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變「城中景」,深圳南頭古城如今成為文化打卡地

2020-11-02 濟南吃喝玩樂指南

文/筆尖旅遊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

2020年8月26日,在歷經大半年的改造後,南頭古城古老的城門緩緩打開,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了世人面前,褪去了以往城中村的雜亂,變成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完美融合的古街,立志成為市民新的文化打卡地。這也是南頭古城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為特區呈上的一個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思路的優秀答卷。

提到城中村,一般人想的可能是狹窄的街道,低廉的房租,擁擠的人群,南頭古城的過去也是如此。街道兩邊的房屋有以前的古建築,也有新蓋的平房,各種違章搭建的建築讓本就不寬敞的街道更加狹窄,巨大的流動人口,缺乏專業的管理,讓這裡顯得異常混亂。「三年前剛來這裡的時候,記憶最深的就是那座破敗的古城門,周圍人多車多,環境很混亂。」三年前剛來深圳就在南頭古城棲身的小李這樣說道。

南頭古城的改造與一般的城中村改造大有不同。它不是單純地將居民的房子統一規劃建成封閉管理的社區,也不是普通的景觀改造,它是民族文化保護項目,有著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在多方商磋後,南頭古城的改造採用了政府、企業與村民共同參與的模式。重點是保存城內現有的古建築,不大拆大建,在細微的細節處進行改造。南頭古城臨街的房子一層是店鋪,既有古色古香的傳統文化,也有商業發展,樓上則是可以長租的公寓,既穩定了原有的租房模式,也能打造一個集文化傳揚和商業發展於一體的古街。

古城內還引進了深圳當地的文創品牌「字在」,而且佔據五層樓,每層樓都有不同的主題漢字展,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按照規劃,古城總體分為四大區,分別是歷史懷舊區,藝術欣賞區,生活體驗區和創意展覽區,在之後也會舉辦各種藝術活動,立志成為深圳的又一文化名片。

如今再去南頭古城,破舊的街道被古樸又整潔的石板路代替,雜亂的居民樓變身成為精緻的小樓,街道旁既有多年老店,也有咖啡屋等現代建築,既有文勝古蹟,也有文化創意園,可以給來到這裡遊玩的市民豐富多彩的體驗。

夜色之下,剛剛結束一天工作的人們在菜場和美食店裡徘徊,外賣車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街上仍然貼著招租廣告,煙火氣十足的古城裡,依然到處都是生活的痕跡,但是又多了一些文化的氣息,南頭古村為城中村的改造與利用交上了一份全新的也是優秀的答卷。看到這裡,大家對南頭古城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褪去城中村外衣,深圳南頭古城改造後成文化打卡地
    來源:華夏時報南頭古城改造後 張慧敏 攝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未來 見習記者 張慧敏 深圳報導近日,深圳市南頭古城改造項目以嶄新的面貌向市民開放。粵港澳歷史文化源頭之一的南頭古城在經歷了一年的集中改造之後,褪去了城中村的外衣。
  • 深圳有個「好命」的城中村,曾抓緊機會改造,如今成為「城中景」
    深圳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建設的大市,同樣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他們來到這裡工作和創業,但最近異常爆炸,成為了網上卡片的聖地。 說到城中村,有道路狹窄、房租便宜、骯髒等各種問題。時隔半年的建設,這扇門終於打開了,脫胎換骨的身影出現在人們眼前,以前的骯髒混亂都改善了,成為現代商業,裡面美麗的風景線,成為市民們心中的希望。深圳有個「好命」的城中村,曾抓緊機會改造,如今成為「城中景」!南頭村以前的風景很窄,各種違法建築和凹陷的路面,巨大的人流缺乏專家的管理,這裡非常混亂。
  • 深圳南頭古城小長假迎人潮
    南都訊 記者陳紫嫣 通訊員 楊曉華 許永生蔡葉文 結合了典型嶺南文化與現代燈光藝術的舞獅,具有象徵意義的巨型「月球」、遍布大街小巷的「兔子」、燈籠、柿子掛件,傳統民樂古韻名曲歡快喜慶,穿梭在青磚路面言笑晏晏的行人……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是南頭古城蝶變綻放後首個重大傳統節日,市民與遊客在一系列嶺南特色與現代時尚相碰撞的活動中,見證了一座全新的深圳文化地標的崛起,據悉,古城南北街示範段自今年
  • 該城中村「命真好」,抓住改造機遇,如今已是「城中景」成打卡地
    該城中村「命真好」,抓住改造機遇,如今已是「城中景」成打卡地經過半年的改造,南頭古城古老的城門緩緩打開,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一掃往日城中村的雜亂,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完美融合的古街,成為市民新文化的新希望,這也是南頭古城在迎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
  • 深圳南頭古城正式開街,「字在」成網紅打卡點
    一座城市會因某個歷史地標而充滿文化底蘊,北京有故宮,南京有夫子廟,上海有豫園,深圳則數南頭古城。2020年8月26日,這座古城搖身一變,迎來「新生」,成為兼具城市傳統風貌展示、人文旅遊打卡和文化創新產業集聚的綜合體。這是南頭古城為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獻上的賀禮。
  • 「微改造」活化千年文脈 深圳南頭古城蝶變綻放
    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8月26日正式開放從繁華的深南大道北側,穿越南頭古城牌坊,走過一段刻有時光印記的青石板路,神秘的古城樓便映入眼帘。斑駁的城牆、古樸的庭院、深港澳老字號美食、文創展覽……徜徉在古城裡,可以觸摸深港歷史記憶。如今的南頭古城,已逐漸成為文藝青年的精神領地和網紅打卡地。
  • 近1700年歷史的深圳南頭古城煥彩綻放
    在熱烈的氣氛中,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南山區委書記王強敲響鳴鑼,宣布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正式開放。南頭古城,又稱「新安故城」,據今已有近1700年歷史,曾多次成為嶺南沿海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的集散地,為粵港澳歷史文化源頭之一。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開街營業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 南頭古城:藏一脈時光,釀一域時尚
    南頭,在很多人眼中,在深圳是不起眼的存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南頭古城依傍著流金歲月,安靜地居於繁華鬧市一隅,看著城市急速崛起,人來車往,燈火闌珊。南頭,在很長時間裡,在深圳又是了不起的存在。珠三角同源,深港澳同根,歷史的光陰荏苒在南頭古城集於一身,不顯山不露水的詮釋大隱於市的風範。
  • 千年南頭古城遇上千年活字,「字在」成網紅打卡點
    一座城市會因某個歷史地標而充滿文化底蘊,北京有故宮,南京有夫子廟,上海有豫園,深圳則數南頭古城。2020年8月26日,這座古城搖身一變,迎來「新生」,成為兼具城市傳統風貌展示、人文旅遊打卡和文化創新產業集聚的綜合體。這是南頭古城為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獻上的賀禮。
  • 周末去哪兒 | 千年南頭古城蝶變重生 深圳又添網紅打卡新地標!
    舊時起著重要的防禦作用,如今,已成為大家來古城的首選打卡點。南城門遺址雖然幾經修復,但設計團隊用「修舊如舊」的手法力求再現當年的歷史風貌,城門匾額上由清康熙年間的本地知縣靳文謨所題的「嶺南重鎮」四字還在,無聲彰顯深港歷史的厚度。沿著廣場的石路往前走,可以看到腳下標註了從公元265年的三國時期到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的成立至今,南頭古城一路走來的十二個重要發展節點。
  • 深圳新名片:南頭古城舊貌換新顏
    來源:讀特自2019年3月開始改造,於近日重新開放的南頭古城,集文物古蹟、文創小店、本地美食、藝術展廳、青年客棧為一體。有17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舊貌換新顏,成為城市新名片。據了解,南頭古城地處珠江入海口東岸,是歷代嶺南沿海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的集散地,歷史文化久遠厚重,被譽為「深港歷史文化之根」。
  • 最合適2個人打卡的地方,深圳南頭古城,下班就去,可好?
    最合適2個人打卡的地方,深圳南頭古城,下班就去,可好?最合適2個人打卡的地方,深圳南頭古城,下班就去,可好?最合適2個人打卡的地方,深圳南頭古城,下班就去,可好?走到古城的最後面那邊,有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新式建築——我們簡稱:拉鏈建築,看上去,很新,開放也沒多久,不過,現在已經成為了網紅打卡專屬地。
  • 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被譽為深圳的起源,卻鮮為人知
    然而作為新興城市,其旅遊景點也就少了古韻,說起深圳旅遊,遊客首先想到的是深圳世界之窗,歡樂谷,東部華僑城等現代娛樂景點,其實鮮有人知的是,在深圳南山區就有一個南頭古城,承載了很多老深圳人的記憶,如今更是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 南頭古城煥新開街一個月,「文化+休閒」成為商業新面貌
    古城改造是城市煥新升級的重要環節之一,南頭古城作為粵港澳歷史文化源頭之一,對其進行有機更新是深圳乃至大灣區的城市發展戰略之一。   2019年3月,南頭古城作為「深圳十大特色街區之一」進入項目提升改造階段;今年2月,其被列為深圳灣文化走廊規劃區域之一;今年8月,南頭古城項目第一期南北街正式開街。
  • 「品讀南山·南頭古城篇」開幕,深圳名家縱論古城意義
    南都訊 記者謝湘南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漸入佳境,11月22日上午,南山區重點閱讀活動、全民閱讀立體推廣活動——「品讀南山·南頭古城篇」,在有著千年歷史、如今重獲新生的南頭古城舉行。南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于濤在開幕式上致辭,與大家分享了讀書月南山區品牌文化活動「品讀南山」的內涵,並表達了對系列活動的期望和寄語。在主題論壇環節,深圳作家、學者相南翔,南山博物館館長戚鑫,「閱·南山」主題攝影展作者陳宗浩,奧雅設計集團南頭古城項目設計執行總監吳壽望,圍繞「南頭古城之於深圳的現實意義」這一命題,展開了對談。
  • 深圳「新」南頭古城,太好玩了
    *定格深圳 · 遊玩 第245期*古香古色的歷史會館10餘場城內展覽各式各樣的文創美食小店千年古城終於升級回歸了這一期和七哥小姐姐一起遊玩『新﹡南頭古城』有著近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在經歷耗時1年半的改造後終於回歸了踏入古城
  • 金庸題名的南頭古城有啥來頭?
    ——選自-南頭古城博物館懷念金庸先生舊文提到南頭古城,很多人可能已經感受過它如今的新氣象,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濃縮深圳歷史的地方,與金庸先生也大有淵源。前段時間,圳長的外地朋友來深圳玩,在不斷篩選地方後,我決定帶他去南頭古城逛一逛。
  • 深圳南頭古城: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幸福街區
    翻開鵬城的歷史,南頭古城是貫穿這座城市1700年過往歲月的悠遠存在,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也是深圳的城市原點。立足於「粵東首郡、港澳源頭」的文化定位,這裡將被打造成為「嶺南文化的展示窗口、深圳最有魅力的文化名片及歷史全景博物館」。
  • 深圳南頭古城: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幸福街區
    翻開鵬城的歷史,南頭古城是貫穿這座城市1700年過往歲月的悠遠存在,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也是深圳的城市原點。立足於「粵東首郡、港澳源頭」的文化定位,這裡將被打造成為「嶺南文化的展示窗口、深圳最有魅力的文化名片及歷史全景博物館」。8月26日,330多米長的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開街營業,這座曾沉寂在歲月長河中的古城再次綻放出奪目的光芒。
  • 南頭古城煥新顏 南山再添新名片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古城實地探訪,感受到一座全新的文化地標正在崛起。●南方日報記者 任笑一 何可人煥新古城注入時代活力擁有17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歷史上曾是嶺南沿海地區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深圳經濟特區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古城片區逐漸形成城中村的複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