波音其中有很多都是行業巨頭,在面對此次衛生事件時,也是有點力不從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大家應該都聽過美國波音這個企業,一直是全球飛機行業裡的巨頭企業,但是據了解到,在之前出現了「墜機事件」,使波音在世界的信譽受到影響,訂單都有所減少。
  • 起義報: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
    【西班牙《起義報》12月11日文章】題: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作者 安東尼奧·加西亞·辛德)近10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07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11.3%。儘管如此,中國經濟是否有能力取代美國和歐盟而成為世界經濟的領頭羊,這一點還是令人懷疑。
  • 接受了俄羅斯支援,美國就是低頭了?美媒:乞丐沒有資格挑三揀四
    據環球網4月2日報導,3月30日普京與川普通過電話,談及美國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普京詢問美國是否需要幫助,川普欣然接受。俄羅斯送去的醫療物資已經在4月1日到達。
  • 取代美國,中國將成全球最大煉油國!20艘超級油輪正駛向亞洲
    12月3日市場消息,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的初步數據顯示,上周(11月23日至11月28日)沙特交付給美國客戶的原油量只有7.3萬桶/日;整個10月,沙特發往美國的原油不到10萬桶/日。按周數據計算,這是2010年6月以來的最低記錄,按月度數據計算,則是1985年(35年)以來的最低。
  • 法媒:中國或成為全球復甦火車頭
    其中,京東健康在港交所順利上市,融資額可達35億美元,充分表現了新冠疫情為中國科技業造就的巨大商機;「九章」量子計算機在量子計算上獲得裡程碑突破,只需200秒,而傳統超級計算機卻要花上6億年;嫦娥5號探月器即將完成任務,返回地球;又或是,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壓水堆核電站「華龍一號」正式併網發電,中核集團對外宣布「國外壟斷核能技術的時代已經結束」。
  • 印度到底能不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世界多個航空廠投資
    2020年7月29日,印度方面稱,印度必須依靠全球這一波疫情,從而控制全球製造業的霸主地位。印度製造,霸主?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已要求政策智囊團編制一份清單,列出當病毒消退後。國際市場可能需要的商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