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改造是城市煥新升級的重要環節之一,南頭古城作為粵港澳歷史文化源頭之一,對其進行有機更新是深圳乃至大灣區的城市發展戰略之一。
2019年3月,南頭古城作為「深圳十大特色街區之一」進入項目提升改造階段;今年2月,其被列為深圳灣文化走廊規劃區域之一;今年8月,南頭古城項目第一期南北街正式開街。
開街一月餘,南頭古城頻頻成為打卡點出現在朋友圈。熱點話題之下的南頭古城具有怎樣的特色,其商業面貌呈何種形態?贏商網實地走訪,一探究竟。
四大特色業態
煥新古城人文生活方式
南頭古城又稱新安故城,位於深圳南山區南頭天橋北,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古城佔地面積約7萬㎡,整條街長330多米。
按照規劃,改造後的南頭古城,以「粵東首府,港澳源頭」為定位,將發展為灣區文化地標,成為設計、文化、創意產業的聚集地,南頭古城街區將打造成融合傳統文化和現代創意的特色文化街區。
從十一黃金周其火爆的人氣可看出,改造後的南頭古城儼然成為了文化旅遊目的地。在古城做義工的當地居民王女士告訴記者,「除了國慶節,平常周末也有很多人前來打卡,開街後有很多外地人組團前來參觀」。
贏商網走訪發現,改造後的南頭古城南北街區主要結合文創精品零售、傳統特色餐飲、新式休閒配套、人文生活居所四大業態,煥新古城的人文生活方式。
圖源:南頭古城
在零售業態上,南北街目前有11家文創精品品牌門店開業,為南頭古城營造出雅致的生活美學氛圍。其中,東長、物語獨白、字在、壹日物倉、眷香簃等品牌融合藝術、時尚、古典元素進行創意設計,展出手工定製、漢字刻造、舊物收集、古法制香等豐富文創手作;MASH UP!!!ASIA、雙城品末等原創設計品牌融合展覽和售賣的形式,門店氛圍更具藝術觀賞性;簡閱書吧,則為人們放慢腳步、品味書香提供休閒好去處。
圖源:南頭古城
簡閱書店 圖源:贏商網
餐飲業態方面,南北街主要精選粵港澳經典老字號餐飲入駐,目前已經開業的有襟江酒家、九街糖水、麥奀記忠記、鍾薛高、薈真集、鄧家傳文糕點等11家傳統特色餐飲品牌;為兼顧午後小聚、夜幕小酌等多元場景式消費體驗,南頭古城引入Gaga GARDEN、IP形象Miffy主題餐廳、She&Flora森林餐廳、La Moda等6家新式人氣品牌,從輕餐、咖啡、美酒等餐飲中,構建出街區愜意生活場。
圖源:贏商網
休閒配套使得古城的悠閒氛圍更為濃厚,南北街既有東莞會館、新安縣衙、關帝廟等文物古蹟,也有「竹園」「砥園」「疊園」等現代庭園。此外,還有南頭1820數字展廳、萬化同源展館、文士華宅、南頭古城博物館等常設展廳和公共展覽館。不僅如此,南頭1820數字展廳和萬化同源展館,融合科技與藝術,帶來沉浸式、再現式、互動式的數位化體驗,可為深入了解南頭古城提供平臺和窗口。
東莞會館 圖源:贏商網
萬化同源展館 圖源:贏商網
在人文生活居所方面,萬科泊寓旗艦店與設計師酒店即將開業,開業後將豐富古城的居住選擇,帶來品質居所體驗。
記者還從多家門店處了解到,這四大業態中的一些品牌,以不同的商業經營方式帶來複合型生活體驗。如眷香簃不僅售賣古香、茶藝製品,也舉辦制香、品茶、抄經等陶冶性情的活動;木默將門店商品與其他設計師展品有機結合,為藝展提供了場所;She&Flora既是一家餐廳,也可以在其中學習花禮等課程。總體而言,所有業態共同為南頭古城營造了一種「文藝+休閒」的格調。
建築設計風格
凸顯本地特色與嶺南風情
2019年9月,南頭古城確定由萬科實施改造。為活化南頭古城傳統文化,施工方預計對古城內1000餘建築實施「微改造」,一方面保護修繕城內歷史和文物建築,另一方面按照明清時期嶺南建築風格打造街區,讓嶺南風情與本地特色、當代藝術相融合,凸顯古城文化底蘊。從南北街門店來看,整體建築形象稜角分明、古樸自然,頗具「騎樓」特色。
圖源:南頭古城
此外,一些建築布局巧妙利用自然景觀,在門廳、中庭、休息廊之中布置園林花木,使建築物具備現代景園特色,賦予環境以大自然的情趣,如簡閱書吧開闢的後庭院,以石為桌凳,以木為裝飾;She&Flora門廳休憩處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等。南北街也對閒置用地、老化綠地加以利用,改造為公園、廣場,讓古城煥發生機。
She&Flora森林餐廳門廳處 圖源:贏商網
Gaga GARDEN門廳處 圖源:南頭古城
贏商觀察
在南北街,空間布局錯落有致,獨棟小樓別有韻味,業態多樣而不密集,且歷史古蹟和文創業態、休閒配套和自然景觀相輔相成,既為漫步古城街道,駐足品味歷史風貌提供好的環境,又共同煥新著南北街「文創」氣質的商業面貌。記者走訪下來,可感受到南北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休閒氛圍。美中不足的是,特色餐飲小吃還待進一步豐富,文創品牌的互動性、體驗性和精緻度還需進一步加強。
目前,南北街小部分門店還有待完善,而東西街預計於2021年開街。根據萬科方面的規劃,未來南頭古城整體商業業態將進一步改善,成為一個擁有多條特色街區的創意小鎮。屆時,南頭古城是否會更進一步帶動區域產業發展,成為深圳的文化商業名片,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