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事丨坪山區城中村變身「文明小區」 「顏值」提升居民點讚

2020-12-19 澎湃新聞

區事丨坪山區城中村變身「文明小區」 「顏值」提升居民點讚

2020-06-04 0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城市治理水平是文明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城市治理涉及交通、治安、環保、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部門,由於多頭管理、從業人員參差不齊、信息溝通不暢等因素,已經成為城市管理乃至社會治理的痛點,其中城中村、三小場所、半封閉社區等薄弱區域的管理更是難點中的難點。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面對這一難題,坪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戰略部署,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創新探索出了一條「城市管理運營市場化、專業化改革」的「坪山路徑」。

引入專業力量

創新城市管理專業化運營新模式

5月13日,坪山區與中航、萬科、深業三家物業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建立城市運營中心,著力提高城市治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

根據協議,坪山區將與三家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成立戰略合作協調領導小組,建立城市運營中心,在城市管理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精細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著力提高城市治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為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範貢獻坪山力量。

「作為坪山區2020年十大重點改革項目之一,城市管理運營市場化專業化改革將對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城區發展品質和魅力,增強廣大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坪山區委書記陶永欣指出,推進城市管理運營市場化專業化改革,是坪山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部署要求,打造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標杆城區的重大舉措。要按照打造與東部中心定位相匹配的標準,圍繞打通服務社區末端「最後100米」,不斷提升城中村、三小場所、半封閉社區等薄弱區域的管理服務水平。

坪山區城市管理運營市場化、專業化改革工作以「一平臺三管理一建設兩促進」為抓手,以「繡花」功夫做好城市管理運營,努力讓坪山城區治理更智慧、更有序、更安全、更幸福。

通過城市管理運營平臺,綜合承接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在城市管理中的職責任務,整合社會資源,引入優質、專業、專項服務機構,開展專業服務,實現「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源頭治理」的城市治理新格局。通過抓好市政、城中村、安全「三管理」,重點解決市政管理、城中村治理、治安消防安全等問題。針對城市(含城中村)市政設施、交通設施、環衛設施、生活設施配套建設等問題,按照「一體化、包幹化」建設管理原則,降低建設管理行政成本,提高財政資金的運用效率,完善城市配套建設。

在促進文明城市創建方面,加強垃圾分類、環境衛生、市容秩序等工作的管理和提升,全面提升市民精神文明素養;在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和市民就業方面,鼓勵引入的專業機構和社區股份公司、工廠企業開展合作,盤活社區人力資源,積極為工廠提供人力資源服務,促進市民就業。

城中村變身「文明小區」

顏值提升獲居民點讚

石井街道太陽村作為坪山區首批「城區運營市場化、專業化改革」的試點之一,是由萬科物業承接,負責市政管養、城市管理和治安消防安全等工作。

日前,記者實地走訪太陽村看到,在進村的卡口安裝了人體測溫、人臉識別、車輛識別等設備,街道、社區與萬科物業工作人員攜手築起了疫情防控安全線。此外,還加強與政府服務治理平臺、「三庫系統」等平臺的融合對接,努力實現城市管理運營規範化、標準化、可持續化。

在太陽村內,道路乾淨整潔,車輛停放整齊,疫情防控、文明創建宣傳隨處可見。村裡以往難以清除的「牛皮蘚」小廣告被物業人員徹底清除,健身器材安裝就位。目前正利用閒置土地整理成社區小公園,供居民休閒使用。同時,萬科物業還積極開展垃圾分類、無疫小區、低碳小區等工作,獲得了社區居民的認可。

「我們萬科物業把太陽村當作一個物業小區來進行專業化打理,從村容村貌、疫情防控、公共區域管理等方面美化、亮化和優化,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村民帶來更佳的居住體驗。」太陽村項目負責人許甘露介紹。

「以前村裡路面垃圾處理不及時,車到處亂停,環境是個大問題,現在整體衛生好了很多,村子變乾淨、漂亮了,各種防控措施也很到位,感到很安心。」商戶蔡先生2013年就來到太陽村,他高興地告訴記者,「沒想到在城中村也能享受到專業的物業管理服務,我們住得很舒服,有一種家的感覺。」

資料來源:深圳新聞網、坪山新聞網

作者:楊濤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

原標題:《區事丨坪山區城中村變身「文明小區」 「顏值」提升居民點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龍田街道實現「顏值」與「內涵」雙提升
    龍田街道作為坪山區「兩區兩城三帶」總體規劃布局中「現代都市發展帶」與「現代都市農業觀光帶」的交匯區域,地理位置優越,發展潛力巨大,為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坪山作出龍田貢獻責無旁貸。推進城中村治理,美化轄區環境城中村綜合整治工作是一項惠民利民的工程,關乎轄區居民生活品質的高低。坪山區城中村多、城中村居住人口多,為改善城中村環境衛生面貌,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識,把城中村打造成富有特色、安全整潔、便民宜居的共享家園,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龍田街道領導高度重視,迅速部署落實,全面推進「城中村」綜合治理工作。
  • 坪山區客人到訪鳳凰街道交流城中村綜合治理經驗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芳 通訊員 餘勇 王玟秀 日前,坪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到光明區鳳凰街道交流城中村綜合治理工作經驗。坪山區及光明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活動,鳳凰街道相關負責人陪同並介紹了甲子塘城中村綜合治理情況。
  • 城中村咋防疫?深圳這個區「六個標配」機制構建社區防「疫」牆
    深圳市坪山區「城中村」較多,外來人員多,背街小巷眾多,且大多為開放式地形。相比花園小區有成熟的物業管理基礎以及穩定的居住人群,城中村該如何打好這場「戰疫」?2月4日,新華社發布《在沒有圍牆的城中村構築「防疫牆」》,文中提到,坪山區因地制宜推出「六個標配」機制,全方位守護居民安全。
  • 昔日「城中村」將變身「顏值地」
    昔日「城中村」將變身「顏值地」 時間:2019-08-20 09:22:18  來源:黑河日報 「破房子、垃圾堆、小巷道,陰雨天『水泥路』,生活極其不便。」這是市區清真寺周邊居民生活環境的寫照。
  • 「建築界」創意加持老舊小區改造,「江門模式」獲得居民點讚
    因地制宜改造、以點帶面提升 ,是江門市在老舊小區改造探索中重要的破題之策,在今年來的老舊小區改造中,江門市通過創意加持,讓居民過上多彩生活。2018年以來,江門市持續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工程,隨著市兒童公園、城央綠廊、江海雲道等惠民工程相繼落戶江海區,身處其中的橫坑村也迎來「大變身」。「改造除了著力解決當地群眾關心的問題,還採用了活潑絢麗的外觀設計,使該村外觀與周邊的環境、旅遊氛圍相協調。」
  • 海悅物業正式入駐丨居民熱烈歡迎頻頻點讚
    海悅物業正式入駐丨居民熱烈歡迎頻頻點讚 2020-10-10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實施 「十百千萬」工程 創建「無疫小區」
    深圳市坪山區石井街道辦事處積極聯手物業企業破解城中村的防疫難題,利用物業企業的現代化技術和專業化管理,建立了城中村防疫的「科技屏障」,明確各方應急責任關係,提高公共服務的供需匹配度,共建應急治理體系,確保城中村防疫戰線安穩、牢固。
  • 黃金山小區探索整治新思路 城中村變身白領公寓
    構想城中村如何匹配華為形象?  黃金山小區,坂田街道一個極為普通的城中村小區,它北臨貝爾路、西臨五和大道、東接黃金山公園,與華為通訊總部基地僅一路之隔,是華為坂田基地南面的重要窗口,也是離華為最近的商業和生活配套區之一。
  • 「堵巷」變「通途」,西城又添一條優美步行街,居民齊點讚!
    近日西城一條「堵巷」變身步行街舊貌換新顏來小巷子遛彎的西城居民也是連聲點讚附近居民整治前——亂停亂放,車流擁擠德勝街道經過多次研討後,決定發揮「四區五街」聯動機制,與朝陽區安貞街道共同瞄準邊界環境整治提升這一難題,明確目標、形成合力,聯手開展社會治安聯防、環境秩序聯治的秩序治理工作。
  • 南寧:「城中村」變身靚麗「城中景」
    原標題:南寧:「城中村」變身靚麗「城中景」今年78歲的津頭街道麻村居民農祖生近來非常開心,他所居住的津頭街道麻村文明風氣越來越濃,街頭巷尾乾淨整潔,車輛有序停放,每天早上他都會在家門口的小食店吃個早餐,然後步行到南湖公園逛逛,回來順便在樓下買個菜
  • 昆明西山區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顏值爆表 地上雙向兩車道
    改造前的船房村布滿「蛛網」。記者 高偉 攝 船房社區 半空中的「蜘蛛網」不見了、村中道路變成了寬敞的柏油馬路,名字也從「村」變成了「社區」……昨日,記者從昆明市西山區城中村老舊小區「微改造」工作現場推進會上了解到,西山區城中村、老舊小區微改造全面啟動,10個街道辦事處各選擇一個點,9月20日前完成改造。
  • 平頂山衛東區:創文讓城市區顏值持續提升
    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加壓鼓勁,城市區顏值不斷提高。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通過爭取上級支持、區財政專款、和社會融資等渠道,優先保障城市社區和背街小巷基礎設施建設,穩步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納入2020年改造任務的東苑社區、神馬社區、先鋒小區、洗煤廠家屬院、建材廠小區、向陽路小區、繁東11號樓、交通局家屬院等10個老舊小區改造後,路面平坦,庭院敞亮,綠植蔥蘢,秩序井然,充滿文化品味,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伴隨著老舊小區「顏值」的提高而提升。
  • 深圳坪山區牛角龍花田喊你來打卡
    紅的、黃的、紫的、藍的……深圳坪山區牛角龍花田開園啦!12月22日,牛角龍花田舉行了迎新開園儀式。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由坪山區城管局主辦。牛角龍花田設計以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為核心,結合周邊環境,利用颱風過後的廢棄木頭、建築角料、沙石等,把牛角龍花田打造成「一步六色,三步一景,色彩繽紛」的花境景觀,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
  • 七裡河區敦煌路光華街社區電力修造廠西小區舊貌煥新顏
    七裡河區敦煌路街道光華街社區電力修造廠西小區屬於老舊小區,小區內臟亂差現象顯著。近日來,光華街社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精緻蘭州工作為契機,聯合蘭州國資利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對轄區老舊小區電力修造廠西小區進行了專項提升整治行動,補齊小區治理短板,整治環境衛生痛點,促老舊小區提「顏值」增「氣質」。
  • 《人民日報》點讚我區洪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首先要理順機制,剝離企業的社會職能,讓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2019年,洪都生活區整體移交南昌市青雲譜區,通過爭取中央和省級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補助資金,南昌市整合12.3億元,啟動實施洪都生活區改造提升工程。根據規劃,改造資金主要向水、電、氣等方面傾斜。工程一開始,便遇到了違章建築這塊「攔路石」。
  • 龍城街道榮獲全市最美文明養犬城中村、物業小區稱號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2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巫妙歡 翁嘉琳)12月23日,記者從龍崗區龍城街道獲悉,在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與深圳報業集團聯合發起的2020年度深圳文明養犬評選活動中,龍城街道黃閣坑社區新秀新村榮獲「深圳市最美文明養犬城中村」、紫薇社區公園大地榮獲「深圳市最美文明養犬物業小區」。
  • 滕州:平等小區、幸福西區、蘋果園小區……七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
    重新硬化的道路,粉刷一新的樓體外牆,即將建成使用的社區管理用房,讓振興花園的「顏值」有了大的提升。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荊河街道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籌措資金320萬元對振興花園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有效解決了小區牆面剝落、道路破舊、排汙不暢、綠化帶缺失、基礎配套不足等系列問題,居住環境的改善大大提升了居民滿意度。
  • 文衝新村社區居民都在支持的這件事,你參與了嘛?助力創文,讓我們一...
    小e了解到,作為新城市社區,該社區日前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增強居民群眾創文主人翁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群眾文明素養,支持廣州市爭創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轄內居民群眾受到感染帶動後,也紛紛行動,為廣州市創文注入活動。
  • 文明城市入畫來 四川8地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小區不僅是居民生活的地方,也是一座城市最直接的形象表達。居民小區「氣質」優了,生活環境「顏值」美了,文化氛圍更濃了……從細節變化看城市在文明創建中的「日新月異」。「舊居之變」為市民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所有的這些改變,都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支「神筆」帶給翠屏區的收穫與驚喜。
  • 狗狗也有遊樂園 杭州這個小區閒置空地試開「文明溜犬區」
    這樣的電話,拱墅區拱宸橋中隊、文瀾社區每月總要接上幾個,特別是到了陰晴不定的梅雨季節,在哪兒遛狗,成了一件令狗主人和其他業主都煩惱的事。不過,拱墅區風景大院小區的居民或許不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最近在小區地下車庫裡,多出了一個「文明溜犬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