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行業文化建設高管談」專欄
從國家層面而言,文化建設是國家之魂、民族之魄;從行業層面來看,文化是行業之生態、發展之根基、進步之源泉;對於企業而言,文化是企業的生命力,文化強則企業強。
2019年11月21日,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召開,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指出,文化建設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支柱,良好的行業文化是行業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一個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是註定沒有生機活力的,也是難以持續長久的」,凸顯了文化建設在資本市場發展中的重要性。會上,中國證券業協會向證券行業全體經營機構和從業人員發布了「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倡議書」,倡導證券行業形成「忠、專、實」的文化底蘊和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文化理念。一系列舉措標誌著我國證券行業文化建設步入全新階段。
一、加強行業文化體系建設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證券行業已經步入新的十年,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逐步落地,對外開放進程日益提速,證券行業正經歷轉型和變革的重要時期。從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來看,證券公司及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執業能力、合規風控等核心競爭力將加速與國際成熟市場水平看齊。更加國際化、市場化的競爭環境對機構、個人專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也會倒逼傳統的發展和管理模式加快變革。
從國內深化改革的趨勢來看,愈加完善的法制和監管體系將對行業發展形成強有力的引導作用,不斷提高對行業文化建設的要求。正如易會滿主席去年11月在講話中提到的,「健康良好的行業文化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內在要求,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實施的重要保障,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有力抓手」。
證券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石在於文化。文化建設是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在越來越強調「人合」的現代公司治理體系中,地位並不低於「資合」,能夠在公司及行業的關鍵發展時期,發揮重要的匯聚共識、引領追求、團結凝聚等作用。文化建設不同於資產規模、資本實力、收入排名等量化指標,文化底蘊、文化理念、道德操守、專注敬業等「軟實力」往往會因為短期利益而被忽視,進而逐步滯後,甚至成為短板。因此,以證券行業長期健康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應將文化建設納入證券公司綜合評價體系中,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和道德風險防控,引導證券公司及從業人員積極進取、塑造優質行業形象。
二、推動文化體系建設,重點把握關鍵環節
證券公司必須高度重視、不斷加強行業文化體系建設,以面向未來的長期價值理念驅動公司前行。唯有形成行業良好的文化生態,證券行業才能在快速發展和開放變革的環境中保持穩健的發展。
(一)堅持黨的領導,強化與公司治理的有機結合
對於國有企業而言,應當將黨建作為企業發展的「根」和「魂」,落實加強黨的領導,完善和強化與公司治理的有機結合,不斷發揮黨的領導和現代公司治理雙重優勢。對於民營企業而言,同樣也要堅持黨的領導對公司發展的有機結合和引領作用,牢固樹立「踐行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意識,並貫穿經營管理全過程,為公司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要按照中央有關加強民營企業黨建的要求,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應當發揮黨組織在文化建設工作中的領導作用,成立由主要領導牽頭、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文化建設工作小組,進一步明確細化部門和分支機構的文化建設職責,健全內部宣傳與外部宣傳的工作溝通機制,充分調動文化建設中各級黨組織的戰鬥集群作用。
(二)牢固樹立合規意識,鑄造企業文化內核
證券公司文化體系建設,首先在於樹立和落實合規底線的文化意識。證券公司應當高度重視合規風控文化建設。
一方面,應加強內部長效機制,提升合規運營的制度有效性。例如制定公司合規管理制度、辦法和評價等內部機制,規定公司經營管理主要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各單位負責人積極培育公司合規文化職責內容,建立健全與公司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內部風險控制有效運行。讓合規風控真正融入業務發展的全流程,覆蓋所有業務以及各內控部門、業務部門及分支機構、各層級子公司和全體工作人員,貫穿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
另一方面,證券從業人員必須建立長期發展的價值體系,明確行為規範,加強文化道德建設工作。加強對員工風控與合規相關指標的考核,提升員工風險防範與合規展業的意識,對風險事件一票否決,嚴厲打擊違法違紀行為。建立權利與義務相統一、激勵與約束相匹配的風險管理動態責任追究機制,實現監督與考核相統一。
(三)以專業誠信為本,夯實行業長青基石
從發達資本市場的歷史經驗來看,誠信不僅是證券公司自身的經營發展之本,更是全行業乃至金融體系、市場經濟的發展之本。唯有夯實基礎,才能行穩致遠,實現證券行業健康、穩健發展的長遠目標。證券公司應當強化管理體系,通過嚴抓制度落實,不斷提升執業人員的良好品行。通過有效的制度激勵,培訓和倡導著眼於發展的長期價值,塑造穩健經營的價值理念和誠信為本的行為規範,構建具備內生動力、正向反饋的企業文化氛圍。
證券公司應通過常態化的宣傳、教育、懲戒,推動全員樹立「以誠信為榮,以失信為恥」的職業道德觀念,在日常執業過程中,切實做到誠實守信。必須從微觀層面的關鍵環節入手,才能形成行業層面高質量的執業誠信體系建設,從而保障信息披露、投資者權益和市場穩健運行等。
(四)優化客戶服務理念,恪守職業操守和規範
證券公司開拓進取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隊伍建設,人才面貌很大程度就等同於公司面貌,人才執業素養等同於公司的服務質量,人員規範展業等同於公司的規範運營。因此,證券公司必須通過持續不斷的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執業人員的執業操守,形成一批作風優良、業務精通的高素質隊伍。塑造真正以客戶中心的服務理念,一方面需要以專業為特色,努力為客戶創造價值;另一方面,從業人員應當做到勤勉盡責,做到真正了解自己的客戶,而不是僅關注「一錘子買賣」。因此,需要行業確立長期服務的制度機制,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配合績效考核目標的調整,引導員工聚焦長期利益,減少急功近利,自覺廉潔從業,努力提升客戶對專業機構和從業人員的信賴度。
三、以三年路線圖為指引,切實落實文化建設工作綱要
根據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工作綱要,2020年為試點落地期,開展典型標杆評選、優化分類評價標準、完善誠信系統建設等;2021年為全面推進期,基本建成與業務發展相適應的行業文化制度機制和生態體系;2022年不斷強化、鞏固行業文化建設成果,持續推進行業文化建設。未來三年行業文化建設的行動綱要已經明確,證券公司必須儘快提高文化建設的戰略定位,在業務和管理的具體環節中嵌入文化建設內容和目標,確保公司文化體系能夠成為長效機制,不斷傳承和積澱。
(一)在公司戰略層面提升文化建設定位
以不忘初心的使命與擔當,把文化建設放在公司發展的戰略性高度,堅持合規是底線、誠信是義務、專業是特色、穩健是保障的核心價值觀。同時,自覺踐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戰略、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履行社會責任。按照公司發展戰略與文化理念融合發展的要求,加強公司文化與發展戰略的契合,建立公司發展戰略與文化理念融合發展的機制。
內控和合規是文化建設的重點任務,公司內控部門應與業務條線有效實現分權制衡、合規運作,通過合規審查、合規諮詢、合規檢查、合規宣導與培訓、合規監測、信息隔離牆、反洗錢、監管溝通與配合等工作職責,真正將行穩致遠、守正出新等文化在戰略層面逐一落實。風險管理部門應建立與公司發展戰略和文化建設相適應的風險管理體系和制度,在全公司推行穩健的風險管理文化。
(二)緊扣業務和管理流程,嵌入文化建設要求
證券公司應當將文化建設要求制度化,嵌入業務和管理的流程當中,覆蓋各項業務、各內控部門、業務部門及分支機構、各層級子公司和全體工作人員,貫穿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環節。應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文化宣傳手段,有效運用到業務、管理、服務的細節中,真正把文化品牌轉化為競爭優勢。在公司外部,還應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開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金融扶貧及投資者教育保護等,並積極踐行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自覺維護公司和行業聲譽。
(三)加強文化傳承,行穩致遠,共創文化生態
良好的文化底蘊和理念需要長期的沉澱和積累,需要一批又一批從業人員共同恪守,才能夠形成良性穩健的文化生態。行業層面應當統一步調、統籌安排,落實企業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優化文化建設的定位和內涵,持續推動文化建設的「路線圖」任務。通過行業監管、自律等外部機制安排,督促公司提升「軟實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公司層面需要做好內部的引導和激勵,讓先進的文化持續融入經營發展當中,通過持續的工作安排,將文化建設內化為長期的制度機制、培養為業務人員的習慣和意識,最終完成穩定的文化傳承和積澱。
四、與法律新規形成聯動,
以人為本夯實文化內核
「新證券法」於2020年3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提高了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中介的「看門人」職責。新法實施後,對行業文化生態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是註冊制改革的內在要求。註冊制下,監管部門對於企業披露的文件不作實質性審查,這就更加要求中介機構能夠切實承擔起「看門人」的責任。
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投資經營活動的重要參與主體,其提供的保薦、審計、法律、評估、財務顧問等專業服務對維護資本市場「三公」原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強制信息披露的前提和基礎。各類中介機構勤勉盡責的核查工作能有效降低財務欺詐行為的發生概率。其中,證券公司是重要的保薦承銷及財務顧問機構,是發行上市、併購重組等市場活動重要的中介參與者。在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和「新證券法」實施的大背景下,證券行業必須把規範展業和合規風控置於文化建設的核心,切實將「看門人」的規範意識深植每個執業人員心中。
(一)強化法律規範意識,引導和宣傳「看門人」精神
由於證券基金行業周期強,存在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這就需要加強對員工法律規範意識的教育和宣傳,特別是「新證券法」「公司法」等重要法律文件修訂之後,證券公司應及時向員工開展宣傳工作,引導和激勵從業人員及時學習,樹立規範觀點和意識,塑造資本市場「看門人」的崇高使命感,從而自覺形成良好的職業操守。另外,監管部門也需要持續督促各類中介機構恪守資本市場「看門人」的初心,引導行業規範發展,落實深化改革任務目標。
(二)加強用人選人的文化面考察,下功夫把握好關鍵環節
建設專業的人力隊伍是實現證券公司發展、行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是打造「看門人」隊伍的前提。證券公司應當提高文化要素在人力隊伍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性,抓好關鍵環節。證券公司應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制定較為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體系,涵蓋員工招聘、培訓、考核、行為管理等內容,從進人選人用人、考核激勵、職業操守等關鍵環節進行制度規範,對員工道德規範約束提出相應要求。把好「入口關」「任前關」「出口關」,探索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對風險事件一票否決,嚴厲打擊違法違紀行為。
(三)學習借鑑先進市場經驗,細化「看門人」配套規則
「新證券法」的實施,提高了信息披露要求和中介機構責任,將與發達市場的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做法保持一致,促進中介機構自覺提高業務質量,不斷加強學習交流,積極向國內外同業及跨業先進機構學習文化建設的經驗和做法,互學互鑑,成為資本市場「看門人」,才能夠控制好風險。同時,建立和實施一套可靠的「看門人」系統,仍需要不斷完善和細化相關解釋和規則,包括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勤勉盡責的判斷等,需要在監管執法過程中不斷明確邊界,提供較為明確的規則預期。
(四)自覺維護行業聲譽,將合法合規融入文化精髓之中
長久基業來源於好的企業聲譽和形象,整體行業亦然。機構和個人都應當積極形成「忠、專、實」的文化底蘊,構築並維護好個人、企業乃至行業的良好聲譽。公司在制度機制上做好激勵與約束,在選人用人方面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最重要的是以合規為「生命線」,強化牢固的規範意識,將個人發展與公司發展、行業發展協調統一。
證券公司及執業人員還需要重視對外宣傳和聲譽風險管理工作。公司層面應做好教育和宣傳,培養更多道德操守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通的高素質金融人才,恪守合法合規的文化精髓,以專業形象提升服務質量,為客戶創造價值,樹立專業可信的業務品牌。執業人員應積極強化個人及團隊的專業能力,以專業為本、以客戶為先,以誠信為榮、以失信為恥,為證券行業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本專欄由中國證券業協會與中國證券報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