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聯辦財經研究院主辦、上海燊榕古建保護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古建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應用研討會」於本月8日-9日於紹興品臻園·蘭亭安麓舉辦。本屆研討會圍繞「古建遺產的文化內涵、價值闡釋、認定與再現」、「民間力量與傳統民居保護」、「古建活態保護中的現代技術應用」等多個議題展開。
首屆「中國古建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應用研討會」正式開幕
研討會獲得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務協調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等單位支持,同時有多家媒體代表進駐。研討會由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主持並做總結講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總幹事、聯辦財經研究院理事長王波明、上海燊榕古建保護研究中心理事長、秦森企業董事長秦同千致辭,原建設部部長汪光燾、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圖書館原館長周和平、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郭黛姮、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張克貴、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祖世龍、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高春明等嘉賓進行了主題演講,許多與會嘉賓展開了熱烈討論。
研討會由聯辦財經研究院院長、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主持
上海燊榕古建保護研究中心理事長、秦森企業董事長秦同千致辭
原建設部部長汪光燾發言
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圖書館原館長周和平發言
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發言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發言
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發言
本屆研討會旨在對古建遺產的價值進行深入闡釋,總結創新技術應用手段,將活化利用理論與社會現代生活相聯繫,以實現歷史建築價值的進一步挖掘。中國的古建築遺產保護之路歷經數十年。遺產領域的有志與力者,在堅持對遺產進行保護原則的道路上行走多年之後,在當下建築遺產保護工作如何能更好的響應國家的大政方針,如何迎合時代的發展,並在不同領域做出自己的差異化亮點,亟需進行進一步的深度思考。我國的傳統工藝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態實踐。
各位專家自由討論環節掠影
本次會議討論成果將在建築遺產價值評定、古建築活態利用手段等方面提供可實踐的借鑑參考。