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歷險記的世界之旅:法老的雪茄3

2020-12-25 小龍躬眾號

丁丁身邊的小狗米盧與他幾乎從來形影不離,但偶爾也會因為一些意外而短暫分開。在丁丁逃出麥加,駕駛飛機一路東航迫降在印度叢林中,在印度又逃出瘋人院,追趕火車的過程中,身手矯健的丁丁如鐵道遊擊隊般攀上了飛馳的列車,像騎上奔騰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只剩下了孤零零的小狗米盧。招惹了神牛的米盧攤上了大事兒,被憤怒的教徒們抓到蓋帕佳瑪邦將要成為神的祭品。丁丁歷險記系列中在這裡第一次出現了一個神的形象--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溼婆神。

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溼婆神。

米盧差點變成溼婆神的祭品。

印度這個與中國毗鄰的南亞大國,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其實是陌生的。很多人覺得那裡是唐僧前去取經的地方,是批量生產歌舞電影的地方,是吃飯離不開咖喱的地方,是遍地瑜伽術士和苦修僧人的地方。這些印象確實都在印度部分成立,但也都不足以描述這個人口已經接近或者超過中國的龐大國家。印度就像那片土地上具有代表性的動物--大象一樣,古老而笨拙,遲緩而神秘,也同樣具有龐大的體量,以致於只能觸摸到它的一個小小局部,因而它具有千般矛盾的面貌:隱忍而又奔放,貧窮而又奢華,溫和克制而又窮兵黷武,聰明伶俐而又愚蠢蒙昧。

印度的天竺遺址。

製作印度咖喱的原料。

印度大城市孟買夜景。

現在把佛教和印度相關聯,其實已經只有遙相憑弔的寄託,而早已不具備現實意義。

從中國的唐朝以來,世界的佛教中心就已經一直是中國,而現在叫做印度的那片土地上--無論古時叫做天竺、德裡蘇丹、莫臥兒還是其他--這個被西方人稱為Buddhism的宗教,早已衰微到幾乎可以忽略。

如果以現在的印度疆域而言,佛教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也就是如來佛釋迦牟尼都不是印度人,而是出生在尼泊爾。近年來尼泊爾官方多次對印度某些宗教界人士的言論提出質疑,正是基於這一事實。

如今所謂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其實如果按照信徒數量,佛教並不具備位列三甲的資格,在佛教曾經盛行過的印度,佛教徒已經數量極為稀少,而信徒人數位列世界第三的,是印度教。這種幾乎只在印度本土流行的宗教,10.5億信眾的數量已經覆蓋了如今人口大約13億的印度境內除穆斯林外的絕大多數人口。

印度的佛教寺廟。

印度教廟宇。

印度的國旗由橙、白、綠三色組成,這象徵著印度境內的宗教(而非民族)團結。居於上方的橙色代表在印度居於絕對優勢的印度教,居於下方的綠色代表伊斯蘭教,二者中間的白色代表林林總總的所有其他宗教,當然其中也包括佛教,白色當中就凸顯了一個佛教的象徵--阿育王法輪。這個具有24根軸條的法輪象徵著一天的24個小時,歲月永恆天佑印度。

而這個圖案出現在印度國旗上,居然還是出自於一個中國人的意見。

1947年印度獨立,當然需要設計全新的國旗。印度新政府很快確定了象徵宗教團結的橙白綠三色旗,同時為了紀念國父甘地,在中央的白色上增加了紡車的圖案--紡車是甘地在不合作運動中自己紡布的標誌物。當時印度與中國關係很好,印度政府把這一方案拿給中華民國首任駐印度大使,清華大學前校長羅家倫看的時候,羅家倫提出紡布機代表落後的手工業,不宜作為國家象徵,不如去掉團案中的機架,僅保留紡輪,又可以抽象演化為印度歷史上的輝煌時代--孔雀王朝時的阿育王法輪,豈不既有存續傳統之意,又有緬念國父之情。印度政府欣然採納了這個建議,就有了如今印度國旗的樣子。這恐怕也是唯一的一面由中國人參與設計的外國國旗。

印度國旗。

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清華大學由教會學校轉為國立大學的首任校長,中華民國首任駐印度大使羅家倫。

當然,在丁丁到來的1934年,這面旗幟還遠未誕生,那時的印度還是英國在海外最引以為傲的殖民地。米盧在溼婆神像下的獻祭儀式終究沒有完成,警察杜邦和杜幫假借溼婆神的名義拯救了它。對於印度的普通民眾而言,溼婆神的一言一行絕對是不容置疑不可忤逆的聖諭。那這個溼婆又是何方神聖?

溼婆的靜態法相。

2014年11月9日,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增設一個政府部門--瑜伽部。為一種運動可以專門設立一個部來管理,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現在在中國城市裡遍布街巷的健身房中,基本都有瑜伽課程,這也是被無數城市白領,特別是女性所青睞的運動之一。在瑜伽教程中也多以呼吸吐納、伸展彎曲之類的陰柔姿態為主要練習方式。

瑜伽這種運動的起源,是與印度教密不可分的,如今已經開枝散葉到上百種流派的瑜伽,源自於2400年前的婆羅門教(也就是現在印度教的古代形式)哲人帕坦伽利的一本著作《瑜伽經》。這位帕坦伽利,在印度傳說中正是溼婆神派到人間開辦舞蹈班的使者。因此瑜伽修煉的很多體態身姿都是與溼婆相關的,最典型的就是一種叫「舞王式(Natarajasana)」的體式,這是獻給舞蹈之王溼婆的姿態。溼婆本人是印度傳說中的瑜伽之王。他在喜馬拉雅山脈創造了840萬種瑜伽體式,代表他的840萬個化身--印度教義中,一個人從生到死會經歷840萬個姿勢。

溼婆經常以舞蹈的形態出現。

瑜伽站姿中的舞王式,獻給瑜伽之王溼婆的姿態。

當然,印度教中的大神溼婆如果只是瑜伽之神,就實在太大材小用了。瑜伽只是溼婆的業餘愛好,溼婆的本職工作是掌管世間萬物的毀滅與重生。

儘管Siva被翻譯為「溼婆」,但這個神祗與「溼」和「婆」都無關聯,而是一個至陽至剛的形象。

溼婆的一種稱為林伽的常見形象就是一個巨大的男性生殖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描述了一段匪夷所思的印度母親河恆河的來歷:溼婆和妻子烏瑪交媾,一次就達百年之久,禮成之際精液撒向人間,形成了恆河在印度大地上滋養萬物。如今印度教徒以恆河為聖河,恆河水為聖水,在恆河沐浴視作完成聖禮,也與這個傳說不無關係。

故事當然荒誕不經,但印度人對溼婆神力的頂禮膜拜可見一斑。也正因如此,印度教中一個強大的分支就是溼婆教,以溼婆為至高無上的大神,尊崇溼婆偉大的生殖能力。至少在表面看來這種崇拜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印度已經距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僅有半步之遙。

印度的溼婆林伽祭壇,造型模擬男女交媾。

印度教徒恆河沐浴,聖水滌身的盛況。

印度商店中的林伽:溼婆的象徵。

從幼年閱讀哈努曼神猴的故事,婆羅多仙人的傳說,到工作中了解班加羅爾的東方矽谷,加爾各答的科技騰飛,再到休閒時看過的那些寶萊塢電影,印度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個神奇而魅力十足的地方。雖然相對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對印度的關注較少,但是跟隨丁丁在漫畫中再次來到印度,還是引起了自己無限的好奇心。希望有機會可以到那片土地親身體驗,像丁丁在那裡的經歷一樣,從英國茶點的優閒到叢林穿越的刺激。那個地方一定有格外的吸引力,使得丁丁第一次在故事結尾沒有離開,而是留在他歷險的地方繼續盤桓。不過,他馬上就要到一個我最熟悉的地方去了。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此書成書早於中國的《西遊記》一千年以上,孫悟空的形象顯然是由此借鑑而來。

搭救邦主的丁丁在印度受到了隆重的禮遇。

丁丁的印度造型玩偶。

相關焦點

  • 丁丁歷險記的世界之旅:法老的雪茄1
    拿破崙的埃及之行雖然軍事上是失敗的,但是絕對不虛此行。埃及讓他看到了一個難以想像的寶庫。當他率領軍隊陳兵於獅身人面像之下時,從最高統帥到普通士兵都感到了無比的震撼。一個宏偉的古代文明從此被揭開了塵封四千年的面紗。正是在這次遠徵中,法文裡多了一個詞彙:égyptologie。
  • 在比利時,探尋《丁丁歷險記》的身影
    這裡是歐洲的漫畫之都。而這些作品中最負盛名的,當屬漫畫家埃爾熱創作的系列冒險作品《丁丁歷險記》。這裡是《丁丁歷險記》的粉絲們不容錯過的地方。《丁丁歷險記》為什麼會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呢?我們來看一下丁丁幹過哪些事兒就知道了。
  • 在比利時追憶童年:走訪丁丁之父博物館
    通往博物館有一條人行橋,博物館高高的外牆上埃爾熱的籤名和一幅丁丁在《金鉗螃蟹販毒集團》中的圖案十分醒目。博物館的設計師說,要讓參觀者來到博物館,就像步入了一個無盡的世界,從博物館的一側看到的是天空與樹林。  博物館自下而上是開通的,共有8個展廳。聽說記者來自中國,博物館專門請來了發言人韋爾麥為記者負責講解。韋爾麥帶記者從三樓開始參觀。
  • 丁丁歷險記的世界之旅:丁丁在美國2
    離開使館,去電影院看了最新上映的大片《侏羅紀世界》,這部已經創下美國電影市場首周票房紀錄的電影,是最典型的好萊塢製作,場景絢麗,效果震撼,情節驚悚,邏輯混亂。在銀幕上看到的侏羅紀主題樂園,仿佛就是現在心目中的美國,強大而充滿震懾,燦爛而潛伏危險,會一鳴而動天下,也同樣會一蟻而潰高堤。
  • 《丁丁歷險記》美版全長預告 溯源環球大冒險
    據最新可靠消息透露,《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已經過審,將於11月中旬登陸我國內地院線。       《丁丁歷險記》(Les Aventures de Tintin)是比利時著名漫畫家埃爾熱(Hergé,本名Georges Rémi)的名作,講述了年輕記者丁丁和夥伴小狗「白雪」在世界各國冒險的故事。而令全球「丁丁迷」激動萬分的是,此次史匹柏與彼得·傑克遜兩人更有意一口氣打造《丁丁歷險記》三部曲!
  • 臺灣將進口全套《丁丁歷險記》漫畫
    比利時漫畫家艾爾吉的知名漫畫《丁丁歷險記》全套22本的繁體字版終於要在今年暑假與臺灣讀者見面了,這是臺灣第一次出現完整版本。八年前時報出版過其中8本,但因成本太高而中斷出書。這次香港商務印書館向法國代理商買到《丁丁歷險記》的繁體字版權,再由臺灣商務進口來臺,臺灣讀者終於可以完整認識今年75歲的〝丁丁〞。
  • CG電影《丁丁歷險記》首支預告片震撼亮相
    索尼旗下的派拉蒙影業今日發布了彼得傑克遜製片,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丁丁歷險記》真人動作捕捉動畫電影的首支震撼預告片。預告片: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效,讓人很難想像這是一部CG動畫電影。同時,此前發布的「獨角獸號的秘密」副標題已被移除。
  • [專稿]香港票房綜述:《丁丁歷險記》勉強蟬聯
    [專稿]香港票房綜述:《丁丁歷險記》勉強蟬聯     電影網訊(文/54ahua)本周有5部新片上榜,華語片方面,由葉偉信執導
  • 比利時兩景點爭《丁丁歷險記》物品原型
    【新華社微特稿】比利時一家博物館和一家動物園就《丁丁歷險記》系列漫畫起爭執,各自聲稱這套漫畫書「七個水晶球」故事中的木乃伊原型為自家藏品。比利時作家埃爾熱創作的《丁丁歷險記》「七個水晶球」故事中出現一具印加王的木乃伊。
  • 丁丁歷險記塗裝來了:比利時一客機變身「鯊魚潛艇」
    人民網北京3月18日電 (楊鐵虎)沒有最萌,只有更萌!16日,布魯塞爾航空公司為旗下一架空客A320丁丁歷險記塗裝飛機揭幕。這架註冊號為OO-SNB的飛機搖身一變,成為比利時著名漫畫《丁丁歷險記》中載著丁丁和白雪的「鯊魚潛艇」。 《丁丁歷險記》是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的作品,其主人公丁丁是一位年輕的比利時記者。設計者根據原始畫稿耗時數月,以埃爾熱1943年創作的《紅色拉克姆的寶藏》為主題,將機身被繪製成卡爾庫魯斯教授的「鯊魚潛艇」。
  • 4月26日 傳說中的「丁丁」來中國曆險了!
    《丁丁歷險記》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漫畫之一,深受讀者喜愛,至今已被譯成近50種語言,總銷量達幾億冊,並多次被翻拍成電影、電視劇或戲劇,成為具有全球巨大影響力的藝術作品。1984年至1987年,《丁丁歷險記》在中國首次出版全套中文版系列作品集,之後又再版多次,成為中文讀者及漫畫愛好者的摯愛。也是上個世紀80年代,少數幾部能在國內看到的外國連環畫之一。
  • 丁丁歷險記之K-Travel Bus兩天一夜大邱行~【下篇】
    由於是關於這次大邱行的最後一期推送,所以丁丁想藉此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韓國的K-Travel Bus~★ K-travel bus,帶你尋找韓國隱藏的魅力!     連接首爾和其他城市的外國遊客專用大巴K-Travel Bus,於3月25日正式開始運營。
  • "丁丁歷險記2"15年聖誕上映 老斯再曝新片計劃
    續集彼得·傑克遜將擔任導演,史匹柏任監製   時光網訊 史蒂文·史匹柏日前在接受《印度時報》採訪時透露,《丁丁歷險記2》將在今年年底開拍史匹柏稱續集劇本綜合了兩本丁丁漫畫,但他不願透露具體故事。   據此前消息,這兩本漫畫很可能是《太陽的囚徒》(原作漫畫第14集)和《七個水晶球》(漫畫第13集),由安東尼·霍洛維茨(《風暴突擊者》)負責劇本。這是兩段連續的冒險故事,發生在南美洲的秘魯。
  • 埃爾熱博物館:比利時著名漫畫家、「丁丁之父」!
    今年年初,埃爾熱(本名喬治·雷米)筆下的著名卡通人物丁丁迎來了80歲的生日,而埃爾熱博物館日前也全部建設完畢,將於下月初正式接待遊客。經過近兩年的建設,比利時著名漫畫家、「丁丁之父」埃爾熱博物館於當地時間本周一在比利時新盧萬舉行揭幕儀式。該館將於下周正式對外開放,館內將展示包括埃爾熱代表作《丁丁歷險記》在內的一系列珍貴手稿,並介紹他在漫畫領域之外的作品、成就。
  • 丁丁學會了西班牙方言!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外媒稱,《丁丁歷險記》增加新語言版本——西班牙語。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7月3日報導,1929年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創造了丁丁這一漫畫人物。自其問世90年來,丁丁的冒險經歷已被翻譯成上百種語言。
  • 「丁丁@思南」快閃店重磅登陸,限時1個月!
    延續丁丁與中國的不解之緣推動中比文化交流與和平共進「丁丁@思南」快閃店總面積490平方米以「丁丁歷險記」中《藍蓮花》為主線從一到四樓,每一層都看點十足一樓為丁丁海報及T恤潮牌店二樓為丁丁咖啡書吧©️Hergé-Moulinsart 2020全球銷售超過2.3億冊,被翻譯成70多種語言,在超過100個國家出版發行……再多的數字恐怕也很難形容丁迷們對丁丁這一漫畫形象的喜愛與狂熱。
  • 第六屆"中國雪茄之鄉 全球推介之旅"盛大啟幕
    ——穿越"五洲" 燃情世界!於2020.11.06日,由知名導演郝繼偉(四川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高博(前四川音樂學院教師、著名音樂製作人)執導的"中國雪茄之鄉,全球推介之旅"開幕晚會在什邡雍湖公園盛大開幕。
  • 這裡是丁丁歷險記的城堡,建造者的後嗣還未離開,打理著這筆財富
    這裡是丁丁歷險記的城堡,建造者的後嗣還未離開,打理著這筆財富朗熱城堡位於法國南部的羅亞爾河流域,著名的都蘭地區,從遠方就可以看到城堡裡面高聳的主堡。我們一起去去看一下吧。經讓·布雷之手,朗熱城堡恢復了中世紀時的風貌,僅在細微處有所調整。它有吊橋、高聳的屋頂以及外形精緻的巨大煙囪,這一切都可以看做建築學上的美妙經典,完全是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過渡時期的建築風格。城堡中的家具則按照15世紀的流行風格重新打造布置。整個城堡的古拙造型是諾曼式的,而精緻的庭院卻完全採用文藝復興時期的典型建築風格。
  • 11月6日,什邡邀您共享「雪茄之旅」
    10月28日上午,第六屆「中國雪茄之鄉」全球推介之旅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據悉,活動將於11月5日至11月8日在什邡市舉辦。屆時,來自國內外近600名嘉賓將齊聚「中國雪茄之鄉」,一同感受穿越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亞洲五個平行維度的雪茄文化,體驗「中國雪茄文化名城」精緻舒適的生活格調。
  • 穿越不稀奇 丁丁歷險到了石器部落才稀奇
    丁丁歷險記伴隨70後孩子的歲月,丁丁就像作者埃爾熱,是和平、友誼和正義的象徵。遊歷中的「丁丁」與所到之處存在的不合理現象作鬥爭;抨擊金錢至上的軍火商和毒品販子,他講友誼、重許諾,扶弱鬥強,智勇雙全。針對某些大國的擴軍奮戰,「丁丁」從1975年起,改穿勞動布褲,佩戴和平徽章,騎著摩託宣傳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