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石斛花開的季節,成片紫色花朵綻放青山綠水間,浪漫了山頭,也甜進了村民心中。
石斛,又名仙斛蘭韻、神仙草、不死草、還魂草等,為藥用植物。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石斛花姿優雅,玲瓏可愛,花色鮮豔,氣味芳香,被喻為「四大觀賞洋花」之一。
石斛莖直立,肉質狀肥厚,稍扁的圓柱形,長10~60釐米,粗達1.3釐米,幹後金黃色。
石斛葉革質,長圓形,長6~11釐米,寬1~3釐米,先端鈍並且不等側2裂,基部具抱莖的鞘。
石斛喜在溫暖、潮溼、半陰半陽的環境中生長,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氣溼度大於80%、 1月平均氣溫高於8℃的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野生多在疏鬆且厚的樹皮或樹幹上生長,有的也生長於石縫中。
石斛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共有1500多種,我國約有76種,目前為止有51種石斛具有藥用價值。
金釵石斛別名金釵石、扁金釵、扁黃草。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其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金釵石斛入藥為最好。其中,赤水金釵石斛是中國國家保護二類珍稀瀕危植物,與雪蓮、人參、冬蟲夏草等名貴中藥材並稱為「九大仙草」,被國際藥用植物界稱為「藥界大熊貓」。
四川合江福寶鎮福森種養專合社的金釵石斛種植基地,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的採花期,更是村民們的豐收季,大家都在忙著採摘晾曬、加工,期待著在今年能有一個好收成。
權家成是合江縣福森種養專合社的負責人,自2011年回到這裡種植金釵石斛開始,用近十年的時間把這片荒山亂石一步步變成了經濟山林。
每年五月石斛花開,總能看到穿梭於山林中勤勞的身影。權家成說:「石斛花開了之後一般在五天之內必須要採,時間長了石斛鹼的含量和藥效就有影響,除了石斛花,每年的十月到第二年的三月要再採一次開過花的老鮮條。」
十年的傾力發展,讓金釵石斛種植成效顯現,今年,8000多畝的金釵石斛將帶來600餘萬元的收入,社員們在多種形式的合作中將獲得不錯的分紅。
現在,權家成在基地旁建起了加工廠,並著手打造觀光長廊等配套設施,規劃著以金釵石斛為基礎,延伸產業鏈條,為當地村民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權家成說:「我現在打算發展以石斛為主的中藥材百草園,再加上山區得天獨厚的優勢把竹林人家建起來,吸引一些人來休閒旅遊,走上農旅結合的道路,最終讓老百姓吃上旅遊飯。」
金釵石斛有滋陰潤肺、明目清熱等功效,在民間被譽為「神仙草」。合江縣是金釵石斛原產地,其石斛鹼含量高於其他產區,2015年合江金釵石斛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現在,福寶鎮、先灘鎮、鳳鳴鎮等山區鄉鎮在政府推動和能人帶動下廣泛種植,規模已達5萬畝。
石頭上花開,口袋裡錢響 四川合江依託5萬畝金釵石斛年增收1.655億元。
曾經地處高寒深山,無主導產業、無便捷交通的不少村民依託這份石頭上的綠色經濟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