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城中村」將變身「顏值地」

2020-12-26 黑河市人民政府網

昔日「城中村」將變身「顏值地」

時間:2019-08-20 09:22:18  來源:黑河日報

「破房子、垃圾堆、小巷道,陰雨天『水泥路』,生活極其不便。」這是市區清真寺周邊居民生活環境的寫照。多年來,這片「城中村」始終與周邊城市格格不入。為進一步落實民生工作舉措、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切實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今年年初,我市啟動了城區「城中村」十八個地片房屋徵收工作。根據城市建設需要,決定先行對清真寺西側興安街與公園路交叉口地段;興林街與華林路交叉口至華林路與中央街交叉口地段;機場路與環城路交叉口三個區域開展徵收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徵收及拆除工作,其餘片區將陸續展開房屋徵收與拆除工作。

黑河清真寺具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我省二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內「木刻楞」式建築的禮拜大殿是省級保護文物,全國唯一完全木結構的清真寺殿堂。黑河清真寺整體改造項目是一項涉及歷史文物保護、民族宗教事務、城市整體規劃建設等方面的系統工程,給拆遷帶來了一定的難度。5月26日發出公告,經過市棚改房屋徵收辦公室工作人員前期入戶調查摸底、評估公司實地測量和評估、信息公示等工作,加上多次與被徵收戶溝通和政策解讀,清真寺西側興安街與公園路交叉口地段被徵收戶和興林街與華林路交叉口至華林路與中央街交叉口地段的滯遷戶,從7月8日籤約至今,基本完成了籤約並進行了地上物拆除。

「陽光工程」溫暖民心,棚戶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但在改造過程中,徵地、拆遷、分配、質量等問題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把民生工程落實為民心工程?我市各部門將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地生根」,市棚改房屋徵收辦公室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堅持「宣傳到位、解釋到位、幫助到位、依法處置到位」,加班加點工作,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真心付出、真情服務也獲得了被徵收戶的認可和支持,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拆遷工作。下一步,清真寺周邊地段將根據城市品位提升的需要重新規劃設計,建成布局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符合群眾生活需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開放式休閒廣場。興林街與華林路交叉口至華林路與中央街交叉口地段未來將進行道路拓寬、景觀式綠化、完善基礎設施,全面提升轄區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不斷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油加力。(記者 穆懷平)

相關焦點

  • 區事丨坪山區城中村變身「文明小區」 「顏值」提升居民點讚
    區事丨坪山區城中村變身「文明小區」 「顏值」提升居民點讚 2020-06-04 0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寧:「城中村」變身靚麗「城中景」
    原標題:南寧:「城中村」變身靚麗「城中景」今年78歲的津頭街道麻村居民農祖生近來非常開心,他所居住的津頭街道麻村文明風氣越來越濃,街頭巷尾乾淨整潔,車輛有序停放,每天早上他都會在家門口的小食店吃個早餐,然後步行到南湖公園逛逛,回來順便在樓下買個菜
  • 草埔三村擬整體改造 昔日城中村將華麗變身
    身處一河———布吉河創意休閒 走 廊 ,背 靠 智谷———東曉、布心的信息技術綜合產業集聚區,草埔城中村迎來了城市更新,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近日,由草埔嚇屋、嚇圍、新屋嚇三個村聯合提交的草埔城中村城市更新單元專項規劃已報羅湖區城市更新局審批。由中南集團主導的草埔三個城中村舊改項目,目前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前期工作,村民業主苦等十餘年的草埔舊改即將進入實質性階段。
  • 深圳石圍公園:城中村華麗變身網紅打卡地
    光明區馬田街道「物管提升」,鞏固城中村綜合治理成效 文/於木子 賀強松 圖/王磊 這裡視野開闊,眼前是鮮花綠草,湖面上波光粼粼,橙色的弧形橋橫臥在水面上……這是儼然成為深圳市光明區又一網紅打卡地的石圍公園
  • 村莊廢棄地變身「高顏值」公園
    攝影/李健在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魏各莊村村南,昔日曾是破敗的閒置廢棄村莊用地以全新面貌亮相。原來,這塊8000多平米的綠地原是閒置廢棄土地,由於歷史遺留問題,這塊地被13戶農戶圈佔使用,農戶在這塊地上大量堆放農具、木料、車棚、磚堆、土堆、柴堆、垃圾等雜物,還有人圈地建起了小菜園、育秧棚、簡易廁所,嚴重影響了村莊整體形象。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鋪開,村民們逐漸意識到這樣的髒亂差嚴重影響了村莊的「面子」,期待著全新的改變。
  • 南京"出乎意料"的城中村,歷經13年改造,來了場"華麗變身"
    但是,在每個繁華的城市中,都有城中村的存在,這裡可以說是不同於時尚的地方但是,城市要不斷發展,所以說,這些老舊的城中村,總會面臨著拆遷或者改造的結局。今天,咱們來瞧一瞧經過13年,華麗變身的位於江東街道的城中村。
  • 昆明西山區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顏值爆表 地上雙向兩車道
    改造前的船房村布滿「蛛網」。而作為試點,歷時50天,船房社區的微改造已經完工,比過去顏值高多了。 蛻變 路中間「停車場」取消了 穿過二環高架橋,走進船房村,恍惚間覺得走錯了地方,這還是以前亂麻麻的城中村嗎?一路走來,重新敷設的雙向兩車道乾淨寬敞,整齊劃一的民房再也見不到電線密布的場景,顏值噌噌噌往上飆。
  • 昔日城中村正變身「中國V谷」 長沙鴨子鋪華麗蝶變
    &nbsp&nbsp&nbsp&nbsp昔日城中村正變身「中國V谷」&nbsp&nbsp&nbsp&nbsp化身馬欄山視頻文創園,長沙鴨子鋪完成華麗蝶變&nbsp&nbsp&
  • 漳州薌城:昔日老舊街巷 變身「網紅打卡地」
    ▲鹹魚市改造前後(左為改造前,右為改造後)  昔日老舊街巷變身「網紅打卡地」  黨建引領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漳州薌城街巷亮麗整潔暢通  昔日,薌城區多條破敗、昏暗、排汙不暢的街巷,經過改造後,華麗變身為「網紅打卡地」。  1 金悅巷破舊內巷煥然一新 遊客駐足「打卡」  金悅巷位於薌城區天下廣場美食街內巷,毗鄰薌城區東南商貿城和沃爾瑪購物廣場,建成至今已有近18年。巷子兩側有70多間店面,店面售賣各種商品和閩南風味小吃。
  • 昆明髒亂差「城中村」變身「新農村」
    原標題:髒亂差「城中村」變身「新農村」   面貌一新的上峰村   「過去擁堵不堪的路變成整潔有序的大道,髒亂差的『城中村』變成社區裡的『新農村』,多年影響環境的頑疾徹底根治。」昆明市海源社區村民趙芬說道。
  • 從城中村變身創意園區 黃埔這個網際網路+小鎮去年掙了10億
    寶盛·印象黃埔園區項目規模超5萬平米,系省首批「網際網路+」小鎮,由城中村改造而來的它,去年總營收達到了10.4億元,是城市更新微改造的成功案例。城中村變身創意園區黃埔寶勝項目去年總營收10.4億據悉,寶盛印象黃埔項目規模在2013年之前,廢舊失修,是典型的廣州城中村區域。
  • 城中村變「城中景」,深圳南頭古城如今成為文化打卡地
    文/筆尖旅遊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2020年8月26日,在歷經大半年的改造後,南頭古城古老的城門緩緩打開,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了世人面前,褪去了以往城中村的雜亂,變成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完美融合的古街,立志成為市民新的文化打卡地。
  • 600多年的水圍村變身網紅打卡處!深圳城中村「變形計」
    從美國來深圳24年,她研究了20多年的城中村。2012年,馬立安和朋友在白石洲的握手樓裡租了一個小房間,策劃了「握手302」研究項目,不定期地策劃一些好玩的活動。比如邀請城中村的白領來計算他們一整月的花銷和餘額,或是邀請對城中村感興趣的人來白石洲生活一周,並完成一個作品等。
  • 城中村迎來新生 上關村片區將出現特色民宿文化街區
    「這一片已經被整體打包發展,將建成精品民宿。」日前,看著正在建設的門樓和牌坊,上關村村民老周充滿期待。他告訴記者,這段時間村裡臨街牆壁的彩繪已經陸續畫好,下一步將根據設計對大家的房屋進行整體改造。作為典型的城中村,昔日的上關村房屋雜亂無章,村道狹窄,環境衛生髒亂差。七星區為改變灕江東片區城中村的村容村貌,從2013年起啟動了對福隆園片區城中村的改造,上關村作為重點改造村屯實現了華美蛻變。
  • 昔日「幹打壘」變身瓷藝新家園
    昔日偏居一隅的破敗村落,通過生態環境提升、引入多元化人文藝術等舉措,已變身為陶瓷創新創業創意的熱土。近 5 年來,三寶崛起多個陶瓷中高端品牌、文創品牌及文化地標,如景德閒雲居、真如堂、愚窯、洛客陶瓷設計谷、三寶蓬藝術聚落、閒雲居等等,在顯示出精緻精細的發展特性的同時,也帶動陶瓷文化旅遊與鄉村休閒旅遊的快速發展,成為瓷都古村落重新煥發生機的典型。
  • 昔日石材村對比今日美麗鄉村,泉州晉江市的「醜小鴨」村落變身!
    昔日採石地正是在一批批這麼熱心的海外鄉賢、村民們的支持下,龍西村建設邁上新的臺階。環境打掃在多年的發展下,龍西村獲評晉江市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激勵也是鞭策,未來,還將繼續綠色生態理念,建設『生態美、環境優、百姓和』的美麗鄉村。對此,不知道各位看官對於「醜小鴨」變身有何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 興平昔日灘涂地 今朝變身新景觀
    近日,興平市在相繼建成渭河十裡荷香溼地公園後,又投資4500萬元建成佔地376畝的城市汙水處理廠二期溼地項目,使昔日的灘涂地變成一道新景觀在這裡,110萬株菖蒲、鳶尾等水生植物和1萬株銀杏、欒樹等高大喬木將大地裝扮成一幅綠色畫卷。
  • 河西基隆村將進行城中村改造,已與相關企業籤訂框架合作協議
    日前,柳南區基隆村委與廣西瀚德集團有限公司就基隆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籤訂框架合作協議,基隆村城中村改造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柳南區基隆村位於柳南區河西片區,東連柳西水廠和壺西大橋,西鄰雙衝大橋,南靠河西小區,北臨柳江河畔,黔桂鐵路從村旁穿過,雙衝大橋將基隆村與柳北工業區連通,壺西大橋將基隆村與市區商業中心相連,交通十分便利,不過村裡都是私人房、小廠房和菜地,環境較差。全村面積約3000畝,有8個村民小組,在籍農業人口1884人。
  • 昔日網紅「鳳姐」變身天使投資人約戰董明珠:你年紀太大了
    昔日網紅「鳳姐」變身天使投資人約戰董明珠:你年紀太大了 澎湃新聞記者 戴一葦 2015-12-03 12:16 來源:
  • 曬曬家鄉的秋色|洛陽十八屯:昔日少有足跡 如今變身網紅打卡地
    昔日少有遊人足跡的偏僻山溝,如今變身網紅打卡地。10月3日,記者陪著家人終於如願來到這處具有濃鬱「豫西風」的復古小鎮。十八屯武藝小鎮,位於洛陽龍門西山的青綠溝谷之間,佔地面積900餘畝,是洛陽市2017年度重點規劃的十二條溝域經濟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