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20 09:22:18 來源:黑河日報
「破房子、垃圾堆、小巷道,陰雨天『水泥路』,生活極其不便。」這是市區清真寺周邊居民生活環境的寫照。多年來,這片「城中村」始終與周邊城市格格不入。為進一步落實民生工作舉措、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切實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今年年初,我市啟動了城區「城中村」十八個地片房屋徵收工作。根據城市建設需要,決定先行對清真寺西側興安街與公園路交叉口地段;興林街與華林路交叉口至華林路與中央街交叉口地段;機場路與環城路交叉口三個區域開展徵收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徵收及拆除工作,其餘片區將陸續展開房屋徵收與拆除工作。
黑河清真寺具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我省二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內「木刻楞」式建築的禮拜大殿是省級保護文物,全國唯一完全木結構的清真寺殿堂。黑河清真寺整體改造項目是一項涉及歷史文物保護、民族宗教事務、城市整體規劃建設等方面的系統工程,給拆遷帶來了一定的難度。5月26日發出公告,經過市棚改房屋徵收辦公室工作人員前期入戶調查摸底、評估公司實地測量和評估、信息公示等工作,加上多次與被徵收戶溝通和政策解讀,清真寺西側興安街與公園路交叉口地段被徵收戶和興林街與華林路交叉口至華林路與中央街交叉口地段的滯遷戶,從7月8日籤約至今,基本完成了籤約並進行了地上物拆除。
「陽光工程」溫暖民心,棚戶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但在改造過程中,徵地、拆遷、分配、質量等問題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把民生工程落實為民心工程?我市各部門將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地生根」,市棚改房屋徵收辦公室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堅持「宣傳到位、解釋到位、幫助到位、依法處置到位」,加班加點工作,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真心付出、真情服務也獲得了被徵收戶的認可和支持,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拆遷工作。下一步,清真寺周邊地段將根據城市品位提升的需要重新規劃設計,建成布局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符合群眾生活需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開放式休閒廣場。興林街與華林路交叉口至華林路與中央街交叉口地段未來將進行道路拓寬、景觀式綠化、完善基礎設施,全面提升轄區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不斷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油加力。(記者 穆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